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活性炭行业现状及其前景预测分析.doc_第1页
2015年中国活性炭行业现状及其前景预测分析.doc_第2页
2015年中国活性炭行业现状及其前景预测分析.doc_第3页
2015年中国活性炭行业现状及其前景预测分析.doc_第4页
2015年中国活性炭行业现状及其前景预测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一、活性炭行业定义与分类(一)活性炭行业定义活性炭是一种吸附能力很强的功能性碳材料。其具有特殊的微晶结构、孔隙发达、比表面积巨大,因此被作为优良的吸附剂,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可以有选择的吸附液相和气相中的各种物质,以达到脱色精制、消毒除臭和去污提纯等目的,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水处理、气体净化与回收、化工、冶炼、国防、农业等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食品、药品、饮用水的安全性、纯净度等生存环境提出更高要求,活性炭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二)活性炭行业主要产品分类对于活性炭行业产品,按制造原料不同,活性炭可以分为木质活性炭、煤质活性炭和其他原料活性炭;按制造方法不同,活性炭可以分为化学法活性炭和物理法活性炭;按外观形状不同,活性炭又可以分为粉状活性炭、颗粒活性炭和其他形状活性炭。见下表所示。图表:活性炭行业产品分类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除按上述分类外,活性炭还可根据应用领域进行分类。由于活性炭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国民经济部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不同行业基于其吸附标的物所含杂质成分以及选用目的(如脱色、去味、精制等)的不同,对活性炭的孔隙大小、吸附能力、纯度等要求也不同,致使每一行业逐渐形成相对固定规格等级的、适用于本行业的专用活性炭产品,行业内往往以活性炭词语前冠以应用领域对活性炭进行命名,这也成为经常使用的、约定俗成的活性炭分类方法,如糖用活性炭、味精用活性炭、净水用活性炭、医药、针剂用活性炭、汽车用活性炭等等。二、活性炭行业发展环境分析(一)活性炭行业政策环境分析目前,活性炭行业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如以下图表所示。图表:活性炭行业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序号名称生效日期颁发部门主要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4-29全国人大常委会该法是我国林产工业的基本大法,对森林经营管理、森林保护、森林采伐及法律责任作出了规范。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6-1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食品生产、食品经营、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与使用、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与使用及安全管理等各方面作出规定。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1-12-1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了我国药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等方面有关的监管制度;确立了药品生产质量和药品经营质量的管理规范,而且明确药品生产、经营必须达到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1-29国务院从森林、林 木林地和森林资源的定义、林地的发证规定、森林分类、征占用审批制度等各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规定。5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2009-7-20国务院对食品的安全标准、生产经营、检验、进出口、事故处置等方面提出了要求。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2002-9-15国务院对药品生产、批发、零售、进口、医疗机构药剂管理、价格、广告以及药品监督等环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7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2005-12-25卫生部对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申请卫生许可证的条件、资质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规定了食品卫生许可证的申请与发放程序、责任追究等内容8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1996-7-9卫生部 建设部对城市集中供水、二次供水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的卫生监督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并规定了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的生产许可制度。9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分类目录2007-9-20卫生部详细列举了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具体内容,包括输配水设备、防护材料、水处理材料、化学处理剂、水质处理器等。其中,水处理材料包括活性炭、石英砂、硅藻土等材料。10CJ/T345-2010生活饮用水净水厂用煤质活性炭2011-5-1住建部规定了生活饮用水净水厂用煤质活性炭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二)活性炭行业技术环境分析1、行业技术活跃程度分析从我国专利申请量方面来看,2004-2012年间,以“活性炭”为检索词的专利申请量共计2247件。具体来看,2004-2012年,我国活性炭行业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加,专利申请数量从2004年的76件增加到2012年的563件。图表:2004-2012年活性炭行业专利申请量(单位:件)数据来源:专利信息服务平台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行业技术领先企业分析我们通过主要竞争者的专利份额分析,可以了解申请人竞争的总体状况,即该技术领域内的主要竞争者、各竞争者的技术研发实力和重视专利申请的程度。图表:活性炭行业专利申请人数量(前十位)(单位:件)申请人专利数量(件)都江堰金美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62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59昆明理工大学33山东大学31江苏竹溪活性炭有限公司29大连理工大学28福建省龙岩龙能粉煤灰综合利用有限公司27浙江大学26哈尔滨工业大学26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22数据来源:专利信息服务平台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3、行业热门技术分析从活性炭行业技术申请分布情况来看,B01J最多,达到了577种,占比为20.56%,其次是C01B,申请数量达到了427种,占比为15.22%,此外还有3种专利申请数量超过了100种,而其他类型的专利技术相对较少。图表:我国活性炭行业相关专利技术分布情况(前十位)(单位:种,%)专利类型数量(种)占比(%)B01J57720.56%C01B42715.22%B01D33712.01%C02F31411.19%A61L1113.96%B09B682.42%H01G632.25%C07C411.46%D01F381.35%B32B321.14%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三、活性炭行业产业链活性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林产“三剩物”(木质活性炭)、煤(煤质活性炭)以及磷酸等活化剂,另外,活性炭生产过程中各类专用设备也不可或缺;而如前文所述,活性炭行业的下游则包括食品行业、医药工业以及水处理、环保、冶金等多个行业。以木质活性炭为例,其产业链如下图所示:图表:木质活性炭行业产业链示意图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四、活性炭行业发展状况分析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活性炭生产国,全国共有活性炭企业600余家,活性炭品种几十个,牌号达到100多种。