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亦慈数学自主招生复数讲义.pdf_第1页
严亦慈数学自主招生复数讲义.pdf_第2页
严亦慈数学自主招生复数讲义.pdf_第3页
严亦慈数学自主招生复数讲义.pdf_第4页
严亦慈数学自主招生复数讲义.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校自主招生教材 复数 1 复数复数 1 1 复数的几种表达方式复数的几种表达方式 一 复数的代数形式 biaz 我们知道 任何一个复数 均由它的实部和虚部两部分构成 于是对于复数域内的 任何一个复数z 我们通常把它记做 biaz 其中Rba 我们把复数z的实部和虚部分别记做 Re z和 Im z 对于上式中的biaz 我们有bzaz Im Re 这种表示方法是唯一的 我们把它叫做复数的代数形式 这是最常用的表示方法 在利用复数代数形式解题时 尤其是在进行模运算时 希望大家不要一股脑将代数 形式带入 利用模运算公式 2 zzz 往往能够简化运算量 例 2006 年千分考 设 21 z z是一对共轭复数 如果6 21 zz 且 2 2 1 z z 为实数 那 么 21 zz A 2 B 2 C 3 D 6 解 通过 2 2 1 z z 为实数可得 2 2 1 2 2 1 z z z z 结合已知条件的 21 zz 12 zz 可得 2 1 2 2 2 1 z z z z 于是 3 2 3 1 zz 即 0 2 221 2 121 zzzzzz 又 21 zz 故可得 0 2 221 2 1 zzzz 另一方面 又已知可得 6 2 121 zzzz 结合 21 zz 并将括号展开后 得到 2 2 2 121 62zzzz 将 和 联立后既得 2 21 zz 即2 2 1 z 故 21 zz2 习题 1 1 设 a b c 都是复数 给出下面两个命题 如果 222 cba 则0 222 cba 如果0 222 cba 则 222 cba 则 A 正确 也正确 B 正确 不正确 批注批注 ylf1 一个数 a 是实数当且仅 当 aa 这个结论非常重要 往 往能简化运算 批注批注 ylf2 这里就运用了 2 zzz 的公式 名校自主招生教材 复数 2 C 不正确 正确 D 不正确 也不正确 答案 答案 B 解析解析 标签 复数 此题考察的是复数的概念 即当且仅当 a b 为实数时才能比较 a b 的大小 详解详解 由 222 cba 知 22 ba 和 2 c均为实数 所以0 222 cba 成 立而0 222 cba并不能推出 22 ba 和 2 c均为实数 比如说 icba2 1 222 就是其反例 从而 错误 选 B 二 复数的三角形式 sincosrirz 我们知道 任意一个复数 对应复平面上的一个点 如图所示 在图中 复数biaz Rba 表示的复平面上的点A在复平面 中的坐标表示为 ba 现设 0 rrOA 则我们可以用OA与 x 轴正方向的夹 角 以及r来表示 A 点的坐标 其与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关 系为 sin cosrbra 于是我们可以将复数z表示为 sincosrirz 在上图中 容易由勾股定理得 22 bar 我们发现实际上 r即为该复数的 模长 我们称上图中 A 点与 x 轴正方向的夹角 为复数 z 的辅角辅角 事实上 同一个复数的辅角并不唯一 它们可能相差 2的整数倍 我们称在区间 2 0 之间的那个辅角为主辅主辅角角 通常记为 argz 一个复数的主辅角是唯一的 我们考虑问题时 一般考虑主辅角会显得比较方便 三 复数的指数形式 i erz 对于一个复数 若其三角形式为 sincosrirz 则其可以写成指数形式 i erz 这实际上是 Euler 公式公式 其本质是 Talyor 展开 在这里不详细说明 有兴 趣的同学只需记住这个公式即可 例 求 i i 解 2 2 sin 2 cos i eii 故 222 eeei ii i i i 2 2 复数的三角形式复数的三角形式 我们为什么要讨论复数的三角形式 复数的三角形式有什么优越性呢 我们发现 当两个复数相加时 用复数三角形式是看不出有任何优势的 甚至可以说是 繁琐的 但当我们将两个复数相乘时 复数三角形式有比较简单的形式 也使得其几何意义变得 名校自主招生教材 复数 3 非常明显 一 复数三角形式相乘 设 sin cos 1111 irz 222 sincos iz 则 sinsincos cos sin cossin cos 21212122112121 rriirrzz sin cos sincossincos 2121211221 irrii 上式的几何意义非常明显 两个复数 21 zz 相乘的几何意义是它们的积复数 21z zz 的为模长z为它们的模长之积 即 21 zzz 积复数z的辅角 为它们辅角 的和 即 21 例 2011 年千分考 将复数 75sin75cos iz所对应的向量顺时针旋转 15 所 得向量所对应的复数是 A i 2 1 2 3 B i 2 1 2 3 C i 2 3 2 1 D i 2 3 2 1 解 这个复数的辅角为 75 顺时针选准 15后 新的复数的辅角为 601575 故所得的新的复数为 60sin60cosii 2 1 2 3 故此题选 A 二 复数三角形式相除 由于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所以与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法相对应 我们可以知道两个 复 数 s i n c o s 1111 irz 222 sincos iz相 除 的 商 复 数 为 21 2 1 2 1 cos r r z z z 这可由化简得到 或者我们观察到 12 zzz 故 2 1 z z z 与乘法相对应的 复数乘法的几何意义是 两个复数 21 zz 相除 它们的商复数 2 1 z z z 的为模长z为它们的模长之商 即 2 1 z z z 商复数z的辅角 为它们辅角的 差 即 21 即为这两个复数的夹角 注意这个角是有方向的 例 2011 年千分考 以复数 321 ZZZ和 321 WWW为对应顶点的复平面上的两个三角 名校自主招生教材 复数 4 形相似是等式 13 12 13 12 WW WW ZZ ZZ 成立的 条件 A 必要但不充分 B 充分但不必要 C 充分必要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 解 必要性 根据复数除法的几何意义知两个商复数相除的模长相等 