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市高二级“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竞赛”初 赛 试 题 说明:1. 本试卷共五大题,30小题,满分100分。竞赛时间80分钟。所有答案均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 2答题前先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填写好学校、班级、姓名等相关资料。一、(20分,每题2分)1下列各句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茫然。C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D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2下列各句与课文不同的一项是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B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C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垣,有所希冀?3下列诗句中,不是咏梅花的一项是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B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4选择适当的“风”填入下面诗句中的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细雨鱼儿出, 燕子斜。 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等闲识得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微雨池塘见, 襟袖知。 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胡马依 ,越鸟巢南枝。A东风 春风 微风 北风 疾风 好风B疾风 微风 春风 东风 好风 北风C微风 春风 东风 好风 疾风 北风D春风 东风 好风 微风 北风 疾风5下列各诗句所描写的传统节目,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A重阳节春节元宵节七夕节冬至B春节重阳节元宵节冬至端午C元宵节春节端午重阳节七夕节D重阳节元宵节春节七夕节端午6依次填入下列诗句横线处有关“飞鸟”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旧时王谢,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帖绣罗襦,双双。人生处处知何似?应似踏雪泥。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社鼓。 A堂前燕金鹧鸪飞鸿沙鸥神鸦B金鹧鸪堂前燕沙鸥神鸦飞鸿C堂前燕金鹧鸪神鸦沙鸥飞鸿D金鹧鸪堂前燕沙鸥飞鸿神鸦7填入下面七绝月夜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人家,北斗阑干南斗。今夜偏知春气,虫声新绿窗纱。A照遮回发B入遐寒闻C半斜暖透D映架近入8填入下面五律横线处的诗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禹庙杜甫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早知乘四载江声走白沙云气嘘青壁疏凿控三巴ABCD9下面是张孝祥念奴娇的上阙,依次填入(甲)(乙)两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洞庭青草,近中秋、(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乙),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A更无一点风色 表里俱澄澈 B更无点风色 表里澄澈C更无一点风影 表里澄清 D更无点风影 表里俱澄清10下面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的诗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能饮一杯无绿蚁新醅酒晚来天欲雪红泥小火炉ABCD二、(20分,每题2分)11浩荡离愁白日斜,。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1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13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赵翼论诗)14在我国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古代妇女勤奋劳作的诗句,迢迢牵牛星中描写河汉女勤劳织布的诗句是:,。15请写出琵琶行中直接描写月色的诗句:“”、“”。16“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可以用鸿门宴中故事“ , ”来表达。 17国务院台办陈云林主任在欢送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仪式上,看到机场半晴半雨的天气,便引用了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说,今天北京的天气“,”。18李密在陈情表中各用两个成语分别形容自己的孤苦和祖母的病危,它们是: 19陆游书愤中的一联运用六个意象直接组合,概括了宋军两次抗金的大胜仗,从而抒发了爱国的豪情,这一联是:,。20同学即将离别,请你选用两句古诗来勉励他:,。