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一、课题内容1二、设计目的1三、设计要求1四、实验条件2五、系统设计2六、详细设计与编码61. 设计方案 62. 编程工具的选择 123. 编码与测试 124. 运行结果及分析 20七、设计心得.23八、参考文献.25一、课题内容基带传输:信道欲传送的01比特流 + 码型变换(HDB3码) + 基带成型网络(采用升余弦滚降系统)+ + 码型反变换 + 01比特流。二、设计目的1.综合应用Matlab编程与系统仿真、信号与系统、现代通信原理等多门课程知识,使学生建立通信系统的整体概念;2.培养学生系统设计与系统开发的思想;3.培养学生利用软件进行通信仿真的能力;4.培养学生独立动手完成课题设计项目的能力;5.培养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的能力。三、设计要求1.每人独立完成一个题目2. 对通信系统有整体的较深入的理解,深入理解自己仿真部分的原理的基础,画出对应的通信子系统的原理框图3. 提出仿真方案;4. 完成仿真软件的编制5. 仿真软件的演示6. 提交详细的设计报告四、实验条件计算机、Matlab软件、相关资料五、系统设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1)概念:未经调制的数字信号所占据的频谱是从零频或者很低频率开始,称为数字基带信号;不经载波调制而直接传输数字基带信号的系统,称为数字基带传输系统;(2)数字基带传输的研究的意义:第一:在利用对称电缆构成的近程数据通信系统中广泛采用这种传输方式;第二:数字基带传输方式迅速发展,不仅应用于低速数据传输,而且还用于告诉数据传输;第三:基带传输系统的许多问题也是带通传输系统必须考虑的问题;第四:任何一个采用线性调制的带通传输系统,可以等效为一个基带传输系统来研究。(3)基带传输码型:在实际的基带传输系统中,对传输码型的要求:不含直流分量。且低频分量尽量少;应含有丰富的定时信息,以便于从接受码流中提取定时信号;功率谱的主瓣宽度窄,以节省传输频带;不受信息源统计特性的影响,即能适应于信息源的变化;具有内在的检错能力,即码型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以便宏观监测;编译码简单,已降低通信延时和成本。基地传输常用码型:AMI码(传号交替反转码)、HDB3码(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双相码、差分双相码、密勒码、CMI码(传号反转码)、块编码等。A. 其中本次设计采用的HDB3码,a.HDB3码编码规则:1交替变换为+1,-10连0小于等于3,则用0电平表示 连0大于3,则用特定码组替换B 0 0 V或 0 0 0 V任意两个V之间B的个数为奇数b.示例:10110000000111000000B+B-0B+000V+000B-B+B-00V-00B+b.HDB3码的特点:有检错能力解决了连“0”时位定时信息提取困难无直流分量B码和V码各自保持极性交替变化,以确保无直流分量可能存在误码扩散的问题(欧洲系列)PCM一、二、三次群接口码型(4)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码系统组成:基带脉冲输入信道信号形成器Gr(w)信道C(w)接收滤波器GR(w)抽样判决同步提取基带脉冲输出噪声基带成型网络信道形成器:其功能产生适合于信道传输的基带信号波形信道:是允许基带信号通过的媒介,通常为有线信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等,其传输特性一般不满足无失真传输条件;接受滤波器:用来接收信号,尽可能滤除信道噪声和其他干扰,对信道特性进行均衡,使输出的基带波形有利于抽样判决;抽样判决器:则在传输特性不理想及噪声背景下,在规定时刻对接受器的输出波形进行抽样判决,以恢复基带信号;同步提取:用来抽样的位定时脉冲依靠同步提取电路从接受信号中提取,位定时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判决效果基带传输总特性:H(w)= Gr(w)C(w)GR(w)若假设信道传输函数C(w)=1,于是基带系统的传输特性变为H(w)= Gr(w)GR(w)(5)无码间串扰的传输特性的设计:理想低通特性信号带宽最小的波形 0w0H(w)h(t)理想低通信号的主要缺点a.工程上难以实现;b.尾部衰减慢(冲激响应h(t)波形收敛速度较慢,拖尾以1/t速率衰减,当存在定时误差时会带来比较大的干扰)升余弦滚降特性升余弦滚降信号的波形与频谱:H(w)h(t)000传输带宽:频带利用率:全升余弦系统;六、详细设计与编码1. 