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方言及来源.doc_第1页
汉中方言及来源.doc_第2页
汉中方言及来源.doc_第3页
汉中方言及来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中方言汉中位于中国中部,陕西南部,是一个东西南北交汇的地方。北倚秦岭,南屏巴山。从方言划分区域来看,汉中方言基本上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南次方言的川贵话,由于汉中地处关中平原和四川盘地之间,汉中话也受到西北方言的关中话的影响,汉语方言学上有的也把汉中话称作陕南方言的西府话。历史上,在三国时期,汉中属蜀国,上溯至西汉时期又是刘邦的势力范围,而许多汉中人又自言其祖先是“湖广填四川”时从湖北迁徙来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汉中方言是汉、蜀、楚文化交合的产物。大致分析,汉中方言的词汇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受四川方言的影响,语言习惯中大量运用叠词。这种叠词的使用多以名词为主,如“片片”、“棒棒”、“女女”、“花花”、“弯弯”、“缸缸”(茶杯)等。“这女女(小姑娘)头上别了块花花”便是运用叠词的一个例子。人称中也多用叠词,如“爸爸”、“姑姑”、“姨姨”、“舅舅”、“娘娘”(父亲兄弟的配偶,其意义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婶”)、“大大”(父亲的兄弟,其意义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叔”)等。男孩子叫“娃娃家”,女孩子叫“女女家”。名词中大量运用叠词,使得汉中话节奏明快、充满韵味,也显示出汉中人民的亲切质朴。就连形容词也多用ABB式的叠字构构,BB式后缀种类繁多,常用的就有:矮楚楚、瘦筋筋、精丝丝、干巴巴、绵扯扯、实腾腾、嫩活活、白卡卡、怪兮兮、潮济济、薄俩俩、脆铮铮、冷秋秋、淡垮垮、清湛湛、蓝莹莹、亮豁豁、麻影影、青橘橘、糙哇哇、温突突、甜约约、沙淋淋、细蒙蒙、悬吊吊、密压压、肿泡泡、直杠杠等。形容词的叠字结构增强了其表现力、感知力。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兮兮”是构词量最多的一个后缀。“兮”是古代汉语里的一个语气词。先秦时期楚地出现了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楚辞,在句中使用语气词“兮”是这种诗体形式的突出特征之一。汉中历史上属于楚文化的西北边缘地带,“兮”在现代汉语里已经不使用了,可它却在汉中话中被顽强地保留了下来。这也同时说明,汉中话与楚文化相融合的特点。第二,如前所述,由于其四周皆山所形成的封闭地理环境,加之在解放前通婚范围大都在十公里以内。故其方言一旦形成便很少受外来因素的冲击,同时还保留了大量古代的词汇。保留了汉语中较为正规的词语,并且用语婉转、含蓄。例如家中来客后,要接待客人,就说“我给你配置点开水”其中的配置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常用的,是沿袭古代的用语。“配”就是“配给”,置有“摆,设”之意,史记李斯列传:“置酒咸阳宫”;同时这里的开水也不是一般所指的“烧开的水”,而是指蛋汤或者汤圆之类的东西。劝来客留宿,说成“你黑了立下算了”,这里的黑了指的是晚上,立下指的是留宿。还例如,女儿长大出嫁,说成“把女儿启发了”,这里的启发便是嫁的意思。保重休养身体叫“将息”,与李清照声声慢中“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的意思完全相同。“年时”在汉中话中指“去年”。宋朝苏痒菩萨蛮:“年时忆着花前醉,而今花落人憔悴。”这里“年时”与“而今”对举,表过去或去年之意很明显。汉中方言中的“嚣薄”指东西厚度小,质量差,往往容易破碎。西游记16回:“嚣嚣薄翅好乘风。”其中“嚣、薄”同义连文,“嚣”即“薄”义。汉中方言中布、纸、板状物等薄、质量差都叫嚣薄。像这样的古老词汇在汉中方言中频繁使用的例子还很多,如:天上的星星叫“星宿”;角落叫“阁落”,通常前面还要加上“恰恰”以表示地方的隐蔽性;有时还在口语中使用即使在古代汉语的书面语中也不常用的一些词,“这件事我给他廪咐了几次了”,这里的廪咐有叮咛,嘱托的意思。“你把这件事知会他一下”这里的知会则有告诉、通知的意思,整句话意指将此事通知他一声。吃饭也可说成“喋饭”,喋在古代汉语中就有“吃东西”的意思,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唼喋菁藻,沮嚼菱藕”。第三,汉中方言中的一些词语,通常用词性相同词义相反的两个词构成,表示和这两个词词性意义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新词。这类词构成特殊且语义较为丰富。其实普通话中也有这样的词,如“反正”,在“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不信”这个句子中,“反正”已经脱离“反”与“正”的本义,成为一个副词表示肯定的语气“无论如何”。表达这一意义的还有“横竖”。汉中话善于从普通话中吸收养分,根据这一规律,造出了其他一些更丰富的词汇。