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入门与安装配置 FAQ.doc_第1页
LINUX 入门与安装配置 FAQ.doc_第2页
LINUX 入门与安装配置 FAQ.doc_第3页
LINUX 入门与安装配置 FAQ.doc_第4页
LINUX 入门与安装配置 FAQ.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INUX 入门与安装配置 FAQ1、入门篇安装篇2、进程篇3、输入法篇4、网络篇5、安装内猫,上网篇7、DNS服务器、局限网服务篇入门篇安装篇Q:如何制作安装磁盘? 你可以使用两中方法制作安装磁盘。在M$-DOS下,可以使用专门为其开发的rawrite命令(安装光盘dosutils下),将boot.img(安装光盘images下)映像文件传输到软盘上;在linux下可以用命令dd,但不要把软驱设备mount入系统。具体语法如下: e:e:dosutilsrawrite Enter disk images source file name: .imagesboot.img Enter target diskette drive: a: please insert a formatted diskette into drive A and press Enter 或者 # dd if=boot.img of=/dev/fd0 bs=1440K 另注:boot.img基于光盘安装,bootnet.img基于网络安装,pcmcia.img和pcmciaadd.img基于PCMCIA引导盘的安装。rawrite工具只接受8.3类(短文件名.三扩展名)!Q:在安装的时候我错过了制作启动盘,我想要一张bootdisk怎么办? 命令uname -a可以让你看到你的系统内核版本是多少,一般表示为kernel 2.x.xx-xx,然后你可以把一张空白的(当然,有数据资料的也可以,呵)软盘放到软驱里去,千万不要习惯地mount上软驱哟!直接打命令mkbootdisk -device /dev/fd0 2.x.xx-xx 就可以了。 Q:boot:后加的选项有哪些?是什么意思? boot:text 开始文本模式安装程序(在你不知道自己的linux版本是否支持计算机显卡设备的时候,强烈建议使用此模式;效率高的安装模式) boot: nofb 该选项允许你不用一个frame缓冲来使用图形安装程序(在引导进入图形安装界面遇到问题的话,而你非要图形界面的话,可以试用该选项) boot:linux mediacheck 测试ISO映像的查验值的完整性(小红帽7.3的ISO文件内嵌了md5sum,可以进行查验值测试) boot:linux noprobe 安装程序没有正确检测到你的硬件设备时引导进入专家模式(同样可以使用boot:text noprobe,在安装的时候可以有选择载入驱动程序选项的选择余地) boot:linux console=在串线(serial mode)模式中执行安装(同样可以使用boot:linux text console=,device是你在使用的ttyS0或ttyS1) boot:linux mem=128M 让linux识别你全部的RAM (同样可以使用boot:linux text mem=128M,如果linux不可以识别你所有的内存,你可以这样做) boot:linux hdX=cdrom /X的值为:a第一个主IDE设备,b第一个次IDE设备,c第二个主IDE设备,d第二个次IDE设备 如果您的ATAPI光驱无法找到,请指定位置。 boot:linux rescue 进入救援模式,当系统崩溃的时候可以进行救援。 boot:linux single 进入单人模式,单人模式方便系统管理员root忘记密码的时候使用,由于有安全性的问题,所以服务器上一般会把引导配置文件修改使得无法使用single。 boot:expert 进入专家模式,专家模式不会检查大多数硬件, 而是在安装时让您自己选择驱动程序。 boot:lowres 用图形安装的话,启动640X480的分辨率模式 Q:如何从MS-DOS引导进入安装程序? 启动进入MS-DOS模式,A:E:进入光驱E盘,E:E:DOSUTILSAUTOOOT.BAT回车便可以引导进入了。(为解决无法直接从光驱引导或使用非ISO硬盘安装而使用此方法) Q:如何从SCSI光盘驱动器上安装linux ?如果你拥有的是SCSI光盘驱动器,那么也许在检测的时候无法发现光驱,安装程序会询问并让你选择一个SCSI驱动,请选择与你的适配器最近的驱动程序(大都已经获得支持)。 Q:如何确定应该选择哪种安装类型? 工作站(WorkStation),如果你是新手或需要一个图形界面的话可以使用工作站安装模式;服务器(Server),系统具有适当的服务器功能模块,基于系统安全因素考虑,默认状态下GUI(图形界面)是不会被加入该模式的;便携电脑(Laptop),专为笔记本电脑所需的功能而设定;自定义(Customer),自己定义系统,你可以定义拥有各个类型的功能或是完全安装;升级(Update),当你的系统有重要的数据而你又希望把新的版本安装到你的计算机上,请使用此类型。 