设计方案(可以画出编程的流程图,阐述设计思路等)实验流程:信源码型编码(HDB3)信道信号形成器信道接受滤波器升余弦滚降系统抽样判决码型译码signalfiltersignalsamplesignalhdb3_signalssignal设计思路:(1)信源:生成欲传送的01比特流,将个数N作为函数的输入;使用函数rand(1,N),使得大于某个特定值的数值为1,反之,小于则为0。 :因本实验采用HDB3码作为基带传输码型,所以使用0.75作为0和1的分界线,这样可以生成低密度的01比特流,使得在程序运行的时候,只通过连续的少量bit就可以HDB3的编码与译码的正确性。(2)码型编码:将生成的01比特流作为码型转换函数的输入,函数输出为码型转换后的HDB3基带传输码型;函数function hdb3NRZ_signal=hdb3NRZ(signal) :函数输入信号signal为信源产生的01比特流,输出信号hdb3NRZ_signal为产生的不归零的HDB3码。初始设定Last_V=-1、Last_B=-1,count为连0计数器,遇4连零则置为V,i=1,流程图如下1:函数function hdb3_signal=hdb3(signal,n):函数输入信号signal为函数hdb3NRZ产生的不归零的HDB3码,函数输出hdb3_signal为进行双极性的,归零的HDB3码,每bit进行N=16点抽样,首先设定一维数组a0=zeros(1,N/2),作用是用来填充每个bit抽样之后的归零部分。流程图如下2:ilength(signal)signal(i)=1?count = 4?i=i+1NYYhdb3NRZ_signal(i)= - Last_BLast_B= hdb3NRZ_signal(i)count=0Ncount=count+1hdb3NRZ_signal(i)= - Last_VLast_V= hdb3NRZ_signal(i)count=0Last_V* Last_B= -1 ?YYNNhdb3NRZ_signal(i-3)= hdb3NRZ_signal(i)last_B=hdb3NRZ_signal(i-3)Yhdb3NRZ_signal(i)= 0码型编码function hdb3NRZ_signal=hdb3NRZ(signal)码型编码function hdb3_signal=hdb3 (signal,n)a1=a1,signal(i)jj=jj+1ilength(signal)jj=1jj某个特定值,则信号恢复时函数为1,若信号抽样值-某个特定值,则信号恢复时信号值设定为-1,其余恢复为0.一般判定值不设定为0,因为若有噪声等对信号进行干扰,导致系统输出信号不是理想的。(5)码型译码:将抽样判决后的信号作为函数的输入,进行码型反变换,函数输出为恢复了的欲传送的01比特流。编写程序时,首先进行设定标记Last_V、Last_B(初始设定默认为-1,与码型编码相对应),设定输入信号为signal,码型译码后的信号ssignal,其中N为每bit抽样点数其函数程序流程图如下:signal(i)=1 or signal(i)=-1ssignal(j)=1signal(i)* Last_B= 1 ?ssignal(j)=0signa(i)l* Last_V= -1 ?ssignal(j-3)=0Last_V=signal(i)j=j+1; i=i+NNYYLast_B= signal(i)NYN码型译码i0.75;%生成低密度的个数为N的01比特流(3)码型编码HDB3码function hdb3NRZ_signal=hdb3NRZ(signal)%hdb3NRZ_signal=hdb3NRZ(signal)%函数输入signal为单极性不归零的01码%函数输出hdb3RZ_signal不归零的HDB3码last_V=-1;last_B=-1;hdb3NRZ_signal=zeros(size(signal); %初始化输出序列count=0; %连0计数器for i=1:length(signal) if signal(i)=1 %遇1则极性反转 hdb3NRZ_signal(i)=-last_B; %与之前的一个1的极性相反 last_B=hdb3NRZ_signal(i); count=0; else count=count+1; if count=4 count=0; hdb3half_signal(i)=-last_V; %遇4连零则置为V last_V=hdb3NRZ_signal(i); if hdb3NRZ_signal(i)*last_B=-1 %V与前一个非零符号极性相同 hdb3NRZ_signal(i-3)=hdb3NRZ_signal(i); %否则置为B end last_B=hdb3NRZ_signal(i); end endendfunction hdb3_signal=hdb3(signal,n)%hdb3_signal=hdb3RZ(signal,n)%函数输出hdb3_signal为码型转换后的传输码型HDB3码%函数输入signal为欲传输的01比特流%函数输入n为每bit的抽样点数a=hdb3NRZ(signal);a0=zeros(1,n/2);hdb3_signal=;for