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曲谱】肖邦作品全集21首夜曲4首谐谑曲24首练习曲19首圆舞曲波兰舞曲全集25首前奏曲4首即兴曲3首奏鸣曲附件夜曲21首.pdf(6.25 MB)2007-1-6 22:03,下载次数:377练习曲.rar(2.49 MB)2007-1-6 22:05,下载次数:315谐谑曲.rar(72 Bytes)2007-1-6 22:07,下载次数:90波兰舞曲.rar(3.27 MB)2007-1-6 22:10,下载次数:281即兴曲全集.rar(1.69 MB)2007-1-6 22:12,下载次数:261前奏曲.rar(3.07 MB)2007-1-6 22:14,下载次数:240玛祖卡舞曲.pdf(10.41 MB)2007-1-6 22:23,下载次数:309 3首钢琴奏鸣曲.pdf(5.81 MB)2007-1-6 22:25,下载次数:332 19首圆舞曲.pdf(5.29 MB)2007-1-6 22:26,下载次数:283船歌.pdf(805.01 KB)2007-1-6 22:28,下载次数:175科尔托编订版的肖邦练习曲集.pdf(6.43 MB)2007-1-6 22:31,下载次数:191肖邦的成名作Rondo Op.1.1(1).pdf(892.97 KB)2007-1-6 22:32,下载次数:140肖邦的大提琴奏鸣曲OP.65,G小调.pdf(2.21 MB)2007-1-6 22:32,下载次数:73肖邦钢琴小品集.rar(7.06 MB)2007-1-6 22:37,下载次数:138曲目介绍前奏曲前奏曲从十六世纪的不附属前奏曲开始萌芽,持续发展至巴洛克时期都仍有写作,但此时期是以附属前奏曲为主要形式,当时是以琉特琴或管风琴作为一种开场白式的即兴演奏而来,常用和弦与走句交织而成,起到引入正题的作用。巴赫等人继承和发展了这种体裁,将前奏曲与赋格、组曲、合唱等曲式连结成套的出现,从而使其取得了合法的地位。被举为音乐圣经的十二平均律曲集就是一套绝佳范例。这一时期前奏曲总的来说,仍具有引子的特点与即兴的手法。至浪漫主义时期才确立了独立前奏曲的架构。十九世纪是特性小品盛行的时期,肖邦为此时期重要作曲家之一,其作品中的前奏曲即为特性小品。肖邦前奏曲作品28写作于1836至1839年间,这二十四首前奏曲包含了各种不同长度、织度、风格、与多种作曲技巧于其中,调性是以不同的二十四个关系大小调作五度循环的排列,其音乐风格则可以归纳为练习曲、夜曲、玛祖卡、葬礼进行曲、谐谑曲、无穷动、歌谣体、幻想曲与即兴曲等类型。肖邦前奏曲作品28奠定了独立前奏曲的模式,影响后期浪漫乃至近代乐派的作曲家,因此肖邦对于前奏曲的发展史而言,可说是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前奏曲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要在短小的篇幅中,用洗炼的笔法表达出鲜明而富于个性的音乐语言和形象,这决非易事。前奏曲的创作是衡量一位作曲家钢琴写作的水准高低、技法的成熟与否的试金石,更是有志于攀登钢琴音乐创作高峰的必经之途。肖邦的前奏曲摆脱了引子的桎梏,以独特而崭新的面貌出现,成为音乐会及钢琴教材中的常见曲目。其后,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肖斯塔科维奇等不同时期的作曲家又各自奉献了具有独特个性与技巧的前奏曲集,丰富和完善了这一钢琴曲乐种。较之巴洛克时期的前奏曲相比,此时的前奏曲已由配角的地位升为主角了。C大调前奏曲Op.28-l乐曲是2/8拍子,以相当快的速度演奏,开始的8小节大体上维持在主调上,接着的16小节做了各种转调,并逐渐加强力度和速度,从25小节进入尾声回到主调,最后在最弱的琶音下安静地结束。a小调前奏曲Op.28-2缓板,2/2拍子。在忧郁重重的和弦上,短小的主题反复了四次,但每次反复都有不同的处理。