Q:安装linux时如何合理分区?工作站,/boot为50M,/分区大小根据安装包大小自定;服务器,/boot为50M,/为384M,/usr存放本地用户配置、程序文件,视所需定义大小;/home存放所有用户数据文件,视所需定义大小;/var为256M,存放日志。自定义安装方便多系统并存,你可以采用如工作站的分区模式。 Q:swap分区的大小?有一种通行的说法是内存大小的两倍。可如果你已经拥有256M以上的RAM,并且计算机的用途只是个人娱乐、学习使用,你完全没有必要去划512M的交换区(swap),推荐使用128M以下32M以上。 Q:为什么我要使用ext3文件系统格式? ext3文件系统格式是基于ext2系统之上的,它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记帐。使用一个记帐的文件系统减少了崩溃之后恢复系统所花的时间,因为无需运行fsck来检察文件系统。强烈推荐使用。 Q:MBR是什么东西? Master Boot Record(主引导记录),每个硬盘都有这样一个MBR,负责当BIOS完成POST后,接手计算机系统引导操作系统的请求。正因为是这样,任何一个硬盘都不可能没有MBR的(当然,CIH破坏的MBR也只是坏的MBR而已),所以,要卸载GRUB或LILO的话,只能用另外的一种MBR工具来替代(fdisk /mbr)。Q:lilo启动错误提示信息:没有提示: LILO没有安装或者安装LILO的分区没有被激活。 L错误码 : LILO的第一部分已经被装入并运行了,但它不能装入第二部分的引导程序。两位数字的错误码指示问题的类型(参见“磁盘错误码”),这种情况通常是在介质访问失败或硬盘参数错误。 LI: LILO第一部分正确但是第二部分执行时出错。这一般是硬盘参数有误或/boot/boot.b被移动后没有重新运行map安装程序。 LIL: LILO第二部分开始执行,但是不能从“map”文件中读取描述符表( decriptor table)。 这通常是因介质错误或磁盘参数有误引起的。 LIL?/b: LILO在错误的地方加载。原因与“LI”大致相同。 LIL-:描述符表(decriptor table)错误。典型原因是硬盘几何参数微妙的不匹配或/boot/boot.b被移动而没有运行map安装程序。 LILO: LILO执行正确。 1010101010: 分区情况已经改变却没有重新安装LILO,另外,超频也可能会出这种情况。Q:如何备份lilo fdformat /dev/fd0h1440(格式化一张空白软盘) dd if=/boot/vmlinuz of=/dev/fd0 (用你自己的内核文件名替代vmlinuz) rdev /dev/fd0 /dev/sda3 (用你的根分区设备名称替代/dev/sda3) rdev -R /dev/fd0 1 (安装根文件系统成只读模式) 作用: 这样当系统LILO失败时,可用该软盘引导系统且安装硬盘根文件系统 Q:如何删除MBR中的lilo 用windows启动盘启动,运行fdisk/mbr.或者在linux下运行lilo -u Q:如何重装lilo到MBR 用软盘或光盘启动到boot:, 系统安装有: Windows xp, Linux Redhat 7.2 C: 对应于Linux中 /dev/hda Linux ROOT 为Linux中 /dev/hda4 Q:提示“kernel panic: VFS: Unable to mount root fs on XX:YY”是什么意思? 首先,请根据 device code 清单检查 device XX:YY ;它是正确的 root device 吗?如果不是,那你可能沒有做過 rdev -R ,或者是你是對錯誤的image 執行rdev -R。如果 device code 是正確的,那麼請仔細地檢查被編譯到你 kernel 內的 device 驱动程序。請確定它有没有对filesystem进行支持。 Q:启动时提示的0xXXX磁盘错误码是什么意思?1、0x00 内部错误。由LILO扇区读子程序产生.可能是因为被破坏的文件,重建map文件试试看。另一个原因也许是,当使用linear参数时去访问超出1024的柱面。 2、0x01 非法命令。它不该发生,如果它出现了,意味着LILO去访问BIOS不支持的硬盘。整理这份文档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就遇到了L010101.的错误,因为他把Linux装在第二个IDE口上(/dev/hdc),加上Disk参数就好了。 3、0x02 没找到地址标记。通常是介质问题,多试几遍看看。 4、0x03 写保护错。仅在写操作时出现。 5、0x04 扇区未找到。典型的原因是硬盘参数不匹配。 6、 0x06 激活顺序改变。这应该是短暂的错误,再试一次。 