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圆明园的毁灭课例研究一、研究背景就目前的小学阅读教学来看,有两个难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一是文意兼得,二是自悟自得。前者是体现阅读教学基本规律、本质特点的问题,从操作层面上讲,它涉及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的程度。据此,我就阅读教学中的文意兼得这一难题作为这次在崇仁路小学参加“国培”课例研究的内容。所谓“文意兼得”,我的认识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内涵,体会其思想感情,又要引导学生去领悟语言表达的特点、作用、效果,并使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让学生能够从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有机统一中,感受到语言的力量、语文的魅力。本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已近2年,大都是着力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层面上。学习语文,重视煽情,阅读课上得绘声绘色,但到习作,学生还是老生常谈。这种状况,让我困惑。文意兼得在阅读教学中是一个难题。一是难在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在感悟其内容、内涵,体会情感的同时,还要领悟到其表达上的特点、作用、效果,也就是说,既要弄明白写的是什么、怎样写的,还要弄明白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其目的、意图是什么。从语文的内容到形式,都要认识得非常到位,并在此基础上去发现课文的深刻、独特之处。这需要教师去花费足够的时间、精力,它考量教师的功底。二是难在文和意的有机统一。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将感悟课文的内容、内涵,体会其情感和领会其表达上的特点、作用、效果结合在一起,并非易事,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策略、经验。如果在教学中让人感觉到某一部分、环节的教学,既是在感悟内容、内涵,体会其情感,又是在领会表达的特点、作用、效果,这才称得上“有机统一”,这才称得上真正发挥出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三是难在如何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自悟自得上。是直接教给学生,还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这就需要一定的教学方法、手段、策略。我主张,教师应设计一定的方法、策略,或是暗示,或是搭桥,或是铺垫等,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发现、品读,在品味到语文魅力的同时,也能体验到自主发现的快乐,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眼前一亮的理解、思维喜悦。二、研究团队和行动计划1、合作团队:“国培”成员:胡座平肖慈昪冉述英万兴平专业引领人员:余国卿2、研究行动:研究方式:课例研究课例内容: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执教老师:第一课时,肖慈昪冉述英;第二课时,胡座平万兴平。3、行动流程:课前研讨两次备课课例展示课后研讨教学反思理论聚焦三、行动回顾【课前研讨】12月18日,我们的导师余国卿主持召开了研讨会。会上,落实了课例研究的三个切入点:一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抓住两个“不可估量”体会表达效果;二是第五自然段,通过换词、去掉词语体会表达效果;三是课文的第二部分,体会先总后分、过渡的写法。同时,重点突破写毁灭为什么还要用大量的篇幅写辉煌这一写作特点。【两次备课】1、个人备课:我们小组确定先由我个人备课。从课题可见,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这课书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情感基调的把握是比较难以协调的。一般的教师可能将课文第二部分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毁灭”的内容略作处理。其实,这篇课文教学时学生的情感应该处于“爱于痛的边缘”。对于这样的课文,与其让我们的学生陶醉在曾经的辉煌里,不如让我们的学生有更多痛彻心肺的体验。总之,圆明园的毁灭既要让学生感受圆明园“美得让人心醉”,更应该让他们体验“毁得令人心碎”。我确定了先谈第一段,接着谈结尾段,然后谈中间的思路。2、集体备课:12月19日,余国卿导师组织了集体备课。大家根据我的教学设计畅所欲言,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首先大家认可了我的设计思路;其次解决了我个人的困惑:课堂中如何落实文意兼得;集体备课中也产生了分歧:是否需要安排学生写?这节课如何落实写?【教学设计】21圆明园的毁灭第(2)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教学重点】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教学难点】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媒体】课件、学生搜集圆明园资料【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利用图片,老师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的写法,激情介绍恩施。一、课题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抓题眼。2.找准课文写圆明园毁灭的段落。二、提挈课文头尾,激发情感:(学习第1、5自然段)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主要意思。2.