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县白沙乡古驿道.doc_第1页
普安县白沙乡古驿道.doc_第2页
普安县白沙乡古驿道.doc_第3页
普安县白沙乡古驿道.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安县白沙古驿道李 银 雪白沙古驿道,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开辟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毛石砌筑。朱元璋平定云贵之后,为了巩固云贵,稳定云贵,对驿道的整治建设十分重视。驿道在古代具有特殊意义,调兵遣将、行军作战、报送情报、物资流通、商旅往来等方面均离不开它,兼有军事、交通、邮传、接待、商业诸多功能。按明制,每60里设一驿或站,1020里设一递铺。驿、站、铺各有职能,传递军方文书的为驿,运粮饷货物的为站,传递官报的为铺。每个驿都备有滑竿轿子、骡马等,可供官员运输和食宿。贵州通往省外的驿道主要有五条:有湖广通往贵阳的湘黔驿道;有贵阳通往云南的滇黔驿道;有四川叙水经毕节、乌撒到云南的川黔滇驿道;有四川重庆到贵阳的川黔驿道;有贵阳经都匀到广西的黔桂驿道。其中4条在贵阳交合。湘黔与滇黔驿道连为一体横贯东西。以上五条驿道元代已开通,明初大加修整,并派重兵保护,增驿设站建铺,交通条件大为改善。湘黔驿道和滇黔驿道连通,最为繁忙。经常使用的驿马上千匹,马夫、轿夫五千人以上。贵州每年用于驿道的经费达43680两银元,分给普安州负担的为2911两,可见普安州当时驿道的作用重大。在贵州境内除了五条主干道而外,府州县之间也开通驿道,部分地方也设了驿站,普安州至安笼所等地开通了驿道,时称大道。白沙古驿道为入滇要冲,是当时湘滇驿道的其中一段。湘滇驿道,从湖南晃县经镇远、黄平,从黔中经普安直上云南。白沙乡卡塘村老鹰岩一段现存完好。这段古驿道全长约8千米,宽2.5米,其中有2千多米保存了原状。道因山造势,自然起伏,如飘带落地,随风远去。通过驿道运输的有以下物资:一是运输军粮,贵州驻兵20余万,靠屯田的粮赋不足,必须从湖广、四川、云南运来粮食,每年运进粮食20余万石;二是食盐运销,贵州不产盐,主要通过驿道从两浙、两淮、四川、云南运来食盐销售,普安州的老百姓靠川盐、滇盐供应;三是运输云南产的铜,铜是明代铸造钱币的重要原料,滇铜运至镇远和湖广,必经普安州;四是云贵土司入京朝贡,还有缅甸等国上京朝贡也经滇黔道入京,所带贡品马帮络绎不绝。“山间铃响马帮来”,驿站、茶厅等终年繁忙,也给驿道附近带来繁荣。驿道的开通使中原与贵州的交流频繁,先进的生产技术也不断传入贵州。普安州的兴旺与驿道有很大的关系。“要得富先修路”,明代修路出于军事考虑,但老百姓也受益匪浅。据史载,征南将军傅友德等率明军征南,经普安一带,叛民依仗山地熟悉,出没荒野,致使明军难以固守已攻之地,故上奏朝廷。朱元璋下诏曰:“朕观彼中地势,既守临安、大理、普安.亦在必守,卿等其共图之!俱乘其势修沼道途,垒石以成大道路。仍召其士酋,令谕其民丁各输粮一石餐军”。后成为商贸流通的必经之道,在历史长河中曾扮演过近古高速公路的交通角色,具有较为重要的历史价值。驿站已逝,马蹄声远,让人叹为观止的,只有路中石板上那些深深的马蹄印,一直在见证着古驿道曾经繁华的情景。看着那几厘米深的马蹄印,人们不难想象那时军人驰骋、名人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