7、0x07 无效的初始化。BIOS没有适当地初始化硬盘,热启动一次或许有帮助。 8、0x08 DMA超出限度。这不应当发生,重新启动。 9、0x09 DMA试图越过64k边界。这不应当发生,建议忽略COMPACT参数。 10、0x0C 无效的介质。这不应当发生,重新启动看看。 11、0x10 CRC错误。检测到介质错误。建议多启动几次,运行map安装程序,把map文件从坏块写到正常的介质上。 12、0x11 ECC矫正成功。读错误发生然后被矫正,但是LILO并不知道这个情况,终止了启动过程 13、0x20 控制器错误。不应该发生。 14、0x40 定位失败。这可能是介质问题,重新启动试试。 15、0x80 磁盘超时。磁盘或驱动器没有准备好。介质坏了或磁盘没有转,如果从软盘启动则可能是没有关门。 16、0xBB BIOS错误。这不应该发生,如果反复发生,则考虑移去COMPACT参数或加上/取消 Q:如何使用Disk Druid工具分区? 强烈推荐新手使用PowerQuest PartitionMagic(硬盘分区魔术师)来对硬盘分区进行管理。基于图形界面的Disk Druid工具可操作性也很强,你可以先把某个分区删除(Dele)掉然后在进行重新分区适配你的linux系统(多系统并存),你也可以对已有的分区进行编辑(Edit),又或者你可以新建(new)一个分区。重设(Reset)按钮可以恢复你原来的分区状态。 Q:如何使用FIPS? FIPS (First Interactive Partition Splitter) 程序是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MS-DOS工具程序,它可以在不删除硬盘上原有数据的情况下将硬盘上的一个分区重新进行规划。该程序只能分割MS-DOS的主分区,不能分割MS-DOS的扩展分区。FIPS的详细的文档在red hat光盘的dosutils/fipsdocs目录下,假设未分割前的硬盘分区已经全部分配给 DOS/Windows 使用。 请您建立一张 DOS 启动盘, 将 CDROM 上的 /install/FIPS 目录下的FIPS.EXE, RESTORRB.EXE,和 ERRORS.TXT 拷贝到该软盘上,我们不推荐直接在硬盘上使用FIPS。 在您运行FIPS之前, 请您使用DOS 或 Windows95 提供的 SCANDISK (或 Norton 公司最新版本的NDD)来检查要划分的硬盘,修复错误,然后使用用DEFRAG(Norton公司最新版本的Speedisk)来将硬盘重新整理,保证硬盘的后半部分没有任何MS-DOS文件,注意像mirror或image这样的程序会重新把一些文件放在硬盘的最后面, 请用“attrib -r-s -h image.idx”或 “attrib -r -s -h mirorsav.fil”将这些文件的属性改为可读并删除他们,另外在autoexec.bat或config.sys中除去image或者mirror及其他防病毒程序如NAV,防止他们在FIPS重新启动机器时恢复原来的硬盘分区表。此外如果要用FIPS分割被doublespace,stacker,drivespace压缩的磁盘时只能分割压缩盘的宿主盘。 接下来用做好的FIPS启动盘启动机器。运行FIPS, 当用户启动 FIPS 的时候,程序可以让用户把硬盘上boot区及root区 的备份写到软盘上的ROOTBOOT.00x (其中的 x代表一个从0到9的数字)文件里。如果在使用 FIPS 时发生任何错误,用户可以从软盘启动并执行RESTORRB 来恢复硬盘上原先的配置。 请注意:如果用户不止一次地使用 FIPS 的话 (这一般是不必要的,但是可能发生),程序会把一个以上的ROOTBOOT 档案写到软盘上。RESTORRB会让用户选择要恢复哪个配置文 件。RESTORRB.000 这个文件包含用户原先的配置。 用户现在必须输入新分区应该从哪个磁柱开始。使用左右方向键来递增或递减磁柱的计数。剩下的分区以及新分区的大小会在程序中显示,所以选择正确的磁柱对用户来说并不困难。用户可以使用上下方向键一次递增十个磁柱。准备 好后,按下enter继续。在此之后,可以选择重新编辑分区表(这会让用户重新选择划分分区)或是继续。如果用户键入“c”,则FIPS将会计算改变过的启动分区,再检查一次并提示用户是否要继续。如果用户键入“y”,那么FIPS将会把 这些改变写入硬盘并结束。重新启动机器,用FDISK查看新配置是否已经起作用。现在,您的系统上应该有两个FAT分区,第一个是您的DOS/Windows的文件系统,第二个是个空的分区,可以被Linux作为自己的分区。 另外,如果您拥有 patitionmagic 4.0以上的版本,这是一个非常专业而且功能强大 的分区编辑软件,您也可以使用该工具对您的硬盘分区进行重新划分。Q:如何使用fdisk? fdisk 包含一个简单而有用的在线帮助. 这是一点提示: 帮助的命令是 m。 用 p 命令列出当前的分区 用 n 增加一个分区。 