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五脏风寒积聚病脉症并治第十一.pdf_第1页
11五脏风寒积聚病脉症并治第十一.pdf_第2页
11五脏风寒积聚病脉症并治第十一.pdf_第3页
11五脏风寒积聚病脉症并治第十一.pdf_第4页
11五脏风寒积聚病脉症并治第十一.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11五脏风寒积聚病脉症并治第十一.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On Pulse Syndrome Complex and Treatment of Accumulation of Pathogenic Wind and Cold in the Five Viscera 论二首 脉证十七条 方二首论二首 脉证十七条 方二首 2 Principles 17 Pulse Syndromes and 2 Prescriptions 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tudy 1 了解热在三焦和大 小肠有寒有热的病变 2 熟悉积 聚 谷气三者的区别 3 掌握肝着 脾约 肾着的概念及其证治 4 背诵原文第7条 第15条 第16条 概述 概述 General Statements 本篇论述五脏风寒五脏风寒和真脏脉象真脏脉象 三焦各部病变三焦各部病变及脏 腑积聚脉症 脏 腑积聚脉症 指出积 聚 谷气三者之鉴别 所述 病证都以脏腑进行分类 故合为一篇讨论 五脏风寒部分脱简较多 脾中寒 肾中风 肾中寒 和肺 脾 肝 肾四脏 所伤 等均未论述 三焦各 部病证和积聚病证亦略而不详 唯对肝着 脾约 肾着 肝着 脾约 肾着三种病的证治论述较为具体 在临床上也颇有 实用价值 一 五脏风寒一 五脏风寒 Pathogenic Wind and Cold in the Five Viscera 一 五脏中风 一 五脏中风 Accumulation of Pathogenic Wind in the Five Viscera 原文 肺中风者 口燥而喘 身运而重 冒而肿胀 1 肺中风者 口燥而喘 身运而重 冒而肿胀 1 词解 词解 身运 指身体运转动摇 释义 释义 本条论述肺中风肺中风的见症 肺受邪 气逆 而津不布 故见口燥而喘 肺之治节失职 肃降之令不行 水液不输膀胱 则见身运而 重 眩冒而身肿 原文 原文 肝中风者 头目瞤 两胁痛 行常伛 令人 嗜甘 4 肝中风者 头目瞤 两胁痛 行常伛 令人 嗜甘 4 词解 词解 行常伛 伛 yu音 予 行走时经常曲背垂 肩 释义 释义 本条论述肝中风肝中风的见症 肝受邪 风胜 则动 故见头目瞤 筋脉燥急 故见胁痛而 行伛 肝苦急 食甘以缓之 原文 原文 心中风者 翕翕发热 不能起 心中饥 食 即呕吐 8 心中风者 翕翕发热 不能起 心中饥 食 即呕吐 8 释义 释义 本条论述心中风心中风的见症 心受邪 阳热 盛而翕翕发热 气被热耗 则身不能起 热 盛知饥 然胃气被扰 又见食入即出 原文 原文 脾中风者 翕翕发热 形如醉人 腹中烦重 皮目瞤瞤 而短气 13 脾中风者 翕翕发热 形如醉人 腹中烦重 皮目瞤瞤 而短气 13 释义 释义 本条论述脾中风脾中风的见症 脾受邪 阳热 偏盛亦见发热而形如醉人 脾病而湿易滞 湿滞则气阻 故见烦重 皮目 瞤动 短气等 症 二 五脏中寒 二 五脏中寒 Accumulation of Pathogenic Cold in the Five Viscera 原文 原文 肺中寒 吐浊涕 2 肺中寒 