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文言文笔记.doc_第1页
七年级文言文笔记.doc_第2页
七年级文言文笔记.doc_第3页
七年级文言文笔记.doc_第4页
七年级文言文笔记.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问题的分析见进阶)七上: 论语六则 (一)子曰:“学而(表顺承)时(时常)习(温习)之(学过的知识),不亦(不也吗)说(通“悦”,高兴)乎?有朋(同师门的师兄弟)自远方来,不亦(也)乐乎?人不知(了解)而(表转折)不愠(怨恨),不亦君子(道德修养高的人)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是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他,不也是道德修养高的人吗?” (二)子曰:“温故(学过的知识)而(表顺承)知(领会)新,可(能够)以(凭借)为(做)师矣。”翻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三)子曰:“学而(表转折)不思则罔(通惘,迷惑不解),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业上陷入困境)。”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四)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什么)以(凭借)谓(称)之“文”也?”子曰:“敏而(表并列)好学,不耻(不以可耻)下问,是以(因为这样)谓之“文”也。”翻译:“子贡问孔子:”孔文子凭什么称为“文”呢?”孔子说:“聪明并且爱好学习,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当做是可耻的事,因此称为“文”。” (五)子曰:“默而(表修饰)识(记住)之,学而(表顺承)不厌(满足),诲人不倦,何有于(对于)我哉?”翻译:孔子说:“暗暗地记住知识,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人却不感到厌倦,对于我有哪一样呢?” (六)子曰:“三(表示数量少)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这里面);择(选择)其善者(优点)而(表顺承)从(采纳)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里面;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采纳,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身上有)就加以改正。”成语: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善从之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择善从之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知新;学思结合;默而知之教育态度:诲人不倦做人态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期行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约定)行,期日中(正午)。过中不至,太丘舍去(离开),去后乃(才)至。元方时(当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通否,没有)?”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一方对另一方)委(抛下)而(表修饰)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拉)之(代元方)。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约定出行,时间约定在正午。到了正午(友人)还没来,太丘就舍弃他先离开了,(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那时七岁,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友人回答说:“我的父亲等您很久您还没来,父亲已经离开了。”朋友听后生气地说:“不是人啊!和人约定出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定在正午,到了正午你还没来,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家门头也不回。道理:一个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言。元方是一个聪明伶俐、明白事理、率真方正的孩子。成语:左顾右盼 伤仲永 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世代)隶(隶属)耕。仲永生五年,未尝(曾经)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对感到惊异)焉(代这件事),借旁近(邻居)与之,即(马上)书诗四句,并自为(题写)其名。其诗以(把)养父母(赡养父母)、收族(团结族人)为(作为)意(主题),传一(全)乡秀才观之。自是(从此)指物作诗立就(完成),其文理皆有可(值得)观者(的地方)。邑人奇(对感到惊奇)之,稍稍(纷纷)宾客(把当做宾客对待)其父,或(有人)以(用)钱币乞(索取)之。父利(认为有利可图)其然(这样)也,日扳(通“攀”,拉)仲永环谒(拜访)于(到)邑人,不使学。 余闻(听说)之也久。明道中,从(跟随)先人还家,于(在)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符合)前时之闻(好名声)。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又)到舅家,问焉(代仲永的情况),曰“泯然(消失的样子)众人(一般人)矣。”翻译:金溪人方仲永,世世代代以耕种为生。仲永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惊异,借邻居的来给他,仲永立即书写诗四句,并自己题写诗的题目。他的诗把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作为主题,传给全乡的读书人欣赏。从此别人指定事物让他写诗,他马上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乡的人认为这件事很不寻常,纷纷把他的父亲像宾客一样对待,有人用钱索取仲永的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到同乡人家中四处拜访,不让他学习。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中,跟随先人回家,在舅舅家见到了仲永,他十二三岁了。我让他写诗,(他的诗)不能符合之前的好名声了。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家,又到舅舅家,我问舅舅仲永的情况,舅舅回答说:“仲永和一般人没什么区别了。” 三峡 郦道元自(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一点也没有)阙(通“缺”断缺)处。重岩叠嶂(像屏障一样的山峰),隐天蔽(遮蔽)日,自(如果)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漫上)陵(大的土山),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阻(阻隔)绝(断绝)。或(有时)王命急宣(传达),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即使)乘奔(奔驰的骏马)御风,不以(这么)疾也。春冬之时,则素(白色)湍(急流)绿潭(深水),回清倒影,绝(极高的)巘(山峰)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冲荡)其间,清荣峻茂,良(确实)多趣味。每至晴初(刚刚)霜(降霜)旦(早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连续)引(延长)不断凄异,空谷传响(回声),哀转久绝(消失)。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翻译: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两岸的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断缺的地方。