即说明两个三角形的边有 比例关系 31 21 31 21 WW WW ZZ ZZ 且夹角相等 即 312312 WWWZZZ 由两边对应成比例 对应边夹角相等的判别法则可知 312 ZZZ 312 WWW 故以复数 321 ZZZ和 321 WWW为对应顶点的复平面上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故这是个必要条件 充分性 题目只说以复数 321 ZZZ和为对应顶点的复平面上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并未提及 一定需要 312 ZZZ 312 WWW 当 321 ZZZ 312 WWW 时 上式显然不一定成 立 故充分性不成立 综上所述 这是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 故选 A 三 复数的三角形式与三角函数 1 棣莫弗定理棣莫弗定理 我们知道两个复数相乘 积复数的辅角为这两个复数的辅角和 由于复数 sincos i的模长为 1 由此我们容易得到下面这些等式 2sin2cos sin cossin cos sin cos 2 iiii sin cos2sin2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23 iiiii 3sin3cos i 依次类推 对于一般的 Nn我们可以得到等式 nini n sincos sin cos 这就是棣莫弗定理 2 由复数导出三角公式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件事情 对于2 n 由棣莫弗定理 我们有 对任意的角度 iii cossin2 sin cos sin cos2sin2cos 222 由上式我们对比实部与虚部 即可得到二倍角式 22 sincos2cos cossin22sin 名校自主招生教材 复数 5 同理我们有 于是我们得到三倍角公式 cos3cos4cos cos1 3coscossin3cos3cos 32323 33232 cos4sin3sin sin1 sin3sincossin33sin 同理我们可以用棣莫弗定理及二项式定理得到n倍角公式 这里不一一进行列举了 例 求证 2 0 222 sincoscos n i iini n Cn 证明 运用棣莫弗定理及二项式定理 比较 n i sin cos 的二项式展开式既得上述 结论 3 利用复数的三角形式解三角函数题 利用复数乘法的几何意义 在解决一些角度相加的问题时 往往会使得问题得到简 化 例 求代数式10cot 31 7 arctan 50 7 arccos 10 1 arcsinarc 的值 解 根据复数的几何意义 辅角相加相当于复数相乘后的辅角 于是所求相当于 10 731 7 3 iiiiz 的一个辅角 由于上式中的四个角度均为锐角 所以所求的值得范围在 2 0 之间 相当 于求z的主辅角 化简可得 5050 z 1 i 因此 4 arg z 即所求代数式的值为 4 习题 2 1 求 n k k kq 1 cos 解 考虑复数 n k k iz 1 sin cos 由棣莫弗定理可知 所求即为z的实部 而z实际上是一个等比数列的和 公比为 sincos i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有 1sincos sincos 1sin 1cos 1sincos 1 sin cos sin cos i inin i i iz n 名校自主招生教材 复数 6 化简得 2cos2 sin2sin 1sin sincos1 1cos cos nninn z 于是 所求即为 2cos22 cos1 1cos cos Re nn z 注 同理我们可得 n k k nn zkq 1 cos22 sin2sin 1sin sin Imcos 3 3 单位根及其应用单位根及其应用 代数基本定理告诉我们 任何一个n次复系数多项式在复数域内总有n个根 对于最简 单的多项式1 n x 它的个根的情况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定义定义 设1 n是整数 若复数 n 满足1 n n 则称 n 为n次单位根次单位根 我们将复数 1 写为复数的三角形式 即 kiki2sin2cos0sin0cos1 若一个复数 sincos izn的n次方为 1 则由棣莫弗定理 ninzn n sincos 比较 可得 n k 2 当k取 0 1 2 n 1 这 n 个不同的数时 sincos i是 不同的 于是 n k i n k 2 sin 2 cos 1 2 1 0 nk 是1 n x的n个解 另一方面 代数基本定理告诉我们1 n x仅有n个解 故 n k i n k 2 sin 2 cos 1 2 1 0 nk 是1 n x的全部解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所有n次单位根的代数形式 故我们可以给出关于n次单位根的形式定理 定理定理 所有n次单位根为 121 1 n 其中 n j i n j j 22 cos 1 2 1 nj 事实上 由 j j1 我们容易得到 所有n次单位根为 n 1 2 11 1 一 单位根的性质 n单位根具有如下性质 巧妙地运用这些性质往往能够使得原本繁琐的题目得到简 化 甚至是解决一些比较在代数中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1 三次单位根为i 2 3 2 1 和i 2 3 2 1 2 设k和l是整数 1 是辅角为 n 2 的n次单位根 则 lk 11 的充要条件是 k和 l除以 n 的余数相同 证明 k 1 的辅角为 n k 2 l 1 的辅角为 n l 2 两个复数的充要条件是 n k 2 和 n l 2 批注批注 ylf3 事实上 k 取 n 时 与 n 取 0 时 辅角相差 2 实际上为一 个复数 故我们一般取辅角为主辅角 即 k 0 1 n 1 的情况 名校自主招生教材 复数 7 相差 2的整数倍 即 n l t n k 2 2 2 其中t是一个整数 故lntk 即k和l除以 n 的余数相同 得证 3 是一个n次单位根 且1 则 0 1 12 n 证明 由 是一个n次单位根可得 01 n 即 01 1 21 nn 又1 故0 1 12 n 得证 例 2011 年千分考 设有复数i 2 3 2 1 1 5 2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