乐曲的调性转换非常频繁,最后回到主调。G大调前奏曲Op.28-3甚快板,4/4拍子。在左手急速的十六分音符伴奏下,右手奏出黯淡的旋律。主题经过反复演奏后,第二乐句被扩展并装饰。最后是右手和左右用相同的音型,像云雾一样消失在高音部,然后很惋惜似地留下两个和弦。e小调前奏曲Op.28-4最慢板,2/2拍子。乐曲是以高音部的两个音为动机,以及伴奏的和弦不断变化、反复而构成的,其中伴有半音阶的进行,巧妙地表现出忧郁感情的动态。卡拉索夫斯基称这首曲子是真正的珠玉,能使肖邦以诗人的名字永垂不朽。这首乐曲曾与b小调前奏曲一起,被用于肖邦的葬礼上。D大调前奏曲Op.28-5很快的快板,3/8拍子。乐曲开始处出现的华丽动机贯穿全曲,做种种和声上的处理。编织成绚丽的旋律。b小调前奏曲Op.28-6 1838年12月至1839年2月,肖邦与情人乔治桑住在西班牙马略卡岛首府帕尔马的瓦雨德莫萨修道院期间,创作了两首带有雨滴特征的前奏曲,其中一首就是本曲。乔治桑后来回忆说:-个悲惨凄苦的雨夜,当我带着孩子回到房间时,他正在钢琴旁弹奏着一首奇异的前奏曲后来他对我说,当他弹奏钢琴时,他觉得自己掉进湖里,冰冷刺骨的水不时冲击着他的胸口。当我提醒他注意,当时雨滴的确不时地飘打在屋顶上时,他否认他曾经听到他在这个晚上所写的作品确实能使人联想到洒落在修道院房瓦上的雨滴声,但在他的想象中,那是从天上掉在他心坎里的泪珠。乔治桑的回忆没有指明肖邦当时创作的是两首具有雨滴特征前奏曲的哪一首,现在被称为雨滴的是肖邦的降D大调前奏曲,但也有人认为这首前奏曲才应该冠以雨滴的标题。乐曲在高音部的单调的声音中,真实地模仿令人心烦的雨滴声。低音部轻轻地奏出充满愁绪的旋律,这一旋律哀婉缠绵,充满着对往事的无限怀念和凄苦忧伤的心情。乐曲最后在孤寂伤感的气氛中结束。A大调前奏曲Op.28-7行板,3/4拍子,其篇幅短小,由八小节的主题及其变化重复构成的乐段组成。宁静的主题如同一首柔缓抒情、略带愁意的短诗,在恬静的意境中结束。升f小调前奏曲Op.28-8更热烈的,4/4拍子,三部曲式。主旋律由右手拇指弹奏,三十二分音符的音群将它装饰得非常优美。虽然全曲由相同的节奏构成。但肖邦以不同的独创性的音型及和弦变化,巧妙地防止了单调枯燥的感觉。E大调前奏曲Op.28-9最缓板,4/4拍子。主题在上下两声部4小节的旋律中夹带着三连音的伴奏型,以相同的形式反复三次,第二次反复时转调到降A大调,在肖邦的前奏曲中这是一首大手笔结构的乐曲。升c小调前奏曲Op.28-10甚快板,3/4拍子。这是一首简单的即兴曲,4小节的一个乐句反复了4次。旋律的第一次是升c小调;第二次是升c小调转升g小调;第三次是升f小调转升c小调;最后是升c小调。肖邦说:这是带有重音的琶音练习曲。B大调前奏曲Op.28-11甚快板,6/8拍子。这是一首轻快的乐曲,有浓厚的肖邦风格。乐曲在两小节的序奏后,第3小节起为4小节一组的乐句,在中段旋律时转为升g小调。升g小调前奏曲Op.28-12急板,3/4拍子。这是踏着半音阶上下的强壮的乐曲,拥有肖邦的热情。主题由最初的8小节构成,之后立即反复但后半段转到B大调、b小调上去发展。进入中段,出现有b小调、a小调、G大调、e小调、B大调、升d小调、升g小调等频繁的转调,增强了乐曲的热情。升F大调前奏曲Op.28-13缓板,6/4拍子。这是肖邦前奏曲中最优美的一首,乐曲开始是在左手分解和弦的伴奏中,右手静静地奏出默默祈祷似的8小节恬静的旋律。旋律全部经遇反复,但后半段有变形处理,再奏出新主题。中段的速度转慢,旋律非常优美,开始于升d小调,最后转入升F大调。在再现最初部分时,主旋律只用了后半部分,和声上有完全不同的处理。降e小调前奏曲Op.28-14快板,02拍子。全曲充满了热情,是由一小节4个三连音齐奏形成的动机反复来发展的曲子。乐曲在10小节之后,有降b小调经f小调、降D大调至降B大绸等转调。降D大调前奏曲Op.28-15如歌的行板,4/4拍子,被冠以雨滴前奏曲而著名。乐曲的伴奏声部生动地模仿了单调的雨滴声响。