重叠的岩石和像屏障一样的山峰,遮蔽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看不见太阳和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涨上山陵,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航路都被阻隔断绝了。如果有皇帝的命令急于传达,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到了江陵,这中间的距离长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没有如此快啊。在春冬季节,就有白色的急流和绿色的深水,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松柏,从山崖流下的像是悬在空中的泉水和瀑布,在峰峦间飞速冲荡,江水清澈,山峰高峻,草木茂盛,确实有很多趣味。每逢到了天刚放晴的日子或降霜的早晨,树林显得凄清,山涧显得寂静,常常听到从高处传来猿猴长久的啼叫,连续不断,凄厉异常,空旷的山谷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打渔的人唱到:“巴东三峡巫峡最长,听到那连绵不绝的猿猴的叫声,不禁泪湿衣裳。”七下: 陋室铭 刘禹锡山不在(在于)高,有仙则(就)名(出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显出灵异)。斯(这)是陋室,惟(只是)吾德馨(品德高尚)。苔痕上(长到)阶绿,草色入(映入)帘青。谈笑有鸿(大)儒(有学问的人),往来无白丁(不懂学问的人)。可以调(弹奏)素(不加修饰的)琴,阅金经(佛经)。无丝竹(奏乐的声音)之(消独)乱(使扰乱)耳,无案牍(官府的公文)之劳(使劳累)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什么)陋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有?”翻译: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出灵性了。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与我谈笑的是品德高尚的人,和我交往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我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使我的耳朵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亭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 周敦颐水陆草木之(的)花,可爱者甚蕃(通“繁”,多)。晋陶渊明独(只)爱菊。自(自从)李唐来,世人甚(非常)爱牡丹。予独爱莲之(消独)出淤泥而(表转折)不染(沾染),濯(洗涤)清涟而(表转折)不妖(美丽而不庄重),中通(通达)外直,不蔓(生出藤蔓)不枝(长出枝节),香远(远播)益(更加)清,亭亭(挺立的样子)净植(竖立),可远观而(表转折)不可亵(亲近而不庄重)玩焉(呢)。 予谓(认为)菊,花之(的)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唉)!菊之(宾语前置的标志)爱,陶后鲜(少)有闻(听说)。莲之爱,同予(我)者何人?牡丹之爱,宜(当然)乎众矣!翻译: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非常喜爱牡丹。我只喜欢莲从淤积的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娆。(它的茎)中间通达外部笔直,不枝枝节节,不牵牵连连,香气远播,越发清新。洁净地挺立在水上,只能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玩弄它呢。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居者;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很多了。 口技 林嗣环京中有善(擅长)口技者。会(正赶上)宾客大宴(宴请),于(在)厅事(客厅)之(的)东北角,施(摆放)八尺屏障(屏风),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醒目)而已(罢了)。众宾团(聚会)坐。少顷(一会儿),但(只)闻(听见)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通“座”,座位上的人)寂然,无敢哗(大声说话)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因惊吓而醒)欠(打哈欠)伸(伸懒腰),其夫呓语(说梦话)。既而(一会儿)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轻拍)儿乳(喂奶),儿含乳(乳头)啼,妇拍而呜(轻声哄)之。又一大儿醒,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不止。当(在的时候)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声呵斥)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妙处)毕(全都)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认为)妙(好)绝(到了极点)。 未几(不久),夫齁(打鼾)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隐约)闻有鼠作作索索(老鼠活动的声音),盆器倾侧(倾斜),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心情)少(通“稍”稍稍)舒(放松),稍稍(渐渐)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不久)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夹杂)力拉(噼里啪啦)崩倒(崩裂倒塌)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发出);又夹百千求救声,曳(拉)屋许许(劳动时共同出力的呼声)声,抢夺声,泼水声。凡(凡是)所应有,无所不有。虽(即使)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指明)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说出)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举起)袖出臂,两股(大腿)战战(哆嗦的样子),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拍),群响毕(全都)绝(消失)。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翻译:京城中有一个擅长口技表演的人,正赶上有人举行宴会,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摆放了一张八尺的屏风,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风中,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个醒目罢了。众多的宾客团团围坐。过了一会,只听见屏风中醒目拍了一下,全场静悄悄的,没有敢大声喧哗的人。远远地听见巷子里有狗的叫声,随即便有一个妇人因惊吓而醒,打哈欠伸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过了一会她的小儿子醒了,大哭。她的丈夫也醒了。妇女抚摸着儿子给他喂奶,儿子含着乳头啼哭,妇女手边拍边轻声哄着孩子。又一个大的孩子醒了,絮絮叨叨地不停止,在这个时候,妇女手拍孩子的声音,轻声哄孩子的声音,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一时候一起发出来,各种妙处都具备,全场的观众没有不伸长脖子,偏着头看,微笑,默默地赞叹,认为神奇到了极点。不久,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女用手拍孩子也越拍越慢。隐约听到有老鼠活动的声音,盆器倾斜的声音,妇女在梦中咳嗽的声音。观众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坐直了身子。忽然有一人大叫“着火了”,丈夫起来大声喊叫,妇女也起来大声喊叫。两个孩子一起啼哭。不久,成百上千的人一起喊,成百上千的孩子一起哭,成百上千的狗一起吠。中间夹杂着噼里啪啦房屋崩裂倒塌的声音。大火燃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