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 二 新知预习 巧设计 名师课堂 一点通 高频考点 巧解密 创新演练 大冲关 教材问题解答 主旨概括 近代民主的发展过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不懈斗争的过程 早期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推翻了封建专制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 但资产阶级却试图把广大人民群众排除在民主权利之外 于是首先在欧洲 广大无产阶级开始了争取自身民主权利的斗争 如英国的宪章运动 在斗争中 欧洲无产阶级先后组织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还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民主 制度的尝试 巴黎公社 以实现自身解放 在中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民主是世界人民追求的目标 并且在世界人民的斗争中不断发展与完善 学法指导 1 学习本专题要把握的基本线索是 英国无产阶级的早期斗争 英国工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体现了工人阶级把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 并为实现自身解放建立了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法国的巴黎公社革命 尝试用解放斗争的形式实现民主权利 中国在抗日战争爆发后 国民党和蒋介石在国统区加强独裁统治 解放区建立民主政体 民主和专制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建立了新中国 2 要突出的重点是 英国议会民主扩大的历史进程 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中国人民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3 应注意的核心问题是 1 注意按时间先后顺序 理清工人在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斗争史实 2 结合时代背景 比较分析认识不同时期工人斗争内容 特点的不同 3 把英国宪章运动 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与近代中国无产阶级反独裁的斗争进行比较 了解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主斗争的内涵和实质 一 洛维特的倡议1 背景 1 根本原因 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 2 重要原因 英国工人阶级开展了早期争夺政治 经济权益的斗争 3 直接原因 1832年议会改革 人民群众被排斥于议会之外 2 提出1837年 伦敦工人协会领袖拟订了要求普选权的请愿书并呈送议会 洛维特 3 宪章运动 1 1839年2月 全国的宪章派在伦敦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 并通过 要求实现 人民宪章 2 1842年2月 宪章派向议会递交了新请愿书 掀起了运动的高潮 3 三次请愿运动先后都被镇压 1848年以后 运动逐渐衰落 致议会请愿书 宪章 4 性质 1 宪章运动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 2 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 群众性的 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特别提醒 1842年的新请愿书表明工人阶级宪章派已经与资产阶级激进派划清了界限 反映了宪章运动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工人阶级政治运动 二 人民宪章 要求的民主权利 1 1867年 第二次议会改革降低了选民的资格限制 2 1871年 英国通过了世界上第一个 工会取得合法地位 3 1872年 英国议会通过了秘密投票法 4 1884 1885年 第三次议会改革再次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5 到20世纪初 妇女取得 财产 工会法 普选权 6 1912年 议会议员开始领取薪俸 工人议员的生活有了保障 7 1867年议会改革后 英国迎来了真正的 包括两党轮流执政 教育改革 行政改革 军队改革 司法改革 特别提醒 人民宪章 的要求并没有突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因此 宪章运动实质上是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旗帜下为争取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而进行的斗争 改革时代 三 工人的政党1 背景 1 宪章运动后 工会卷入政治活动 英国产生了代表大会 工人代表开始参加议员竞选 2 在1874年的大选中 两位工人候选人在帮助下竞选成功 成为工人议员 2 工党 的建立 1 1893年 苏格兰矿工联合会领袖基尔 哈迪领导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工人阶级政党 称 工会 自由党 独立工党 2 1900年2月 工会代表大会特别会议召开 决定在中建立一个独立的工人党团 采取独立的政治立场 这个独立的政治组织称 劳工代表权委员会 3 1906年 劳工代表权委员会正式更名为 工党 1918年 工党进行改组 并制定了 3 作用在20世纪的英国政治舞台上 工党发挥了重大作用 牢牢地站稳了脚跟 特别提醒 英国工党代表工人阶级上层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利益 迅速发展成为与保守党相抗衡的大党 但没有改变英国两党制的传统格局 议会 党纲 一 如何理解洛维特倡议揭开了英国宪章运动的序幕和宪章运动的实质 1 洛维特倡议拉开了英国宪章运动的序幕 1 1837年6月 