例如“红黑”,本来是指两种颜色,作名词用,但在汉中话里是副词,指“无论如何,不管怎样”如:我劝他歇下,他红黑不听,说啥都要走。有时也用作“黑红”,用法意义同“红黑”相同。再如“迟早”,它既有普通话中“或早或晚”的语义,如:这件事迟早得有个了结。但在汉中话中另一个习惯性用法是表示“经常,没有例外”。如:张三家女子,迟早见到都收拾得水水淋淋的。还有“日月”,也并不是指太阳和月亮,它通常用在否定句中,如“这人莫日月,搞不成啥事”,形容人没志气没能耐,或事情无聊没意思。这类词往往有多重义项,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理解,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来判断。第四,形容词类中多出现以人体某一器官如,眼、手、脚来形容的。眼:好看叫顺眼,麻烦叫麻眼,讨厌叫日眼,没良心叫白眼(窝),束手无策叫干瞪眼,事情乱而无序叫没眉眼,嫉妒别人叫害红眼,巴结权贵叫势利眼,有点子有办法叫有板眼。手:帮忙叫搭手,熟练叫老手,紧俏叫抢手,出售叫脱手,努力肯干叫挖抓手,零碎的体力活叫手手活。脚:上坡叫爬脚,走路叫拐脚,岔路叫撇脚,不穿鞋袜叫净脚,能干重活叫力脚。这类词汇或委婉,或讽刺,或幽默,或戏谑,妙趣横生,丰富了汉中方言的表达方式。第五,名词尤其是表动物的名词后常常加“娃”,表达正如普通话中儿化所表达的“小,喜爱、亲呢”的感情。如:猫娃,兔娃,蚕娃。人名后面也习惯加“娃”,表达亲切的感情。这一点是受陕西关中一带方言的影响。著名作家贾平凹中的凹,读作wa1,就缘于其小名“平娃”。第六,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后加词缀。疑问代词“哪里”用“哪特咕”或“哪界咕”,如:哪特咕有卖棉鞋的?指示代词“这里”用“这特咕”或“这界咕”,“那里”用“唔特咕”,如:再往前走,唔界咕就有一家。“谁”是“谁个”,如:这里头谁个是村长?“怎么”是“咋个”,如:咋个就没选中你呐?“为什么”是“哪门”,如:哪门是他,就不是你?“什么时候”是“啥长咕”,如:啥长咕你才能不叫人操心?第七, 量词单一,块可以用做任何东西的量词。如“一块人”、“两块飞机”、“三块桌子”、“走了四块汽车”。甚至连单一的“块”都可以省去,这保留了古汉语中数词后省略量词的特点。如“今儿来了三客”,“卖了二百鸡蛋,买了四猪娃”,在发音时,数词的读音重读并延长。第八, 句末的语气助词主要有“吧”、“嘛”、“噻”、“哩”。表达说话人的不同语气和感情色彩。如“吧”大多用在疑问句中,“你去吧?”“吃了吧?”。“噻”则多用于祈使句中,表示请求、劝阻等语气,“你去噻”、“来噻”、“甭走噻”等。“噻”和可以和“吧”连用,“你去吧噻?”就等于“你到底去不去?”有加重语气的功能。“哩”多用在陈述句后,表示陈述一件事,“他去哩”表示他准备要去,“他在那儿干活哩”则表示正在干活。总之,从词汇使用上,汉中方言既是四川方言与关中方言的分界线,同时又是多种方言交汇而成的产物,有它自身的特点。它仍属于北方方言的范畴。胡裕树先生说过: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分支,在一定的地域内为人民服务,它的有用成分不断地被普通话吸收,成为全民语言的词汇得以日益丰富的重要来源之一。汉中方言和普通话正是这样互相渗透吸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正如上面所举的汉中话例子,偶尔也会在普通话中闪现它的影子。汉中方言集锦 制个当-这里,这边 雾个当-那里,那边 野个,野而-昨天 前而-前天 后而-后天 外而-大后天 明个-明天 年四个-去年 难缠-困难,不容易办的 谝一哈-聊天,说话 批干-多管闲事 骚青-热情过分,讨好献媚之嫌 扑吃来嗨-邋遢,不整洁,不干净 麻达-麻烦,问题 毕闹-完蛋了,结束了,指事态无可挽回 莫闹-丢失 饿-我 梭-说 细米-节约 C皮-吝啬 哈耸-坏人 岁娃-小孩 月娃-婴儿 尸娃子-死婴 崽拐,碎耸,龟儿子-指调皮捣蛋的小孩 娃猫-小朋友 马勺-瓢子 照粒子-做米饭用的器具 电壶-保温瓶 电杠-日光灯 莫日月-没意思,无聊 麻影子-黄昏 麻麻亮-黎明 缸缸-茶杯 各孽-吵架 渣渣-垃圾 兀回,外回-那次 高头-上面 怪米日眼-奇怪,难看 眼扎毛-眼睫毛 红黑,黑红-无论如何 莫法-无可奈何,没办法 抹和-白吃白拿,占便宜 日决-批评,训斥 老哇-乌鸦 盖巴子-赖蛤蟆 包包-口袋 包谷-玉米 洋芋-土豆,马铃薯 海柿子-西红柿 包包菜-卷心菜 干叫唤-好比有钱人常在没钱人面前说自己没钱 含地啊-(吃盐)咸地啊 也个(而)黑老-昨天晚上 抓哩洒-有什么事 二北五,半吊子,不清尝,呱耸-傻瓜,白痴 二半吊子-社会混混 末子-蚊子 六-绿 西-漂亮,迷人,美丽 勃勃-盆盆 培植-修理 安逸-舒适 爵-脚 棒kei-土匪 晌午-中午 板澡-游泳 长丛-蛇 不个-鸽子 庞嗨-螃蟹 咕嘟-骨头 金巴子-半裸 囊瓦珠珠-蜘蛛 蚂螂-蜻蜓 猴子-螳螂 勒八-旁边 粗瓜子-豆腐浆做的稀饭 浆匪菜-酸菜 上该-上街 买孩-买鞋 耳瓜-耳朵 脖狼故-脖子 绊交-摔倒了,摔交 到拐子-胳臂肘 格夹窝-腋窝 克及盖-膝盖罢罢以-后来,最后 西黄-楚楚可怜 各压-自己 蛐蟮-蚯蚓 脸壳子-面具 沟子-屁股 嚼舌跟-说三道四 拐拐-小鸟 花迷拐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