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石潭记课堂预设【教学目的】1、反复诵读, 积累词汇;陶冶文言语感,试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约20分钟时完成)2、赏析课文,学用赏析性语言 ,体验作者游潭时在幽美的景物描写中渗透着复杂的感受和情怀。这是文章突出的文学成就之所在,是大家的欣赏点,也涉及文章的主题。(教学难点,约20分钟时完成)【教学设想】1、从文体上看,本文首先是一篇文言文,然后才是一篇游记性散文。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要想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确实是难点,但对于一篇游记散文来说,这也是重点。而且文章又是用文言写成的,领会意思也是一个重点。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尽量遵循文言文的教学原则,先解决语言、文字方面的阅读障碍,指导学生认读文字,掌握并积累词汇。这篇文章在词汇方面,除了一般的一词多义现象外,主要的就是词类的活用,如名词作状语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文化层面和审美层面的教学。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散文,本课教学准备通过诵读和展示画面引导学生感知美,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2、教学方法:读读、说说、议议;在充分对话中生成知识,濡染情感,提升智慧。3、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布置充分预习,至少熟读后初步疏通文意)。4、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关注点】1、上文言文的课堂要用心体现出“言”“文”“人”三位一体的教学法。2、引导并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会,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时刻注意从语言上对学生进行恰当评价。【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出示学习内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教学依据、策略、目的1、导入: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之磅礴,水之灵动,使人迷醉。山水之美,是自然的折光,更是心灵世界的折光。置身于优美的山水之中,看山山有情,赏水水有意。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永州觅得了一处这样的清幽之境。让我们随他一起走进小石潭记,首先看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投影)【学习内容】1、积累文言词汇,陶冶文言语感,试背诵课文。2、赏析课文,学用赏析性语言,体会作者通过此游记表达的凄苦忧伤的感情 。1、听准导入,形成阅读期待。1、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建构的基础上进行的。开头创设情境导入,调动了学生的自我感觉,以达到教材与生活、读者与作者情感上的沟通。容易进入课堂氛围,让学生形成阅读期待。二、读通课文,把握全篇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教学依据、策略、目的(投影)【读通 1、读准字音。2、读顺句子。】1、现在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就两个: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下面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朗读课文给大家听听?(注意下面加点字的读音,视情况加以强调)篁竹( ) 清冽( ) 卷( )石为坻( ) 为嵁 ( ) 佁然( )参差( )披拂 俶( )而远逝 悄( )怆( )幽邃( ) 翕( )忽3、再看这个句子的停顿。听老师读:其岸势/犬牙/差互。4、大家齐读一遍课文。5、好,读到现在,按照目标,我们已读通了课文,下面提高要求,看我们能不能读懂课文。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交流疑难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2、纠正读准读音。3、划出停顿。4、齐读课文。1、以“读”为突破,通过自读、互读、范读、评价、齐读多种读的形式,创设浓厚的阅读古文的氛围,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这一环节,也让学生初步领会到自主互助学习的乐趣。2、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问题不大。三、读懂课文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教学依据、策略、目的现在大家看大屏幕,看清要求。(投影)【读懂1、读课文注释,翻译课文。2、对照译文,读出原文。】1、下面我们先进行第一步,请同学们借助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如有疑难,先同桌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我们大家共同解决。(老师巡视,解答个别学生的提问)2、现在我们交流一下学习的结果,哪个同学在翻译中有困难,可以提出来。(预设)其岸势犬牙差互。译:溪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互相交错。翻译得不错,是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但是你注意到了吗?