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精和味精的区别在哪里.doc_第1页
鸡精和味精的区别在哪里.doc_第2页
鸡精和味精的区别在哪里.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鸡精和味精的区别在哪里?几天前在广东卫视播出的有关食品添加剂的节目,中国农业大学的范志红老师给我们做了精彩的解读。所有的调味品里面,“诽闻”最多的莫过味精。有人视若天赐,无它不餐;有人拒之千里,决不沾唇。反对者对味精大有意见,所谓味精是化学会成的,吃多了,轻则掉头发,重则导致记忆力衰退。支持者永远只有一句话:拿出证据来。一直以来,还真没有确凿的证据。味精是日本人发明的,“味之素”,早些时候在中国的广告语非常夸张,叫做“清水变鸡汤”。对于收入拮据的人家来说,是一种不小的吸引。后来,味精成了中国人居家过日子必备的东西,做什么都放,鲜。放味精最厉害的应该是四川人吃火锅,桌前每人一只盛着香油的小碗,桌的一角总是搁放着两只小罐,只是盐,一只是味精。客人落坐,放盐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怕失手放多了;倒味精的时候就少了许多顾虑,大刀阔斧往碗里倾泻,搅匀后,将筷子提出,往嘴里一送,舌头灵活地一舔,够味,然后开怀大吃。从80年代开始,不利于味精的传闻多了起来,而且,很多外国人真的就不吃味精,每到餐馆,都会反复叮嘱服务生。90年代初,有消息传来,人家早早地改用鸡精了。据可靠方面统计,到目前,美国、日本、瑞士、韩国和香港,鸡精和味精的消费比例为85比15,食用鸡精者占绝大多数。198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法规委员会,根据多年对味精的试验,取消了对食用味精加以限量的规定。1999年,我国对味精也做了一次严格的毒性试验。专家告诉我们,实验证明一个人每天吃50克、100克或200克的量,一般都没有问题。味精是菜肴增鲜剂的第一代。在我国,它始于1922年的上海天厨味精厂,至今已有近80年历史。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主要的生产工艺是通过大米、玉米等粮食或糖蜜,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进行提取。按谷氨酸钠含量,市场上主要有两种味精。一种是80味精,其谷氨酸钠含量为80%;另一种是99味精,其谷氨酸钠含量为99.9%,又称纯味精或无盐味精,也就是说,味精一旦达至99度就到了一个极至,不太可能再往上提升了。80年代初期,人们发现一种叫做核酸的还能够把味精的鲜度提升上来。将味精与核酸按某一恰当比例混合后,便奇迹般地发现了第二代增鲜产品,分别取名为“鲜味王”、“加鲜味精”、“特鲜味精”等。第二代产品在鲜度上比传统高出许多,以99味精鲜度为100计算,第二代鲜味剂出现了120、150、200、400等不同鲜度等级的产品,满足了人们对鲜度的不同追求。如果仅从商业营销的角度来说,鸡精打败味精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鸡精出现的时候,商家一方面宣传“味精有害”,另一方面鼓吹鸡精的“天然”。仅仅从名字上,“鸡精”就比“味精”占了优势。所以直到今天,相信“工业合成的味精有各种危害”而“天然的鸡精有营养”的还大有人在。实际上味精不是工业合成的。最初的味精是在海带汤中发现的,后来通过粮食发酵来生产。它跟酱油、葡萄酒、米酒等等传统食物的生产方式没有本质区别。它的化学结构是谷氨酸钠,而各种蛋白质中一般都含有谷氨酸,被水解释放出来就会形成谷氨酸钠,典型的例子就是酱油、豆豉、奶酪等等。而有一些食物中,天然就含有一些游离的谷氨酸盐,它们也就具有天然的“鲜味”,典型的有海带、土豆、豌豆等等。实际上,像海带和奶酪这样的食物中天然含有的味精量比很多时候人们在其他菜里放的还要多。“味精有害”的说法一直存在,也确实有不少人相信“吃多了味精会怎样怎样”,最离奇的一个说法还在1968年登上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医学杂志。这些传说的危害几乎都被仔细研究过,但是都无法重现。这在科学研究中的意思就是,传说的危害不可靠。而另一方面,学术研究中也有“大量味精对老鼠产生危害”的实验结果,不过那里的“大量”一般都是纯吃味精或者食物中的味精含量高到百分之一二十。这跟我们通常所说的“菜里味精放得太多”不可同日而语。基于这些科研结论,现在学术界和各国主管部门认为食物中的味精是无害健康的。即使是在食品安全方面非常保守的欧盟,也把味精列为最安全的一类。除了味精能产生“鲜味”,科学家们发现有一些核苷酸不但自己产生鲜味,和味精一起用的时候还能让鲜味增加很多倍,它们被称为“呈味核苷酸”,最早是从香菇和鱼干中分离得到的。鸡精的关键成分是“味精”和“呈味核苷酸”,跟鸡没有什么关系。至于其他的成分,则是点缀。早期的鸡精会加入一些鸡肉粉,从而可以心安理得地自称“鸡精”。其实鸡肉粉对鸡精的味道贡献很小,到后来加入的比例越来越少,就更是“挂鸡头,卖味精”了。总的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