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直燃型机组机房防火设计规范(最.doc_第1页
燃气直燃型机组机房防火设计规范(最.doc_第2页
燃气直燃型机组机房防火设计规范(最.doc_第3页
燃气直燃型机组机房防火设计规范(最.doc_第4页
燃气直燃型机组机房防火设计规范(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DB 广东省建设厅 发布-实施-发布燃气直燃型机组机房防火设计规范(报批稿)(2005-01-25)DB DB广东省标准ICS1编制说明本规范根据广东省建设厅粤建科函【2004】178号文的通知,为广东省标准。由广东省公安厅消防局会同深圳市燃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公安局消防局、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公安消防局、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在编制过程中,遵照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系统调查了大中城市燃气直燃型机组机房的防火设计现状,总结了国内燃气直燃型机组机房防火设计方面的经验教训,吸收国外燃气直燃型机组机房防火先进技术成果,并征求了国内相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其中: 3.1.3、3.4.4、4.0.1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鉴于本规范是专业性、技术性比较强的防火技术规范,希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结合工程和生产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消防局,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苏志强 孙文荣 何锦超 张小宏 王广柱 张学林 陈延林 杨光 杨安辉 王丹晖 刘跃红 赖独立 钟朝安 朱远辉 赵自军 目 次1 总则.12 术语.13 机房设置要求.13.1 一般规定.13.2 机组布置.13.3 安全疏散.23.4 防火、防爆.23.5 通风.24 燃气供应.25 消防设施.35.1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35.2 灭火设备.3本规范用词说明.4附:条文说明.51 总 则1.0.1 为了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统一广东省燃气直燃型机组机房(以下简称机房)工程设计要求,防止和减少火灾损失,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和生产建设的安全,制订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广东省内由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供气的新建、改建、扩建的机房工程。1.0.3本规范适用于符合下列供气压力要求的机组:中压燃气管道 0.01P0.40MPa低压燃气管道 P0.01 MPa1.0.4机房的防火设计,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结合实际,正确处理生产和安全的关系。积极采用先进的防火和灭火技术,做到保障生产安全、经济实用。1.0.5 机组及其附属设备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产品。1.0.6 机房防火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 术语2.0.1 燃气直燃型机组 Gas Absorption Chiller / Heater采用燃气直接燃烧方式,向高温发生器提供加热源、构成吸收制冷循环,并供给冷水或温水的设备。2.0.2熄火保护 Flame Failure Protection Device 当燃烧器燃烧因故熄火时,在数秒钟内自动切断燃气气源,防止发生事故的自动保护装置。2.0.3紧急切断阀 Emergency Shut-off Valve主要安装在进气管道上,当机房内可燃气体浓度超过标准或者发生火灾等其它事故时,可及时切断供气的阀门。2.0.4防火风口 Fire Protection Air Vent防火风口是配有防火阀的进风百叶。当发生火警时,防火阀能自动关闭。3 机房设置3.1一般规定3.1.1机房可设置在主楼屋顶、裙楼屋顶、设备层或室外平台,其承载力应满足设备安装的要求,并方便运行和检修。3.1.2以天然气和人工煤气为燃料的机组机房可设置在地下层、半地下层内,且机房应通风换气条件良好;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机组机房不应设置在地下层、半地下层内。3.1.3机房不应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贴邻的房间内或主要安全疏散出口的两侧 。3.1.4机房宜设置在距安全出口大于6m的部位,如不能满足,应采取适当措施。3.2 机组布置3.2.1 机房内机组与墙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1.2m。3.2.2 机房四周应留有足够的操作维修空间。3.2.3 机房内布置多台机组时,机组与机组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0m。3.2.4 机房的净高应根据机身高度以及上部管道安装、检修的需要来确定。机房内不应设置吊平顶。3.3 安全疏散3.3.1 建筑面积大于100m2的机房应设计2个疏散出口。3.3.2 机房应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3.4 防火、防爆3.4.1 机房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机房通往走道或安全出口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3.4.2 机房应设防爆泄压设施,泄压口应避开人员密集场所及安全疏散楼梯间。3.4.3 机房内的燃气管道应采用钢管焊接连接,烟道应用钢板焊接,事故排风装置应防爆。 3.4.4 机房内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报警信号应送到24h有人值班的操作室或消防控制室。