这一句中有一个词的用法跟平时的用法不太一样,是哪个词?“犬牙”对,犬牙,在这儿译为“象狗的牙齿”。这种用法叫名词作状语,是文言里一种常见的用法。在这篇文章里这样的词还有好几个,大家找找看看,能找到吗?(预设)是“斗折蛇行”的“斗”。还有“斗折蛇行”的“蛇”。“斗”是“像北斗星那样”,“蛇”是“像蛇那样”。找的对,把它们解释一下。蛇,可以解释为“像蛇那样”,也可以解释为“像蛇爬行那样”。其实这种用法,我们在初一时就学过,如蒲松龄的狼里就有这样的句子:“其一犬坐于前。”知道这一句里哪个词是名词作状语吗?“犬”很好,看来大家是弄明白了名词作状语这种文言现象了。课文里还有这种用法的词,再找找看。“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的“西”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下见下潭”的“下” (名词作状语,在下面)“日光下彻”的“下” (名词作状语,向下)“皆若空游无所依” 的“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3、非常正确。大家还有疑问吗?如果没有了,老师就要向你们提问了。提问前先说一下要求:老师先读句子,然后点一名同学来翻译这个句子,大家准备好了。 “坐潭上,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一句中也有两个词的用法有点特殊,大家注意到了吗?看“凄”和“寒”,它们本来是什么意思,在这儿该怎样解释它们呢?(预设)“凄”是“凄凉”,“寒”是“寒冷”的意思。确切地说,是该这样解释:使凄,使寒。这叫使动用法,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4、(投影)积累一词多义全石以为底( ) 潭中鱼可百许头( )(1)为 (2)可为坻,为屿( ) 明灭可见 ( )如鸣佩环( ) 西南而望( )(3)环 (4)而竹树环合( ) 记之而去( )卷石底以出( ) 水尤清冽( )(5)以 (6)清以其境过清( ) 其境过清( )5、这一步的学习就进行到这儿,下面给大家几分钟的准备时间,我们进入下面的学习:对照译文,读出原文。(投影)【全文译文】1、借助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同桌交流讨论。2、(预设)其岸势犬牙差互。有一生译:溪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互相交错。“犬牙”(快速读课文,寻找答案。)(预设)“斗折蛇行”的“斗”。还有“斗折蛇行”的“蛇”。“斗”是“像北斗星那样”,“蛇”是“像蛇那样”。“犬”“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的“西”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下见下潭”的“下” (名词作状语,在下面)“日光下彻”的“下” (名词作状语,向下)“皆若空游无所依” 的“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3译:坐在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人来往,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忧愁悲伤的情感也更深了。“凄”是“凄凉”,“寒”是“寒冷”的意思。5、分段读出原文,个别地方实在读不来就看看课本,或者老师给以提示。在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推敲词语,准确表达意思,正是形成学生表达能力的必修功课,在本课时中用时用力不少,可以实现文言词汇的“积累、整合”,夯实文言之“言”,从而突破文言文的外壳。特别指出:“词类活用”首次在泉州中考2011文言文考纲中作了明确的要求。四、读深课文,读出美文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教学依据、策略、目的(过渡)课文读到这里,看看我们对课文的理解到什么程度了。1、(投影)【请用一个字概括小石潭给人的印象如何?你是怎么得知的?】2、教师引出“美”, (投影)展示小石潭的美景画面,之后要求:根据自己的喜好,尽情欣赏小石潭。请调动你的感官,从文中找出一处你最心神向往的景物、或最能触你展开想象的景物,并用散文的语言将这一景色描绘出来。3、让我们把自己最欣赏的美景在原文基础上通过联想、润色、加工,再在全班朗读。下面请个别同学来把他们的“作品”读一读。(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同时在屏幕上现场出示)哈,展开了想象,拟人的手法让小石潭的鱼儿也仿佛游进了我们的思维中了。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这一同学多次强调潭水的“清澈”,文中第二段好像并没有写呀。(生齐答:有!“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其实也表现了水之清。)同学们真有眼光,这种描写也叫生:侧面描写。对!真聪明!那你们能体会柳宗元当时的心情吗?生:(齐答)高兴,快乐。同学们不仅写得好,而且悟得妙,一句“似与游者相乐。”让我们体会到了柳宗元内心的兴奋与愉悦。(板书乐)同学们听到没有?这一同学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树木写活了,这里的树木虽然繁茂,但不够坚挺,它们在这少有人来的地方好像用“挨着、靠着”来互相安慰。这好像透出一种隐隐的凄凉。再请另一个同学来说说,但所选的不是鱼和树这两种景物。多有创意的描写啊!不仅让我们闻到了竹叶的清香,还让我们聆听了泉水的清脆,真把我们带到了那个小石潭边,从你们加快的脚步声中,我们体会到了你们心情的迫切和愉快。我相信“心乐之。”也让我们和柳宗元的心拉得很近。(过渡)非常感谢大家精彩的表演,这里的小石潭可观、可闻、可听、可触,这里的小石潭石奇、水清、鱼乐、树茂、蔓翠,这真是一个旅游休闲的世外桃源,小石潭的美让人乐在其中,但我们从文中也分明读出了人物的另一种感受忧郁,哪一句显出了作者的忧郁之情? 生:“凄神寒骨,悄怆幽邃”。4、作者的忧从何而来呢? 朗读第一段的一、二两句及第四段。 