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文2010明礼仪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案.doc_第1页
2011年文2010明礼仪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案.doc_第2页
2011年文2010明礼仪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案.doc_第3页
2011年文2010明礼仪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案.doc_第4页
2011年文2010明礼仪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疏勒县民政局开展文明礼仪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案为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政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和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全体民政工作者文明礼仪水平,树立民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在建设文明城市中争先行、作表率。现结合我局实际,疏勒县民政局决定在全局开展文明礼仪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文明礼仪宣传教育为重点,通过宣传教育、主题实践、考核评比,使全体工作人员提升文明素养,规范文明行为,形成“知荣辱、重礼仪、讲文明”的良好风尚,推动民政窗口行业规范服务行为和树立文明有礼的良好形象,为建设“滨江宜居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二、活动内容一是加强文明礼仪学习宣传。局机关各科室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介、报刊、宣传栏、简报等宣传阵地,全方位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宣传“讲究卫生”、“崇尚科学”、“文明礼貌”、“相互礼让”、“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等礼仪知识。努力提高科室、单位工作人员对开展文明礼仪学习教育年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提高教育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在民政系统掀起学习宣传文明礼仪活动的热潮,营造浓厚的文明礼仪学习宣传教育氛围。二是深化文明礼仪培训。局机关各科室要结合创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完善各行业、各工作岗位的服务规范、礼仪规范,组织各行业进行优质服务竞赛,同时,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观看专题片、阅读专题书籍等方法,积极组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训,重点加强对本单位工作人员个人礼仪、公务礼仪、交往礼仪、习俗礼仪、会议礼仪、文书礼仪、电话礼仪等方面的培训,重点是教育和引导局机关和窗口单位工作人员掌握必要的礼仪知识(见附件),规范自身言行,加强礼仪修养,做好文明表率。三是强化文明礼仪实践。局机关各科室要积极参加全县统一组织开展的文明礼仪宣传月、文明出行、公共场所控烟等活动,并要根据自身实际,组织开展“文明礼仪,从我做起”、“文明出行”进科室进单位、文明礼貌用语、公共场所控烟等主题实践活动,围绕社会交往中应遵守的基本礼仪常识和社会行为准则,在保护环境、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方面开展活动,教育市民模范遵守行为规范,做到“十不”:一不闯红灯,二不越护栏,三不损坏公共设施,四不乱贴乱画,五不酒后驾车,六不乱停车辆,七不乱扔废弃物,八不随地吐痰,九不说脏话和粗话,十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重点是纠正不文明行为、提高公民文明素质。通过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引导本单位工作人员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一滴做起,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礼、懂礼、守纪的本单位工作人员。四是开展文明礼仪评比。局机关各科室要积极组织开展文明礼仪大讨论、主题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认真学习身边的文明礼仪先进人物。局将按照市精神文明委员会的要求,组织开展“十佳文明单位”、“十佳文明窗口”、“十佳文明行车典范”、“十佳文明科室”等争创活动,并择优推荐上报表彰。在民政系统形成爱岗、敬业、争做先进的良好氛围。三、工作措施和要求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文明礼仪学习教育年实践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的有效载体。局机关各科室要将此活动摆上重要位置,全面落实责任,认真组织实施,有效开展活动。二是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局机关各科室要坚持教育与实践并重,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局办公室将适时组织对各单位、各科室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检查、抽查、明查暗访和进行考核,对未按活动要求执行的干部职工给予通报批评,对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个人和事迹给予表扬和推广。三是立足长效,狠抓落实。局机关各科室要把开展文明礼仪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机关效能建设和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