对此前奏曲乔治桑描述说:中段升c小调部分,是在描写马略卡岛首府帕尔马的瓦尔德莫萨修道院阴森的回廊及祈祷者,仿佛看到了深夜僧侣们搬运着他们同伴的遗体赴它界安息的行列。又让人想起乔治桑所说肖邦恐怖于修道院之充满了亡灵。这升c小调部分就像恶魔在对我们张开狰狞的面目。而最初的降D大调的回归,犹如驱逐了恶魔,给我们重新带来新的、自由的新鲜感,在幻想与恐怖之后,充满了清爽及优美。降b小调前奏曲Op.28-16有魄力的急板,02拍子。这是肖邦的前奏曲中,很少见的以音阶为主题素材而作成的乐曲,有着很难的技巧。开始是6个强和弦,经过短暂的停顿,在钢琴高音部用十六分音符奏出急躁的音阶性的主题,低音部则是清脆热情的回旋节奏在支持。主题连续了16小节,再经遇反复,伴奏的节奏则以八度音来强调。在高潮部分左手摆脱了节奏的援助,变为沸腾的分解和弦。最后由双手的上升齐奏引出尾声,突然终止。降A大调前奏曲Op.28-17稍快板,6/8拍子,由5个乐段组成。这首作品类似门德尔松的无词歌般甘美。曾有人问门德尔松对这首乐曲的看法,他说:我非常喜欢,但到底喜欢到什么程度?为什么喜欢?都是我回答不出来的。只是以前无论如何,我是写不出这样的作品,这一点是可以确认的。f小调调前奏曲Op.28-18甚快板,2/2拍子。这是首非常激烈的作品,由4个乐句组成,其高潮以歌剧的形态出现,是一种朗诵的音乐化,或者应该说它是朗诵的夸张。降E大调前奏曲Op.28-19甚快板,3/4拍子,三部曲式,在连续不断的三连音的音型上,唱着优美的歌。c小调前奏曲Op.28-20最缓板,4/4拍子。它表达了忧愁的情绪,几乎像是一首葬礼中的挽歌。乐曲足以最初的一小节为动机,经反复处理而构成的音乐。降B大调前奏曲Op.28-21如歌地,3/4拍子,是一首拥有甜美旋律的前奏曲,内容比大部分夜曲还要优异,气氛上属于夜曲。右手在左手的伴奏下奏出如歌的优美旋律,降G大调的中段,新旋律以八度奏出,极为优美。g小调前奏曲Op.28-22很激动地,6/8拍子。可把这首前奏曲视为左手八度技巧的练习曲,左手八度的8小节主题以强音出现,中段为赋予坚强印象的降A大调部分。这里的单纯、直截的表现,令人惊叹。F大调前奏曲Op.28-23中板,4/4拍子。这首前奏曲纤巧典雅,优美迷人,是前奏曲中最受欢迎的小品。在右手十六分音符轻快的装饰中,左手奏出温雅的4小节旋律。当第二次反复时以C大调奏出,第三次又回到F大调,随后飘然地转为降B大调,最后又在F大调上反复。d小调前奏曲Op.28-24富于热情的快板,6/8拍子。这首前奏曲有与肖邦的革命练习曲相近似的内容,但比其规模更大,更直截地表达出热情,其结构更是堂皇无比。升c小调前奏曲Op.45这是肖邦24首前奏曲之外单独发表的一首前奏曲,作于1841年。有人认为这首曲子要比那些曲子更像前奏曲。乐曲采用如歌的行板,3/2拍子,三部曲式。曲目介绍玛祖卡舞曲全集肖邦在生前一共出版了41首玛祖卡舞曲,加上在死后作为遗作整理出版的10首,总计51首。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另一个独特的创作领域。在整个钢琴音乐文献中,提起玛祖卡,首先想到的就是肖邦。其他作曲家也有玛祖卡。但唯有肖邦写了大量的、闪耀着特异光彩的玛祖卡。在肖邦本人的作品中,玛祖卡也很特殊。一是这批作品,最具波兰泥土的芳香。另外,这是他较少带有戏剧性、悲剧性成分的创作领域之一。玛祖卡,原文Mazurka,又称Mazurek,波兰乡土舞曲,发源于玛祖维塔(Mazovta),乃克拉科维克(Krakoviak)舞的一种,被称为乖僻的克拉科维克。肖邦的玛祖卡赋予更精练的旋律,增加了跳跃感,在变化中赋予诗意。它的音乐,都是三拍子的。此外还有库亚维亚克舞曲和奥别列克舞曲也都是三拍子的。肖邦的玛祖卡舞曲,是集合上述三种舞曲的特点创作出来的。玛祖卡舞曲的典型节奏,在肖邦玛祖卡舞曲中经常显露,但肖邦是出神入化地应用它,远不是刻板地重复民间节奏。旋律,肖邦是天才地吸取民间音乐的精华,按照高度专业化的艺术标准创造出来的。和声、调式更有肖邦独出心裁的创造。尽管如此,玛祖卡舞曲的波兰乡土风格毫不减弱;相反,是以更高雅、更诗意的风度,婷婷玉立于钢琴音乐的百花园之中。