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一、特色报表1、S4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状况表填报说明报表解读2、S4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补充数据表填报说明报表解读3、S43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情况表填报说明报表解读4、S44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财务损益表填报说明报表解读5、S45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农服务情况季报表填报说明报表解读6、S46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利润分配表填报说明报表解读二、特色指标及生成报表1、 非现场监管特色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2、 特色生成报表频度及口径3、 特色生成报表生成范围4、特色生成报表(1)D600014A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要项目表(2)D600024A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分析表(原农村信用社口径)(3)D600033A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授信占比集中度分析表(4)D600044A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特色监管指标分析表(5)D600054A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主要项目分地区汇总表(6)D600064A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分地区情况表(一)(7)D600074A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流动性情况分地区汇总表(8)D600084A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质量情况分地区汇总表(一)(9)D600093A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盈利情况分地区汇总表(10)D600103A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监管指标分地区汇总表(一)(11)D600113A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盈亏情况汇总报告表(12)D600123A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监测情况汇总报告表(13)D600133A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监管指标恶化情况报告表 后记44S4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状况表填报说明第一部分:引言本报表旨在收集填报机构业务发展数据,反映填报机构的业务经营状况,用于对有关机构业务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第二部分:一般说明1报表名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状况表2报表编码:银监 号3填报机构:填报本表的机构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县(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县(市、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地(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省(市、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4报送频度:月报(1至11月填报当月数,12月填报全年数)。5报送时间:月后10日内报,逢“劳动节”、“国庆节”法定节假日顺延三天。6报送方式:以电子报表形式报送银监会。7数据单位:万元。8四舍五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9本报表为本外币合并报表,除权益类项目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外币折算为人民币时,应按照报告期末最后一天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的基准汇价进行折算。根据财政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权益类项目按历史汇率折合为人民币,不同时期汇率之间形成的差额,按相应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等四种主要货币以外的其他货币对人民币的折算汇率,以报告期末最后一天美元对人民币的基准汇率与同一天上午9时国际外汇市场其他货币兑美元汇率套算确定。10本表不要求报送分地区和分机构数据。第三部分:具体说明本表分为资产类、负债类、资产负债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或有资产负债类和损益类六部分。本表反映填报机构的业务经营状况,根据各科目总账余额、发生额填制。各省填制本表时,必须按照银监会统一规定的科目代号、名称上报。