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鲁肃.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鲁肃.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鲁肃.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鲁肃.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鲁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 肃 鲁肃出道 历史上的鲁肃雄才大略、足智多谋,性情豪爽、处事果断,和三国演义里边写的根本不一样,甚至同一件事情历史上和三国演义写得他的表现完全不一样。他年轻的时候就显出来此人是一个帅才。鲁肃比周瑜还要大一两岁,比诸葛亮要大七八岁。当时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鲁肃一看这个形势,他就自己学习武艺、兵法,广散家财,招募贤士,然后他带了一帮年轻人,那个时候他很年轻,不到二十岁。带了一帮年轻人以打猎为名到他那个家乡的南山讲武习兵。那你想谁讲武啊,当然是他讲啦,他给他手下那帮人讲如何作战,进行训练。这样的话,他就有了自己的第一支武装,那个时候,北方势力最大的是袁术,后来是袁绍。袁术知道鲁肃这个人,听说很有才干,当然比较年轻了,就任命他当一个地方官。大体上相当于县令。前面我们不是讲到周瑜为了摆脱袁术的控制要到南边去发展吗。当周瑜带领他手下的人往南走的时候路过了鲁肃的家乡。周瑜就向鲁肃提出来你能不能资助我一点军粮。当时鲁肃就指着他那个大院里面有两个大囤子,都是米。每一囤都有两三万斤。鲁肃说这两囤里边你挑一囤,一半就给他了,就那么豪爽。当然两人就成了很好的朋友。鲁肃当时也在观察,他发现在北方难以发展,而江东是沃野万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就是可以躲开北方军阀混战所带来的灾难,以观时变。那个时候他心里面就已经有一个长远打算了。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已经看出来,袁术这个人确实成不了气候,在他手下在这个地区不会有多少前途。周瑜不是去投奔孙策了嘛,所以鲁肃也决定追随周瑜到江东去投奔孙策去。当时他带领了三百多人,一路往南走。这三百多人,除了一部分,他训练的士兵还有很多家属,男女老幼都有。鲁肃就让这些年幼体弱的还有妇女走在前头,他带领那帮青壮年走在后头。他本人走在最后,总共只有三百多人。鲁肃跑了以后这个消息当然很快就被袁术手下的个比较高级的官员和将领知道了,就派兵追赶。追不回来的话就要杀掉。因为鲁肃带的是一支有很多家属的这么一支队伍,走得非常慢,所以很快就被追上了。当被追上的时候,鲁肃马上下令手下的人准备迎战。当时追兵一看鲁肃已经准备迎战了,就在不远的地方停下来了。然后鲁肃就发表了一通义正词严的话,讲我为什么要走,你们追我是没有道理的。讲完以后,他就拿了一个盾牌到远远的一个地方挂在那个树上,然后就搭箭,张弓,连射几箭,每一箭都把那个盾牌刺穿了,你就可想而知鲁肃的箭法是又准而且他的弓力量非常大,都把那个盾牌穿透了,那个追兵的将领一看,本来听鲁肃一番话,人家占理,有道理。再一看这架势,鲁肃手下的人个个都是刀箭出鞘,弓箭上弦。鲁肃刚才已经表演了一下了,箭箭穿透,要打的话也打不过呢,退兵了。你看看鲁肃,这么年轻,那时候鲁肃二十六岁,已经显示了这种大智大勇的这种能力,不凡能力。 鲁肃与孙权 孙策死了以后,周瑜极力地保荐鲁肃。本来鲁肃准备要离开南边到北方去发展了,把鲁肃留下。孙权就单独跟鲁肃谈。两个人“合榻对饮”就坐得很近了,就好象咱们在炕上,一个炕桌,两人对饮,就向他问计。就是你看天下形势,我应该怎么办。孙权当时提出来,我想学春秋的时候齐桓公、晋文公那样成就一番霸业,我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鲁肃非常真率,鲁肃说现在东吴太弱,还没有能力,还谈不上成就霸业的问题,他说现在在北方,曹操已经控制了皇帝,因此汉室不可复兴,就是你现在说我们要恢复汉室,还是刘家。