评论家们说,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对故乡、土地、人民和对人民光辉精神的生动感觉,是波兰人民的整个灵魂。这51首玛祖卡包括:1.升F小调,OP.6.1。OP.6的4首作于1830年,出版于1832年,呈献给布拉蒂伯爵小姐。这首第一号为两个插入部的回旋曲形式,A(升F小调)-B(升C大调)-A(升F小调)-C(升F小调)-A(升F小调)。哈聂卡评介:仿佛是乡下人个个围着跳合适的舞蹈。2.升C小调,OP.6.2,3段体,ABA。第一段升G大调开始转入升C小调;第二段A大调=利地亚调式,活泼的乡村风格;第三段升G大调、升C小调。3.E大调,OP.6.3,ABA,3段体。第一段为E大调;第二段为B大调,由半音阶的和声装饰;第三段A大调。4.降E小调,OP.6.4,仅24小节,有一种忧郁情绪,3个8小节构成。5.降B大调,OP.7.1。OP.7的5首作于1830-1831年,出版于1832年,呈献给约翰斯。这首第五号是51首玛祖卡中的精彩者,构成为回旋曲式:A(降B大调)-B(F大调)-A-C(降B小调)-A,哈聂卡评介说:全曲到处是伸缩速度(Rubato),最后为农夫的愉快的脚步声。6.A小调,OP.7.2,此曲为51首中的杰作,3段体。第一段A小调,第二段A大调,第三段A小调。哈聂卡评介说:像是墓场上的舞蹈,转为大调还是不能避免紊乱,因为心情太沉重之故。7.F小调,OP.7.3,这是极为优美的一首,3段体。最初为序奏,中段为降A大调并经过多种转调,第三段重复第一段。库勒普斯基评介说:在深切悲痛的主题下,低音部分晴朗的节奏,中段具独创性,洋溢着热情与幻想。8.降A大调,OP.7.4。情绪如万花筒般千变万化,ABABACC的回旋曲式,其中A、B为C大调;A、C为降D大调。9.C大调,OP.7.5,非常短小。4小节序奏后是8小节乐句,然后在属调上反复,在属调主音终了而回复,反复组合出诗的效果。10.降B大调,OP.17.1。OP.17的4首作于1832-1833年,出版于1834年,呈献给胡勒帕夫人。自这第十号起,结构更为丰富。此曲构成为3段体,第一段降B大调,有两个乐句;第二段有4小节序奏,E大调;第三段重复第一段。伊尼克斯解说,此曲有一种威风凛凛的武士性格,最初部分大胆而灿烂,最终部分以强烈的节奏表示马刺及脚跟用力踏地的声音。11.E小调,OP.17.2,3段体。第一段由两个旋律组成;第二段为C大调,其最后部分被强调扩大;第三段反复第一段,有4小节尾声。尼克斯认为,此曲可称为追求,因为从悲伤到闲谈,无所不包,全曲以憧憬及悲哀为基调,第二段一次次反复,像是在质问,但没有回答。然后开头那段悲伤的旋律恢复,一切又都重新开始。12.降A大调,OP.17.3,3段体。第一段有降B小调两个乐句;第二段有E大调和B大调两个乐句;第三段为第一段反复。尼克斯认为此曲表现的是怀疑、不安、无可救药。13.A小调,OP.17.4,此曲有小犹太人的标题,3段体。第一段有一段序奏,中段为C大调,第三段有28小节的尾声。尼克斯评介:在第一段转入A大调之前,一切都是那么凄凉,没有欢乐。而渗透到心里的颤音,使梦想也因残酷而惊醒。开始的六和弦上方的终结、半音阶的和声、奇妙的回旋及跳跃,都带来不吉祥的性格。14.G小调,OP.24.1,OP.24由4首组成,作于1831-1835年,1836年出版,呈献给贝尔德伯爵夫人。3段体,第一段为降B大调,第二段为降E大调。此曲使用增三度,有异国情调。15.C大调,OP.24.2,3段体。第一段有4小节序奏,C大调、F大调(利地亚调式);第二段降D大调、降E小调;第三段重复第一段,尾声。16.降A大调,OP.24.3,3段体。第二段为C大调,尾声经装饰后,独具魁力。17.降B小调,OP.24.4,3段体。第一段有4小节序奏,降D大调;第二段为降B小调、降D大调;第三段重复第一段,尾声为降B小调。18.C小调,OP.30.1,OP.30的4首作于1836-1837年,1837年出版,呈献给武尔登堡公爵夫人,3段体。