抓“不可估量”体会损失巨大,激发学生情感,给“不可估量”换词语,体会表达效果。3.翻开历史,我们再去目睹侵略者的暴行,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4.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5.结合句子、词语,体会表达效果。6.播放视频,激发情感。(1)大火连烧三天的结果是?(板书:化为灰烬)(2)什么化为灰烬了?(板书;化为灰烬)(3)课文在“化为灰烬”四个字中戛然而止,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4)把积郁在你心中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宣泄出来,指导读两遍三、紧扣课文重点,体悟情感:(学习第2-4自然段)1.浏览课文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座皇家园林的?2.圆明园凭什么举世闻名?3. 学生结合图片介绍圆明园的结构布局;。4. 圆明园的建筑、景物。(1)学生找一找有几句话,几个“有”。(2)请你大声地告诉大家,圆明园中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抽生读。(3)假如作者要写尽圆明园的全部建筑和景观,还要用上多少个“有”?你的依据在哪里?(4)引导学生背诵,体会先分后总的写法。5圆明园的历史文物。(1)从圆明园的建筑、景物如何过渡到文物。(2)学生介绍文物。四拓展背景,加深理解1圆明园中的美景是写不尽的,文物是道不完的。但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了!早已化为灰烬了!早已烟消云散了!2面对留下的残柱 ,你的心情不能平静。把你的心情带进这首圆明园残柱 。3.情感倾诉:此时,最想出表达的意思。五、探讨写法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六、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为你的家乡或者你游览过的地方写导游词。七、板书设计 21 园明园的毁灭布局 辉 毁 不可估量 不可估量建筑风景 历史文物 煌 灭 化为灰烬 化为灰烬【课例展示】时间:2010年12 月22日地点:601班教室参加人员:“国培”小组成员、指导老师课堂写真:一、课前活动1、师:先来一个广告。(播放图片,老师激情介绍)这里有九曲一环的八百里清江,有千丈瀑布、万里绝壁的大峡谷;有怪石嶙峋的石林,还有令人震惊的腾龙洞。这里有象征繁华都市的高楼大厦,还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亭台楼阁。这里有上亿年的瑰宝菊花石,还有高富硒的作物。走进这里,仿佛置身于连绵不断的画卷。这里有高速,也有火车,还有飞机,热情奔放的土家人欢迎你来做客。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生1:恩施。师:恩施给你什么印象?生2:美丽神奇。师:谢谢你们的赞美。广告之后马上回来。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请大家齐读课题。师:从课题看,课文主要写生齐:圆明园的毁灭师:课文哪些段落在写圆明园的毁灭。生1:第1自然段生2:第1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二、提挈课文头尾,激发情感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师:同学们,读了课文第一段,你明白了什么?生:我读懂了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的不可估量的损失。师:(出示句子一)你从哪个词语明白的?生齐:不可估量师:课文一开始就用了几个不可估量?生;两个。师:(板书:不可估量不可估量)当打开课文,一跳入你眼帘的就是两个不可估量,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1:悲痛生2:愤怒生3:伤心师:是啊,那就来读一读这个开头,把你的心情读出来。生读。师:其实不可估量的还有你们的心情啊。作者连用两个“不可估量”我认为呆板。咱们换个词语,体会一下。(出示句子二)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无法计算的损失。师:咱们分男女生对比朗读这组句子,体会哪一句更悲痛、愤怒、伤心。生对比朗读。生4:两个不可估量更悲痛、愤怒、伤心。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生5:形成一种排比的语势、排比的节奏,所以那种悲痛、愤怒、伤心的感觉就更强烈了。2、师:翻开历史,我们再去目睹侵略者的暴行,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生1:我仿佛看到大火熊熊燃烧。生2:我仿佛看到强盗们张牙舞爪地抢夺文物。师:(相机出示句子)我把“闯进”换成“走进”,可以吗?生3:“闯进”才能表现强盗的嚣张。生4:“闯进”才能表现强盗的野蛮。 师:去掉“凡是” “统统” “任意”,我们来对比朗读。男女生对比朗读。生5:去掉“凡是” “统统” “任意”后不能揭露的暴行。生6:“凡是” “统统” “任意”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强盗行为达到了顶峰,生动表现了侵略者无比野蛮、贪婪。师:现在我们通过摄像头,去见证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播放视频)生目不转睛看视频。师:大火连烧三天的结果是生齐:化为灰烬师:什么化为灰烬了?生7:这座皇家园林化为灰烬。生8: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化为灰烬。生9: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化为灰烬。生10: 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结晶化为灰烬。师:课文在“化为灰烬”四个字中戛然而止,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生11:英法侵略者禽兽不如。生12:这群强盗太嚣张了,无法无天。生13:太可惜了。师:捧着书,把积郁在你心中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宣泄出来。