3.4.5 探测器的设置高度应根据机组所采用的燃气相对密度来确定,燃气相对密度0.75时,探测器应设在机房下部,距地面0.3m以内;燃气相对密度0.75时,报警器应设在机房上部,距楼板顶0.3m以内。3.4.6 机组应设熄火保护装置。3.5 通风3.5.1 机房应保证通风良好,如不能保证时应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事故排风系统,通风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 正常工作时,换气次数不得小于6次;事故通风时,换气次数不得小于12次;2 当燃烧所需要的空气由室内吸取时,应满足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3 应满足排除房间热力、动力设备散失的多余热量所需要的空气量 。 3.5.2事故排风机应采用消防电源。3.5.3机房事故排风口不宜少于2个,且应靠近可燃气体积聚的部位设置。4 燃气供应 4.0.1 机组应采用中、低压燃气供气。4.0.2 供气管道上的阀门必须使用燃气专用阀门。4.0.3 燃气管道上的下列部位应设置阀门:1 燃气引入管;2 燃气计量表进、出口和旁通管上;3 计量表房内的附属设备的进出口处;4 机房燃气总管上和机组燃烧器进口管上;5 放散管、取样管及测压管上。4.0.4 燃气管道安装在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房间内或管道井内时,引入管应设手动切断阀和紧急切断阀 ;4.0.5 当地下层、半地下层安装燃气管道时,敷设有燃气管道的房间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报警信号应送到24小时有人值班的操作室或消防控制室。4.0.5燃气管道设在管道井内时应符合以下要求:1 应设置在独立的管道井内;2 宜设置在室内靠外墙处;3 管道井通过每层楼面处应设置丙级防火检修门。管道井内每隔23层用不燃材料作防火分隔,在立管穿过分隔层的四周应留有适当空隙,每个防火分隔区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4 管道井的顶部应设置百叶窗与大气相通,管道井高出顶层屋面的高度不应低于女儿墙高度,底层防火检修门的下部应设置防火风口。 5 消防设施5.1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5.1.1 燃气机房、计量间、调压间等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自动报警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为气源时,应能在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25%时报警,当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50%时,应能报警、并联动关闭燃气紧急切断阀,联锁启动事故排风机;2采用人工煤气为气源时,应能在一氧化碳浓度达到低限报警设定值30010-6(体积分数)时报警,当一氧化碳浓度达到高限报警设定值500X10-6(体积分数)时,应能报警、并关闭燃气紧急切断阀,联锁启动事故排风机;5.1.2 燃气供气管道上的紧急切断阀应与可燃气体探测自动报警装置联动自动关闭,机房还应设置能够手动关闭的阀门。5.1.3 机房的可燃气体探测报警装置应接入所在建筑物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5.2 灭火设备5.2.1 除设置在多层建筑物的首层外,设置在多层、高层建筑内的机房,当机组总额定输出功率大于等于2.8MW时,宜设置自动灭火系统。设置在超高层建筑内的机房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5.2.2 机房内、调压计量间应设置灭火器,其配置类型和数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确定。5.2.3 机房的室内消火栓系统应结合所在建筑物统一设置。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A.0.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A.0.1.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A.0.1.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A.0.1.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A.0.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广东省标准燃气直燃型机组机房防火设计规范条文说明目 次1 总则.72 术语(略)3 机房设置要求.83.1 一般规定.83.2 机组布置.83.3 安全疏散.83.4 防火、防爆.93.5 通风.94 燃气供应.105 消防设施.105.1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115.2 灭火设备.111总 则1.0.1本条阐述了制定本规范的目的和宗旨。近年来我国电力供应日趋紧张,广东省既是能源消耗大省又是能源储备相对贫乏的省份,如何综合利用能源,使能源利用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据统计分析在各大中城市的电力能源消耗中,空调耗能占城市总耗能三分之一,燃气空调的应用能改善城市环境、同时可以为电力、燃气的供应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有利于城市能源的平衡。目前,燃气直燃机在日本、韩国的应用非常广泛,燃气直燃型冷温水机组占中央空调冷源市场80%以上份额,国内北京、上海等地区燃气直燃型机组的应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广东省内也有少量应用,随着电力供应的日趋紧张和天然气的到来,燃气直燃型机组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广。