三、(20分)2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一别心知两地秋”中“两地秋”是双关语;表面上写 ,实际上却是表达 。 (4分) 诗的三、四句情景交融,请简要赏析。(6分)2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此词为辛弃疾罢官乡居期间所作。 词的上阙中“破”和“鸣”二字非常传神,请简要赏析。(6分)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将“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花”对比,请说说这两句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品格?(4分)四、(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327题。黄冈新建小竹楼记宋王禹偁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敻,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幹、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注:宋真宗咸平元年(998)除夕,作者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次年三月到达任所,建竹楼二间,同年八月作文以记。刳(k):剖。子城:大城所属的小城,即内城或附在城垣上的瓮城或月城。雉堞:城墙。榛:荆棘。秽:荒芜。挹(y):原意是汲取,这里有收入眼底的意思。濑:从沙上流过的水。江濑,泛指水上风光。幽阒(q):指环境清幽寂静。阒,寂静。辽敻(xing):指视野辽阔绵远。敻,绵远。概:状况,这里指生活状况。西掖:即中书省,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比屋皆然 B 不可具状挥汗如雨,比肩继踵 灼灼状桃花之鲜C竹之为瓦,仅十稔 D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不为困穷宁有此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2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禹偁“豁达自适”的一组是 (3分) 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ABCD25下列对原文的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二自然段描写竹楼极富特点,由景及人,由视觉到听觉,多层次的渲染,写出了竹楼的佳趣。B这篇散文表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既有遭遇坎坷的嗟叹,又有悠然闲适的自娱,还有乐此不疲的自遣。C第三自然段写作者想象自己辞官以后看书、焚香、饮酒、品茶、赏月,悠闲自得的生活状况。D本文语言清新自然,恰当地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形象生动,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2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2分) 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4分)27王安石曾谓“竹楼记胜醉翁亭记”(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三十六)。你是怎样看的?请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手法中选择一点,做具体分析。(5分)五、(20分)28对仗(对偶),是我国古代诗人最常用最喜用的艺术手法之一,堪称传统文化的瑰宝。试按照对仗的基本要求(平仄可不论),完成题。(5分) 选择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一句,与下面的诗句形成严谨的对仗。(2分) ,身披莱子衣。 以“好书不厌看还读”为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3分)29古诗多情景交融,请你以“春雨”为话题创作两句七言诗句。要求上句写景,下句抒情。 (5分)30某校举办艺术节,语文科为此要求参赛者写一首词。请你以“艺术节”为话题,仿照白居易的小令江南好,自拟诗题学写一首江南好,诗中要求出现“艺术”和“素质”两个词语。平仄可不论,但要求押韵。(10分)江南好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广州市高二级“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竞赛”初赛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20分)1C(A“烦”应为“繁”;B“茫”应为“惘”;D“蔼”应为“霭”)2D(“垣”应为“桓”)3B(A出自王安石梅花;B出自黄巢题菊花,其中的“西风”指秋风;C出自林逋山园小梅;D出自黄庭坚次韵中玉早梅)4C(出自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出自晏殊踏莎行;出自朱熹春日;出自 杜 牧江上逢友人;出自李世民赐萧璃;出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5D(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阴历九月九为重阳节; 出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诗句描写的是元宵佳节,满城万灯千盏,遍地生辉,又时有焰火璀璨冲天的景象;出自王安石元日,除夕放爆竹是我国传统民 俗;出自秦观鹊桥仙,鹊桥是传说中七月初七(七夕节,又叫乞巧节)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地方;出自唐代文秀端午,“楚江”“直臣冤”暗写 屈原投江自尽的事。)