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探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doc_第1页
《地质勘探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doc_第2页
《地质勘探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doc_第3页
《地质勘探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doc_第4页
《地质勘探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质勘探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前 言根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北京市人事局关于2008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安排的通知(京人发200811号)文件的要求,从2008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以考代评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地质勘探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运用其要点,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地质勘探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地质勘探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八年五月第一部分 地质学一、岩石学(一)矿物(掌握)1、地质作用2、矿物的分类3、矿物的物理性质(二)岩石(掌握)1、岩浆岩:又名火成岩,来自地球内部的高温硅酸盐熔融体冷固形成的岩石。2、变质岩:岩石经过高温、高压作用后所形成的与原生岩石结构和性质不同的岩石。3、沉积岩:岩石风化碎屑沉积固结形成的岩石。4、陆源碎屑岩石及分类:陆源碎屑岩是母岩机械破碎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所形成的由碎屑颗粒和填隙物所组成的岩石。5、碳酸盐岩:主要由碳酸盐矿物(大于50)组成的沉积岩。二、地层学(一)地层1、掌握地层定义2、熟悉地层划分(二)地质年代1、掌握各地质时代的年代划分三、构造地质(一)岩层产状及接触关系1、掌握产状的定义及描述要素2、掌握地层的接触关系(二)褶皱1、掌握褶皱的定义2、掌握褶皱的要素3、掌握褶皱的基本形态4、熟悉研究褶皱的意义(三)断裂构造1、掌握断裂构造及断层定义2、掌握断层的几何三要素3、掌握断层的基本类型4、了解同沉积断层及其特点5、熟悉研究断层的意义(四)大地构造学说1、了解地槽地台学说2、了解地质力学3、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第二部分 矿床学一、有关矿床学的基本概念(一)矿床和矿产(掌握)(二)矿体和围岩(掌握)(三)矿物和矿石(掌握)(四)了解矿石的品位、品级和储量二、了解有关成矿作用的基本概念(一)元素的富集和成矿(二)成矿作用的类型和特征三、了解矿床的概念及特点(一)矿床成因分类(二)岩浆矿床的概念及特点(三)伟晶岩矿床的概念及特点(四)气水热液矿床的概念及特点(五)接触交代矿床的概念及特点(六)热液矿床的概念及特点(七)风化矿床的概念及特点(八)沉积矿床的概念及特点(九)油气矿床的概念及特点(十)变质矿床的概念和特点四、矿床的工业类型(一)了解矿床工业类型的概念(二)了解金属矿床的主要工业类型五、了解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一)成矿规律的控制条件(二)成矿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第三部分 矿产勘查学一、矿产勘查概论(一)熟悉矿产勘查的基本概念与原则(二)了解矿产勘查阶段的划分(三)熟悉矿产勘查的基本工序二、矿产勘查技术(一)熟悉矿产勘查技术手段1、地质测量法2、重砂测量法3、地球化学测量法4、地球物理测量法5、遥感地质测量法6、探矿工程法(二)了解矿产勘查方法的合理使用1、勘查工作阶段2、地质条件和矿产特征3、自然地理条件三、勘探系统工程(一)了解勘探工程的总体布置1、勘探线2、勘探网3、水平勘探(二)了解勘探类型1、勘探类型的概念及划分依据2、勘探类型的划分及注意的问题(三)了解合理勘探网密度的确定四、矿产资源/储量(一)了解矿产资源/储量的概念与分类(二)矿产储量估算1、熟悉矿产储量工业指标2、熟悉储量边界线的圈定和储量估算3、了解储量估算参数的测定与计算估算4、熟悉储量估算方法5、熟悉矿产储量误差与精度估计第四部分 水文地质学一、地下水(一)了解地下水赋存空间的特征(二)了解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三)熟悉地下水的埋藏类型(四)了解地下水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五)熟悉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六)熟悉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七)熟悉地下水资源与环境二、水文学原理(一)了解水体的水文特征及其基本变化规律1、水循环与水平衡2、河流的补给、径流、地下水以及河口水文(二)了解水资源开发与保护1、我国水资源概况2、水资源系统基本理论3、地表水和地下水调查方法4、水资源的质量评价和数量评价方法5、水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及保护问题第五部分 环境地质学一、了解环境地质学(一)环境地质学的概念(二)环境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三)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二、了解地球的生态环境(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生物多样性(二)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三)生态系统主要类型三、了解地球的资源与环境(一)自然资源的类型和特点(二)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四、了解地质灾害及其防治(一)地质灾害的概念(二)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三)地质灾害的防治第六部分 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一、了解地球化学基础(一)地球化学的概念(二)地球及地壳的元素丰度(三)地球化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四)同位素地球化学二、了解地球物理基础(一)地球物理的概念(二)固体地球的主要物理特性(三)地球物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