吐浊涕 2 释义 释义 本条论述肺中寒肺中寒的见症 寒为阴邪 胸 阻不布 津液则凝为浊涕而咳吐而出 原文 原文 肝中寒者 两臂不举 舌本燥 喜太息 胸 中痛 不得转侧 食则吐而汗出也 5 肝中寒者 两臂不举 舌本燥 喜太息 胸 中痛 不得转侧 食则吐而汗出也 5 释义 释义 本条论述肝中寒肝中寒的见症 寒主收引 故 臂不举 津难上蒸 故舌本燥 肝郁气结则 胸闷痛而喜太息 肝病及脾 则食难运而呕 吐频作 原文 心中寒者 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 剧者心痛 彻背 背痛彻心 譬如蛊注 其脉浮者 自 吐乃愈 9 心中寒者 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 剧者心痛 彻背 背痛彻心 譬如蛊注 其脉浮者 自 吐乃愈 9 词解 词解 蛊注 病名 如虫咬之状 释义 本条论述心中寒的见症及其预后 寒邪 外束 阳气闭结不通 故心中似痛非痛 似 热非热 如同食蒜后的辛辣之感 甚至疼痛 胸背相引 有如蛊注 其脉浮者 邪有上越 外出之机 故吐后乃愈 二 五脏病证治举例二 五脏病证治举例 cases of syndrome and treatment of the cases of syndrome and treatment of the dysfunction of five visceradysfunction of five viscera 一 肝着 一 肝着 Gan Zhuo liver affection 原文 原文 肝着 其人常欲蹈其胸上 先未苦时 但欲饮 热 旋复花汤主之 肝着 其人常欲蹈其胸上 先未苦时 但欲饮 热 旋复花汤主之 臣亿等校诸本旋复花汤方 皆同 臣亿等校诸本旋复花汤方 皆同 7 7 旋复花汤方 旋复花汤方 旋复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旋复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 上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顿服之 上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顿服之 词解 肝着 着 zhuo 本义为附着 依附 此引申为留滞之意 肝着指肝经气血郁滞 着而不行所致之病名 蹈其胸上 蹈原为足踏之意 此处可理解 为推 揉 捶 按胸部 释义 释义 本条论述肝着肝着的证治 肝经布胁络胸 受邪则气血郁滞 着而不行 可见胸胁痞闷 不舒 甚则胀痛 刺痛 喜用叩击 按揉等手段来振动胸部 使其舒展气机 气血运行 故谓 其人常欲蹈其胸上 本病 初起尚在气分 得热饮可使气机通畅而证情暂缓 故常欲饮 热 病久由气入血 血瘀气滞 则热饮无益 治用旋复花汤 方中旋复花下气而善通肝络 新绛活血化瘀 葱茎通阳散结 共奏行气活血 通络散结之功效 辩证思路与要领 辩证思路与要领 肝着的主症主症是胸胁胀满 局部喜叩击 常欲 热饮 推之脉当弦涩 肝着的病机病机是肝经气血郁滞 着而不行 故 通 是治疗肝着的要领 临床运用 临床运用 旋复花汤旋复花汤为治肝着之要方 古代医家运 用本方验案甚多 伤寒六书 用本方治妊 娠妇人头目眩痛 壮热心烦 临证指南医 案 中治沉某久病已入血络之胁肋脘痛案用 白旋复花 新绛 青葱管 桃仁 归须 柏 子仁 目前临床上常以本方加减治疗肋间神 经痛 冠心病 慢性肝胆疾患 等病 医案举例 医案举例 卢某 男 50岁 干部 主诉 顽固胃痛十八年 西医诊断慢性胃炎慢性胃炎 身瘦体弱 