各省增设的辖内二级科目,须归并到银监会统一规定的相应科目内,再上报银监会合作部;除新增改科目外,所有表内表外科目的上下期余额应衔接一致,如有机构变动等情况,一律通过发生额进行调整。按照统一的科目代号、名称、顺序以及各科目总账的上期末借方余额、上期末贷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末借方余额、本期末贷方余额,分别填入业务状况表的 A、B、C、D、E、F栏内;“1291呆账准备”、“1292抵债资产待变现利息” 和“1521累计折旧”三科目余额在资产类贷方反映,加计资产类小计时,借方小计数不减去这三科目的贷方余额,这三科目的小计数仍在贷方反映;各级管理部门汇总本表时,“1531固定资产清理”、 “1631待处理财产损益”、“2651应交税金”、“2811外汇买卖”和“3121利润分配”等科目的借、贷方余额不得轧差,应双方反映;“2631应付工资”科目年末应无余额。如果在年末时仍有职工在规定期限内未领取的工资,应转入“2621其他应付款”科目中。1资产类部分(行:187;列:AF):1.资产类01:指填报机构资产类的合计数。1.1现金1011:指填报机构的库存现金。1.2业务周转金1012:指报告期末并账制信用网点领交的现金以及填报机构非营业时间和流动服务及备付费用开支等方面领取的业务周转金。1.3在途外币资金1013:指填报机构解入或解出外币现钞时不能当天入账的在途现金,或在途的汇划款项。1.4准备金存款1112:指填报机构存放中央银行的一般性存款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1.5存放中央银行特种存款1113:指填报机构存入中央银行的特种存款。1.6缴存中央银行财政性存款1114:指填报机构按规定应缴存中央银行的财政性存款。1.7专项央行票据1115:指填报机构持有的中央银行向其定向发行、用以置换其不良贷款和历年挂账亏损的债券。1.8央行专项扶持资金1116:指填报机构已兑付的到期专项央行票据款项。1.9存放其他同业款项1123:指填报机构存入其他金融机构(除中央银行)的各项存款。1.10存放联社款项1124:指填报机构存放联社的一般存款和定期存款,如准备金存款、存放中央银行约期存款、结算准备金以及一般存款等。1.11存放境外同业款项1125:指填报机构存放在境外账户行或外资银行境内分行外汇现汇或国际结算的收付款项。1.12拨付营运资金1126:指填报机构向下级分支机构拨付的人民币和外币营运资金。1.13存出保证金1127:指填报机构因办理业务需要存出的各种保证金款项。1.14调出调剂资金1211:指填报机构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含各级联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之间的调出款项。1.15拆放银行业1212:指填报机构拆借给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金融性公司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的短期资金。1.16拆放金融性公司1221:指填报机构拆借给其他非银行金融性公司的短期资金。1.17贷款小计a01: 指填报机构短期农户贷款、短期农业经济组织贷款、短期农村工商业贷款、短期其他贷款、进出口押汇、中长期农户贷款、中长期农业经济组织贷款、中长期农村工商业贷款、中长期其他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助学贷款、抵押农户贷款、抵押农业经济组织贷款、抵押农村工商业贷款、抵押其他贷款、质押农户贷款、质押农业经济组织贷款、质押农村工商业贷款、质押其他贷款、逾期贷款小计、呆滞贷款小计、呆账贷款小计、贴现等之和。1.18短期农户贷款1231:指填报机构发放的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之外的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农户生产、生活短期贷款。1.19短期农业经济组织贷款1232:指填报机构发放的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从事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和运输、农业科技等各种农业经济组织(包括个体经营)的短期贷款。1.20短期农村工商业贷款1233:指填报机构发放的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农村商业、工业企业短期贷款。1.21短期其他贷款21234:指填报机构发放的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不属于农户、农业经济组织和农村工商业的其他短期贷款。1.22进出口押汇1235:指填报机构接受国外银行开来信用证项下的出口跟单汇票经本社(行)议付买单的款项,或由填报机构开出信用证后按国外议付的通知经本社(行)偿付款后所垫付的款项。1.23信用卡透支1236:指填报机构在办理信用卡业务中,由持卡人消费或支取现金所形成的透支款项。1.24中长期农户贷款1241:指填报机构发放的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之外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农户生产、生活等中长期贷款。1.25中长期农业经济组织贷款1242:指填报机构发放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从事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和运输、农业科技等各种农业经济组织(包括个体经营)的中长期贷款。1.26中长期农村工商业贷款1243:指填报机构发放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农村商业、工业企业中长期贷款。1.27中长期其他贷款1244:指填报机构发放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不属于农户、农业经济组织和农村工商业的其他中长期贷款。