分析:小石潭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为偏僻,人迹罕至,虽然景色奇美,但过于幽静冷清,时间长了,让人感到寂寞难耐,悲凉从心中涌来。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也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分不开的。 5、(投影)【作者背景简介】 柳宗元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满腹才华,并想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为朝廷出力,因此他积极参与政治改革,但不幸的是,改革失败,一纸调令将他发配到了偏远的永州地区,并让他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司马。没想到祸不单行,此时他老母病故,居处遭火,但他不想把自己蜷缩在悲痛和无助中,他逸逸而行,漫漫而游,他把自己流放到了永州的山水中。所幸的是,永州的山水接纳了他,也读懂了他的快乐与悲哀,更可幸的是,他在永州的小石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一个秀丽奇特的地方,却无人问津,这难道不是自己的写照吗?难怪有人说,小石潭其实是作者的象征,小石潭拥有绝美风姿却淹没于人迹罕至的偏僻之地,柳宗元拥有过人才华却被贬谪到荒凉之地。人与潭产生某种心灵的契合,使他越发觉得凄冷、落寞,倍增失意之感。读小石潭记就如同品一杯淡淡的苦丁茶,清香在前,仔细品味却有一种悲苦在后。(板书忧)让我们再一次重游小石潭,尽情欣赏小石潭的美景,也仔细品味柳宗元内心丰富的情感。6、(投影)请根据图片提示背诵课文1、学生回答2、描绘自己看到的小石潭美景。学生1:我欣赏潭中鱼:“它们在清澈见底的水中快活地摇着尾巴。鱼儿们似乎与阳光玩着捉迷藏,有的静静地倚在岩石上,透过清澈的水,阳光似乎找不到它们。忽然,鱼儿们全游开了,透过斑斑驳驳的树影,它们张开嘴,调皮地对着阳光吐出了一串串的水气,还不忘了与潭边陌生的人摇尾问好呢!”生:(齐答)有!“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其实也表现了水之清。(侧面描写)学生2:我选的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我欣赏到“四周的树林静静地伫立着,它们紧紧地挨着、靠着,似乎除了彼此便失去了依靠,那青翠的脸庞被冷风拥护着,在瑟瑟地颤抖呢?”学生3:我想在“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的竹林溪水边驻足片刻。我欣赏到“沿着小丘走了百二十步,匆匆的竹林挡住了我们前行的脚步,大家决定就此返回。此时,成片的竹香扑鼻而来,几声清脆的鸟鸣传入耳际,叮咚的溪流驱走了我们的疲惫,那是窗前的风铃吗?那分明是一群翩翩飘来的仙女,她们身上的佩环似乎也难与这清脆的流水相媲美了。我们不禁加快了脚步。”生:“凄神寒骨,悄怆幽邃”。4、朗读第一段的一、二两句及第四段。生齐读、试背小石潭记,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结束课堂。本单元课文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与文本有一次更为亲密的接触,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用自己的想象来描绘欣赏到的美景,很细腻,很生动。这里作者、读者、文本之间有了一种深层的交融,学生在品味中走进了小石潭,走进了柳宗元的内心。顺势展示写作背景,突破学习目标二。)6、“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在读中体会幽美的景物描写中渗透着复杂的感受和情怀,“读”成为文言课堂一大亮点。五、总结本课,布置作业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教学依据、策略、目的1、结束课堂:感谢柳宗元,带我们去看了一个秀丽奇特的小石潭;也感谢小石潭,让我们体会了一个失意文人内心丰富的情感;柳宗元的时代已经过去,让我们忘掉柳宗元的悲哀,尽情欣赏小石潭的美景吧!2、(投影)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为小石潭设计景点: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展开合理的想像,设计景点,并对景点做简要说明。(3)请从动静或修辞的角度赏析课文第段。抄写作业。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标准工程承包合同模板2篇
- 应急救援协议(医疗救护)4篇
- 企业间财产租赁合同范本2篇
- 保全车间绩效考核合同6篇
- 新解读《GB-T 30873-2014耐火材料 抗热震性试验方法》
- 新解读《GB-T 31017-2014移动实验室 术语》
- 新解读《GB-T 31124-2014聚碳酸亚丙酯(PPC)》
- 美甲店套餐出售合同范本
- 售后保密合同范本
- 矿产企业合作合同范本
- 2025设备担保抵押借款合同
- 早教托育合伙人合同协议
- 2025年舞蹈培训学校工作计划及方案范文
- 2025至2030年中国视频监控系统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GB/T 45953-2025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 2025陕西寰宇正信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7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AIGC艺术设计 课件 第8章 AIGC艺术设计的思考与展望
- 物业财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九上语文第2课《周总理你在哪里》课件
- 增值税留抵退税培训课件
- 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翻越你的浪浪山》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