三、紧扣课文重点,体悟情感1、师:除了写毁灭,课文还写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板书:辉煌)课文用哪个词来形容这座皇家园林的?生1:举世闻名师:圆明园凭什么举世闻名?生2:布局,建筑、景物,历史文物(师板书:布局,建筑、景物,历史文物)师:请你结合图片介绍圆明园师的结构布局。(师播放图片,生介绍)2、师:介绍圆明园的建筑、景物,作者用了几句话,几个“有”。生3:介绍圆明园的建筑、景物,作者用了四句话,八个“有”。师:圆明园中的建筑,有也有生齐: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师:有也有生齐: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师: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生齐: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生齐: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师: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生齐: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师:假如要写尽圆明园的全部建筑和景观,还要用上多少个“有”?你的依据在哪里?生1:要无数个“有”,从“漫游”一词可以看出。生2:要无数个“有”,从“饱览”一词可以看出。生3:要无数个“有”,从“古代诗人”一词可以看出。生4:要无数个“有”,从“各地名胜”一词可以看出。师:我们分组合作背诵这一段。师生合作背诵。师:写圆明园的美景,作者采用了先后的写法。生齐:先总后分师:我们再去看看圆明园的历史文物。从圆明园的建筑、景物如何过渡到文物?生5: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师:谈谈这句话的作用。生6:这是个过渡句,可以承接上文,提示下文。生7: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师:课文没有具体介绍文物,把你了解到的介绍给大家。生8:锦缎、周商青铜器,漆器、牙雕、玛瑙、水晶、琥珀、木雕玉器生9:乾隆钦定四库全书、康熙古今图书集成、“六角套瓶”、十二生肖铜像 生10:东晋时期大画家顾恺之绘制的女史箴图存放在大英博物馆,系中国古代卷轴画的稀世珍品。师:是呀,有些爱国人士正在积极地收购这些流失的文物四拓展背景,加深理解师:圆明园中的美景是写不尽的,文物是道不完的。但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了!早已化为灰烬了!早已烟消云散了!面对留下的残柱 ,你的心情不能平静。把你的心情带进这首圆明园残柱 。(播放残柱图片及现代诗圆明园残柱 。)生跟师情不自禁地朗诵。师:此时,你最想说什么?生1:中国太软弱无能了。生2:一切都是因为贫穷落后。师: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五、探讨写法师: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大家可以在小组中交流。它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帝国主义的丑恶,反映作者惋惜,思念,)生1:我们小组认为它用了对比的手法, 突出帝国主义的丑恶。生2:这样写更能表达作者对强盗的痛恨。生3:这样写还可以让后代全面了解圆明园,激发读者的惋惜之情,激发读者的爱国之情。师: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为你的家乡或者你游览过的地方写导游词。板书设计:21 园明园的毁灭布局 辉 毁 不可估量 不可估量建筑风景 历史文物 煌 灭 化为灰烬 化为灰烬【课后研讨】余国卿:胡老师在前面几个板块的铺垫和渲染的基础上,学生对圆明园的美丽已经有深刻的体验,而这样美得让人心碎的东西却被无情毁灭,学生一直被“压抑”的情感,终于有了喷发的机会。面对强盗的无耻行径,面对清政府的昏庸无能,面对美的东西瞬间遭毁,学生情动于中而发于外,其强烈的情感如黄河之水,飞泻而下。肖慈昪:园中的景物很多,如果逐处景观地讲解,不但费时较多,学生还会产生厌烦之意。胡老师在处理这部分的时候就让学生自己去想象。而后面“读漫步园内”这几个句子则引导反复朗读,因此,学生不仅认识到了景观之美,还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这种有学有教、有淡有浓的教学是值得提倡的。冉述英:先谈第一段,接着谈结尾段,然后谈中间,好象牵引的痕迹比较浓。老师这样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庭模拟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育行业数字化教材开发与教育技术培训体系建设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量子密钥分发技术产业链分析及竞争格局研究报告
- 2025年家居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下的个性化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区块链智能合约安全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报告001
- 2025年教育行业数字化营销趋势报告:招生策略创新与市场拓展
- 音乐老师培训总结课件
- 教师剪纸专题培训课件
- 涉侨知识专题培训班课件
- 电子课件培训稿范文
- 2025年电动洗胃考试试题及答案
- 警察警械使用培训课件
- 精选同济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题库(全)
- 水泥预制品销售合同
- EN1112标准(中文版)
- 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
- 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解读(73页)
- 生物必修一课程纲要
- 南方332全站仪简易使用手册
- 人民调解员培训讲稿村级人民调解员培训.doc
- 高低压配电安装工程-技术标部分(共41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