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粘钢加固法.doc_第1页
(五)粘钢加固法.doc_第2页
(五)粘钢加固法.doc_第3页
(五)粘钢加固法.doc_第4页
(五)粘钢加固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粘钢加固法粘钢加固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粘结施工质量,粘钢加固施工应严格按下列工艺流程进行,并由专业化施工队伍施工:表面处理 卸荷 涂敷胶及粘胶 固定与加压 固化 检验 防腐粉刷 配胶 1表面处理:表面处理包括加固构件结合面处理和钢板贴合面处理,它是粘钢加固施工过程最关键的工序。首先应打掉构件的抹灰层,如局部有破损,应凿毛后用高强度水泥砂浆修补后再进行处理。对于混凝土构件结合面应根据构件表面的新旧、坚实、干湿程度,分别按以下四种情况处理:(1)对很旧很脏的混凝土构件的结合面,应先用硬毛刷沾高效洗涤剂,刷除表面油垢污物后用水冲洗,再对粘合面进行打磨,除去23mm厚表层,直至完全露出新面,并用无油压缩空气吹除粉粒。(2)如果混凝土表面不是很脏很旧,则可直接对粘合面进行打磨,去掉12mm厚表层,使之平整,用压缩空气除去粉尘,或用清水冲洗干净,待完全干燥后,再用脱脂绵花沾丙酮擦拭表面即可。(3)对于新混凝土粘合面,先用磨机将粘合面磨平,用钢丝刷将表面散松浮渣刷去,再用硬毛刷沾洗涤剂洗刷表面,或用有压冷水冲洗,待完全干后即可涂粘洁剂。(4)对于龄期在三个月以内,或湿度较大的新混凝土构件,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尚需进行人工干燥处理。对于钢板贴合面,应根据钢板锈蚀程度,分别按以下两种方法处理:(1)如钢板未生锈或微锈蚀,可用喷砂、砂布或干砂轮打磨,直至出现金属光泽。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纹路尽量与钢板受力方向垂直,然后用脱脂棉花沾丙酮擦洗干净。(2)如钢板严重锈蚀,须先用适度盐酸浸泡20分钟,使锈层脱落,再用石灰水冲洗,中和酸离子,然后用平砂轮打磨出纹道,最后用丙酮擦拭干净。2卸荷:为减轻和消除后粘钢板的应力、应变滞后现象,粘钢前宜对构件进行卸荷,如用千斤顶顶升方式卸荷,对于承受均布荷载的梁,应采用多点(至少两点)均匀顶升;对于有次梁作用的主梁,每根次梁下要设一个千斤顶。顶起吨位以顶面不出现裂缝为准。3配胶:粘钢使用的粘结剂在使用前应进现场质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使用时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进行配制,一般采用轴式搅拌器搅拌至色泽均匀为止,容器内不得有油污,搅拌时应避免雨水进入容器,并按同一方向进行搅拌,以免带入空气形成气泡,降低粘结性能。4涂敷胶及粘贴:粘结剂配制好后,用抹刀同时涂沫在已处理好的混凝土表面和钢板上,为使胶能充分浸润、渗透、扩散、粘附于结合面,宜先用少量胶于结合面来回刮抹数遍,再涂抹至13mm的厚度,中间厚边缘薄,然后将钢板贴于预定位置,若是立面粘贴,为防止流淌,可加一层蜡玻璃丝布。钢板粘贴后,用手锤沿粘贴面轻轻敲击钢板,如无空洞声,表示已粘密实,否则应剥下钢板补胶,重新粘贴。5固定与加压:钢板粘贴后应立即用卡具夹紧或支撑,最好采用膨胀型锚栓固定,并适当加压,以使胶液刚从钢板边沿挤出为度,膨胀型锚栓一般是钢板的永久附加锚固,其埋设孔洞应与钢板一道于涂胶前配钻。6固化:粘结剂在常温下固化,保持在20以上,24小时即可拆除夹具或支撑,三天可受力使用。若低于15,应采用人工加热,一般用红外线灯加热,固化期中不得对钢板有任何扰动。7检验:撤除临时固定设备后,应用小锤轻轻敲击粘结钢板,从音响判断粘接效果或用超声波法探测粘结密实度,如锚固区粘结面积少于90%,非锚固区粘结面积少于70%,则此粘结件无效,应剥下重新粘结。对于重大工程,为真实检验其加固效果,尚需抽样进行荷载试验,一般仅作标准使用荷载试验,即将卸去的荷载重新全部加上,其结构的变形和裂缝开展应满足设计要求。