1.28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246:指填报机构以农户贷款证的方式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1.29农户联保贷款1247:指填报机构对没有直系亲属关系的农户在自愿基础上组成联保小组成员提供的贷款。1.30助学贷款1248:指填报机构采用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方式发放的助学贷款。1.31抵押农户贷款1251:指填报机构发放的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之外的各种抵押农户贷款。1.32抵押农业经济组织贷款1252:指填报机构发放的各种抵押农业经济组织贷款。1.33抵押农村工商业贷款1253:指填报机构发放的各种抵押农村商业、工业企业贷款。1.34抵押其他贷款1254:指填报机构发放的各种抵押其他贷款。1.35质押农户贷款1255:指填报机构发放的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之外的各种质押农户贷款。1.36质押农业经济组织贷款1256:指填报机构发放的各种质押农业经济组织贷款。1.37质押农村工商业贷款1257:指填报机构发放的各种质押农村商业、工业企业贷款。1.38质押其他贷款1258:指填报机构发放的各种质押其他贷款。1.39逾期贷款小计016:指填报机构发放的逾期农户贷款、逾期农业经济组织贷款、逾期农村工商业贷款、逾期其他贷款、逾期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逾期农户联保贷款、逾期助学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垫款、应收再贴现款项和应收转贴款款项之和。1.40逾期农户贷款1261:指填报机构发放的已经逾期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之外的农户贷款。1.41逾期农业经济组织贷款1262:指填报机构发放的已经逾期农业经济组织贷款。1.42逾期农村工商业贷款1263:指填报机构发放的已经逾期农村工商业贷款。1.43逾期其他贷款1264:指填报机构发放的已经逾期其他贷款。1.44逾期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266:指填报机构发放的已经逾期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45逾期农户联保贷款1267:指填报机构发放的已经逾期农户联保贷款。1.46逾期助学贷款1268:指填报机构发放的已经逾期助学贷款。1.47银行承兑汇票垫款1269:指报告期末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后,出票人无款或款项不足支付时,填报机构垫付的款项。1.48呆滞贷款小计017:指填报机构发放的呆滞农户贷款、呆滞农业经济组织贷款、呆滞农村工商业贷款、呆滞其他贷款、呆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呆滞农户联保贷款和呆滞助学贷款之和。1.49呆滞农户贷款1271:指填报机构发放的逾期已经超过90天的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之外的农户贷款。1.50呆滞农业经济组织贷款1272:指填报机构发放的逾期已经超过90天的,以及贷款虽然未逾期或逾期不满90天,但生产经营已终止,项目已停建的农业经济组织贷款。1.51呆滞农村工商业贷款1273:指填报机构发放的逾期已经超过90天的,以及贷款虽然未逾期或逾期不满90天,但生产经营已终止,项目已停建的农村工商业贷款。1.52呆滞其他贷款1274:指填报机构发放的逾期已经超过90天的,以及贷款虽然未逾期或逾期不满90天,但生产经营已终止,项目已停建的其他贷款。1.53呆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276:指填报机构发放的逾期已经超过90天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54呆滞农户联保贷款1277:指填报机构发放的逾期已经超过90天的农户联保贷款。1.55呆滞助学贷款1278:指填报机构发放的逾期已经超过90天的助学贷款。1.56呆账贷款小计018:指填报机构发放的呆账农户贷款、呆账农业经济组织贷款、呆账农村工商业贷款、呆账其他贷款、呆账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呆账农户联保贷款和呆账助学贷款之和。1.57呆账农户贷款1281:指填报机构发放,按照规定列为呆账的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之外的农户贷款。1.58呆账农业经济组织贷款1282:指填报机构发放,按照规定列为呆账的农业经济组织贷款。1.59呆账农村工商业贷款1283:指填报机构发放,按照规定列为呆账的农村工商业贷款。1.60呆账其他贷款1284:指填报机构发放,按照规定列为呆账的其他贷款。1.61呆账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286:指填报机构发放,按照规定列为呆账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62呆账农户联保贷款1287:指填报机构发放,按照规定列为呆账的农户联保贷款。1.63呆账助学贷款1288:指填报机构发放,按照规定列为呆账的助学贷款。1.64贴现1289:指填报机构按照一定的贴现率对工商企业提出的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办理贴现业务而发生的款项。1.65待处理抵债资产1290:指填报机构通过依法收贷或办理抵押、质押业务取得所有权并准备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的实物抵债资产。