Linux fdisk 创建的分区默认类型为 Linux native。当您创建Linux swap 类型的分区时, 不要忘记用 t 命令改变类型。Linux native 的值是83,Linuxswap的值是82.fat16的值是6.用l命令可以察看分区类型及对应的值的清单。 Linux允许一个硬盘至多四个分区。如果您想创建更多分区, 其中一个必须是扩展(extended)分区,它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逻辑(logical)分区。因为扩展分区是一个容器, 所有它的大小不能小于它包含的逻辑分区的大小的总和。 您最要在创建分区时记下那个分区(如/dev/hda2)对应哪个文件系统 (如/usr)。 请注意: 在您用w命令存盘并退出fdisk之前, 所有的改变都没有生效。您可以用q命令不存盘而退出fdisk。 Q:如何使用NFS方式安装linux? 如果您想从NFS服务器安装Red Hat Linux, 选择NFS image 然后选 OK。 然后, 安装程序检查您的系统试图识别您的网卡。大多数情况, 会自动识别您的网卡。如果不行的话,就会让您选择一个支持您的网卡的驱动程序并指定一些必须的选项。 配置好您的网卡之后,会出现几个对话框配置您的TCP/IP网络.第一个屏幕让您三种网络方式之一: 静态IP地址 - 您必须手工设置网络的信息。 BOOTP - 网络信息通过bootp请求自动提供。 DHCP - 网络信息通过dhcp请求自动提供。 请注意: BOOTP 和 DHCP 选择要求您的局域网上有一台已经配置好的bootp (或 dhcp)服务器正在运行。 如果您选了 BOOTP 或 DHCP, 您的网络配置将自动设置, 您可跳过其余部分。 如果您选了Static IP address, 您必须自己设定网络的信息. 如果您在进行NFS安装, 请读下去。 下一个对话框要求NFS服务器信息 . 输入NFS服务器的名字或IP地址, 以及包含Red Hat Linux CD的目录名. 例如, NFS 服务器将Red Hat Linux CD安在/mnt/cdrom, 在 Red Hatdirectory 域输入 /mnt/cdrom 。如果NFS输出的不是CD而是Red Hat Linux安装树的一个镜像, 输入包含Red Hat目录的目录名。 例如, 如果您的NFS服务器包含目录/mirrors/Red Hat/i386/Red Hat,输入/mirrors/Red Hat/i386 短暂延迟之后, 出现下一个对话框,继续安装Red Hat Linux。 Q:如何驱动第二块网卡? 在Linux系统中,你可以很容易地使用配置工具netconf安装第二块网卡,在netconf中选择第二块网卡,设备名:eth1、选择其驱动模块、输入IO地址和IRQ中断号,存盘退出后,执行: /etc/rc.d/init.d/network restart Q:关于root密码丢失后的解决办法 用GRUB启动的解决办法: 到GRUB启动-按e进入编辑界面-在引导菜单root=/dev/hdax后加1或single -按b进入单用户模式-用passwd命令修改密码Q:一般情况下,如何在PC安装linux? 当计算机系统启动的时候按DEL键(或F2,视主机板不同)进入CMOS,将启动项设置为优先从IDE CDROM设备启动,保存并退出。将linux系统安装盘的DISK1放入光驱,reset你的计算机,进入linux安装程序。直接按回车键后,如果你拥有的linux发行版较新,而该版本内含的XFree86可以支持你的显卡,那么将进入图形安装界面,象所有window$用户一样,你可以用鼠标点击next来完成你的安装。Q:为什么我无法在VMWare里的linux启动X? 先到/download/ 把最新的版本的vmwarefor window$版本下过来,点击“下一步”便可以顺利安装了。启动VM后设置相关的RAM大小、驱动器和网卡及其他设备后,启动你设置的虚拟机象平时一样把linux装上。然后按alt+ctrl键使用鼠标点击VM的菜单栏settings项,选择Vmware Tools install.,回到虚拟机,mount /dev/cdrom /mnt/cdrom,你会发现在/mnt/cdrom下有个叫vmware-linux-tools.tar.gz的包。 #cp /mnt/cdrom/vmware-linux-tools.tar.gz /tmp /你是没有办法在/mnt/cdrom下解包的 #gunzip /tmp/vmware-linux-tools.tar.gz #tar -vfx /tmp/vmware-linux-tools.tar #/tmp/vmware-linux-tools/install.pl 系统会提示你是否把以前的X配置文件在后头加.OLD以保存下来,推荐yes #startx /如果你的显示卡已经获得支持,enjoyed it Q:我下了linux的ISO安装文件,应该怎么样安装呢?你可以用两种方法使用ISO安装文件。