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燃气直燃型机组应用需要,统一广东省内设计标准,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进一步提高直燃型机组机房防火设计的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1.0.2本条规定了本规范适用的燃气气质为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和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油气田液化石油气GB 9052.1或液化石油气GB 11174中的规定;天然气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天然气GB 17820中的一类气或二类气的规定及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93中的规定。人工煤气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工煤气GB 13612中的规定;适用的工程项目为广东省内新建、改建、扩建的燃气直燃型机组机房工程。燃气直燃型机组机房(以下称机房)系指采用燃气直接燃烧方式、以燃气为燃料的常压或负压设备机组机房,不包括燃气直燃型机组供气以外的家用供气工程、餐饮业供气工程。1.0.3本条规定了本规范适用的燃气压力范围。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第5.1.5条 表5.1.5城镇燃气设计压力(表压)分级名称压力(Mpa)中压燃气管道A0.20P0.40B0.01P0.20低压燃气管道P100m2的机房应设两个疏散出口。3.4 防火、防爆3.4.1本条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第4.1.2条规定制定。3.4.2燃气直燃型机组机房的火灾危险类别属于丁类生产,可不设计防爆泄压设施。但是燃气为甲类可燃气体,一旦泄漏是有可能发生爆炸的,所以,在本规范中规定燃气直燃型机组机房应设计防爆泄压设施。参考目前国内其他城市的地方标准如:上海市民用建筑锅炉房设置规定DGJ00-73-2002(燃气直燃型机组机房适用)规定“锅炉房防爆泄压面积不得小于锅炉占地面积(包括锅炉前、后、左右检修场地1m)的10%”;燃气直燃型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管道供气工程技术规程DBJ08-74-2004规定“机房的泄压面积不得小于机组高压发生器占地(包括炉体前、后、左右检修场地1米)面积的10%(当烟道直通室外时,其烟道泄爆面积可计入机房的泄压面积)。”北京市民用建筑设置锅炉房消防设计规定DBJ01-614-2002(燃气直燃型机组机房适用)规定“泄压面积不应小于锅炉房建筑面积的10%”。综合以上两城市及其他城市的运行经验,建议防爆面积不小于机组占地面积的10%。机房靠外墙的门窗、直通室外的通风孔均可计入泄爆面积。安全疏散口是人员安全撤离危险地点的重要通道,因而要求机房的防爆泄压口应尽可能远离疏散楼梯间和安全出口。3.4.3本条规定机房燃气管道通常采用钢管焊接连接的方式;烟道应采用钢板焊接,是为了提高机房的安全性。机房内发生燃气泄漏事故时,事故排风装置应尽快排出机房内可能有爆炸性的混合气体,因而要求排风机电机防爆。3.4.4 为保证机房安全,一旦燃气泄漏可以及时察觉并采取相应措施,要求机房内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3.5通风3.5.1机房宜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当必须采用机械通风时,要求机械通风系统独立设置,不能与其他通风系统合用、且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机组运行时需要燃烧大量燃气,需要大量空气助燃,同时,机身、烟道及其他电力、热力设备还会散发一定热量。因此,通风换气措施尤为重要。当机房内燃气发生泄漏时,根据采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规定事故排风量按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确定;在进行机房通风计算时,应同时满足条文中1、2、3条规定。人体环境卫生所必须的新鲜空气量远小于以上3条计算得出的通风量,可忽略不计。3.5.2事故排风是燃气泄漏后减少危险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条要求机房事故排风口的数量不宜少于2个,是为了确保事故排风系统正常启动。事故排风口的位置可根据采用气质的类别进行设计,相对密度0.75的气质,排风口应尽可能靠近地面;相对密度0.75的气质,排风口应尽可能靠近顶板。设计中排风机应采用防爆型,当送风机设置在单独的通风机室内且送风干管上设置止回阀时,可采用非防爆型通风设备。除上述要求外,还应符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4燃气供应4.0.1燃气直燃型机组的供气压力一般在800010000Pa左右。供气管道压力级别的选择应根据选用设备的要求,在满足设备供气压力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降低燃气供应的压力级别。4.0.3本条规定了阀门设置位置的要求。燃气阀门是重要的安全切断装置,当燃气设备停用、检修、发生故障时,必须及时关断阀门,以确保安全。 紧急切断阀有气动和电动两种,紧急切断阀应由两路控制,一路由可燃气体探测报警装置控制,一路由消防控制室控制。当发生危险情况时,可由可燃气体探测报警装置报警关闭,也可由消防控制室关闭。紧急切断阀应采用自动关闭,现场人工开启方式。4.0.4地下室、半地下室和管道井通常通风效果差,一旦出现事故影响比较大,因而做本条规定,要求引入管必须设手动切断阀和紧急切断阀。 紧急切断阀和手动切断阀应设在安全区域并有明显的标志。4.0.5本条规定了燃气管道井的安全措施. 燃气管道井与其他管道井的性质略有不同,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管道井上下通风,有利于微量泄漏燃气的排除。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中要求管道井每23层做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非燃烧体进行防火密封分隔,以防止火灾蔓延扩大。本规范中规定在燃气管道井的底部设有防火风口,燃气管道井内出现事故的通常情况是燃气泄漏而不是发生火灾,管道井外其他位置发生火灾时可通过防火风口杜绝管道井的烟囱效应,本条还规定在每个防火分隔内都设有一个燃气泄漏探测器,且在管道进入管道井前设有紧急切断阀等一系列安全措施,来保障燃气管道在管道井内安全运行。因而可适当放松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中的要求,规定燃气立管穿越不燃材料分隔时,在立管周围留有适当空隙,以保持管道井内上下通风。在防火分隔区域内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