1.66呆账准备1291:指填报机构按风险资产的一定比例提取的用于补偿风险资产损失的准备。1.67抵债资产待变现利息1292:指填报机构接收的待处理抵债资产计价价值中的表外应收利息部分,在抵债资产处置变现以前在本科目核算。1.68买入外币票据1293:指填报机构按一定的贴现率买入融资申请人尚未到期托收的票据,包括银行汇票、本票等。1.69买入返售债券1295:指填报机构按规定进行债券回购业务买入债券所发生的成本。1.70买入返售信贷资产1296:指填报机构按规定进行信贷资产回购业务买入信贷资产所发生的成本。1.71应收利息1321:指填报机构各项贷款、存放中央银行、农业银行(定期)以及调出、拆出资金等,应按季或按年收取利息而未收取的利息。1.72应收再贴现款项1323:指填报机构收到中央银行退回的再贴现票据。1.73应收转贴现款项1324:指填报机构收到同业(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退回的转贴现票据。1.74其他应收款 1391:指填报机构应收、暂付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1.75委托及代理资产业务1392:指填报机构接受农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其他单位(人)委托办理的委托、信托放款和代收业务。1.76短期投资1411:指填报机构购入的各种能够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和其他投资。1.77长期投资1421:指填报机构购入的不准备在一年时间内变现的投资。1.78入股联社资金1422:指填报机构(含各级联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向上级联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入股的资金。1.79固定资产1511:指填报机构所拥有的固定资产的原价。1.80累计折旧1521:指填报机构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1.81固定资产清理1531:指填报机构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价值及其在清理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1.82在建工程1541:指填报机构进行各项工程,包括购建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在建工程支出。1.83无形资产1611:指填报机构为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1.84递延资产1621:指填报机构发生的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如开办费、债券发行费用、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和固定资产修理的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等。1.85广告费结转1623:指填报机构结转以后年度摊销的广告费用。1.86待处理财产损益1631:指填报机构在清查财产和经营中查明的各项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的款项。2.负债类部分(行:88133;列:AF):2.负债类02:指填报机构负债类各科目的合计数。2.1存款小计a02:指填报机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定期储蓄存款、财政性存款、待结算财政款项、地方财政库款、财政预算外存款、财政预算专项存款、银行卡、应解汇款和保证金之和。2.2活期存款2011: 指填报机构吸收的企事业单位、个体经济户的活期存款及信用卡存款。2.3财政性存款2012:指填报机构吸收的行政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的财政性存款。2.4待结算财政款项2013:指填报机构办理乡镇国库和国库经收处业务的收纳、划解的预算收入。2.5地方财政库款2014: 指核算填报机构的乡镇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2.6财政预算外存款2015:指核算填报机构的乡镇财政预算外资金及自筹资金的收支。2.7财政预算专项存款2016: 指填报机构代理的县级财政预算专项资金的收入、支拨和上解。2.8银行卡2017:指填报机构办理的单位或个人的银行卡业务吸收的存款。2.9定期存款2051:指填报机构吸收的企事业存入的定期款项。2.10活期储蓄存款2111:指填报机构吸收的城乡居民活期储蓄存款及定活两便储蓄存款。2.11定期储蓄存款2151:指填报机构吸收的城乡居民个人定期储蓄存款。2.12教育储蓄存款2155:指填报机构按照教育储蓄管理办法规定吸收的存款。2.13借入银行款2311:指填报机构向其他金融机构(不包括中央银行)借入的各种借款(含一年以上长期借款)。2.14借入中央银行款项2312:指填报机构向中央银行借入的除支农再贷款之外的各种款项。2.15借入支农再贷款2313:指填报机构向中央银行借入的支农再贷款。2.16央行拨付专项票据资金2314:中央银行实际兑付填报机构专项中央票据时的资金额度。2.17拨入营运资金2316:指填报机构各分支机构收到机构本部拨入的人民币和外币营运资金。2.18同业存放款项2321:指填报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日常结算往来款项和同业存入填报机构的各种款项。2.19信用社上存联社款项2323:指填报机构上存县联社、市地联社或省联社的准备金和一般转存款,或县联社上存市地联社、省联社的准备金和一般转存款,或市地联社上存省联社的准备金和一般转存款。2.20调入调剂资金2412:指填报机构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含各级联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之间的调入款项。