第一种是把ISO文件分别刻到光盘上,然后从光驱启动安装(方法见前面);第二种是直接从硬盘上安装。先用软件winiso(假设你的下载平台是M$ window$)把disk1里的loadin.exe、autoboot.bat和整个autoboot目录拷贝到存放ISO安装文件的相同目录里(强烈建议放在某个盘的根目录下),然后用MS-DOS启动盘启动进去,运行autoboot.bat文件后,根据提示指定安装介质的位置就可以了。Q:我在8.4G外装linux系统,LILO无法引导怎么办? 有些BIOS不能识别大于8.4G的硬盘,旧的LILO不能识别位置大于1024柱面的系统内核(kenerl)。因此可能的问题是:LILO被装入MBR,而为Linux准备的硬盘分区远在1024柱面之外,因此Linux不能引导。 解决方案: 也许你已经安装了Linux,不要delete它,改改还能用!好,现在开始: 1. 用PartitionMagic5.0在第一个硬盘的开始分出个10M的ext2分区,格式化。最好把为Linux准备的分区也一同准备好,省得以后麻烦。 2. 用Loadlin或Linux的boot和rescue盘引导系统。mount那个10M的分区-/dev/hda1,假设我使用boot和rescue盘,mount到/mnt/tmp。把/boot/*和内核映象文件拷贝到/dev/hda1相同的目录下,编辑/etc/lilo.conf,在所有的目录前加上/dev/hda1的mount路径,并且将LILO安装到/dev/hda1。 把lilo.conf中的 boot = /dev/hda install= /boot/boot.b message = /boot/bootmsg map= /boot/map image = /boot/vmlinuz-2.2.13 修改为 boot = /dev/hda1 install= /mnt/tmp/boot/boot.b message = /mnt/tmp/boot/bootmsg map = /mnt/tmp/boot/map image = /mnt/tmp/boot/vmlinuz-2.2.13 调用lilo -v命令,重新安装LILO。 注:其实,就今天的发行版linux带的内核而言,上面的方法实在是“非常”老了。你只需要在lilo.conf里加一行lba32就可以了 再者,用GRUB吧 漂亮好用Q:怎么重新恢复启动界面? 假如你的linux的根目录是/dev/hda1 用起动盘启动linux(安装盘就可以的) 在linux:后面输入 vmlinuz root=/dev/hda1 然后进入系统以后就执行lilo就可以了 Q:用GRUB重新恢复启动界面1)用起动盘启动linux(安装盘就可以的)在boot:后面输入grub -install /dev/hda12)以RedHat 7.3为例 1.把安装盘的第一张放到光驱,然后重新启动机器,在BOIS中把系统用光驱来引导。 2.等安装界面出来后,按F4键,也就是linux rescue模式。 3.一系列键盘以及几项简单的配制,过后就继续了。这个过程,我不说了,比较简单。 4.然后会出现这样的字符 sh# 5.我们就可以操作GRUB了。哈。只要能出现这样的,以后都是小KISS了,我就是不说 ,谁也能明白,地球人都知道了。 sh#grub 会出现这样的字符 grub 我们就可以在这样的字符后面,输入 grubroot (hdX,Y) grubsetup (hd0) 如果成功会有一个successful. 这里的X,如果是一个盘,就是0,如果你所安装的linux的根分区在第二个硬盘上,那X就是1了;Y,就是装有linux系统所在的根分区。 setup (hd0)就是把GRUB写到硬盘的MBR上。 我来举个例子吧,如果以我的硬盘为例。我在第一个硬盘上装了XP,在第一个硬盘的hda9个装了RH73.我总共有两个硬盘。如果我把GRUB丢了,就用这种办法找回来。 如果你不知道你的linux安装到哪个分区上,也就是说,不知道这个Y是多少,这也不要紧,先输入root (hdX,然后用TAB来查看,一下就明白了. 操作如下:前面开机启动的上面有说明 sh# grub 会出现下面的字样的 grub 然后再这样操作,如果我知道我的linux装在第一个硬盘上,但我不知道装在哪个分区上,就可以先输入root (hd0,然后用TAB键来补齐,然后就明白了。 grubroot (hd0,8) grubsetup (hd0) 3)grubcat (hd0,0)/root/grub/grub.conf(为了看参数。) grubroot (hd0,1) grubkernel (hd0,0)/boot/vmlinuz-2.4.18-11 ro root=LABEL=/ grubinitrd (hd0,0)/boot/initrd-2.4.18-11.img grubboot Q:如何设置图形界面的分辨率? 方法有两种: 执行Xconfigurator出现欢迎屏幕。然后选OK回车,程序自动找到显卡等。