随着我国活性炭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相关的生产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活性炭产出水平也不断提高。2008年,我国活性炭产量约为38万吨,到2012年,我国活性炭产量提高至52万吨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了8%。图表:2008-2012年我国活性炭行业供给情况(单位:万吨)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具体内容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活性炭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五、国际活性炭行业知名企业卡尔冈活性炭公司(Calgon Carbon Corporation)诺芮特美洲公司(Norit Americas Inc)美德维斯维克公司(Mead Westvaco Corp.)可乐丽株式会社(Kuraray Group)诺芮特公司(Norit N.V.)CECA特殊化学品公司(CECA Specialty Chemicals)六、中国活性炭行业领先企业福建元力活性炭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鑫森炭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竹溪活性炭有限公司江西怀玉山三达活性炭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瓯芝星活性炭有限公司衢州市云合炭业有限公司禹州市洁冠活性炭有限公司卡尔冈炭素(天津)有限公司朝阳森塬活性炭有限公司上海兴长活性炭有限公司七、中国活性炭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一)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活性炭的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木材、煤炭以及磷酸、氯化锌等化学活化剂。从木材原料供给来看,由于我国森林采伐受到一定限制,林产剩余物供给也相对有限,因此活性炭行业的议价能力偏低,但是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下,林木加工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为活性炭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保障,行业议价能力有所提高;从煤炭市场来看,由于我国煤炭开采产能相对集中,且近年来我国对煤矿的整顿力度不断加大,对大部分中小煤质活性炭企业而言,原料获得成本均有所提高,议价能力减弱;而磷酸、氯化锌等化学活化剂属于我国基础行业,原料供应相对较充足和稳定,因此活性炭行业对此议价能力较强。图表:活性炭行业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指标表现结论上游供应情况在木材方面,由于我国森林采伐受到一定限制,林产剩余物供给也相对有限,近年来林木加工产业获得快速发展,原材料供应有所提高;在煤炭方面,煤炭产能集中度较高,原材料获得成本较大;而在化学活性剂方面,由于属于大宗商品,其供应较为充足。议价能力整体较弱上游产品独特性上游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议价能力较强前向一体化主要上游行业的市场格局已基本确定,活性炭企业很难介入。收购上游企业难度较大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二)购买商议价能力分析活性炭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工业吸附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水处理、医药、化工、冶金、烟气净化、国防等行业,尤其在食品、饮料、医药、净水处理等对吸附剂纯度要求较高的行业中发挥着其他吸附剂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升,下游需求市场的景气度和适用范围都将得到不断提高和拓展。而相比之下,我国活性炭产能相对有限,因此活性炭行业对下游产业的议价能力较强。图表:活性炭行业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指标表现结论下游情况下游行业和企业数量较多,客户比较分散。议价能力较强购买情况下游行业对活性炭的需求不断加大,弹性较小,同时我国活性炭的产能也有限。议价能力较强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三)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我国活性炭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下游应用领域已经相当广泛,尤其是在环保产业如城市水源净化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中,活性炭用量不断增加。活性炭之所以能得以广泛应用,关键在于其特有的强吸附性,而目前市场上除活性炭外,吸附能力较强的还有硅胶、氧化铝及分子筛等,但是这几种物质主要用于工业中的气体分离及液体干燥等,基本上对活性炭不具备替代性。因此,活性炭行业在今后较长时期内面临的替代品威胁较小。图表:活性炭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指标表现结论替代品数量替代品数量不多,且替代领域有限。威胁较低替代品价格替代品的产品价格相对于活性炭并不具有价格优势。威胁较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四)行业潜在进入者分析活性炭行业准入门槛较高,进入行业后要取得一定的市场地位难度较大,因此行业内形成一定产能规模的正规企业并不多。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看好活性炭行业的前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生产活性炭,这些厂家大多是仓促投产的小企业,只能生产低档次的普通产品,对行业内实力较强的企业而言,并不能构成实质性威胁;但是对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这些生产厂家的纷纷进入往往会带来无序竞争,造成市场混乱,从而威胁到整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图表:活性炭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分析指标表现结论吸引力评价大多数活性炭低端产品的毛利率不高,而高端产品的毛利率较高,国内主要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威胁较低进入壁垒行业的准入门槛较高,生产的产品需要符合有关行业的规定。威胁较低企业反击程度由于行业内形成规模的企业并不多,因此反击力度不大。威胁较高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五)行业现有企业竞争分析从活性炭行业现有企业竞争情况来看,主要体现为同类型活性炭生产之间的竞争。其中,在木质活性炭竞争方面,目前全国有二三百家木质活性炭企业,但年生产能力真正达到万吨规模的屈指可数。除福建元力活性炭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几家较大型的木质活性炭企业外,国内绝大部分木质活性炭企业的整体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实力均落后于欧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木质活性炭行业形成了以国内大厂与欧美企业为主导、众多中、小企业共同参与的市场竞争格局。在煤质活性炭竞争方面,目前,国内主要煤质活性炭生产企业有宁夏华辉活性炭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新华环保有限责任公司、卡尔冈炭素(天津)有限公司、大同卡尔本炭素有限公司、大同市云光活性炭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广华奇思活性炭有限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活性炭分公司等。其中宁夏华辉活性炭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活性炭生产企业,产能高达5.5万吨/年,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活性炭分公司通过合并三家活性炭公司,并且借助于母公司煤炭资源的优势,近年来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