j=1:length(signal); a1=; for jj=1:n/2 a1=a1,a(j); end hdb3_signal=hdb3_signal,a1,a0;end(4)基带成型网络升余弦滚降系统function filtersignal=filter_Nyquist(signal)%函数输入signal为传输码型的HDB3码%函数输出filtersignal是经过升余弦响应系统后的信号load myNyquist; %Rolloff=0.5,fs=256,Band=8den=1;filtersignal=filter(mynum,den,signal); (5)抽样判决恢复为HDB3码function samplesignal=sampling(signal,n)%sampling为抽样判决函数%函数输出samplesignal为抽样判决后恢复的信息%函数输入signal为滤波器的输出波形%函数输入n为每个bit的抽样点数samplesignal=;for i=n/2:n:length(signal) if signal(i)0.5 for j=1:n samplesignal=samplesignal,1; end elseif signal(i)-0.5 for j=1:n samplesignal=samplesignal,-1; end else for j=1:n samplesignal=samplesignal,0; end endend(6)码型译码恢复为欲传输的01比特流function signal=reverse_hdb3(hdb3_signal,n)%函数reverse_hdb3()为码型反变换函数%函数输出signal为码型反变换后的01比特流%函数输入hdb3_signal为经过抽样之后形成的双极性的不归零的HDB3码%函数输入n为每个bit的抽样点数signal=;last_B=-1;last_V=-1;j=0;for i=n/2:n:length(hdb3_signal) j=j+1; if hdb3_signal(i)=1|hdb3_signal(i)=-1 signal(j)=1; if last_B*hdb3_signal(i)=1 signal(j)=0; if last_V*hdb3_signal(i)=-1 signal(j-3)=0; end end last_B=hdb3_signal(i); else signal(j)=0; endend(7)画图函数function draw(N,n,signal,hdb3_signal,filtersignal,samplesignal,ssignal)%函数输入n为每个bit的抽样点数%函数输入signal为生成的01bit流%函数输入hdb3_signal为码型转换后的HDB3码%函数出入filtersignal为经过滤波器之后的信号%函数输入samplesignal为抽样判决之后的信号%函数输入ssginal为码型反变换还原的01bit流Rb=16;%bit的传输率Rb=16_比特间隔Tb=1/RbTs=1/(Rb*n);%抽样间隔%画原信号t1=0:1/Rb:(N-1)/Rb;figure(1)subplot(3,2,1)stairs(t1,signal)axis(0,12/Rb,-1.2,1.2)grid onset(gca,XTick,0:1/Rb:12/Rb)title(欲传送01比特流(1)%画码型转换的HDB3码t2=0:Ts:(N*n-1)*Ts;%T=N*Rb为生成的信号的长度subplot(3,2,3)stairs(t2,hdb3_signal)grid on axis(0,12/Rb,-1.2,1.2)set(gca,XTick,0:1/Rb:12/Rb)title(HDB3码型(2)%经升余弦滚降系统之后信号subplot(3,2,5)plot(t2,filtersignal)axis(0,12/Rb,-1.2,1.2)grid onset(gca,XTick,0:1/Rb:12/Rb)title(经升余弦滚降系统之后信号(3)subplot(3,2,2)plot(t2,filtersignal)axis(0,12/Rb,-1.2,1.2)grid onset(gca,XTick,0:1/Rb:12/Rb)title(经升余弦滚降系统之后信号(3)%画抽样判决之后的信号subplot(3,2,4)stairs(t2,samplesignal)grid onaxis(0,12/Rb,-1.2,1.2)set(gca,XTick,0:1/Rb:12/Rb)title(抽样判决之后的信号(4)%恢复为欲传送的01比特流subplot(3,2,6)stairs(t1,ssignal)grid onaxis(0,12/Rb,-1.2,1.2)set(gca,XTick,0:1/Rb:12/Rb)title(欲传送的01比特流(5)B,编码与调试过程:(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a,首先编写码型编码的代码的时候依照理解的HDB3码的编码规则进行编写代码,但只是完成了双极性的HDB3码,是却不知道怎样将HDB3码变成归零码。