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Cl 35.5 Fe 56 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放热还是吸热 D、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2下列措施有利于反应:N2 (g) + 3H2 (g) 2NH3 (g) H = 92kJmol1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增大NH3浓度 减小大NH3浓度A B C D3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用B当镀锌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阴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41mol白磷转化为红磷放热18.39kJ,已知:P4(白磷,s)+5O2(g)=2P2O5(s) H=a kJmol1 (a0);4P(红磷,s)+5O2(g) = 2P2O5 (s) H=b kJmol1 (b0),则a和b的关系是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5“神舟七号”宇宙飞船的能量部分来自太阳能电池,另外内部还配有高效的MCFC型燃料电池。该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水蒸气,所用燃料为氢气,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钾。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 =2H2O,正极反应为:O2 + 2CO2 + 4e=2CO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氧气的电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池工作时,CO32向正极移动C电池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通氧气的正极流向通氢气的负极 D负极的电极反应为:H2 +CO322e = CO2 + H2O6如下图两个电解槽中,A、B、C、D均为石墨电极。若电解过程中共有0.02mol电子通过,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烧杯中B极上最多可析出铜0.64gB甲烧杯中A极上电极反应式4OH-4 e =2H2O+O2C烧杯中D极上电极反应式为4H+4 e =2H2D乙烧杯中滴入酚酞试液,C极附近先变红7已知:CH4(g)2O2(g)=CO2(g)2H2O(l)H1Q1 kJmol12H2(g)O2(g)=2H2O(l)H3Q2kJmol1取体积比23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0.4Q10.15Q2B0.2Q10.05Q2C0.2Q10.15Q2 D0.2Q10.3Q28、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3e5OHFeO424H2O 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 K2FeO4被氧化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9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小心地向水槽中滴入CuSO4 浓溶液。该过程中不考虑两球浮力的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杠杆由绝缘体材料制成,一段时间后,杠杆一定B端高A端低B若杠杆由导体材料制成,一段时间后,杠杆一定B端高A端低C若杠杆由导体材料制成,一段时间后,杠杆一定A端高B端低D无论杠杆由绝缘体材料还是由导体材料制成,一段时间后,杠杆一定A端高B端低10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CH3OH(g)+H2O(g)=CO2(g)+3H2(g); H= + 49.0 kJmol1 CH3OH(g)+1/2O2(g)=CO2(g)+2H2(g);H=192.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B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C根据推知反应:CH3OH(l)+H2O(g)=CO2(g)+3H2(g)的H + 49.0kJmol1 D根据推知反应:CH3OH(l)+1/2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11. 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欲使溶液恰好恢复至电解前情况,可加入的物质是( )A.CuSO4 B.Cu(OH)2 C.Cu D.CuO12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1)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2)单位时间内amol A生成,同时生成3amol B;(3)A、B、C的浓度不再变化;(4)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5)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6)单位时间消耗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 (7)A 、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A.(2)(5) B.(1)(3) C.(2)(7) D.(5)(6)13已知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达平衡时,SO2的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的生成速率的2倍B达平衡时,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加,正反应速率减小C达平衡后,若保持压强不变,充入少量氖气,则平衡向左移D达平衡后,若保持体积不变,充入少量O2气体,则平衡向右移,SO2转化率增大14、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H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时加入了催化剂 Bt3时降低了温度Ct5时增大了压强 Dt4t5时间内转化率最低t4t5t3t2t1t0vv(逆)v(正)v(逆)v(正)tv(逆)v(正)t615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 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m+np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A的转化率降低 D、C的体积分数增加 16、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R(g)+2L。此反应符合下列图象,R%为R在平衡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该反应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L是气体 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L是气体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L是固体 D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L是固体或液体第卷 (非选择题,共52分)17、(5分)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时放热2.444KJ,则反应H2(g) + 1/2O2(g) = H2O(l)的H=_ kJ。18(6分)利用盖斯定律解答下列各小题(1)已知:TiO2(s)2Cl2(g)=TiCl4(l)O2(g) H140 kJmol12C(s)O2(g)=2CO(g) H221 kJmol1写出TiO2和焦炭、氯气反应生成TiCl4和C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已知:C (s,石墨) + O2(g) = CO2(g) H1=393.5 kJmol-1;2H2(g)+ O2(g) = 2H2O (l) H2=571.6 kJmol-1; 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 (l) H2=2599 kJmol-1;写出由C (s,石墨)和H2(g)生成1mol C2H2(g)的热化学方程式 。 (2)2C(s,石墨) + H2(g) = C2H2 (g ) H = + 226.7kJmol1 。19.(16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1) 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 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2) 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X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是 _。 Y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是 _。