6A(出自刘禹锡乌衣巷出自温庭筠菩萨蛮出自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出自陆游秋思出自辛弃疾永遇乐)7C (根据诗的压韵和平仄判断)8B(根据押韵和律诗颈联对仗的特点判断)9A(根据词牌的格式要求及语境判断)10B(根据押韵和句意判断)20分。单项选择,多选的,该题不给分。二、(20分)11吟鞭东指即天涯化作春泥更护花1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1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14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15别时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16项庄舞剑,意在沛公。1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18 茕茕独立 形影相吊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19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20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0分。1115题、17题、19题、20题,每题2分;一横线 1分。16题1分,答对其中一横线不给分。18题2分,答对一横线不给分,答对两横线1分,答对三横线1分,答对四横线2分。凡错、漏、多一字,该横线不得分。三、(20分)21(10分) 时令 诗人的“愁”绪 这样使用谐音双关的手法使诗歌情景交融,更含蓄凝练,用萧瑟的秋景来强化诗人的离情别绪。 4分。意思对即可,前问每一横线 1分;后问2分 “江南”、“江北”,既是友人行舟的路线,也是诗人目送的方向,加上“日晚” 而“望”,表达对友人绵绵的思念; “寒鸦飞尽水悠悠”,江面上的“寒鸦”“飞尽”了,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渲染了孤寂伤感的氛围,从而表达对友人悠悠的情思。 6分。分析“景”3分,分析 “情” 3分。22(10分)“破”是撑破的意思,写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透明薄膜的情景,“破”传神地表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鸣”写出黄犊在平坡上乍见春草而发出欢快叫声的神态。 “破”、“鸣”两个字表现初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特点,表达词人对充满生机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6分。对“破”、“鸣”的 赏析各3分。城中桃李忧风愁雨,田野溪边荠菜花迎风开放,词人用憔悴伤残的情景与生机勃勃的景象作鲜明的对比,表现荠菜花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作者对不屈精神和顽强生命力的崇敬和追求。或:表现作者对农村自然风光的热爱及对城市上层社会的鄙弃之情。4分。“对比”内容 2分,诗人品格或情感 2分。23C(为:动词,“做”/介词,“因为”。A比:动词,“并,挨着”的意思。B状:动词,“描绘”。D因:连词,“于是”。)(3分,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24B(句说明用竹造屋的方法;句表明作者不屑于声色歌舞的生活。故,都不能说明王禹偁“豁达自适”)(3分,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25C(首先,第三自然段所写的是真实的竹楼生活,并非作者想象的场景;第二,“退之暇”指公务之余,而不是“辞官以后”。)(3分,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26那不是风雅之士要做的事情,我是不赞成的。2分。大意1分,“骚人”1分。希望接任我的人与我志趣相同,继承我的志向不断修缮它,那么也许这座竹楼就不会朽烂了。4分。大意1分,“幸”、“嗣”、“庶”各1分。27略。5分。有明确观点2分,能使用文章材料作具体分析3分。自圆其说即可。28 脚著谢公屐2分。错、多、漏一字,该题不给分。 示例:益友何妨去复来3分。结构1分,句尾字平声1分,语意1分。29略。5分。话题1分,景2分,情2分;“情”“景”不一致,扣2分;仅默写古诗原句不给分。30略。10分。 “艺术节”1分,“素质”1分,对仗2分,押韵3分,表意和语言3分。不以“艺术节”为话题,扣8分或8分以上附参考译文:黄冈地方盛产竹子,大的粗如椽子,竹匠剖开它,削去竹节,用它代替陶瓦,家家的房屋都是这样,因为竹瓦价格便宜而且又省工。子 城的西北角,上面的矮墙都毁坏了,长着茂密的野草,一片荒秽,我因而在那里建造两间小竹楼,与月波楼相接连。登上竹楼,远望可以一览无余地欣赏山色,平视 可以将江滩、碧波尽收眼底。那清幽静谧、辽阔绵远的景象,实在无法一一描述出来。夏天适宜有急雨,在这里仿佛听到瀑布一样的声音;冬天适宜下点雪,在这里 听到如碎琼乱玉的敲击声。适宜在这里弹琴,琴声清虚和畅;适宜在这里吟诗,诗的韵味清雅绝妙;适宜在这里下棋,棋子声丁丁动听,适宜在这里投壶,箭声铮铮 悦耳。这些悦耳的声音都是依靠竹楼形成的。每 天办完公事回来休息的时候,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手里拿着一卷周易,焚香静静地坐在楼中,能排除世俗的杂念。这里除了江山之外,只见扬帆的船,沙洲 上的鸟,天上的云烟和苍茫的竹树罢了。等到酒醒之后,茶炉的烟火已经熄灭,送走了落日,迎来了胶结的月色,此也是贬谪外地的一种乐事啊。