然后问一些没有进行此项设计项目的同学询问方法,知道可以利用bit抽样的时候将每bit中后1/2的抽样点设定为0,才成功调试了正确的双极性的,归零的HDB3码;b,在进行基带成型网络的设计时,一开始没有理解升余弦滚降系统的含义,不知该从何处下手编写代码。在仔细的进行学习教材关于此部分的内容的理解,也在图书馆寻找了一些资料,才了解了基带成型网络所包含的内容。可是仍不知道该怎样进行编写此滤波器的代码,便进行查找,在FDATool中找到Nyquist滤波器,于是才将设计进行下去。c,在进行码型译码的时候,发现每当欲传送的01比特流有连续的8个0出现的时候,译出的码型总是出错,却部没有找出错误在什么地方,此时也不敢肯定自己的思想是否正确。于是,在课堂上便向老师讲述了一番我的思想,在老师肯定了设计思想之后,也将错误限定在其中的码型译码的函数范围内,于是在依照思想重新编写了代码之后,对比之下,发现时for和if语句的嵌套过多,导致混乱。5.运行结果及分析a,欲传送的01比特流:b,码型编码后的HDB3码c,升余弦滚降系统输出的信号d,进行抽样判决之后,恢复的不归零的HDB3码e,码型译码的输出,恢复为欲传送的01bit流f,基带后存数系统合成图:g,运行完程序之后的workspace(N为欲传送的比特个数,signal为生成的欲传送的01比特流,n为每bit的抽样点数,hdb3_signal为码型编码之后的HDB3码,filtersignal为经过基带成型网络(升余弦滚降系统)之后的信号,samplesignal为进行抽样判决之后的信号,ssginal为码型译码恢复为欲传送的01bit流)七、设计心得实验开始的时候是在准备MATLAB课程考试那段期间,没仔细认真的看设计课题,当时在做MATLAB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时候比较吃力,觉得使用MATLAB编写程序好难。总是要开好多Mfile文件进行编写函数,最麻烦的是写完一个子函数在单独对其进行验证就存在一些函数输入的问题。当时间过了3天之后,才拿起设计要求认真看起来,想起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基带传输的讲解时还是很感兴趣的,于是选择的基带传输系统作为我的本次课程设计的设计项目。对通信系统的理解:因为之前有过课程设计的经验,于是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急于编写代码,而是仔细认真研究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消化和理解。定性了分析了整个通信系统;了解了基带传输系统研究的意义;在进行对基带传输码型的研究后,于是选择了其中一种应用普遍的的码型HDB3码作为本次设计项目的传输码型,也进一步加深对HDB3码编码规则的掌握;明白基带成型网络的含义,及其传输特性方程和波形图;更进一步理解了奈奎斯特准则无码间干扰传输。课程设计的收获:本次课程设计结束了,受益良多。它带来不仅是知识上的收获,而且精神上的收获也是无尽的。本次课程设计是我在大学寥寥可数的几次设计性实验之一,是和同学们一起奋斗的一场经历。看到同学们的努力,看到老师的辛勤,自己也都不敢懈怠了。实验开始的那一刻,告诫自己没有失败,老师既然出了设计项目,既然已经选择的这个设计项目,就不许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乐博士机器人课件
- 公司员工下班安全培训课件
- 公司后厨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DMG-PEG-SH-MW-5000-生命科学试剂-MCE
- 丽声拼读课件公开课
- 丽声-the-big-matc教学课件
- 予与盾的结合课件
- 应急期间运力调配与调度调整预案
- 厂内道路交通事件应急预案
- 危险化学品(溶剂、酸碱、气体)泄漏应急预案
- 养老护理员礼仪
-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肺心病
- 真石漆施工质量缺陷分析与防治
- 《朊病毒及其检测》课件
- 中学副校长培训方案
-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培训课件
- 无人机测试评分标准
- 沟通技巧培训课件(共66张PPT)
- GB/T 42538.1-2023农林拖拉机安全第1部分: 基本型拖拉机
-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
- 新概念第一册Lesson-65-66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