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度资讯融入教学学习社群教师团队执行成果摘要.doc_第1页
96年度资讯融入教学学习社群教师团队执行成果摘要.doc_第2页
96年度资讯融入教学学习社群教师团队执行成果摘要.doc_第3页
96年度资讯融入教学学习社群教师团队执行成果摘要.doc_第4页
96年度资讯融入教学学习社群教师团队执行成果摘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6年度資訊融入教學學習社群教師團隊執行成果摘要計畫名稱:天氣也瘋狂全球暖化團隊名稱:魔幻N次方教師團隊壹、計畫發展的動機或目的一、風雲再起團隊組成:一群熱愛教學的教師,經由本縣教育局推動學習社群計畫的促媒,組成可以專業對話的教師團隊。 經過團隊成員熱烈討論,團隊命名為魔幻N次方。魔幻意指希望透過團隊學習後可以突破教學的瓶頸,成為學生心目中千變萬化,無所不能的教師;N次方乃期盼團隊能持續專業對話,激發教師潛能,促進教學知能無限發展。 初始,我們認真執行團隊計畫哈哈,你不懂吧!氣候驚驗之旅,將一至六年級有關氣候的現有課程進行縱向教學設計。為了朝向專業成長的目標,我們密集的激盪與碰撞,嘗試著參加本縣辦理的教學設計與媒體製作競賽,都能榮獲入選的肯定,其中最令我們感到雀躍不已的,莫過於榮獲95年度資訊融入教學學習社群特優團隊的殊榮。 每次的獲獎不但促進成員彼此的合作默契,更是增添我們繼續努力的信心,於是,我們再整裝出發,針對氣候有關的熱門議題全球暖化,進行橫向的課程統整與教學,並邁向新的教學與學習里程碑。二、創意教學理念與主題說明:專家研究與媒體報導櫻花已不再是在春天裡盛開;而鳳凰木在畢業歌聲早已消失後的初冬仍然怒放;歐洲的氣候暖冬,改變黑熊的生物時鐘,無法如期冬眠;北極熊因冰山融化而找不到棲息地,瀕臨滅絕、。地球上的生物以及校園裡的花草樹木,因為氣候的亂象也亂了自然生長的分寸。全球各國企業界、政治界均重視暖化問題,亦陸續發表研究報告或因應的策略。身為教育人員的我們,更應激發學生重視這個攸關地球存亡的重要議題。本年度我們團隊的課程設計以天氣也瘋狂-全球暖化為主題,引導學生共同探索氣溫與生活的關係,進而探討改善環境與降溫的方法,並能承諾與實踐。 天氣也瘋狂-全球暖化教師團隊執行計畫,以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為主軸,並與其他相關課程內容之領域統整進行教學。本年度團隊亦完成執行先前已設計未實施的部分教學方案,並將陸續以氣候現象和氣象要素為主題,研討各學習階段的課程與教學設計方案,著重跨領域的課程統整,使學校本位課程擁有縱貫銜接與橫向統整發展的教學設計方案,以提供本校教師教學參考用。 另外,繼續維護已建置的雲淡風輕部落格網站;善用本校校園數位氣象臺舉辦全校親師生網路搜尋活動,以及氣象搜尋高手選拔活動。期盼引發更多人關注氣象的議題與環境的變遷,願意珍惜並延續地球的生命。 貳、計畫發展歷程一、課程與教學設計:詳如本報告五、全球降溫的藍圖創新教學活動設計 (一)本案之課程設計以學校本位課程為出發點,關懷本土,展望國際為原則,進行全球暖化的溫室效應議題探索。 (二)教學活動設計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為主軸,探討的核心概念和內涵,並統整其它領域與氣候或因氣候造成的環境變遷、破壞的教學內容。 (三)教學方法注重引導學生探索與利用網際網路蒐集相關資料,並能以資訊科技呈現學習成果。 (四)教學評量兼重形成性與總結性評量,利用互動式與線上評量。 二、教材教具: (一)自然與生活科技:宇宙中最美的星球地球.ppt (二)綜合活動:地球發燒了.ppt、八招台灣降溫行動.ppt (三)藝術與人文:全球暖化前的地球.swf、暖化後的地球.swf、碳循環.swf、邊緣人.dat、藝術或垃圾.ppt (四)社會:珍愛地球全面抗暖化.pps (五)資訊:人類不願面對的真相.wmv、全球暖化台灣發燒.ppt、臺灣環境 資訊協會網頁(.tw/taxonomy/term/260)參考資料:1.