中段为降E大调。19.B小调,OP.30.2,3段体。第一段升F小调,第二段A大调,第三段升F小调。库勒普斯基认为第三段不断反复的乐句有尤吉斯基(Vjejski)的诗杜鹃的特征。20.降E大调,OP.30.3,3段体。第一段A小调,有序奏;第二段降C大调、F小调、降B小调;第三段重复第一段。21.升C小调,OP.30.4,这是51首玛祖卡中最为重要的作品,3段体。第一段为4小节的序奏及反复,A小调;第二段升C小调、B大调;第三段4小节反复第一段,尾声。哈聂卡评介说,这是规模最大的一首玛祖卡,它最后的连续五度、四度增强了其意图的表达。22.升G小调,OP.33.1。OP.33的4首作于1837-1838年,出版于1838年,呈献给莫斯德卡伯爵小姐。这首第二十二号,3段体,中段为B大调,哈聂卡认为,这是心地善良的玛祖卡。23.D大调,OP.33.2,这首明朗的玛祖卡后来由法国著名女高音加尔夏(Garcia)改编成独唱曲。结构为3段体,第一段为D大调、A大调、D大调;第二段为降B大调、升F小调、A大调(一个乐句作16次反复);三段D大调、A大调、D大调、尾声。在16次反复处,库勒普斯基解说道:不管是悲伤或痛苦,有勉强舞蹈的气氛,或是正被某一思考所集中精神的孩子的纯真表现。24.C大调,OP.33.3,3段体。第一段C大调,第二段降A大调,第三段为第一段重复。25.B小调,OP.33.4,3段式。第一段为A、B(降B大调)、A、B;第二段为C(B大调)、D(B大调);第三段为重复第一段、尾声。26.升C小调,OP.41.1。OP.41的4首作于1838-1839年,出版于1840年。此曲结构为3段体,第一段为升C大调,第二段为升F大调,第三段为第一段重复,尾声。哈聂卡评介说:这首升C小调非常节奏化,音阶富于异国情调,节拍多断奏,旋律沉浸在悲伤的生活环境里,但勇气未失。主题在内声部、低音部,最后有充分的和声。八度音一旦保持到和声消失却有良好轮廓,这里有真正的节奏净化。27.E小调,OP.41.2,以A小调始,有E小调的华彩以及伪装的佛利吉亚调式。哈聂卡评介说:悲伤到能令人落泪。28.B大调,OP.41.3,3段体。第一段为B大调、降E大调、D大调;第二段为G大调、E大调,哈聂卡评说;这是强壮、明朗的舞曲。29.降A大调,OP.41.4,3段体。第一段为降A大调,第二段为C小调,从C大调到降A大调。哈聂卡评说:有着嬉戏的性格,装饰的外表,但没有深厚的情绪。30.G大调,OP.50.1。OP.50共3首,作于1841-1842年,出版于1842年,呈献给西米特斯基。这首30号有两个插入部的回旋曲形式,A-B(E小调)A-C(c小调)-A-D(C小调)-E(A的变奏、C小调)。31.降A大调,OP.50.2,3段体。第一段有序奏,F小调;第二段降D大调、降B小调。哈聂卡评介说:这是贵族的玛祖卡。32.升C小调,OP.52.3,这是规模最大的玛祖卡,构成为3段体。第一段为A大调;第二段为B大调、E大调、升G大调;第三段发展第一段,尾声。封隆兹评说:开头好像为管风琴而作,却断然以沙龙风格结束,没有一首作品像这样被推敲过。33.B大调,OP.56.1。OP.56由3首组成,作于1842年,出版于1844年,呈献给马巴利。这首33号是技巧性最高的玛祖卡,构成为:不规则的开头,降E大调,重复开头,第二段的变奏,重复开头,第一段的发展。哈聂卡评介说:曲中展示了对应的技巧,情绪上却好像缺了些什么。34.C大调,OP.56.2,构成为序奏和3段体,第二段为A小调、E大调(反复进行),第三段为主题音型的变奏。卡拉索夫斯基认为此曲明显显示了肖邦的忧郁症,他为了彻底忘却他的忧郁症,一时陶醉在麻醉品的消遣之中。35.C小调,OP.56.3,构成为A,A,B(降A大调)、C(B大调)、D(降B大调)、E(降A小调)、F(降B小调)、D(降B小调),A,A,A(经过发展的尾声,有漂亮的转调)。哈聂卡评介说:除B小调简短的间奏之外,不是用心、用手作成,而是用头脑作成。36.A小调,OP.59.1。OP.59的3首作于1845年。