2.21银行业拆入2413:指填报机构借入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金融性公司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含城市信用社)的短期或临时性资金。2.22卖出回购债券款2415:指填报机构按规定进行债券回购业务卖出债券取得的款项。2.23卖出回购信贷资产款2416: 指填报机构按规定进行信贷资产回购业务卖出信贷资产取得的款项。2.24金融性公司拆入2421:指填报机构向金融性公司借入的短期或临时性资金。2.25应解汇款2431:指填报机构办理汇款业务中收到的待解散付的款项以及异地采购单位或个人临时性存款和其他临时性存款。2.26汇出汇款2441:指填报机构受单位或个人的委托汇往外地的款项。2.27全国联行汇出汇款2832:指填报机构签发全国联行汇票而存放本社的款项。2.28保证金2511:指填报机构收到的单位存入的各种保证金存款,如信用证保证金、承兑汇票保证金、保函保证金和担保保证金。2.29应付利息2611:指填报机构吸收的一年(含一年)以上定期存款,根据有关制度规定的范围和方法计提当期应付的利息。2.30其他应付款2621:指填报机构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2.31委托及代理负债业务2622:指填报机构接受农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单位(人)委托办理的委托、信托和代付业务的资金。2.32应付工资2631:指填报机构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2.33应付福利费2641:指填报机构按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2.34管理部门统筹资金2642:省、市(地)、县级联社统筹的管理费、保险金和其他统筹资金等。2.35应交税金2651:指填报机构应交纳的各种税金。如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所得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2.36应缴代扣利息税2653:指填报机构代扣代的储蓄息税。2.37应付利润2661:指填报机构应支付给投资者的利润,包括应付国家、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投资利润。2.38预提费用2671:指填报机构预先提取但未实际支付的各种费用,如预提的租金、保险费和固定资产修理费等。2.39待转资产价值2675:指填报机构待转的接受捐赠资产。2.40长期借款2711:指填报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不包括向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各种借款)。2.41发行债券2721:指填报机构为筹措长期资金而发行的金融和代理债券及应付利息。2.42长期应付款2731:指填报机构除长期借款、发行债券和次级长期债务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如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费等。2.43递延税款2735:指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填报机构,由于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所得税之间的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以及以后各期转回的金额。2.44外汇买卖2811:指填报机构发生的各种货币之间的买卖及兑换金额。2.45住房周转金2911:指填报机构从各种来源取得的用于职工住房方面的资金。3.资产负债共同类部分(行:134150;列:AF):3.资产负债共同类03:指填报机构资产负债共同类各科目的合计数。3.1特约汇兑往账4601:指填报机构汇出社通过特约电子汇兑往来发出的往账划收或划付款项。3.2特约汇兑来账4602:指填报机构汇入社通过特约电子汇兑往来接收的来账款项。3.3上年汇兑往账4611:指填报机构上年度通过特约电子汇兑往来划拨的往账款项。3.4上年汇兑来账4612:指填报机构上年度通过特约电子汇兑往来划拨的来账款项。3.5汇兑汇差4615:指填报机构参加特约电子汇兑往来所形成的应收、应付汇差。3.6省辖往账4621:指填报机构参加省级联行(包括自办省辖和银行省辖)的业务收到的往账款项。3.7省辖来账4622:指填报机构参加省级联行(包括自办省辖和银行省辖)的业务收到的来账款项。3.8上年省辖往账4625:指填报机构上年度省辖往账款项。3.9上年省辖来账4626:指填报机构上年度省辖来账款项。3.10省辖汇兑汇差4629:指填报机构参加省辖往来业务形成的应收应付汇差。3.11县辖往账4631:指填报机构参加县辖往来发出的往账划收或划付款项。3.12县辖来账4632:指填报机构参加县辖往来接收的来账款项。3.13上年县辖往账4635:指填报机构上年度县辖往账款项。3.14上年县辖来账4636:指填报机构上年度县辖来账款项。3.15县辖汇兑汇差4639:指填报机构参加县辖往来业务形成的应收应付汇差。3.16社(行)内往来 4641: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与所属并表制的营业网点(含分支机构)之间发生的资金往来,以及年终各营业网点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划转的损益。4.所有者权益类部分(行:151157;列:AF):4.所有者权益类04:指填报机构所有者权益类各科目的合计数。4.1实收资本(股本)3011:指填报机构吸收和转增的股本金,包括资格股和投资股。4.2资本公积3021:指填报机构取得的资本公积。4.3盈余公积3031:指填报机构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和公益金。