那齐云楼、落星楼,高大是高大了;那井幹楼、丽谯楼,华丽是华丽了,只不过是用来安置一些乐妓舞女,让她们在楼上唱歌跳舞,那不是风雅之士要做的事情,我是不赞成的。我 听竹匠说:“竹片做的瓦只能用十年,如果铺两层,能用二十年。”唉,我在至道元年,由翰林学士被贬到滁州,至道二年调到扬州,至道三年重返中书省,成平元 年除夕又接到贬往齐安的调令,今年闰三月来到齐安郡。四年当中,奔波不息,没有一点空暇的时间,还不知道明年又在哪里,难道我还怕竹楼容易毁坏吗?希望接任我的人与我志趣相同,继续修缮它,那么这座竹楼就不会朽烂了。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撰记。2006年广州市高二级“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竞赛”决赛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20分)1D(A应为“脉脉不得语”;B应为“舞榭歌台”;C应为“蓝田日暖玉生烟”)2C(“勾”应为“钩”)3A(出自唐代诗人唐彦谦的垂柳,诗的最后两句是说婆娑于江畔的垂柳,本是无心所插,却害得楚王宫中的嫔妃们为使腰支也像垂柳般纤细轻盈,连饭也不敢吃,而白白饿死,讽刺了当时大臣竞相以善于窥测皇帝意向为能,极尽逢合谄媚的丑态,表达了诗人的愤世嫉俗之情;B出自唐代诗人雍裕之的江边柳,诗中的“丝不断”表达了女主人公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的惜别之情;C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抒写了戍边士兵的怀乡之情;D出自李白的塞下曲,“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简称,表现了春天边塞艰苦的环境,表达了边塞将士的思乡之情。)4. D句意:(对任何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句话阐明了“教”与“学”的方法及态度,不是谈论“为人处世”道理的。A句意:可以与他说话却不与他说,就会失掉友人;不可以与他说话却与他说,就是浪费言语。B句意:聪明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C句意: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以公平无私来对待仇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5D(出自宋代汪藻的春日;出自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石榴花于五月开放,温庭筠有诗句“海榴开似火,先解报春风”,明代蒋一葵的燕京五月歌中有诗句:“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出自白居易木芙蓉下招客饮,木莲又名木芙蓉,金秋开放;出自宋代志南和尚的绝句)6A(出自王安石元日,“桃符”是古时习俗,春节用桃木板写神荼、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以压邪;出自唐代张封建竞渡歌,农历五月五为端午节;出自宋代高菊涧的清明;出自唐人姚合的诗,因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出自李商隐月夕,中秋节又称“月夕”;出自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元宵节有点放花灯的习俗;出自王建十五夜望月;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7D(根据格律诗的对仗和押韵特点及诗歌的背景知识来判断。其中,“蜀先主”指刘备,“得相”指刘备得到了孔明的辅佐,“生儿不象贤”指“扶不起的阿斗”刘禅。)8B(根据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词牌特点来判断)9C(根据格律诗的押韵特点可确定为诗歌的第三句。根据诗歌内容及思路可确定其余三句的顺序:扣题点出“夏日”,由时令写起,故可以确定为诗歌的首句;写诗人立于山亭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接下来的两句都是描写池塘及池塘周围的景色的,故可以断定为诗歌的第二句;承接,正因为“微风起”,才有“一院香”,故为诗歌的第四句。)10C(根据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格律特点判断:第一、二句要求字数、结构、平仄相同,且从描写景物的顺序来看,先“声”后“月”,故为元曲的第一、二句;天净沙的第四句是四字句,故可确定为该曲的第四句。从内容来分析,是写孤村冬景的,其顺序是由远而近,即写远山,写孤村茅屋,故为该曲的第三四五句。)20分。单项选择,多选的,该题不给分。二、(20分)11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12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 1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前三字可要可不要)14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15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16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或: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17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18一蓑烟雨任平生小楼一夜听春雨19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20例: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君子之交淡如水 小人之交甘若醴 20分。