这首36号构成为3段体:A、B、A(E小调),B、C(A大调)、D(E小调),A(升G小调)、B(降E大调),A、尾声。哈聂卡评介说:此曲中微妙的转调如在坦途上送出花香,诱导人们走向不可思议的森林空地。37.降A大调,OP.59.2,3段体:A,B(降A大调)、C(E小调),A,尾声(降A大调),这是最优美的玛祖卡。38.升F小调,OP.59.3,3段体:A、B(A大调)、A,B、C(升F大调)、C、D(B大调转调),A的发展、延长、尾声。这是最著名的一首,肖邦创作的顶峰。哈聂卡评介说:情绪优雅,有节制的忧郁,以及把这些表现于音的技巧,成就了这首杰作。39.B大调,OP.63.1。OP.63的3首是肖邦生前最后出版的玛祖卡,作于1846年,出版于1847年,呈献给佐斯特夫斯卡伯爵夫人。这首39号为3段体:A、B(B大调)、C(B大调),B、D(A大调,B大调),重复A,尾声。哈聂卡评介说:充满生命感。40.F小调,OP.63.2,ABA3段体,充满哀伤的情绪。41.升C小调,OP.63.3。3段体:A、B(升C小调),B、C(降D大凋),重复第一段,尾声。42.G大调,OP.67.1。OP.67的4首,第一、第三首完成于1835年,第二首作于1849年,第四首作于1846年,乃肖邦死后以遗作方式出版的作品。这首42号构成为3段体:序奏,A、B(D大调),B、C(C大凋),重复A、B。43.G小调,OP.67.2,朴素的优美小曲,肖邦标示如歌地,3段体。44.C大调,OP.67.3,A、B(G大调)A,3段体。45.A小调OP.67.4。这是OP.67.4首中最优秀的一首,也是51首玛祖卡中最著名者。构成为ABA3段体。46.C大调,OP.68.1。OP.68共有4首,前3首为肖邦17-20岁时的作品,第四首为去世时的绝笔。第46号构成为3段体,属未成熟时代的创作。47.A小调,OP.68.2,3段体。尼克斯评说:此曲虽单纯,但又很优雅,其中独创性的中段速度转快,在他晚年的玛祖卡中,这种形式又以变形再现,这意味着在他初期作品中对未来的美有了前兆。48.F大调,OP.68.3,三段体。中段为降B大调,利地亚调式。哈聂卡评说:印象单薄,没有价值的作品。49.F小调,OP.68.4,3段体。F小调转A大调再转回F小调,降A大调,有经过的转调,重复1。冯达纳在编辑出版此曲时注明这是肖邦去世前以最后的灵感作成,卡拉索夫斯基评说:这首天鹅之歌,证明肖邦依旧憧憬少年时代在故乡的幸福。50.A小调,无编号,出版于1842年,约作于1840年春。3段体:C大调,A大调,重复1。51.A小调,无编号,约作于1841年,呈献给艾弥尔盖雅。3段体:C小调、A大调,A大调、A大调转A小调,C小调转A小调,最后有11小节尾声。克拉科维克音乐会用大回旋曲克拉科维克音乐会用大回旋曲Op.14.F大调,作于I828年,1829年8月18日在维也纳由肖邦自己首演。克拉科瓦克是波兰南部克拉科地区轻快的民俗舞曲,这首作品包括近似稍快板的行板的序奏,很快的快板华彩风格的经过句和主部回旋曲,不太快的快板。他所采用的主题中有一个是科麦尔,这是一种波兰人在婚礼中常用的饮酒歌,是波兰西部传统舞曲中最古老的曲调。序奏部分可看作玛祖卡舞曲的一种,主部虽为回旋曲,却也是由另一个与此主题交互呈示的关系小调副主题以及穿插其间的许多华丽快速音群共同形成的自由形式。肖邦在维也纳首演这部作品时,令在场的听众震惊,因为他们从未在此地听过这种曲子。在8月12日写给家人的信中,肖邦写道:那些坐在正厅前排座位的探子向我保证,那些听众甚至都跳到椅子上了!3首钢琴奏鸣曲肖邦共作有3首钢琴奏鸣曲,第一号,c小调,Op.4,作于1828年,属早期作品,目前被演奏的机会极少。第二号,降b小调,Op.35,作于1839年;第三号,b小调,Op.58,作于1844年。c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4,写于少年时代(18岁),离成熟期还很远,是肖邦的第一部大型作品。它的基本缺点正是由于这个缘故。