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一 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 三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学案1 人民版选修2.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 三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学案1 人民版选修2.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 三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学案1 人民版选修2.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 三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学案1 人民版选修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大公报1902年6月26日刊登了一则题为怪婚礼的征婚启事: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请想一想:这种新妇女观受到了哪种思想影响?提示: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或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课标要求: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一、对君主专制的反思明清之际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探索1代表人物及主要主张(1)黄宗羲尖锐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出“_,_”的民主思想。为了限制专制君主滥用权力,提出了“_”的主张;认为国家应首先重“_”。(2)顾炎武大力抨击君主专制,批判“_”的天下观。认为亡国与亡天下是有区别的,提出“_,_”。2意义(1)对两千年来的君主政治进行了深刻反思,表达了中国知识分子对_朦胧的渴望。(2)对于促进_从传统向近代转换有较大的影响。 黄宗羲和顾炎武的君主专制批判意识是在明清之际政治、经济天崩地裂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强烈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在当时的社会并未产生轰动效应。二、民权思想的启蒙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1背景随着与西方资本主义的进一步接触,思想革命的先行者了解、吸收了西方_的思想以及自由、平等、_的原则。2代表人物以_、梁启超、_和严复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3主要贡献(1)康有为比较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民权观,认为人人有“_”“自立之权”,主张“_”,才符合天赋人权的“公理”。(2)梁启超认为人人有自主之权的原则同_是完全对立的;抨击专制集权,鼓吹资产阶级民主。(3)谭嗣同积极宣传资产阶级平等、自由和民主的思想,认为_制度是万恶之源,严厉抨击为君主专制辩护的传统观念,提出“废君权,_,变不平等为平等”的纲领性主张。(4)严复吸收了卢梭的_和_的思想,传播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论,认为君民关系实际上是一种_关系。4评价(1)局限:只是表达了资产阶级对_、自由和_的向往,社会影响较为有限。(2)积极:是后来资产阶级_的先声。 1我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对民权思想的阐述和探索各有不同,学习时应注意联系不同人物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进行把握和理解。2学习康有为等民权思想的影响时,既应注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分析,又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理解和思考。三、孙中山的民权思想1背景(1)_的失败,证明了由清朝统治者实现人民的各种权利是极不现实的。(2)孙中山认识到必须通过_来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2主要思想(1)把革命宗旨概括为民族、_、民生的三民主义,其中_是核心。(2)主张通过_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3)“五权宪法”原则是孙中山民权思想的基本内容,即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加上_和_,实行五权分立。3评价(1)其民权思想中所包含的反专制、重民权、_及互相制约、彼此监督的一系列设想,凝聚着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精华。(2)其思想成为_的主要理论来源。 认识孙中山民权思想的重大影响时,应注意联系必修第一册有关辛亥革命的内容,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等角度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分析。答案:一、1.(1)以天下为主 君为客 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法治 (2)家天下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2(1)民主 (2)政治思想二、1.个性解放 民主2康有为 谭嗣同3(1)自主之权 人人平等 (2)专制君主集中权力于一人 (3)君主专制 倡民权 (4)社会契约论 人民主权论 社会契约4(1)平等 民主 (2)民主革命思想三、1.(1)戊戌变法 (2)革命2(1)民权 民权主义 (2)暴力革命 (3)考试权 监察权3(1)五权分立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问题1】 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对中国当时的社会产生的影响非常有限;但西方近代民主理论的产生却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极大地推动了西欧社会的进步。请思考:中国明末清初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与西方近代民主理论有哪些不同?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中国明末清初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与西方近代民主理论的不同从它们的内容及影响上去比较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从当时中国与西欧的不同的社会背景上去考虑。 (1)主要不同: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处于启蒙状态,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新政权方案,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革命产生的影响有限;西方近代民主理论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基本原则,为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提供了一系列基本蓝图,直接指导和影响了资产阶级革命进程。(2)主要原因:从发展的空间和程度上看,中国当时的资本主义萌芽只能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缝隙中挣扎,缺少持续发展的土壤,使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决定了中国早期民主思想发育不成熟;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严重束缚和影响,导致中国的进步思想家很难从根本上突破传统政治学说的罗网,从而建立起新的政治思想体系;此外,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也给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问题2】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对中国近代反封建专制求民主的历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三民主义的认识。提示:本问题旨在加深对教材重点知识的理解,把握本问题能够形成对三民主义的全面认识,能够全面理解辛亥革命成败的根源所在。 (1)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这是三民主义的前提。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思想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解决了当时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办法是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是民权主义的补充和发展。(2)评价,进步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要求推翻腐朽的清政府,民权主义要求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是想要贯彻“平均地权”的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主张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因而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局限性: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制定的革命纲领,它主张民族主义,又不敢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它主张民权,又不敢发动人民;它主张民生,又不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这些都是资产阶级软弱性的体现,其局限性决定了在三民主义指导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例题1】 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对中国两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反思。在当时万马齐喑的文化专制时代,可以说是出现了一缕民主的曙光。根据你对他们思想的研究,请判断黄宗羲、顾炎武思想主张的相同之处在于( )。a大力批判君主专制制度b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提出国家应重视“法治”的主张d认为国家是君主个人的产业解析:黄宗羲和顾炎武都对君主专制大加批判,故a项符合题意;b项属于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的具体表现,c项是黄宗羲主张限制专制君主滥用权力的措施,d项属于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具体表现。答案:a点拨:黄宗羲和顾炎武都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但两者的依据、角度及具体主张不同,学习时应注意结合两人的具体思想,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本题出错的原因往往是对基本史实记忆不准确,这类题型要避免出错,就应将所学知识牢固记忆。【例题2】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解析:a项体现“中体西用”思想,属于洋务派的言论。b项强调“以中济西”论,属于顽固派观点。d项属于新文化运动中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的“民主”与“科学”思想。c项认为学习西方文化必须破除“中体西用”论设置的樊篱,以全方位的姿态吸取西方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因素。所以符合维新派既重视学习西方技术,也重视学习西方制度的观点,符合题意。答案:c1 黄宗羲的“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思想表达了中国知识分子对民主朦胧的渴望,这一主张提出的直接目的是( )。a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限制专制君主滥用权力c消弭国内各种社会矛盾 d反对统治者的文化专制2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了解、吸收的西方的思想和原则有( )。个性解放 自由原则 平等思想 民主原则a b c d3 晚清时期福建出现了林则徐、魏源、严复等一批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家。其中严复吸收了西方近代民主理论中的哪些思想来表达自己的救国意愿( )。社会契约论 天赋人权论 人民主权论 三权分立学说a b c d4 与西方的“三权分立”相比,孙中山的“五权分立”方案增加了( )。立法权 考试权 司法权 行政权 监察权a b c d5 识读下列两幅历史人物图片:请完成:(1)上述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阶级属性有什么不同?(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上述人物的思想主张存在哪些异同。答案:1ba项与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截然相反,c、d两项与黄宗羲提出重“法治”的主张没有直接关系。2a康有为等人在了解、吸收了西方个性解放思想以及自由、平等、民主原则的基础上,萌生了他们自己的民权思想。3a严复吸收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传播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论,故a项符合题意;三权分立学说属于孙中山借鉴的西方民主理论,故排除含的选项。4d孙中山的“五权分立”方案增加了考试权与监察权。5参考答案:(1)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