饮食减少求治 初诊 胸胁作痛 喜按 喜热饮 肝着之候 也 旋复花 布包 30克 茜草6克 火葱14茎整用旋复花 布包 30克 茜草6克 火葱14茎整用 四川葱子较小者 火葱 初次煎好 分二次服之 二诊 服上方胸痛喜按之证减轻 仍喜热饮 大便曾畅解数次 肾囊 微觉冷湿 照前方加味治之 旋复花 布包 18克 茜草4 5克 干姜12 克 云苓12克 炒枳实 打 6克 火葱7茎整用 服二剂 以后据病情始终以旋复花汤旋复花汤为主 配合枳术丸 栝蒌薤白汤 外合六 君子汤等 计十一诊 肝着痊愈 吴曜仙 医案二则 中医杂志 1964 6 29 二 脾约 二 脾约 Pi Yue spleen restriction 原文 原文 趺阳脉浮而啬 浮则胃气强 啬则小便数 浮啬相 搏 大便则坚 其脾为约 趺阳脉浮而啬 浮则胃气强 啬则小便数 浮啬相 搏 大便则坚 其脾为约 麻子仁丸主之 15 麻子仁丸主之 15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一斤大黄一斤厚 朴一尺杏仁一升 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一斤大黄一斤厚 朴一尺杏仁一升 上六味 末之 炼蜜和丸梧子大 饮服十丸 日三 以知为度 上六味 末之 炼蜜和丸梧子大 饮服十丸 日三 以知为度 词解 词解 其脾为约 约者约束 指胃热强盛而脾阴不 足 脾为胃所制约 释义 释义 条论述脾约的病机和证治病机和证治 胃强脾弱 则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津液约制不能布行而肠 道失润致大便干结 脾受胃热 精输失司 使津液不行其常 道 偏渗于膀胱则小便频数 此即脾约证 治用麻子仁丸 方中麻仁 杏仁 白芍养阴润燥 大黄 枳实 厚朴泄热通 腑 炼蜜为丸甘缓润肠 诸药协同清泄阳明之燥热以抑 胃 强 滋润太阴之津液扶助 脾弱 达到润下通便之目的 辩证思路与要领 辩证思路与要领 凭脉辨证当据脉象综合情况脉象综合情况而定 趺阳脉在足背两筋宛宛 中 动脉应手处为足阳明之冲阳穴 以候脾胃之气 现在临 床少用 但对危重患者 诊察胃气之强弱有参考价值 对浮 之理解 本条说明胃热气盛当浮之有力 而胃反条说明胃阳 不足当浮而无力 故临证诊脉之时不仅注意脉之体状 还应 诊察脉之力势以别虚实 脾约的主症脾约的主症是大便坚 小便频数 食欲偏旺 趺阳脉浮涩 麻子仁丸麻子仁丸组方要领是泄热通腑 滋阴润肠并用 为攻下中 润下之法 临床运用 临床运用 麻子仁丸临床常用于津液不足 内有燥热 大便干结之证 津液不足 内有燥热 大便干结之证 后世医家宗麻子仁丸组成许 多相近的新方 如李东垣的润肠丸 危亦林 的五仁丸 张景岳的济川煎等 目前临床上 多用于习惯性便秘 肛肠术后便秘以及高血 压 糖尿病伴有排便困难者 医案举例 田某 男 67岁 农民 1978年7月23日初诊 病史 经常大便秘结 虽经 常治疗仍然数日不解 今已15天未解大便 下腹部阵痛 食少纳减 少得矢气则 轻快一时 但不恶心呕吐 检查 脉象沉而有力 舌质暗红 苔垢腻 左下腹部 可触及一条索状物 按之则痛 辨证 脾胃虚弱 阴津不足 肠道失润 处方 金匮 麻子仁丸 金匮 麻子仁丸加减 火麻仁30克 大黄15克 油炒 枳实12克 柏子仁15 克 当归15克 油炒 厚朴12克 芝麻 炒 捣碎 一把共煎 饭前服 1979年3月26日二诊 服药二剂 大便两次排出有干硬黑色粪便 食欲好转 腹痛缓解 但仍感满闷不舒 脉沉兼弦 舌苔薄白 继服上方加减 陈皮12克 厚朴12克 枳壳12克 柏子仁20克 白芍15克 火麻仁20克 甘草5克 1979年3月28日三诊 