18岁的肖邦还不能克服写大型作品时所遇到的那种困难。它包括4个乐章:1.戏剧性的庄严快板。主部写得很出色,它充满了贝多芬那种活力,可使人想起肖邦其他一些作品。第一主题在快板乐章占统治地位,肖邦没有拿另一个相反的音乐形象来和它对比,第二主笔是从主部的音调中引申出来的,而且甚至还保持着主部的调性,这样一来,肖邦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整个快板乐章里只发展了一个音乐形象。由于少年肖邦还没有掌握这种必要的技巧,于是快板乐章弄得既冗长又乏味。可以个别的段落的构思却很高尚,钢琴写法富有色彩,因此说它是室内性的不如说它是辉煌的音乐会风格曲。2.小步舞曲。古典主义音乐传统在这第二乐章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只是音响饱满的钢琴写法破坏了古典舞曲的朴质性。这是肖邦唯一的小步舞曲。3.小广板,令人想起贝多芬的深刻的、凝神沉思的柔板,同时也明显感到肖邦自己的思想,它表现在古典音乐所少有的五拍子节奏中(这里大约受到俄罗斯歌曲的影响,毫无疑问,肖邦在华沙可以听到这些歌曲),另外还表现在旋律的性质和纯肖邦式的纤秀婉丽的华彩中。4.回旋曲,充满了活力和动力,钢琴写法极其华丽。然而,回旋曲的独创性比快板就更少了。而且音乐形象的发展和快板一样不够紧凑洗炼。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Op.35,第三乐章著名的送葬进行曲先作于1837年,时肖邦在马尧卡岛疗养失败,住在乔洛桑的故乡。舒曼称之为神秘莫测的,好像脸带嘲弄的笑容的狮身人面像。这自然不是像海顿或莫扎特奏鸣曲那样从前好世道的音乐,这是肖邦独具一格、真正革新的作品。它包括4个乐章:1.极慢板,从呻吟般的极慢板开头,接着用双倍速度奏出第一主题。这第一主题一直情绪不安,直到第二主题出现,才趋于安静。但安静的第二主题马上也激动不安。结尾阴沉不安,它并没有带来宁静的气氛,没有使人感到戏剧已经结束,而使人急切期待着以后将发生的事件。2.谐谑曲,以阴郁开头,犹如低云密布,大风咆哮的感觉。速度转慢后,有天籁般的甜美。在谐谑曲的最后,低音区中低沉的八度敲击声也说明已经失去了光明的希望3.慢板,送葬进行曲。这首进行曲是肖邦1837年为哀掉失去祖国而作,开头表达送葬队伍出动,丧钟的低鸣。中部有一段宁静的来自上帝的安慰,带有模糊的回忆般的抒情,然后再重复送葬队伍,直至远去,留下一片空白。4.急板。舒曼评述:这是非旋律,没有欢乐的乐章,像是强有力的手压抑了叛逆的灵魂,使那特别恐怖的幽灵与我们对话。结尾像是带着被狮身人面像愚弄过的微笑终了。肖邦要求这个乐章,要左手与右手七七八八地齐奏同音。尼克斯对这个乐章的评述是:葬仪之后,那边有两三位邻居在议论这位已故者的为人,没有恶意的批评,只有善意的赞扬。而克拉克则认为,像是秋风吹散枯叶,飘落在新墓上。b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58,作于1844年夏天,这部作品仍是肖邦与乔治桑一起在诺安时创作的,基本情调是明朗的抒情,其发展的结果是欢乐的、乐观的和肯定生活的。献给波尔德伯爵。它也包括4个乐章:1.庄严的快板。第一主题开始时进行曲风格,但不久便雾气茫芒,加入了悲叹,美丽崇高的第二主题冲破悲叹,又诱导出如歌的旋律。哈聂卡怀这个旋律有早晨的清香,它扩大后,变成玫瑰花园。2.谐谑曲,极快板,优雅而轻快。主旋律与第一乐章第一主题有关联性,中间部为主要部分的应答。哈聂卡形容这个乐章犹如被微风吹着的山茱萸,急躁、可怜,又轻快地摇摆。3.最缓板,具有夜曲特征,尤其中段,冗长而甜美。尼克斯说,这中段令人想起,在很长的美丽的梦中某处,忽然觉醒,有作者自己恍惚的容貌。与其说这是作曲,不如说它是幻想。4.极急板。终乐章不但华丽而且充满热情,与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奏鸣曲与第二号相隔5年,结构同样非常宏伟。