4.4一般准备3041:本科目核算填报机构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4.5本年利润3111:指填报机构在本年度实现的利润(或亏损)总额。4.6利润分配3121:指填报机构按规定分配的利润或应弥补的亏损和历年分配(或弥补亏损)后的结存余额。5.或有资产负债类部分(行:158160;列:AF):5.或有资产负债类05:指填报机构或有资产负债类各科目的合计数。5.1应收承兑汇票6011:指填报机构承兑的商业汇票业务,反映填报机构对承兑申请人所拥有的债权和对收款人所负的责任。承兑商业汇票时,借记“应收承兑汇票”科目,商业汇票兑付后,贷记“应收承兑汇票”科目。5.2承兑汇票6012:指填报机构承兑的商业汇票业务,反映填报机构对承兑申请人所拥有的债权和对收款人所负的责任。承兑商业汇票时,贷记“承兑汇票”科目,商业汇票兑付后,借记“承兑汇票”科目。6.损益类部分(行:161176;列:AF):6.损益类06:指填报机构损益类各科目的合计数。6.1利息收入5011:指填报机构各类贷款发的利息收入和融资租赁利息收入。6.2金融机构往来收入5021:指填报机构与金融机构往来而发生的利息收入以及填报机构存入其他金融机构(除中央银行)的存款利息收入。6.3手续费收入5111:指填报机构办理各项业务收取的手续费收入。6.4其他营业收入5121:指填报机构除贷款、投资和代理业务以及金融机构往来以外的其他营业收入。6.5投资收益5141:指填报机构长、短期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和股票投资、其他投资分得的股利和利润。6.6营业外收入5151:指填报机构经营业务以外的各项收入。6.7利息支出5211:指填报机构各类存款发生的利息支出。6.8金融机构往来支出5221:指填报机构与金融机构往来而发生的利息支出。6.9手续费支出5311:指填报机构支付给信用站或委托其他单位代办业务而支付的手续费以及填报机构因办理结算业务,支付给其他金融机构或资金清算组织的手续费。6.10营业费用5321:指填报机构在业务经营和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各项费用。6.11营业税金及附加5331:指填报机构缴纳应由经营收入负责的各种税金。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等。6.12其他营业支出5341:指填报机构除利息支出、金融机构往来支出、手续费支出、营业费用和营业税金及附加以外的其他营业支出。6.13营业外支出5361:指填报机构发生的与业务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6.14所得税5501:指填报机构按规定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6.15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601:指填报机构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7.合计10:指填报机构1.资产类、2.负债类、3. 资产负债共同类、4.所有者权益类、5.或有资产负债类、6.损益类各项目的合计数。第四部分:核对关系1、纵向计算:1.=1.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65+1.66+1.67+1.68+1.69+1.70+1.71+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适用于A、B、C、D、E、F列;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8+1.56+1.64,适用于A、B、C、D、E、F列;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72 +1.73,适用于A、B、C、D、E、F列;1.48= 1.49+ 1.50+1.51+1.52+1.53+1.54+1.55,适用于A、B、C、D、E、F列;1.56= 1.57+ 1.58+1.59+1.60+1.61+1.62+1.63,适用于A、B、C、D、E、F列;2.=2.1+2.4+2.5+2.6+2.7+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6+2.27+2.29+2.30+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40+2.41+2.42+2.43+2.44+2.45,适用于A、B、C、D、E、F列;2.1=2.2+2.3+2.8+2.9+2.10 +2.11+2.12+2.25+2.28,适用于A、B、C、D、E、F列;3.=3.1+3.2+3.3+3.4+3.5+3.6+3.7+3.8+3.9+3.10+3.11+3.12+3.13+3.14+3.15+3.16,适用于A、B、C、D、E、F列;4.=4.1+4.2+4.3+4.4+4.5+4.6,适用于A、B、C、D、E、F列;5.=5.1+5.2,适用于A、B、C、D、E、F列;6.=6.1+6.2+6.3+6.4+6.5+6.6+6.7+6.8+6.9+6.10+6.11+6.12+6.13+6.14+6.15,适用于A、B、C、D、E、F列;7.=1.+2.+3.+4.+5.+6.,适用于A、B、C、D、E、F列;2、横向计算:(1)资产类:A-B+C-D=E,适用于1.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 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 1.81、1.82、1.83、1.84、1.85、1.86。B- A +D -C =F,适用于1.66、1.67、1.80。(2)负债类:B- A +D -C =F,适用于2.1、2.2、2.3、2.4、2.5、2.6、2.7、2.8、2.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40、2.41、2.42、2.43、2.45。