自然與生活科技(翰林版)六下第八冊教材。2.教育部科學教育學習網/學術科目/地球科學/溫室 .tw/index.jsp3.電影情報入口網(明天過後) /2004moviedata/DayAfterTomorrow.htm4.不願面對的真相中文官方網站.tw/ait/5.極地熊寶貝拿努的歷險網站.tw/6.第11個小時網站/11thhour/7.維基百科:全球變暖的效應/wiki/8.公共電視對抗暖化寶貝台灣.tw/php/html/co2/index.php9.Yahoo!綠生活/green_calculator.html10.台灣減碳網.tw/count/index.php11.全民二氧化碳量資訊站生活小撇步 .tw/stip/main.php三、教學策略: 實際觀察與操作的體驗讓孩子感受深刻,在歡樂的學習氣氛下,促進有效學習。同時達到師生共學、親子同樂的理想。 (一)體驗學習:詩中尋寶、環境中的藝術、自然變化與生活。(二)探索學習:校園與社區環境的觀察與紀錄、 搜尋與探索屬於自己校 園獨有的氣象資料、魅力四射簡報製作。(三)自主學習:校園天空的雲的觀察與拍照、製作簡報、與部落格。四、教學歷程: (一)自然與生活科技:生物、環境與自然資源活動一:天氣也瘋狂1.利用簡報的北極熊融冰圖,讓學生探討其造成的原因,以了解全球暖化的現 象。2.認識大氣層的組成成分,播放溫室及溫室效應的動態形成圖網頁,讓學生了 解溫室效應造成全球溫度升高的原因。3.介紹全球及台灣百年來溫度變化圖,討論溫度上升的情形。4.討論全球暖化的原因並認識溫室氣體,尤其是百年來二氧化碳變化情形與各 國排放量。5.以二氧化碳濃度變化與與地球溫度變化的關係動態模擬圖,讓學生了解其造 成的溫度上升變化。活動二:溫室效應初體驗 1.讓學生討論如何進行二氧化碳對溫度上升影響的實驗。 2.介紹溫室效應模擬實驗所需的器材。 3.討論溫室效應模擬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 (1)準備一個圓形瓶,並加入3匙小蘇打粉。 (2)在圓形瓶中加入50c.c的醋。 (3)將插有吸管瓶塞放入圓形瓶,並將吸管另一端放入甲瓶,同時以方形板蓋 住瓶口。 (4)收集完二氧化碳後,將溫度計瓶塞放入甲瓶內。 (5)將乙瓶裝滿一般的空氣後,再放入溫度計瓶塞。 (6)觀察甲乙兩瓶的溫度計,並記錄其溫度。 (7)將甲乙兩瓶放在陽光下的同一地點,並每隔一段時間記錄其溫度變化。 4.各組學生分配工作及觀察記錄人員,共同合作完成實驗。 5.討論實驗記錄及各組的發現,並歸納結果活動三:暖化新聞追追追 1.學生上台分享自己蒐集的全球暖化造成的影響新聞資料。 2.欣賞與全球暖化有關的電影之預告片,包括:明天過後、不願面對的真相、 極地熊寶貝。 3.全班共同討論目前全球暖化造成的影響及未來可能的後果。 4.教師歸納全球暖化的效應及後果,並介紹聯合國氣候變遷報告。活動四:SOS我們的地球 1.欣賞電影第11個小時的預告片。 2.討論減緩全球暖化的必需性與迫切性。 3.探討主要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來源,並引導學生思考二氧化碳減量的方向。 4.讓學生利用網路上計算碳足跡的程式,了解自己每天生活製造的二氧化碳排 放量 。 5.討論生活中的節能減碳小撇步,包括:食衣住行等方面。 6.學生自我檢視及評估,寫下自己能做到的減碳行動方案,並簽署承諾在生活 中具體實踐。(2)語文:詩中尋暖化【詩中尋寶季節】活動一:季節找一找1利用白居易所寫的五言律詩草,讓學 生找尋有關季節的詩句。可以重複,但每生都要完成。活動二:感受談一談1.請學生發表對有關季節詩句的感受。(三)綜合活動1.綜合學生所發表的想法歸納整理。2.激發學生對環境議題的重視。3.請學生對共同討論議題發表看法。【戶外感受詩中情境】活動一:回到未來1.向學生介紹校園的綠色生活地圖,請學 生討論後,找出最符合詩中意境的地點 並進行踏察。2.請學生用一句話形容當時的感受。3.請學生感受當時的環境氣氛,並說出與 詩中哪一句詩句最相似。