再OK,出现显示器列表,选择显示器类型,或选Custom来自定义一个显示器。接下来选择显存大小,后面出现的一个窗口是要求识别时钟的配置,要选No Clockchip Setting。然后OK,再选显示顔色和分辨率有三组,然后选OK回车,再测试一下就OK。最后一个YES和NO是问你下次启动是否直接进入X。再点OK完毕。 或直接改/etc/X11/XF86Config-4以及/etc/X11/XF86Config文件! 用右键点上述文件,选高级编辑器(当然,在命令行下用vi命令也可以编辑),修改文件的最后几行: Modes 800x600 - 为显视解析度 Virtual 800 600 - 为虚拟桌面的大小 Q:如何设置图形界面的刷新率?(注:请小心操作!) 如果你用的是Redhat的话你的X window配置文件是 /etc/X11/XF86Config Slackware的X Window配置文件是 /etc/XF86Config 在那个文件中你会看到象下面这样的东西: # 640x400 70 Hz, 31.5 kHz hsync Modeline 640x400 25.175 640 664 760 800 400 409 411 450 # 640x480 60 Hz, 31.5 kHz hsync Modeline 640x480 25.175 640 664 760 800 480 491 493 525 # 800x600 56 Hz, 35.15 kHz hsync ModeLine 800x600 36 800 824 896 1024 600 601 603 625 # 1024x768 87 Hz interlaced, 35.5 kHz hsync Modeline 1024x768 44.9 1024 1048 1208 1264 768 776 784 817 Interlace # 640x480 72 Hz, 36.5 kHz hsync Modeline 640x480 31.5 640 680 720 864 480 488 491 521 # 800x600 60 Hz, 37.8 kHz hsync Modeline 800x600 40 800 840 968 1056 600 601 605 628 +hsync +vsync # 800x600 72 Hz, 48.0 kHz hsync Modeline 800x600 50 800 856 976 1040 600 637 643 666 +hsync +vsync # 1024x768 60 Hz, 48.4 kHz hsync Modeline 1024x768 65 1024 1032 1176 1344 768 771 777 806 -hsync -vsync # 1024x768 70 Hz, 56.5 kHz hsync Modeline 1024x768 75 1024 1048 1184 1328 768 771 777 806 -hsync -vsync # 1280x1024 87 Hz interlaced, 51 kHz hsync Modeline 1280x1024 80 1280 1296 1512 1568 1024 1025 1037 1165 Interlace # 1024x768 76 Hz, 62.5 kHz hsync Modeline 1024x768 85 1024 1032 1152 1360 768 784 787 823 # 1280x1024 61 Hz, 64.2 kHz hsync Modeline 1280x1024 110 1280 1328 1512 1712 1024 1025 1028 1054 # 1280x1024 74 Hz, 78.85 kHz hsync Modeline 1280x1024 135 1280 1312 1456 1712 1024 1027 1030 1064 # 1280x1024 76 Hz, 81.13 kHz hsync Modeline 1280x1024 135 1280 1312 1416 1664 1024 1027 1030 1064 这些东西控制这你的显示卡的设置,例如 下面这一行注释说分辨率为1280x1024,刷新速率为76赫兹,行扫频率为81.13千赫兹 # 1280x1024 76 Hz, 81.13 kHz hsync 下面这一行具体设置显示卡: Modeline 1280x1024 135 1280 1312 1416 1664 1024 1027 1030 1064 这行中每个项目的意义如下:(从左到右) 模式行,分辨率,像元频率(兆赫兹),每行像元数,行同步(消隐)脉冲开始的时钟周期,行同步(消隐)脉冲结束的时钟周期,每行的时钟周期数,每帧的图象行数,帧同步脉冲开始的扫描行数,帧同步脉冲结束的扫描行数,每帧的扫描行数。 调整这些数目你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你的显示卡和显示器,例如您的显示卡有一兆存储器,您可以设置成1152x900的分辨率。