服药两剂 大便顺利 每天一次 饮食正常 腹痛消失 王寿亭 等 临证实效录 济南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65 61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 彭氏对麻仁丸的药理实验研究 用果导片作对照组 小鼠致泻实 验结果表明 给药4小时后 给药组粪便粒数 重量与对照组及给 药前比较 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 P 0 01 小鼠小肠 大肠推 进实验 炭末移动的长度 推进率 与对照组 给药前比较均具 有非常显着的意义 P 0 01 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活动实验 二者均能增加豚鼠离体回肠的频率 最大振幅和平均振幅 对平 滑肌收缩力有增强作用 平 滑肌收缩力有增强作用 彭芝配 等 麻仁丸与果导片调肺通便 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2 72 3 44 三 肾着 三 肾着 Shen Zhuo kidney affection 原文 原文 肾着肾着 之病 其人身体重 腰中冷 如坐水中 形 如水状 反不渴 小便自利 饮食如故 病属下焦 身劳汗出 衣 之病 其人身体重 腰中冷 如坐水中 形 如水状 反不渴 小便自利 饮食如故 病属下焦 身劳汗出 衣一作表 一作表里冷湿 久久得之 腰以下冷痛 腹重如带五千钱 甘姜苓术汤主之 里冷湿 久久得之 腰以下冷痛 腹重如带五千钱 甘姜苓术汤主之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 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 上四味 以水五升 煮取三升 分温三服 腰中即温 上四味 以水五升 煮取三升 分温三服 腰中即温 词解 词解 着 音 义同着 释义 释义 本条论述肾着的成因和证治着的成因和证治 本病多起于劳动汗出 湿衣贴附于身 日久阳气痹 阻 寒湿着于腰部 因腰为肾之外府 故名肾着之 病 治法只需使经络肌肉之寒去湿除 则肾着可愈 方中重用干姜配甘草以辛甘扶阳 温中散寒 重用 茯苓配白术以健脾利湿 辩证思路与要领 辩证思路与要领 肾着的主症主症是腰及腰下冷痛 身体沉重 口不渴等 治疗肾着病的要领要领是在应用健脾化湿药物的基础上 应加用散寒化湿的干姜 故甘姜苓术汤中干姜 茯 苓 白术相互间的配伍是其关键 临床运用 临床运用 本方除用治肾着肾着外 临床上常以本方加独 活 桂枝 桑寄生 威灵仙等治疗寒湿痹证 也有用本方加党参 淮山药等治疗脾肾阳虚 的慢性腹泻慢性腹泻 医案举例 医案举例 杜某 女 52岁 1958年10月20日腰痛 腰部重倦有冷痹感 两侧髋关节痛 行动拘急痛 俯仰困难 四肢倦怠无力已五 月余 治疗无效 诊其脉沉迟 此肾着证也 肾虚为寒湿所 侵 腰受冷湿着而不去 以温通驱寒湿为治 拟用肾着汤 白术30克 云苓30克 干姜30克 炙甘草15克 清水三盅煎 至一盅 温服 连服二剂 注 此证经三诊 服药共八剂 后方中尚加有桂枝尖 杜仲 病情转愈 邓鹤芝 医案数则 广东中医 1962 7 31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 实验研究发现 甘姜苓术汤的水煎剂在小量 时 对家兔离体肠管有轻微兴奋作用家兔离体肠管有轻微兴奋作用 加大 剂量后 其兴奋作用未见显着增强 由此认 为 本方的水煎剂兴奋肠管的作用与剂量关 