肖邦用浪漫派自由的手法来处理回旋曲的古典结构。肖邦的大提琴奏鸣曲,OP.65,G小调,作于1846-1847年间。肖邦的大提琴奏鸣曲,OP.65,G小调,作于1846-1847年间。肖邦除创作钢琴作品外,只作有极少数室内乐。除钢琴三重奏外,还有大提琴钢琴二重奏序曲和华丽波兰舞曲(OP.3,作于1829年)、据麦耶贝尔的歌剧恶魔劳伯鬼的旋律而作的大二重奏(无编号,作1832年)以及这首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因肖邦与大提琴家迈克(Joseph Merk)和弗兰克姆(Fran-Chomme)为好友,大提琴作品都为他们而作。序曲和华丽波兰舞曲献给迈克,大二重奏与这首奏鸣曲呈献给弗兰克姆。此曲作于与乔治桑分离之后,共3个乐章:1.中庸的快板,G小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先由钢琴奏出,大提琴与之以对答旋律出现,边自由转调边发展进行。第二主题也以此方式表现。2.谐谑曲,灿烂的快板,D小调,3段体。大多以大提琴表现主旋律,插入的钢琴音色极尽浪漫效果。3.最缓板,降B大调,3段体,主要主题呈送葬进行曲的形态,由大提琴、钢琴交互演奏对话般地结尾。4.快板,G小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含略带哀愁的半音阶进行,第二主题则明朗而单纯,其中钢琴辉煌的技巧展示后,速度转快,以G大调结尾。肖邦钢琴小品集这些曲子之所以称之为小品是相对而言的,因为这些曲子并没有独立成章,不像叙事曲,夜曲,练习曲等数量可以成集,所以称他们为小品,里面也有相当多的著名作品如船歌,平稳的行板与波兰舞曲,摇篮曲等!供大家参考21首夜曲肖邦39年短短的生命,是由无数晶莹耀眼的钢琴珠玉小品所镶缀起来的。他生在19世纪前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产业园产业集聚与服务体系中的产业政策实施路径研究报告
- 风力发电场建设2025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能源产业风险管理策略
- 2025预制混凝土供销合同范本
- 《2025年光纤专线接入附加合同》
- 城市低碳规划与城市绿色产业政策案例研究
- 2025买卖合同纠纷仲裁申请书范文
- 金融与投资行业:2025年金融科技在金融科技企业风险投资中的风险控制措施
-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对医药市场国际化进程加速与市场机遇研究报告
- 快消品包装行业生物降解材料应用前景报告:2025年市场分析
- 游戏化营销在品牌传播中的品牌故事讲述策略
- 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昆明输油气分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 9.1科学立法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
- 停送电培训课件
- 医院培训课件:《核心制度-护理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 解题秘籍05 圆的综合问题(9种题型汇-总+专题训练)(解析版)-2025年中考数学重难点突破
- 无线网络施工方案
- 电商平台居间合同
- 阮乐器美术课件
-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陆上风电工程标杆造价指标(2023年)
-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实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