需要当心的是仔细核对你的显示器所允许的扫描频率,有些显示器当收到过高的扫描同步脉冲后会烧毁行扫描晶体管。 下一个问题是你的显示卡有什么像元频率可以用,例如上面的行要求135MHz,但你的卡只有125兆赫兹,怎么办呢?/b也好办,用emacs或vi把135改为125就完了。 如果你的配置文件中对应于您所要的分辨率有多个模式行的话,您可以将其它频率较低的模式行用#号给封上,只留下你想要的频率就能改变扫描频率了。 当然,你还可用XF86带的xvidtune软件调整Q:我的256M内存没有全部被linux用上,怎么办? 你可以在你的系统引导程序配置文件(LILO用户见/etc/lilo.conf,GRUB用户见/boot/grub/grub.conf)里加入一行append=mem=256M传递参数到系统让linux可以完全识别你的大内存。 Q:安装系统时提示xxx xxx signal 11 error然后中断安装怎么办? signal 11的错误提示可能是由于你的系统总线内存的硬件错误。内存的硬件错误可能会被可执行文件的问题导致,或是系统的硬件问题(比如光驱的读盘能力)。请查找最新版本的映象文件。如仍无法解决问题,请尝试在BIOS里关闭CPU缓存或将你的内存调换位置或换一个插槽。 Q:先安装linux然后再装window$ xp,用linux bootdisk软盘启动后,出现如下提示: Mounting root filesystem VFS:Cant find ext3 filesystem on dev ide0(3,7) moun:error 22 mounting ext3 pivotroot: pivot_root(/sysroot,/sysroot/initrd) failed:2 Freeing unused kernel memory 280K freed Kernel panic: No init found. Try passing init = option to kernel. 怎么办?/b 这是因为XP在安装后改变了分区表的缘故。你可以用第一次安装时制作的linux bootdisk启动计算机,然后boot:加一句“linux root=/dev/hdyx”(注:y为a,b,c,d,x为自然数,你可以在SYSLINUX的头提示行中找到相仿的一句),由于分区表已经被改变,所以你不能再把启动盘默认的/root的位置作为参数传递给内核,这时候x的值应该是(x-1或x+1)。顺利启动后,你会发现你无法激活swap,没有关系,你可以修改/etc/fstab,同样把“(/dev/hdyx) swap swap default 0 0”的x值加1或减1,事先你只需要mount一下这个节点,系统会告诉你“it seems a swap”的。最后,你要恢复用LILO或GRUB对多系统进行引导,记得把里头关于/root位置的项目改过来哟,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别忘了重新mkbootdisk -device /dev/fd0 x.x.xx-x做张新的bootdisk啊! Q:我已经装了window$2000/XP,现在我还想装linux,怎么办?如果你已经知道了如何去安装linux(当然,不知道的话,请看前面的FAQ),你害怕的主要会是在引导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假设你由于不希望GRUB或LILO会破坏你的winLoader而没有把引导程序装上(是“没有装”,而不是装在first sector哟!),你如果还信得过GRUB或LILO,请在计算机重新启动后用你安装linux时做的启动盘启动linux系统,以root身份登陆 # grub-install /dev/hda /安装GRUB,假设你的硬盘位置是IDE0 # lilo -v /安装LILO,如果你拥有GRUB的任何版本,对于新手不推荐使用LILO 如果你知道第三方软件可以引导装在first sector的linux系统引导程序,而你已经在安装的时候把GRUB或LILO装在了first sector上,这时你还应该知道的是,2K/XP是允许在系统盘所在的根位置提供一个多系统引导镜象的。同样用你的linux启动盘启动,然后以root身份登陆 # mount -t vfat /dev/hda1 /mnt/vfat /把C盘挂到任意一个挂点上 # dd if=/dev/hda4 bs=512 count=1 of=/mnt/vfat/linux.lnx /假设你的boot在/dev/hda4上 # umount /mnt/vfat 启动进入2000/XP,修改boot.ini文件(XP可以在系统属性里直接编辑) 加入一句 c:linux.lnx=My Linux Loader here 保存退出,下次启动你将看到winLoader可以引导linux了。 