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采用今昔对比的方法 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轨迹 并找出导致这种变迁的因素 2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与世界形势的变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 学习本单元的内容 还得注意联系当时的世界形势 清末 淞沪铁路 唐胥铁路 京张铁路 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 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 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 上海招商局开通第一部电话 最早在中国办报的是在华传教士 19世纪70年代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纸 中国的第一部电影 定军山 民国以来 断发易服 西装传入 旗袍和中山装流行 西餐的传入 中西合璧和完全西化建筑的出现 改变陈规陋习 推广文明习俗 汽车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 中国首条空中航线 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 民报 新华日报 解放日报 第一部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 渔光曲 新中国50 70年代 列宁装 绿军装 生活必需品凭票证计划供应 宝成铁路 兰新铁路 武汉长江大桥 乘飞机有种种限制 民航发展有限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等 中国电视业诞生 改革开放后 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 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政府倡导 菜篮子工程 政府在城镇启动了 安居工程 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居亚洲第一位 世界第四位 中国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中国拥有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一位 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2008年 中国网民人数居世界第一 1 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探讨其变化的因素 2 高考考点 1 近代以来 断发易服 西装传入和旗袍 中山装流行等物质生活的变化 2 近代以来 废止缠足 婚丧嫁娶习俗和人们社交礼仪的变迁 3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c a d 重难突破 1 近代以来影响我国人民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影响人民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有外来文化的传播 有本国政治 经济的发展变化 有人民的追求等各种因素 近代以来 影响我国人民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维新思潮 革命思潮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社会经济的发展 民众文化思想水平的提高 影响现代我国人民生活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新中国的成立 人民当家作主 经济发展水平有限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 思想解放 对外开放 党和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 2 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特征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 由过去的封建传统一统天下向近代化 现代化的演进 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成立 由于西方思想 生活方式的传入呈现出既追新慕异 去土存洋 又新旧并存 中西合璧的特征 建国后 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中化 独立化 改革开放以后 由于与世界联系的加强 逐渐又跟上了国际潮流 他山之石 岳麓版的不同说法 1 政府的推动是近代服饰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民间服饰变革之风对官定服饰制度形成了巨大冲击 迫于时势 清政府不得不实行改革 陆续拟定了陆军 海军 巡警等新式服制 民国期间 政府仿效西方各国 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 随着法令的推行 新服饰迅速走向社会中下层民众 2 断发 和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1910年 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 辛亥革命后 民国政府发出 剪辫通令 结辫陋习至此革除 不缠足运动先于 断发 但完成时间较晚 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 维新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 3 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化 是指人口 用地和经济 文化 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 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改革开放前 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目前出现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和京津城市群等 政府提出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 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 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行业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人工智能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家居行业智能家电市场前景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火电脱硝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压力机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人脸识别技术行业市场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穿戴行业可穿戴设备应用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的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可穿戴设备行业创新设计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巴中市2025年四川巴中市第八批就业见习岗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考研英语核心词汇
- 起重作业十不吊、八严禁
- 核电知识学生科普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钢筋混凝土污水管道施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百度在线朗读器
- 医院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常压储罐日常检查记录表
- 《公共政策学(第二版)》 课件 杨宏山 第1-6章 导论、政策系统-政策执行
- 2024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委托编制合同书(范本)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含答案(典型题)
- 脑梗取栓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