系不大 张恩勤 经方研究 济南 黄河出版 社 1989 249 四 心伤 四 心伤 Xin ShangXin Shang dysfunction of heart dysfunction of heart 原文 原文 心伤者 其人劳倦 即头面赤而下重 心中 痛而自烦 发热 当脐跳 其脉弦 此为心 藏伤所致也 10 心伤者 其人劳倦 即头面赤而下重 心中 痛而自烦 发热 当脐跳 其脉弦 此为心 藏伤所致也 10 释义 释义 本条论述心伤的脉症心伤的脉症 心血损伤 故其人稍有老倦即阳浮于上见头 面赤而下身沉重无力 心虚失养 热动于中 则心中痛而自烦 发热 心气虚于上 肾气 动于下 见当脐调 心血不足 不能濡养经 脉 其脉象也由圆润滑利变为长直劲强之形 五 癫狂 五 癫狂 Mania and Mad 原文 原文 邪哭邪哭 使魂魄不安者 血气少也 血气少者 属于心 心气虚者 其人则畏 合目欲眠 梦远行 而精神离散 魂魄妄行 阴气衰者 为癫 阳气衰者为狂 12 使魂魄不安者 血气少也 血气少者 属于心 心气虚者 其人则畏 合目欲眠 梦远行 而精神离散 魂魄妄行 阴气衰者 为癫 阳气衰者为狂 12 词解 邪哭 指病人精神失常 无故悲伤哭泣 如 有邪鬼作祟 释义 释义 本条论述心之血气虚少 发生精神异常心之血气虚少 发生精神异常的病证 人之神志于五脏所藏有关 虽肝藏血主魂 肺主气藏魄 气 不足魂不安 气虚少魄不宁 但总隶于心之主神明而统领诸 脏 故气血充足则神志安宁而明晰 血虚气少 常致神志不 宁 精神异常 经文中所列邪哭 畏惧 梦远行而精神离散 皆为气血衰少而致 严重之时可导致癫狂之疾 三 三焦病证举例三 三焦病证举例 Diseases and Symptoms of Tri Jiao 一 三焦竭部 一 三焦竭部 Dysfunction of Tri jiao 原文 原文 问曰 三焦竭部问曰 三焦竭部 上焦竭善噫 何谓也 师曰 上焦受中焦气未和 不能消谷 故能 噫 上焦竭善噫 何谓也 师曰 上焦受中焦气未和 不能消谷 故能 噫 耳 下焦竭 即遗溺失便 其气不和 不能自禁制 不须治 久则愈 18 耳 下焦竭 即遗溺失便 其气不和 不能自禁制 不须治 久则愈 18 词解 词解 三焦竭部 三焦各部所属脏腑的机能衰退 噫 嗳气 释义 释义 本条论述上中下三焦上中下三焦各部脏腑生理机能衰退相互影响或直接 发生的病变 例如例如 上焦受气于中焦 如中焦脾胃机能衰退 不能消化水 谷 而胃中腐浊之气 不能和降反逆冲上而成噫气 呃逆之 证 噫气虽出上焦 病机实在中焦不和 又如下焦所属的脏 腑 是肾 膀胱 小肠 大肠等 如果这些脏腑的机能衰退 功能失调 即 其气不和 不能自禁制 就会出现或遗尿或 大便失禁的病证 二 热在三焦与大小肠寒热 二 热在三焦与大小肠寒热 Heat Syndrome in Tri jiao Cold and Heat Syndrome in Large and Small Intestinal 原文 原文 师曰 热在上焦者 因欬为肺痿 热在中焦者 则为坚 师曰 热在上焦者 因欬为肺痿 热在中焦者 则为坚 热在 热在 下焦者 则尿血 亦令淋秘下焦者 则尿血 亦令淋秘 不通 大肠有寒者 多鹜溏 不通 大肠有寒者 多鹜溏 有热者 便肠垢 有热者 便肠垢 小肠有寒者 其 人下重便血 有热者 必痔 19 小肠有寒者 其 人下重便血 有热者 必痔 19 词解 词解 坚 指大便坚硬 淋秘 淋指小便淋漓涩痛 秘指小便闭塞 不通 鹜溏 骛即鸭 鹜溏 指水粪杂下 状如 鸭粪 肠垢 指大便粘滞垢腻 释义 释义 本条举例说明了热在三焦热在三焦和大小肠有寒有热大小肠有寒有热的证候 热邪在上焦时上焦时 肺被热灼 可以形成肺痿 