Q:如何引导多linux系统? 非常不推荐使用LILO引导多linux系统(其实第三方引导程序作得也很不错的)。以下介绍如何使用GRUB对同一个硬盘上的多个linux系统进行引导。GRUB使用的配置文件是grub.conf。 # more /boot/grub/grub.conf /你可以看到你的GRUB的详细配置文件 然后你会发现,其实要对同一个硬盘上的多linux系统进行引导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要注意的就是在安装第二个linux的时候,不要把任何的linux系统引导程序(LILO/GRUB)装上!因为你将使用第一个linux的引导程序对其进行引导。安装完毕后,只要把GRUB里的一个引导项“抄”一次,修改其细节参数就OK了。我把我的grub.conf写下,大家看看吧。 # #这个符号是用来注释掉行的 # #boot=/dev/hda default=0 timeout=99 splashimage=(hd0,6)/boot/grub/splash.xpm.gz #这是一个引导项的开始,引导小红帽 title Redhat Linux 7.3 root (hda0,5) kernel /boot/vmlinuz-2.4.18-3 ro root=/dev/hda6 initrd /boot/initrd-2.4.18-3.img #以下引导项的参数请mount到该区详细查看后记录,否则无法引导! #引导Xteam title Xteam Linux 2.4 root (hda0,7) kernel /boot/vmlinuz-2.4.8xtm ro root=/dev/hda8 initrd /boot/initrd-2.4.8xtm.img #引导mandrake title Mandrake Linux 8.0 root (hda0,8) kernel /boot/vmlinuz-2.4.16-3mdk ro root=/dev/hda9 initrd /boot/initrd-2.4.16-3mdk.img #引导window$ title Microsoft Window$ 2K Pro/Data Center rootnoverify (hd0,0) chainloader +1 Q:i386、i586和i686等不同版本有何区别i386 、 i586 、 i686 指的是适用于 intel i386 、 i586 、 i686 兼容指令集的微处理器。一般来说,等级愈高的机器可接受较低等级的rpm文件。你可以透过/proc/cpuinfo 这个档案查询你的CPU等级。Q:grub的用法:1. 安装grub 我用的grub是Redhat7.3带的grub安装包: grub-0.90-11.i386.rpm 安装: rpm -ivh grub-0.90-11.i386.rpm 其他安装方式也一样,只要你安装上grub就行了.RH7.2缺省用的grub, 1,2步骤可以 省了. 2. 建立grub的环境 cp /usr/share/grub/i386-redhat/* /boot/grub 3. 生成grub的配置文件/boot/grub/menu.conf menu.conf的内容如下: # beginning of menu.conf # default=1 timeout=4 #splashimage=(hd0,3)/boot/grub/splash.xpm.gz # 想要漂亮的启动画面,去掉行首# title Red Hat Linux (2.4.12) root (hd0,3) kernel /boot/vmlinuz-2.4.12 ro root=/dev/hda4 title Red Hat Linux (2.4.14) root (hd0,3) kernel /boot/vmlinuz-2.4.14 ro root=/dev/hda4 # end of menu.conf # 系统有两个内核, 第一为稳定的内核, 以确保第二个内核(刚编译的)启动 失败时,能引导进系统.另外, 这个menu.conf没有设password, 安全起见,最 好加上,具体怎么加,看看手册了. 注意了, 我的linux在/dev/hda4,所以menu.conf那些分区位置为(hd0,3), 你的可能不一样了,不能完全照着画瓢噢! 下面第3步install的中的分区 位置也应该和你的系统一致. 3. 安装grub至Linux分区boot 将grub的stage1安装到/dev/hda4的boot扇区(hd0,3). 过程如下: /sbin/grub (运行grub) grub install (hd0,3)/boot/grub/stage1 d (hd0,3) (hd0,3)/boot/grub/stage2 p (hd0,3)/boot/grub/menu.conf (注意,上面grub为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