活動二:多采多姿的國語課1.實際測量當時的溫度,並加以紀錄。2.回教室後,利用校園氣象台查詢當時南勢氣象站測得的溫度。3.利用桃園縣校園氣象站搜尋資料,找出當時桃園縣最低溫紀錄無更新氣象站除外三、詩人真體驗寫詩活動一:為地球寫詩1.請學生發揮創意將全球暖化所產生的影響,用五言或七言絕句來呈現。 強調絕句只有四句,並且要押韻。活動二:永不發生的真相1.請學生將地球暖化可能產生的景象 畫下來。活動三:綠色生活1.將學生分成6組,並分配區域進行 淨化校園活動。(三)綜合活動1.請學生上台發表作品與同學分享。2.各組派代表說明撿拾垃圾的樂趣。3.師生共同討論整理出所有節能減碳的好方法。4.囑咐學生要隨時收集全球暖化的資料。5.叮嚀孩子務必將所學所知落實於生活中,進而也改變親人的生活習慣,以求達到真正的綠色生活。 (三)綜合活動:自然變化與生活【自然與我】活動一:解套的妙方1.以手指遊戲引起動機,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並觀察食指交叉後,如何在鼻梁兩側解開的方法。2.引導學生了解眼、耳、鼻、口、手等五官對於學習的重要性。活動二:地球暖化知多少1. 播放不願面對的真相影片片段: 有關地球環境的變化、天氣逐年變熱、北極圈逐漸消失,動植物生活變遷等現象。2. 播放地球發燒了的簡報: (1)探討溫室效應是地球發燒的主因。(2)世界各國因應溫室效應的積極作法。 (3)簡介京都議定書的訂定目的和重點。 【讓生活更美好】活動一:綠色生活地圖尋寶1.向學生介紹協助帶隊的志工家長,請學生歡迎並配合踏察。2.發給每位學生一份綠色生活地圖,共同討論踏察的路線。活動二:社區實地踏察1.全班分為六組,由老師和志工分別帶領到社區巡禮和踏察。2.學生必須依據學習單內容觀察社區景象,加以拍照和記錄。3.沿途邀請參與繪圖的志工家長講解社區環境特色。 (四)藝術與人文:環境中的藝術【暖化後的世界】1.請學生發揮想像力將地球暖化後的世界畫下來。2.以誇張、戲劇性的構圖來表達主題。3.鉛筆先打草稿。4.將打好的底圖上色並且完成作品。5.簡單將作品內容用一段文字來表達(30個字以內)。6.分享與討論:教師可以挑出幾件學生作品讓學生講解和同學分享,並且給予意見。【是藝術還是垃圾】(1)老師藉由PPT讓學生了解現代生活中垃圾的大量製造和垃圾處理過程對地球環境的影響:1.焚化爐產生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2.垃圾掩埋對土地的傷害。3.任意丟棄、焚燒垃圾會造成環境髒亂甚至是產生有毒氣體。(2)欣賞利用廢棄物來進行創作的藝術家的作品,理解這些作品的創作媒材、方法、內涵。(3)複合媒材的製作1.分組討論並紀錄創作理念、創作形式、作品名稱。2.畫出設計圖,並且要標示使用材料類別、作品尺寸、局部放大圖等。3.教師參與討論,指導學生創作理念與環境結合以及修改設計圖。4.製作作品: a.分工合作,事半功倍。 b.整理材料,準備工具。 c.量材:在材料上用筆畫出所要的形狀。 d.切割:依照切割線,切割出各部。 (叮嚀學生注意安全) e.組合:將切割出的部份組合起來 f.上色及裝飾。5.將完成的作品做最後的修整並且擺放到預設的場地。(4)小小藝評家1.各組發表作品的特色、創作理念、創作歷程和感受。2.對其他組的作品能主動表達意見和自己的感受。3.老師對學生作品提出建議和指導。(五)社會:永續節能綠建築【永續經營地球村-全球暖化】活動一:地球暖化知多少1.以投影片介紹全球溫度上升的主要可能 的原因。2.引導學生認識全球暖化的現象與可能帶 來的後果。3.與學生探討暖化後,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 影響。4.溫度上升對其他動物有什麼影響?活動二:我們可以這樣做1.溫室效應帶來地球溫度上升的原因,其中 一項是二氧化碳的過度排放,所以我們可 以用哪些行動減少二氧化碳的產生?(1)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2)做好水土保持。 (3)有機農業耕作。 (4)多種植樹木。(5)減少使用氟氯碳化物。(三)綜合活動:1.請學生就近觀察自己所居住的社區,是否 存在著與環保相違背的情形。2.什麼樣的建築能令人住的舒服,又能兼 顧環保?3.引導學生認識綠建築並能說出綠建築的 基本概念。【永續經營地球村-綠建築】活動一:綠建築樂園1.設計綠建築時,要注意哪些原則? 要能夠減低對週遭環境的衝擊。2.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綠建築。3.有哪些建築設計符合綠建築的原則? 綠房子、宜蘭厝、雨撲滿、透水磚、植草磚。4.你曾經在哪些地方看見有關綠建築的設計?活動二:永續經營地球村-綠建築1.綠建築設計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因素?2.讓學生分組討論,並能上台分享。3.引導學生設計屬於自己的綠建築。(六)資訊:全球暖化之魅力四射 活動一:全球暖化網路大蒐尋:1.老師先介紹臺灣環境資訊協會網頁(.tw/taxonomy/term/260),內有關全球暖化議題之內容,並以此為例,引導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蒐尋學習相全球暖化相關知識。 2.分組討論:各組同學將網路所蒐集之資訊,相互分享,並討論各組天氣也瘋狂全球暖化簡報大綱及呈現方式,並完成學習單。活動二:MediShow簡報小技巧:1.學區環境踏查(行過南勢綠色生活地圖),相關環境變遷照片彙整與討論。 2.學習MediShow簡報製作技巧,文字、轉場等特效設定。活動三:MediShow簡報製作:1.製作新簡報2.匯入社區環境變遷照片影像內容3.播放方式設定4.簡報內容編排5.文字效果設定6.設定轉場特效7.輸出成隨身簡報 叁、具體成果【自然與生活科技】生物、環境與自然資源一、 教學省思: 全球暖化是一個很普遍卻又有些抽象的概念,因此,我事先蒐集了很多資料和網站資源,希望以淺顯易懂且具體的方式來呈現,尤其希望透過溫室效應的模擬實驗,讓學生的印象更深刻。過程中的確看到學生認真專注的操作,充滿了求知與好奇心。然而有些實驗的細節未考量周全,因此實驗效果不顯著,有點可惜。不過,在學生討論生活中減碳行動時,卻出乎意外的踴躍,顯示學生都用心在思考,真令人開心,也希望學生說到做到,在生活中具體實踐,當然,老師也要以身作則才行,大家一起為這個地球盡一份心力。二、 檢討與改進:1. 利用溫室、溫室效應及二氧化碳與溫度動態模擬圖,可以讓學生獲得較具體的意象與概念的建立,但是如果能帶學生到溫室實際體驗溫度上升的感覺,相信效果應該更好。2. 大氣的成分是新概念,而造成溫室的氣體種類很多,其中有些名稱對學生來說很陌生,上課時學生不太理解。不過,其實這部分只要給學生有基本的瞭解即可,不必太深入介紹,重點擺在二氧化碳,學生會較熟悉較容易瞭解。3. 學生對溫室效應模擬實驗很有興趣,尤其是動手製造二氧化碳,各組學生都非常專注認真,下課時也能都依據分配的時間進行觀察記錄。但是,實驗的結果並不如預期中二氧化碳溫度與一般空氣差異那麼大,甚至有些組或有些時間的結果,一般空氣瓶的溫度反而較高。在請教中央大學林沛練教授後,可能原因是太陽經過大氣層時已經被阻擋,長短波會影響實驗結果及實驗過程的誤差等,討論後的修正方法:1.可以在瓶中放入吸熱物(如:鐵塊),觀察記錄其散熱情形;2.改以人工光源(傳統燈泡檯燈)代替太陽光。另外,要更精準控制二氧化碳的濃度和蒐集過程中注意漏氣問題,才會讓實驗果更顯著。4. 暖化新聞追追追的報紙資料較不易收集,可以建議學生搜尋網路新聞,較能找到符合暖化造成的結果之資料。而利用暖化電影的預告片來介紹球球暖化造成的影響效果很好,如果有時間,可以選擇一部電影從頭到尾看完,再與學生共同討論劇情的細節,這樣對暖化的影響會有更深刻的體認。5. 利用計算碳足跡的網頁實際算出每人每天製造的二氧化碳量,學生非常有興趣,同時也能由數字變化具體瞭解自己破壞環境的情形。但是,計算方式分為好幾種,有些並不符合小學生使用,如果老師能夠自行做一些修改或改以書面計算,應該會較符合實際情形。 