8防腐粉刷:粘钢加固的钢板,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可在钢板表面粉刷水泥砂浆保护,如钢板面积较大,为了有利于砂浆粘结,可粘一层铅丝网或粘一层细石,并在抹灰时涂刷一道混凝土界面剂。水泥砂浆的厚度:对于梁不应小于20mm;对于板不应小于15mm。(六)碳纤维片材加固法粘贴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时,其施工必须遵循下列工序进行:施工准备 表面处理 涂刷底层树脂 找平处理 粘贴碳纤维片材 表面防护。1施工准备:施工前应对粘贴部位混凝土的表层含水率及所处环境温度进行测量,若混凝土表层含水率大于4%或环境温度小于5 ,则应采取措施,在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施工前应按设计图纸,在加固部位放线定位。2表面处理:应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劣化混凝土部分,至露出混凝土结构层。若有裂缝,应按设计要求对裂缝进行灌缝或封闭处理。然后,用修补材料将表面修复平整。粘贴部位的混凝土,若其表面坚实,必应除去表面浮浆层和油污等杂质,并打磨平整,直至露出混凝土结构新面,且平整度应达到5mm/m;模板模板接头处、模板段差均须打磨平整形成平顺斜面;转角粘贴处要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应不小于20mm。表面打磨后,应用强力吹风器或吸尘器将表面粉尘彻底清除干净并保持干燥。3涂刷底层树脂:应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要求进行配制底层树脂。应用滚筒刷或特制的毛刷将底层树脂均匀涂抹在已用丙酮擦净的混凝土表面,宜在底层树脂表面指触干燥后尽快进行下一工序,调好的底层树脂应在规定的时间用完。4找平处理:应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要求进行配制找平材料。经清理打磨后的混凝土表面,若有凹陷部位,用找平材料填补平整,且不应有棱角,转角部位应用找平材料修复为光滑圆弧,其半径不小于20mm。宜在找平材料表面指触干燥后尽快进行下一工序。5粘贴碳纤维片材(1)粘贴碳纤维布1) 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其宽度不宜小于150mm;且不应小于100mm。2) 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要求配制浸渍树脂,并均匀涂抹于需要粘贴部位的混凝土面上。3) 将裁剪好的碳纤维布敷在涂在已浸渍树脂的基层上。、4) 用专用的滚筒顺纤维方向在已贴好碳纤维布的面上多次滚压,挤除气泡,使浸渍树脂充分浸透碳纤维布中,滚压时不得损伤碳纤维布。5) 多层粘贴时,逐层重复上述步骤。应在碳纤维布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层的粘贴。如超过60分钟,则应等12小时后,再行涂刷浸渍树脂粘贴下一层。(2)粘贴碳纤维板1) 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板,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要求配制粘结树脂。2) 将碳纤维板要粘贴的表面用丙酮擦拭干净,并用白布擦拭检查无碳粒为止。再将粘结树脂即时涂刷在碳纤维板上,使胶层呈中间突起,平均厚度为1.52mm(图13.2.2)。3) 将涂有粘结树脂的碳纤维板用手轻压贴于需粘贴的位置,用特制橡皮滚筒顺纤维方向均匀平稳压实,使树脂从板两侧边溢出,保证密实无空洞。当平行粘贴多条碳纤维板时,两条板带之间的空隙应不小于5mm。注意在加压时,不要使板移动错位。4) 需粘贴两层碳纤维板时,应连续粘贴,如不能立即粘贴,应在重新开始粘贴前,对底层碳纤维板表面重做清洁工作。6表面防护:碳纤维片材不能当作防护材料使用,当被加固混凝土结构有防护要求时,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