刘家的人当皇帝,这不可能了。因为曹操的力量已经很强大了。 曹操,因为大家都认为他是国贼、汉贼等第。从正统观念来讲就是这样,他又势力很强大,你又不可能很快地把他除掉。那怎么办呢。他说关键是我们要在江东发展。江东首先要打败刘表手下有一个大将,叫黄祖。然后进一步打败刘表。这样整个江南就在您的统治之下了。那个时候根据天下的形势就可以建立国号称帝了。他当时提出了一个概念:“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挑衅的“衅”,就是机会。鼎足,鼎有三条腿。曹操不是一条腿嘛,您将军不是一条腿嘛。他说的鼎足江东那个第三条腿指的是谁啊不是刘备,那时候刘备还不成气候。他指的是刘表,因为刘表的军队很多,占的地方很大,而且很富庶。所以他说你先要鼎足,你在江东先站住,然后把那第二条腿,把刘表打败了,把荆洲占了,你不就和曹操可以抗衡了吗,到那个时候,建立国号称帝就合适了。 他这个思想,跟诸葛亮的隆中对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所以孙权就非常器重他。赤璧大战之后,鲁肃先回到京师,先回到孙权的大营,来向他报告,孙权就派所有的文臣武将都出去迎接他,而且自己也出去,扶着马鞍子迎接鲁肃下来。鲁肃当然是骑着马回来的,赶回来报告。当然了得进院子,上殿,然后正式坐下,大厅里边,鲁肃又要正式行大礼,要跪下行大礼,尽管还不是皇帝,那时候还不是皇帝。行大礼。鲁肃行大礼的时候,孙权起立还礼。你看孙权对鲁肃多敬重。完了呢,孙权就对鲁肃说,他说:“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来”。能不能足以显你的威风啊,显赫,你看我亲自来欢迎,而且我扶着马鞍让你下来,能不能显出你的威风啊。这时候已经坐下来了,坐下了。鲁肃说:“未也”,当时在座的所有文武大臣都非常吃惊。 这是主公啊,亲自欢迎你,还不显得显赫,你还不赶紧谢恩,你得客气点,你还说不够,哪有这么说话的。这时候鲁肃他慢慢地举起了手里的马鞭,马鞭还在他手里头。他慢慢地举起了手里的马鞭。他说等到有朝一日,您平定四海,统一九州当了皇上,您派一辆高级的马车来叫我,把我接来,那个时候才显得我威风哪。孙权听了以后非常高兴,是抚掌欢笑。抚掌就是这么搓着手,他满意地,高兴,笑。为什么,因为鲁肃这么雄才大略的人认为我将来肯定能当上皇上,他怎么不高兴啊,我们看看鲁肃这个人,性情非常豪爽。当着主公的面,众位大臣的面,他居然都敢开这个玩笑。而且是开了不止一个玩笑,还举着马鞭子。从这儿咱们也可以看出来三国时期为什么人才辈出,他政治环境比较宽松,跟清代不一样,清代的皇帝也需要人才。但是清代所需要的人才,你首先要当奴才,你要唯命是从,唯唯诺诺。你当好了奴才,你才有可能发挥你某些人才的作用,这就是三国和清代的不同。所以三国为什么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周瑜临终,极力保举鲁肃接替他,接掌东吴兵权,而且立刻得到孙权的批准,是完全正确的。鲁肃好几年成为周瑜的主要助手,不是偶然的。 鲁肃与孙权联盟 建立孙刘联盟,后来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个战略构想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究竟是鲁肃先提出来的,还是诸葛亮先提出来的。我们要回顾一下形势,就是当曹操率领数十万大军一路南下夺取荆州,当时刘备岌岌可危。东吴受到了强大的压力的时候。在刘、孙两家都面临一个选择,要么投降,俯首称臣。要么两家联合,共同抗曹。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两家联合共同抗曹,有点脑子的人都容易想到。这就是俗话所说的:“英雄所见略同”。实际上有些事情不是英雄所见也略同。一般人也能想到,不过话又要说回来,诸葛亮的隆中对确实很了不起,为什么呢,他不是一般的提出。建立孙刘联盟,他提出来的时候,诸葛亮自己的身份,他还是隐居隆中的一个山野草民,而且刘备当时是势孤力单,岌岌可危。 他对天下形势做了很详尽的分析,语言极其精彩,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所以从整个分析的水平上来说,隆中对要比鲁肃当时那段谈话的水平要高。