每题2分;除13题外,每横线 1分;13题答对一横线不给分,答对两横线1分,答对三横线2分;凡错、漏、多一字,该横线不得分。三、(20分)21陈诗描写了边塞上寒风凛冽,树木凋零的恶劣环境,但正是在这艰苦的环境中,猎猎的红旗在皑皑的雪山上飘扬,表现出戍边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表现了将士们积极乐观的情绪。王诗描写了边塞“秋月”下响起琵琶声的凄清景象,烘托边关将士们背井离乡的悲怆愁绪,表达他们悠长哀婉的思乡之情。4分。每首诗各2分,其中,分析“景”1分,分析“情”1分。22略。 6分。有明确观点2分,能运用诗句作具体分析4分。自圆其说即可。23这二句用“缺月”“疏桐”“漏断”等意象写深秋夜深萧瑟、幽寂的情景,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表达了作者孤独凄清的心情。4分。分析“景”2分,分析“情”2分。24“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写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怨,以此寄寓作者贬谪黄州的孤寂处境。“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表达作者虽遭贬谪却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6分。联系诗句分析寓意6分,其中,“处境”3分,“心境”3分。四、(20分)25D(“恨”应解为“遗憾”) (3分,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26C(是汉军被项羽围困,汉王想割地求和;是陈平指出施行反间计的有利条件和可能性;是反间计施行的结果。故此,都不属于反间计的内容,而为实施反间计的具体措施和过程。) (3分,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27B(根据原文“岂必待陈平哉”“人必先疑而后谗入”,项羽不信任范增是根本原因,因为不信任,谗言才起作用。) (3分,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28任凭陈平开销,不过问他的开支情况。 3分。大意1分,“恣”、“出入”各1分。 陈平虽然富有智慧,怎么能对没有怀疑之心的君主施行反间计呢?3分。大意1分,“虽”、“安”各1分。29略。 5分。有明确观点2分,能使用相关材料作具体分析3分。自圆其说即可。五、(20分)30示例:百年树人德育全校彦英 4分。结构1分,句尾字平声1分,语意1分,第五字为“德”字1分。31示例:材料一:薛谭学讴未穷欲归,秦青高歌使徒谢反。材料二:卖马三旦无人问,伯乐一顾价飙升。 6分。结构3分,语意3分。32略。10分。绝句:句数1分,押韵4分,表意5分。词:字数句数1分,三、四句结构2分,押韵3分,表意4分。参考译文:第四大题(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以后楚军紧急进攻,切断了汉军的运粮通道,把汉王围困在荥阳城。围了很长时间,汉王深感忧虑,请求割让荥阳以西的地区与楚军讲和,项王不答应。汉王对陈平说:“天下乱哄哄的,什么时候才能安定呢?”陈平说:“但楚军(内部)可有被扰乱的机会,项王身边刚直的臣子亚父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等,不过几人罢了。大王如果能拿出几万斤黄金,施行反间计策,离间楚国的君臣关系,使他们互相产生疑心,楚国内部必定互相残杀。汉王趁机发兵进攻他们,打败楚军就肯定无疑了。”汉王认为说得对,于是拿出四万斤黄金,任凭陈平开销,不过问他的开支情况。陈平利用大量的黄金在楚军中进行离间活动以后,便扬言钟离昧等众将领替项王带兵征战,立下不少功劳,但最终不能割地封王,(所以)他们想和汉王联手,(一起)消灭项氏,瓜分楚国的土地,各自称王。项羽果真怀疑钟离昧等并不再信任他们。项王怀疑钟离昧等之后,便派使臣到汉王那里探听(虚实),汉王用太牢的礼节欢迎项王的使臣,让人端来丰盛的菜肴。见到项王的使臣,汉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资源整合:资源整合合同中确定价款的协同效应评估
- 农业园区租赁合同主体变更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备忘录
- 跨国子公司增资扩股及国际市场拓展协议
- 分层分类教师培训
- 班组级别安全培训课件
- 杭州服装搭配培训
- 边防部队课件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课件
- 面部清洁护理技术操作试题及答案
- 2025输血技术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秋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 【教学课件】1.1.1 《疆域》
- 《生产运营管理》 课件 第15章-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生产运营模式
- 净菜加工培训
- 中国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
- 皮带厂车间管理制度
- 2025年福建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之题目解析及范文:“如果……就不妙了”转变为“即使……也没什么”
- 广东省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平台接口规范医疗机构
- S68绿色融资情况统计表填报说明
- CJ/T 151-2016薄壁不锈钢管
- 《公路钢渣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