如果(B- A +D -C)0,则B- A +D -C=F,否则(B- A +D -C)(1)=E,适用于2.44。(3)资产负债共同类:如果(A-B+C-D)0,则A-B+C-D=E-F,适用于3.1、3.2、3.3、3.4、3.5、3.6、3.7、3.8、3.9、3.10、3.11、3.12、3.13、3.14、3.15、3.16。(4)所有者权益类:B- A +D -C =F,适用于4.1、4.2、4.3、4.4。如果(B- A +D -C)0,则B- A +D -C=F,否则(B- A +D -C)(1)=E,适用于4.5、4.6。(5)或有资产负债类:A-B+C-D=E,适用于5.1。B- A +D -C =F,适用于5.2。(6)损益类:B- A +D -C =F,适用于6.1、6.2、6.3、6.4、6.5、6.6。A-B+C-D=E,适用于6.7、6.8、6.9、6.10、6.11、6.12、6.13、6.14。如果(A-B+C-D)0,则A-B+C-D=E,否则(A-B+C-D)(1)=F,适用于6.15。(7)合计7.A=7.B,7.C=7.D,7.E=7.F报表解读【设计思路】本表是一张全面反映填报机构各项业务经营结果和发展情况的报表,主要用于对填报机构业务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主要内容】本表是填报机构按照银监会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代号、名称和顺序,分资产类、负债类、资产负债共同类、所有者权益、或有资产负债类和损益类六大部分内容,分别按上期末借方余额、上期末贷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末借方余额和本期末贷方余额六列内容填制。【审核要点】1.填报机构是否按照银监会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代号、名称和顺序填制。2.科目余额计算是否存在错误或填反方向,资产总额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和是否相符。3.纵向:资产类、负债类、资产负债共同类、所有者权益、或有资产负债类中的全部其中项数额合计是否分别与其相对应的资产类、负债类、资产负债共同类、所有者权益、或有资产负债类总计数额一致。贷款小计、存款小计是否按照规定科目加计。4.横向:期末余额在借方时,是否符合关系式“上期末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末借方余额”;期末余额在贷方时,是否符合关系式“上期末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末贷方余额”。5.表内所有科目的上下期余额是否衔接一致(增改科目除外)。6.本表数据应与“非现场监管报表”中“基础报表”的相同项目数据保持一致。7表内校验关系与该表填报说明中核对关系相同。S4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补充数据表填报说明第一部分:引言本报表旨在收集填报机构计算资本充足率的有关补充数据,用于对有关机构资本充足率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第二部分:一般说明1报表名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补充数据表2报表编码:银监统G044号3填报机构:填报本表的机构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县(市、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和地(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县(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省(市、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4报送频度:月报5报送时间:月后10日内报,逢“劳动节”、“国庆节”法定节假日顺延三天。6报送方式:以电子报表形式报送银监会。7数据单位:万元。8四舍五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9本报表为本外币合并报表,除权益类项目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外币折算为人民币时,应按照报告期末最后一天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的基准汇价进行折算。根据财政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权益类项目按历史汇率折合为人民币,不同时期汇率之间形成的差额,按相应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等四种主要货币以外的其他货币对人民币的折算汇率,以报告期末最后一天美元对人民币的基准汇率与同一天上午9时国际外汇市场其他货币兑美元汇率套算确定。10本表不要求报送分地区和分机构数据。 第三部分:具体说明1.存放全国性银行款项:指报告期末填报机构存放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的款项。全国性银行不含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2.存放非全国性银行同业款项:指报告期末填报机构存放在非全国性银行的款项。3.正常拆放全国性银行业:指报告期末填报机构拆借给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的未到期的短期资金。全国性银行不含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4.逾期拆放全国性银行业:指报告期末填报机构拆借给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的已经逾期的短期资金。