也就是说诸葛亮他看得很远,他是胸怀天下,眼观全局。这是他远远高于其他智者的地方。诸葛亮说这个话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是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鲁肃是哪一年提出他的主张来的呢。鲁肃对那些形势的分析他的基本思路跟诸葛亮是一样的。我刚才已经讲了,他比诸葛亮早六年,所以鲁肃确实非常了不起。那个时候刘备因为还没成气候,刘表比较强大,但是鲁肃已经提出了这个战略构想,因此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就是说在赤壁大战的时候,诸葛亮把他的隆中对具体化,建立孙刘联盟共同抗曹,后来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应该说孙权他原来就已经受到了鲁肃的思想影响。因此,现在让诸葛亮一说,孙权就下定决心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鲁肃确实也表现出一种高度的智慧和远见。 鲁肃与单刀会 大家喜欢看戏的可能都知道有一个折子戏叫单刀会。单刀会是根据三国演义里边的一回,就是“关云长单刀赴会”来改编的。这是个很有名的折子戏,这个戏很多朋友可能都会有印象,当时东吴讨荆州讨不回来,要三郡刘备也不给。后来东吴就派兵,吕蒙、甘宁等等。眼看一场大战在即,因为那时候刘备是派关羽镇守荆州。鲁肃去了以后,就设计。三国演义里边这么写。单刀会这个戏也是这样,就是鲁肃设计请关羽赴宴。当时关平等人都劝关羽不要去说太危险,关羽说不怕,没关系。他就带了十几个人。当然了他后来布置了关平等五百人架了小船要准备接应,。但是自己就带了十几个人去。他说他不怕鲁肃,我看鲁肃敢把我怎么样。我们要注意,这是鲁肃设计请关羽,关羽单刀赴会,就带了十几个人去了。这个风险它是不对等的,关羽冒了极大的风险,最后是把鲁肃震住了。鲁肃吓得是魂不附体,如痴如呆。 你看看鲁肃就那么窝囊,那么废物,这是三国演义。单刀会是表现关羽神勇的一个很有名的段子。这个段子历史上有没有根据呢。历史上确实有过单刀会。三国演义的单刀会就是根据这个来改写的。历史上有两条记载,这两条记载略有不同。一条记载就是鲁肃请关羽相见,当时双方都带了不少官兵。然后找了一个地方见面,在座的双方都有一些将领,其他的士兵都留在百步之外。 注意,双方的风险就是对等的。鲁肃就在会见的时候就义正词严地谴责刘备言而无信。你们本来说没有地盘,借荆州。现在你们已经得了益州了,荆州不还。不仅荆州不还,你连江南三郡你都不还,结果呢当时有一个人。这个人显然就是刘备阵营的。为什么,他就讲,他说土地归谁,哪儿有谁规定的“惟德所有”,谁有德谁就能得到,那意思就是,我们主公刘备是皇叔,这本来就是刘家的天下,刘家的土地,什么还不还。当时鲁肃听了那个人的话非常生气,是“肃厉声呵斥,辞色甚切”,就是说鲁肃当时说的话是非常的重,而且脸色很难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关羽就很生气地扶着刀站起来,他说我们现在说的是国家的事,这个人不能代表我们,因为这个人说话很不礼貌。结果关羽就目视他退出,就是给他使个眼色,你走开,别在这儿掺和。这个人很显然是关羽带来的一个将领,让他走了。 结果这次见面的结果。这次见面就决定以湘江为界,湘江以西还是归刘备,湘江以东的土地全归东吴。所以这一次单刀会实际上不是单刀了是多刀了。每个人身边带了不少将领,没打一仗,没交一个回合,鲁肃拿回了三郡的土地。这是一条记载,这条记载是鲁肃邀请关羽,双方风险相等。还有一条记载就更有意思了,是关羽请鲁肃赴会,鲁肃手下有些将领就讲了,不能去,太危险了。鲁肃力排众议,坚决赴会,结果在会上又是一通义正词严的批评,批评刘备,你们这方面不守信用。结果三国志上记载,“羽”无以对,关羽听了哑口无言,没辙,乖乖地交出三郡。所以这一次鲁肃是比上一回更光荣,所以历史上的单刀会是这样的。 在人物众多的长篇小说中,如何把地位、身份相近、相当的人物塑造成不同的艺术典型,这是小说家感到非常困难的一个问题,如果解决得好,这部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