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问题整理.doc_第1页
曹刿论战问题整理.doc_第2页
曹刿论战问题整理.doc_第3页
曹刿论战问题整理.doc_第4页
曹刿论战问题整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爱国之心和深谋远虑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起到怎样的作用? 为下文写鲁庄公的鄙、曹刿的远谋做铺垫。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鲁庄公的“鄙”、曹刿的“远谋”分别表现在哪里?鲁庄公:战前将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和神灵身上,战时急躁冒进(“将鼓”、“将驰”),战后不明白取胜的原因。曹刿:战前认为取胜的先决条件是政治上取信于民,战时谨慎小心、把握战机(“未可”、“可矣”),战后善于总结。4、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忠之属也”,那么,“忠之属也”的实质是什么?“忠之属也”所评价的内容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5、“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目的是什么? 大国难测,怕有埋伏;曹刿细心观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6、曹刿确定反攻时机和追击时机的根据是什么?暗含曹刿的哪些军事观点? 确定反攻时机的根据是:夫战,勇气也。 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的观点。 确定追击时机的根据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在“辙乱旗靡”时追击的观点。7、本文写作上的一个较突出的特点是前后照应,请举出几例。 “三而竭”照应“齐人三鼓”。“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照应上文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8、本问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塑造了曹刿的形象,请你谈一谈。 曹刿是一位有远谋的军事家。他热爱自己的国家,关心国家大事,敢于进谏;面临强敌,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有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9、鲁庄公是一位昏庸的国君吗?请你谈一谈你的看法。 鲁庄公是一位平庸的国君,但不昏庸。 他把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近臣和神灵保佑上,可见他政治上无能;战争中,他急于求战,战胜后又不知原因,可见他军事上的无知。但他在战前能够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能够纳谏;作战中能听从曹刿的指挥,战后能虚心询问战胜的原因,由此可见,他和一般昏庸的君主是不同的10、史料裁剪得当是本文一个显著的特点,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对曹刿在战前启发庄公认识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以及在战后论述战争原理,写得比较详细;对请见、从战、克敌等写得较略。 好处:这样剪裁,对再现军事家曹刿的形象、突出文章中心具有极大的作用。11、你知道历史上还有哪些以少胜多的战例?指出一、二并分析原因。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得胜的原因围绕着“得民心者得天下”来谈。12、常常有人把“一鼓作气”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成语“一鼓作气”出自左传,意思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