全国性银行不含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5.正常拆放其他银行业:指报告期末填报机构拆借给除全国性银行以外的其他银行业未到期的短期资金。6.逾期拆放其他银行业:指报告期末填报机构拆借给除全国性银行以外的其他银行业的已经逾期的短期资金。7.正常拆放金融性公司:指报告期末填报机构拆借给其他非银行金融性公司未到期的短期资金。8.逾期拆放金融性公司:指报告期末填报机构拆借给其他非银行金融性公司已经逾期的短期资金。9.正常调出调剂资金:指报告期末填报机构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之间未到期的调出款项。10.逾期调出调剂资金:指报告期末填报机构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之间已经逾期的调出款项。11.运用支农再贷款发放的贷款:指报告期末填报机构运用人民银行发放的支农再贷款而发放的贷款。因人民银行发放的支农再贷款可全额使用,资金来源与存款无关,运用支农再贷款发放的贷款应从各项贷款中扣除。12.全国性银行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指报告期末填报机构按照一定的贴现率对企业提出的全国性银行银行承兑汇票办理贴现业务而发生的款项。13.其他商业银行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指报告期末填报机构按照一定的贴现率对企业提出的其他商业银行银行承兑汇票办理贴现业务而发生的款项。14.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指报告期末填报机构按照一定的贴现率对企业提出的商业承兑汇票办理贴现业务而发生的款项。15.短期其他应收款:指报告期末填报机构一年内(含一年)的应收、暂付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16.长期其他应收款:指报告期末填报机构挂账一年以上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17.长期国债投资:指报告期末填报机构购入的不准备在一年内(含一年)的变现的国债。18.政策性银行债券投资:指报告期末填报机构购买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债券。19.上市长期企业债券投资:指报告期末填报机构购入的不准备在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上市长期企业债券。20.持有政策性银行发行次级债:指报告期末填报机构持有政策性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券和其他次级债务期末余额。21.持有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指报告期末填报机构持有商业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券和其他次级债务期末余额。22.其他长期债券投资: 指报告期末填报机构购入的不准备在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其他长期债券投资。23.其他长期投资:指报告期末填报机构购入的不准备在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其他长期投资。24.不良其他长期投资:指报告期末填报机构到期没有兑现的其他长期债券投资和当年没有收益的其他长期投资。25.本期资产损失准备少提金额:指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兰州交通大学《植物造景技术理论(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综合监控口算题大全附答案
- 石油化工基地土石方开挖质量控制措施
-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柳州市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政策的探索与实践
- Runx3及Hp在胃疾病演变中的表达规律与关联探究
- 100-低地板轻轨车辆动力学性能:模型、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研究
- 2025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照明控制器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仪表设计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
- 2024-2030年中国一线城市房地产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风力发电用高强度螺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山西省大同市恒山水库清淤及矿山修复工程
- 王者荣耀卖号合同模板
- VDA6.3-2023版审核检查表
- 北京协和医院遗体解剖检验同意书
- 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普通地质学教材
-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解读(全文)
- GB/T 11352-1989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 FZ/T 12039-2013喷气涡流纺粘纤纯纺及涤粘混纺本色纱
- 电子教案与课件: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第2章-制药安全技术基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