伦敦工人协会领导人洛维特拟订了要求普选权的请愿书呈送议会 提出普选权 秘密投票等六点要求 2 伦敦工人协会的领导与议会中的激进派议员将这些要求按议会法案的形式起草了一份法律文件 称为 人民宪章 并于1838年5月公布 洛维特倡议拉开了英国宪章运动的序幕 人民宪章 成为宪章运动的政治纲领 2 宪章运动的实质 1 宪章运动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工人争取议会改革的运动 其纲领是 人民宪章 当时 英国实行代议制民主 但议会议员大都由贵族和资产阶级充任 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由于没有选举权而不可能选举本阶级的议员代表 2 人民宪章 的内容反映了工人阶级要求获得普选权的要求 以及反对选举权财产资格限制的主张 3 人民宪章 的要求并没有突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宪章运动的实质是在资产阶级民主的旗帜下为争取工人阶级的权利而进行的斗争 1 1842年 宪章派向议会提交新的请愿书 重申了 人民宪章 中原有的政治要求 还提出限制工时 提高工资 改善劳动条件等要求 这表明 a 宪章运动已由政治目标为中心转向以经济目标为中心b 宪章派领导人放弃了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出的政治主张c 宪章运动发展成为独立的工人阶级政治运动d 宪章派领导人产生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愿望 解析 新的请愿书仍以 人民宪章 为基础还是以争取实现议会民主为主要目标 宪章派领导人仍将改革的希望寄托于资产阶级的议会 排除a d两项 争取议会民主也是资产阶级激进派追求的目标 但从其阶级利益出发则反对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 经济地位 排除b项 答案 c 二 宪章运动对欧洲近代民主化产生的影响 1 推动了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改革 运动提出的政治纲领多次重现于后来高涨的工人运动中 英国政府惮于工人运动的力量 为缓和社会矛盾 陆续实行了一些让步政策 人民宪章 的6条要求 除每年选举议会外 在后来几十年间都陆续成为现实 到20世纪初 英国基本实现了普选权 完善了选举制度 2 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 1848年欧洲革命中 法国工人提出了民主改革的要求 并在1875年颁布法律确认了男性公民的选举权 德国西里西亚地区爆发了纺织工人起义 3 壮大了无产阶级力量 无产阶级锻炼了自己的队伍 日益走向成熟 并取得了一些实际的民主权利 2 下列表述不符合英国宪章运动的是 a 是世界历史上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争取普选权的全国性政治运动b 是无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权的尝试c 对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议会改革法案的内容产生明显影响d 推动了欧洲其他国家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宪章运动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对宪章运动及其贡献 历史地位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宪章运动是争取普选权的斗争 还没有涉及建立民主政权 答案 b 示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人们认为 贫困是没有代表权的结果 而不是原因 假如工人有选举权 就会有一个比现在的议会更愿促进工人利益的立法机构 就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更平等地分配他们创造的财富 因此 普选权的问题是饭碗的问题 是每日三餐粗茶淡饭的问题 材料二为人民歌唱 为工人歌唱 他们在长期囚禁中呻吟 放债者对人民怒目 国王和贵族 还有骄横贪婪的教士们 他们满以为 我们会垂着手挨饿 看他们狼吞虎咽 他们会明白 转错了念头 原来这里还有男子汉 我们不好争 我们爱生活 但是只爱自由的生活 我们决不给恶棍当奴才 不管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 分析宪章派是如何理解普选权与改善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的 2 材料二是宪章运动中在工人中广为流传的 人民之歌 为了 不当奴才 19世纪40年代前后 英国工人为争取民主权利采取了什么举措 结果如何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 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 1 问注意在阅读理解材料一的基础上获取有效信息并联系相关史实组织答案 第 2 问结合宪章运动的时间 内容回答 答案 1 宪章派认为造成工人阶级生活贫困的根源在于工人阶级没有政治权利 没有政治地位 因而 要改善贫困的经济状况就必须获得政治权利 2 三次请愿运动 结果虽然失败 但是工人的民主权利却不断发展 逐步实现了请愿的内容 探究示例 近代史上 各国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合法权益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材料一 材料二请愿书揭露了英国贫富悬殊 女王陛下每天收入和个人用款164镑17先令10便士 而成千上万的工人家庭每天的收入则不到4便士 材料三自本条例获得通过时始 本国境内的每一男性在下列条件下享有选举议会议员之权 1 在英国境内出生的公民 或在英国居住两年以上并已取得英国国籍的外国人 2 年满二十一岁者 3 选民册修订时经证明精神健全者 4 经要求行使选举权时不因犯罪而正在服刑者 5 倘选民在行使选举权时犯有行贿 冒名顶替或伪造选民证等项事宜 应根据本条例处罚条款的规定 停止其选举权 人民宪章 材料四英国政府惮于工人运动的力量 为缓和社会矛盾 陆续实行了一些让步政策 议会在1842年通过了禁止女工和童工在矿井劳动的法令 