(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20(14分)燃料电池将是21世纪获得电能的重要途径。近几年开发的丁烷燃料电池是采用铂作电极催化剂,电池中的质子交换膜只允许质子和水分子通过。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Pt(b)电极是电池的_极,电极反应式为_;Pt(a)电极发生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为_。(2)若电解质溶液改为KOH溶液,Pt(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Pt(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 (3)如果该电池工作时电路中通过1.2 mol电子,则消耗掉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L。 (3) 6.72 21(11分)在2L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 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_热反应。 (2)右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 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 (3)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1、C 2、D 3、A 4、A 5、D 6.、D 7、C 8、C 9、B 10、C 11、D 12、C 13、B 14、A 15、D 16、B17、H2(g)+1/2O2(g)= H2O(g) ;H241.8 kJmol1;(2分) 18(6分) (1)TiO2(s)2Cl2(g)2C(s)TiCl4(l)2CO(g) H81 kJmol1。19、(1)2H+ +2e = H2(2分)放出气体,溶液变红(2分) 2Cl2e = Cl2(2分)把湿润的KI淀粉试纸放在Y电极 附近,试纸变蓝色。(2分)(2)纯铜 、Cu2+ +2 e = Cu (4分)粗 铜 、 Cu -2 e = Cu2+(4分)20(14分) (1)正O24H4e = 2H2O氧化C4H108H2O 26e= 4CO226H(2)O22H2O4e = 4OH C4H1034OH26e= = 4CO3222H2O21.(11分)(1)K(2分);放热(1分)。 (2)b(2分) 1.5103mol/(Ls)(2分)。(3)b c(2分)。 (4)c(2分)。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理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7、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C、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8、下列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的是( ) A红墨水加到蒸馏水中使整杯水变红 B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 CNaHCO3分解为Na2CO3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9.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已知2SO2(g)+O2 2SO3(g) 为放热反应,则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已知H+(aq)+OH-(aq)=H2O(1) H=57.3kJmol,则任何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均为57.3 kJD.已知2C(s) +2O2 (g) =2 CO2(g) H1 ;2C(s) +O2 (g) =2 CO (g) H2,则H1H210、对于可逆反应A23B22AB3,下列各项所表示的反应速率中,反应最快的是( )A、V(A2)=0.4mol /( Lmin) B、V(B2)=0.8 mol /( Lmin)C、V(AB3)=0.6 mol /( Lmin ) D、V(A2)=0.01mol /( LS)11.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 +Y(g) 2Z(g) 减小压强时,对反应的影响是 (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2. 已知某可逆反应mA(g)+ nB(g) pC(g);H?。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T1P1tB%T1P2T2P2A、T1P2、m+np,H T2、P1P2、m+n0; C、T1P2、m+np,H T2、P1p、H 0;22.一定温度下,对可逆反应3A(g) 2B(g) +C(g)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 )A.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内消耗3a mol A, 同时消耗a mol C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23. 对于可逆反应A2(g) + 3B2(g) 2AB3(g),H”、“”、“”或“”、“”、“”或“”)或 H为 (填“+”或“”),反应体系能量 (填“升高”或“降低”)。(3)已知:(1)Zn(s)+O2(g)= ZnO(s),H= -348.3kJ/mol(2) 2Ag(s)+ O2(g)= Ag2O(s),H= -31.0kJ/mol请写出Zn和Ag2O反应生成ZnO和Ag的热化学方程式: 31(18分)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H= 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分别表示 、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 (填“有”或“无”)影响。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 (填“升高”还是“降低”),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理由是 (2)图中H= kJmol-1;(3)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为V2O5。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 、 。32、(18分)对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 H0(1)达平衡后,保持体积不变,向容器中加N2,平衡向 移动。(填“左”或“右”)(2)达平衡后,保持体积不变,移走部分NH3,平衡向 移动。(填“左”或“右”)(3)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向 移动(填“左”或“右”),N2转化率 (填“升高”或“降低”)。(4)增大压强平衡向 移动(填“左”或“右”),NH3在混合气体中质量分数 (填“增大”或“减少”)。(5)若平衡后向该恒温、恒容的体系中加He,平衡是否移动 。(填“是”或“否”)(6)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已知N2、H2的起始浓度为0.10 mol/L,达平衡时H2的浓度为0.01 mol/L,则平衡时NH3的浓度是 ,N2的转化率是 33、(14分)已知化学反应:Fe(s)CO2(g) FeO(s)CO(g),其平衡常数为K1;化 反应:Fe(s)H2O(g) FeO(s)H2(g),其平衡常数为K2,在温度973 K和1173 K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温度K1K2973 K1.472.381173 K2.151.67请填空:(1)通过表格中的数值可以推断: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现有反应:C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保险业数字化理赔服务创新:保险理赔服务创新与保险营销策略报告
- 车联网操作系统架构优化-洞察及研究
- 休闲水吧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1.9万吨电机绕组用扁铜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食品行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进口食品监管中的应用与实践报告
- 自考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详解【预热题】
- 电竞公司绘画比赛组织规章
- 医疗信号处理-洞察及研究
- 消防安全评估报告
- 电竞公司会计制度管理规章
- 完整的离婚协议书打印电子版(2025年版)
-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问题诊断与优化路径研究
- 去极端化教育宣讲
- 充电桩知识培训课件
- 人工智能智能客服系统
- 个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及整改措施
- 公司登记(备案)申请书
- 八下政治全册思维导图
- 供水管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期末考试答案
- 2024年秋季学期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