生活的減碳行動學生都能想出很多方法,也能找出自己能做到的去實 踐,但受限於課程時間,無法瞭解生活實踐的成果,甚為可惜,如果未 來能長期追縱,相信會更有意義。【語文領域】 - 詩中尋暖化 一、 教學省思第一次將全球暖化和語文融合,從設計課程到課程實施,著實多花了好幾倍的備課時間。雖然有些疲憊,但想到也許教師的巧思,能改變地球的未來 ,就覺得自己身上有神聖的使命,這份使命感與光榮的感受瞬間轉換成驚人的動力,不斷的激發老師的靈感,還沒真正實施課程就已經充滿期待,期待課程能與學生擦出美麗的火花。 在課程實施前,教師做了一連串的暖身活動如:響應“愛地球、少吃肉”,全班選一日午餐全部享用素食,前一天學生懷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享用過之後,全班都讚不絕口,甚至有人提議:以後每天午餐都用素食。看到學生對於少吃肉並不排斥,這帶給老師無比的信心。後來又找一天,全班到校享用素食早餐,學生依然滿足喜悅,學生也因此更期待全球暖化的課程。 課程真正實施後,學生對於上課方式非常喜愛,上課的反應也非常熱烈。真正感動老師的是:有些平時學習表現普通的孩子,竟能寫出動人的詩句。對於平時表現優異的孩子,更能主動學習,將平時蒐集的資料做成簡報,並寫下自己的深刻感受。學生的種種表現,彷彿是靠訴老師:你做的很好,未來要繼續加油。 謝謝這群可愛、懂事的孩子,他們認真的態度令人動容。老師也願意一直為孩子與地球的未來,盡一份微薄的心力。 感謝魔幻N次方團隊的協助,更感謝所有家長的支持,讓老師運用有限的資源創造無限的可能。一件事情的成功絕非靠一人之力所能達成,有了大家強烈的善念扶持,相信往後的課程設計是值得期待的。二、檢討與建議 因為多上了四堂課,因而擠縮了原來的課程。老師也相信將來這些困擾,一定可以克服。未來老師將朝節能、減碳的方向努力,也將設計一連串的比賽活動,希望能影響更多人,創造更多的無限可能。【綜合活動】自然變化與生活 一、教學省思: 體驗、省思、實踐、多元、從容是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的精神。教學設計構思把握前述教學精神的十大箴言,將全球暖化熱門議題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並結合資訊課程進行協同教學,讓學生將社區踏察之所見、所聞與所思,經由合作學習製作成簡報。 全球暖化議題自去年起,在各類媒體與網際網路以大肆宣導和探討,學生或多或少都已有所聽聞,只是每個人的先備知識和生活經驗有落差。因此,讓具有豐富知識和經驗的學生進行同儕分享與學習,更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原以為不願面對的真相影片內容對小學生或許是艱深與枯燥,但經過剪輯比較地球近十年來環境變遷的景象,頗能引起學生共鳴。經由本次教學歷程,深深體會孩子的學習潛能無限,解決問題的創意無窮。二、 檢討與改進:(一)原想利用帳篷加上電熱器形成溫室效應現象,讓學生親身體驗暖化,但因設備準備不易,只好採取想像在棉被中不斷以吹風機加溫的感覺,體驗地球暖化的空氣品質惡化與不適的感覺。(二)本議題因應六下學生的現有課程內容設計教學,因學生畢業在即,時間匆促,在實際踏察和發現社區環境問題後,製作簡報並口頭報告,實踐改善環境的部分則無法實施,是本領域教學的最大遺憾。改進方式乃調整課程順序,將教學時間提早到開學之初,則能符合實踐、從容原則,但因本校六年級共有十一班,教師間與各領域教學要協調教學進度較為困難。(三)課程中設計帶學生到社區巡禮與踏察時,正逢梅雨季節,幾度計畫落空,後來為避免影響其他領域教學進度,於是由級任老師和志工家長協助帶領,這種變通方式,讓教學者較無法進入教學現場,進行與學生討論在社區中觀察環境的發現與問題。【藝術與人文領域】環境中的藝術一、 教學省思:多一分準備,多一分從容。在上是藝術還是垃圾單元時,因為有其他的外務,沒有事先檢查電腦和單槍設備,導致上課時花了不少時間在調整機器,除了教學的流暢性受到影響外,另外也要花較多的時間將學生帶入上課的情境中。