热在中焦者中焦者 消灼脾胃之津液 大肠失于濡润 大便因而燥 结坚硬 热在下焦者下焦者 伤及肾与膀胱之络脉 则为尿血 气化失司 则小便涩痛或癃闭不通 大肠受邪大肠受邪则传导功能失职 因于寒则水粪混杂下而鹜溏 小肠受邪小肠受邪则受盛化物功能失职 因于寒寒则阳虚气陷而不能摄血 出现下重便血 因于热热则热邪下注 就会发生痔疮 四 积 聚 馨谷气四 积 聚 馨谷气 Ji accumulation Ju assemblage Gu Qi disorder of Qi due to improper diet 原文 原文 问曰 病有积 有聚 有谷气问曰 病有积 有聚 有谷气 何谓也 师曰 积者 藏病也 何谓也 师曰 积者 藏病也 终不移 聚者 府病也 发作有时 展转痛移 为 可治 谷气者 胁下痛 按之则愈 复发为谷气 诸积 终不移 聚者 府病也 发作有时 展转痛移 为 可治 谷气者 胁下痛 按之则愈 复发为谷气 诸积 大法 脉来细而附骨者 乃积也 寸口 积 在胸中 微出寸口 积在喉中 关上 积在脐旁 上关上 积在心下 微下关 积在少腹 尺中 积 在气冲 脉出左 积在左 脉出右 积在右 脉两 出 积在中央 各以其部处之 20 大法 脉来细而附骨者 乃积也 寸口 积 在胸中 微出寸口 积在喉中 关上 积在脐旁 上关上 积在心下 微下关 积在少腹 尺中 积 在气冲 脉出左 积在左 脉出右 积在右 脉两 出 积在中央 各以其部处之 20 词解 词解 谷气 即水谷之气停积留滞之病 诸积 泛指由气 血 食 痰 虫等积滞 引起的多种疾病 难经 五十六难 所称五 脏之积指心之积名曰伏梁 肝之积名曰肥气 脾之积名曰痞气 肺之积名曰息贲 肾之积 名曰奔豚 释义 释义 本条指出积 聚 谷气积 聚 谷气三者的区别和积病的主要脉象积病的主要脉象 积 聚 谷气三病都可以都可以出现腹中结块 胀满或疼痛的症状 但三者不同不同 积积为脏病 结块有形 固定不移 痛有定处 多属血分 治疗较难 聚聚为腑病 聚散无常 走窜移动 时作时止 多属气分 治疗较易 谷气谷气壅塞脾胃 肝气失于疏泄 气结胁下而致疼痛 按摩 后气机有所流通 胁痛暂缓而谷气留滞未去 复结时疼痛再 作 治宜消食理气 才能根治其痛 积病积病在脏属阴 血瘀气滞 病深入里 故脉细而沉伏 辩证思路与要领 辩证思路与要领 注意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保证辨病保证辨病的准确 对于正确治疗及其推断预 后有重要的作用 积 聚 谷气三者都有胀痛的症状 谷气 为谷气壅塞 故按之则胁痛减 聚为气滞 故胀痛位置游移 不定 积为血瘀在脏 故结块有形 痛有定处 五 五脏死脉五 五脏死脉 Pulse syndrome of Severe Disease in Five Viscera 原文 原文 肺死藏 浮之虚 按之弱如葱叶 下无根者 死 3 肺死藏 浮之虚 按之弱如葱叶 下无根者 死 3 释义 释义 本条论述肺死脏肺死脏的脉象 肺的真脏脉表示 肺气已绝 脉见浮取虚微无力 按之如葱叶 之中空 沉取无根 原文 原文 肝死藏 浮之弱 按之如索不来肝死藏 浮之弱 按之如索不来 或曲如 蛇行 或曲如 蛇行 者 死 6 者 死 6 词解 词解 如索不来 脉象如绳索之悬空飘浮游移 应 手即去 不能复来 曲如蛇行 脉象如蛇行之状 曲折逶迤而不 能畅达 无柔和感 释义 释义 本条论述肝死脏肝死脏的脉象 肝的真脏脉为轻 按则弱 重按则如索不来 或曲如蛇行 原文 原文 心死藏 浮之实如麻豆 按之益躁疾者 死 11 心死藏 浮之实如麻豆 按之益躁疾者 死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