1847年通过10小时工作日法令 人民宪章 的6点要求 除每年选举议会外 在后来几十年间都陆续成为现实 问题生成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发生原因 2 材料三中对选举权作了怎样的条件要求 除此之外 人民宪章 还有哪些主要内容 3 结合材料四 分析这一运动的历史影响 探究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 并利用有效信息进行阐述和论证问题的能力 解题时应首先根据材料一 二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英国的宪章运动 然后从原因 内容及影响等方面按问作答 第 1 问中的 原因 和第 2 问中的 内容 应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全面回答 尝试解答 1 英国的宪章运动 原因 英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的发展 工人队伍不断壮大 但其生活困苦和政治上无权 1832年的英国议会选举改革赋予了工业资产阶级选举权 工人却依然被排斥于议会之外 2 条件要求 凡年满21岁 精神健全的男性英国公民 因犯罪而坐牢者及弄虚作假者除外 都有选举权 内容 秘密投票 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 议员支薪 设立平等的选区和议会每年改选一次等 3 推动了英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对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 学习思考1 有人说 工人受教育的程度低 他们不知道如何行使民主权利 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教材p93 提示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民主制度的产生与出现 同全体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 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基本无关 它只同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有关 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 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只同民主化进程的快慢 民主制度的完善程度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有关 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是在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和近代社会的民主制度建设与民主实践中逐步提高的 而不是自然形成的 2 列表概括英国议会改革的历史进程 教材p95 提示 3 有人认为 从行政效率上看 民主制度比专制集权制度效率低 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教材p95 提示 这种观点只看到表面现象 表面上专制政府行政效率比较高 行政中没有商议 讨论和论证的过程 但行政中的准确率受到专制统治者个人素质的影响 民主政府在行政中事先要经过大量的论证和讨论 表面上做事的动作较迟缓 但准确率高 不易出错或少出错 4 比较工会运动与宪章运动的主要区别 教材p96 提示 工联主义者企图把全国各行各业都联合在一个总工会中 并且把工会建设成生产管理机构 宪章派主要是要求普选权等民主权利 二 自我测评1 简述 人民宪章 的内容 分析宪章运动在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 提示 内容 普选权 秘密投票 议员不应有财产资格限制 议员支薪 选区平均分配 议会每年改选等 作用 宪章运动极大地促进了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统治阶级被迫接受了宪章派的一些民主要求 在以后的议会改革中工人阶级实现了许多民主权利 促进了议会民主 2 英国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提示 争取经济权益破坏机器厂房的斗争 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 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宪章运动 工会组织的发展和斗争 工会参与议会政治 竞选议员 建立政党 三 材料阅读与思考1 根据 英国政治制度示意图 指出英国内阁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学技术应用计划
- 黄山健康职业学院《医学人类学汉英双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临汾平阳中学2024-2025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作文指导计划
- 信息技术教师课程研发计划
- 2025年数学课外活动组织计划
- 新班家长会课件教学
- 青少年夏令营防性侵心得体会
- 脚手架施工规范执行质量措施
- 环保项目施工现场治安管理措施
- 【高考真题】2023年高考理综物理真题试卷-全国甲卷(含答案)
- 2025慢性阻塞性肺病(GOLD)指南更新要点解读课件
- 智能小区业主委员会职责与科技应用
- 吊车牵引放线跨越公路及停电千伏线路方案
- 边坡太陡申请变更坡比的说明
- 2024年餐饮部半年度工作总结
- 2024甘肃省甘南州事业单位招聘182人历年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检修工岗位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4篇)
- 工地司机安全培训
- 2025年设备监理师考试题库及答案(新版)
- 居里夫人读书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