在設計這次的課程時對自己本身就是非常大的挑戰,不管是從地球暖化的議題出發到環境雕塑的題材呈現,要讓學生能從既有的知識轉化成作品,再由作品的呈現內化成為孩子的感受與美感經驗,老師在上課前的準備和上課中的不厭其煩的引導,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孩子們很容易在創作的內在創作精神要如何表達以及外在美感的視覺要如何表現上感到困惑,此時身為個教學者該在什麼時間點介入小組的創作和討論之中,該給他們什麼樣的建議才不會自己的思想掩蓋住孩子們原有的東西,而且能將他們最大的創意發揮出來,這些都是未來的教學之中還需要磨練和摸索的。二、 檢討與改進:1. 在製作環境雕塑時,因為使用的技法和媒材都有別於傳統的繪畫和雕塑,所以會對新鮮的課程產生興趣,但是由於上課時數較長,孩子們容易就產生倦怠感,所以要如何讓小朋友能在隔週上課時還能保持熱誠和興趣,或者是讓課程的內容更精簡豐富,是設計課程時應該要深入思考的地方。2. 孩子們再將抽象的觀念轉化為實體的作品時,很容易遇到挫折就輕易放棄,需要老師再旁邊時時提醒和鼓勵,以增加信心,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應該要針對技巧與表現的部份再多做說明和練習,或者是藝文課在其他單元時就要加強和練習一些技法的表現和觀念的轉換。3. 對於使用的媒材和工具不熟悉,所以在處理一些較具難度的材料或者是在切割物品時,如果沒有老師或同學從旁協助的話,容易有受傷的情況發生。應該要再加強孩子們分工合作的觀念,彼此協助,也許能降低受傷發生的機率;另外老師可以準備一些簡單的急救用品在教室,可以第時間處理學生受傷的問題。【社會領域】永續經營綠建築、教學省思 全球暖化的議題持續發燒,如何讓學生在一系列的課程中認識並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課程中是比較重要的部份。在教學上,希望學生能從搜尋的過程裡做比較、分析;進而能了解目前全球暖化的重要性。在一連串課程的設計中,比較辛苦的部分是:如何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建立地球暖化的概念;目前有許多的報章雜誌、新聞、網路的資訊中,有許多關於暖化的資料,資料眾多,容易讓學生感到厭煩;所以,課程設計裡面,會以學生有的先備知識為基礎,以討論及設計的方式增加學生的參與度,達到自我學習的目的。 而綠建築部分,則是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目前國內的綠建築較少,學生觀察不易,這部份需要老師多去搜尋有關的圖片或照片加以佐證。避免太多理論失去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程後半提供學生設計的機會,將理論與自己的想法相結合,可加強學生對綠建築的概念及意義。二、 檢討與改進:1.在強調全球暖化時,大部分可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過度講解反而 造成學習意願降低2.圖片說明部份要加強。3.可幾增加讓學生設計全球暖化的專題海報,將所學的部份拿來應用。4.可設計如何降低二氧化碳的學習單,讓學生從生活開始做起,增加和生活的 相關性,達到學以致用。5.可以讓學生多了解有關綠建築的涵義,綠建築部分內容講解時間不足。【資訊教育】自然變化與生活三、 教學省思: 由於資訊社群團隊的執行,六年11班的學生已分別在自然、綜合、社會、等相關領域,進行有關於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相關議題的學習。此次擬結合資訊教育,引導學生將先前綜合、自然領域與學區環境踏查(行過南勢綠色生活地圖)所學習及觀察到之知識、景像,透過電腦簡報的製作與發表,使學生能有機會再一次將所學整理、吸收、轉化並經由發表與他人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