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中国慈善观的建立与进展 摘 要:中国的慈善事业以无到有只有一二十年的时间,中国人的慈善观念也是在这几年才慢慢进展起来的,因为起步较晚和体制不健全,中国慈善观还没有形成健全的系统,无论在论述上还是实践上都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进展。未来的几十年必将是中国慈善事业大进展的时期,中国慈善观也会越来越健全。关键词:中国慈善;慈善观念;建立与进展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国人全民捐款,我们看到了全体中国人对慈善的热情。而刚过去的2010年对中国慈善事业更是有着非凡作用的一年,如果说2008年是全民捐款,那么2010年则是对中国慈善业的全民思索,以9月份陈光标提出裸捐,到十一前“巴比”慈善晚宴,再到10月底“壹基金”向公募基金转型,王石被推为理事长,这两个多月慈善成为一个全社会的热点,慈善第一次在中国引起全民大讨论和全民思索,这对中国慈善事业来说是是个好现象,在这样一个节点上,我们来探讨当代中国慈善观的建立与进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的慈善事业正处于快速进展的时期,探讨这个议题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慈善事业进展的脉络以及有着的不足。本论文分成四个部分:当代慈善观建立的背景、当代慈善观的概念浅析、当代慈善观的实践情况浅析、完善和进展当代慈善观的思路。接下来笔者将对这四部分进行详细探讨。一、当代慈善观建立的背景(一)国内外传统慈善观的进展历程慈善这个概念可以说是以西方传过来的,虽然中国很早就有“慈善”这个词,中国人有积善行德的传统,但那更多的是基于一种善有善报这样一个朴素的道德观念。直到革新开放后,在经济获得巨大进展和受西方的影响后中国人才有了慈善的概念。西方世界在慈善事业进展了上百年之后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慈善系统,慈善的观念也深入人心。比如美国,美国有个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的传统,就是为社会慈善事业捐款,美国的很多学校、医院、博物馆、孤儿院等等很多都是富翁们捐款建造的。卡内基曾说过一句话,“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这样的观念在美国富翁中已经深入人心,美国著名的投资家巴菲特的做法就很能说明不足。他曾当着自己孩子的面,在股东大会上说,“那种认为只要投对娘胎就可以一世衣食无忧的想法,损害了无所信奉的公平观念”。他宣布,要把自己三百多亿美元的百分之九十九捐出来,用于为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以及对计划生育方面的医学探讨。值得一提的还有美国富翁对遗产税的态度,小布什曾要取消遗产税,但很多富翁对此并不领情,一方面高遗产税可以促使富翁把更多的钱拿来做慈善,另一方面遗产税也是取之社会用之社会。反观中国,严格来说中国还没有形成慈善传统,慈善事业在中国才刚刚起步。但中国人是乐善好施的民族,中国人的观念里是很讲感恩和回报的,以往中国人的慈善一般以邻里互助为主要形式,中国人所奉承的是儒家传统思想的“仁爱”之义,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推己及人”来指导自己的思想。但是这样的慈善只能覆盖小范围,中国的慈善事业是近二三十年才开始起步的,是在革新开放后经济取得了较大进展和受西方慈善观念的影响,中国的慈善事业才开始起步,中国人才开始形成慈善观念。这是符合慈善的进展规律的,“仓廪足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论文范文 辱”,慈善首先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西方也是在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后才出现了慈善事业。(二)当代慈善观的时代背景随着中国慈善事业的不断进展,中国人的慈善观也在发生着转变,特别是经过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洗礼和2010年有关慈善的集体大讨论。在这之前,中国人并没有什么慈善观念,先富起来的人大多数都没有做慈善的观念,我们国家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穷困时期,所以很多先富起来的一代都是拼命消费,被称做暴发户得不到社会的尊重。而且中国人的根深蒂固的财富观念一般都是“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所以很多人赚了钱都是传给下一代,比较少人愿意拿出来捐赠社会。还有对于普通人来说,很多人觉得慈善离自己很遥远,慈善是富人要关心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可以说中国很长一段时期都是处于这样的观念之中。但令人可喜的是,近几年中国人的慈善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随着经济的进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对慈善也越来越关注。不但富人做慈善的观念越来越强,普通人也越来越多地关注慈善。富翁、明星、名人都积极参与到慈善中来,比如福耀玻璃的董事长曹德旺就捐出五点九亿做公益,被评为“中国十大慈善家”;新华都的董事长陈发树也捐出大部分资产创立新华都基金;功夫明星李连杰创立的“壹基金”,还有2010年引起极大轰动的陈光标的裸捐事件;盖茨和巴菲特的慈善晚宴中国的慈善正越来越吸引着普通大众的关注,以2008年的全民捐款到2010年对慈善的全民思索,这对中国的慈善事业来说是件好事,也标志着中国人慈善观念的提高。二、当代慈善观的概念浅析(一)当代慈善观的建立由于受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的慈善事业在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曾中辍、衰息。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复兴, 肇端于1981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及至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创立, 当代民间慈善事业才获得较大进展。而后, 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社会的急剧转型, 救济不足也越来越突出, 国家、社会对慈善事业亦日益重视, 慈善事业在新世纪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与进展空间。回顾20余年来中国当代慈善事业的进展历程, 并展望其进展走势, 或许不无借鉴作用。(二)当代慈善观的进展历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慈善事业经历了复兴、初步进展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慈善事业的复兴期第二阶段:慈善事业的初步进展期 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进展呼唤以事慈善事业的专门机构民间慈善组织的诞生。1994年4月12日,中华慈善总会在北京成立,由此,当代中国慈善事业有了一个合法的存活空间,十余年来已获得了初步进展。在中华慈善总会及省级慈善会的示范影响下,地(市)级的慈善组织很快得到普及,一些县也相应建立起区域性的慈善会。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慈善组织则已延伸到基层社区。除慈善会系统外,这时期还创建了一些专门性的慈善机构。除慈善教育机构外,还出现了慈善医院。1998年,广州市创建的第一所慈善医院投入使用。众多慈善组织的建立及其一系列慈善活动,大大推动了慈善事业的进展。三、当代慈善观的实践情况浅析(一)当代慈善观的优点:要剖析当代慈善观的优点需要跟以前的慈善观念进行比较。在当前,我们可以相信中国人的慈善观念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不仅体现在对慈善的关注和对慈善的参与,还体现在对慈善、对财富观念的转变。总体来说,当代慈善观的优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本文来源: 华融经济学论文网 第一,慈善正以小众走向大众人们的关注是现代慈善的心理基础,对于慈善本身来说吸引大众的注意可以推动慈善本身的进展。慈善已经以少数人参与变为全民关注,对此,民政部副司长王素英将之概括:“为以少数人的阳春白雪走向了社会大众广泛认同和追求的价值取向;以单纯的自我满足上升到社会责任与社会公平。中国慈善事业开始具有了更多的现代理想、现代方式和现代标准。”第二,慈善正以单一的道德取向转为一种责任“中国有慈善传统,古代官员、士绅回报乡里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接济贫苦、铺桥修路都是“功德”,乐善好施是被人们称颂的美德。那时候,慈善的社会责任一般由富人承担。但是现代社会,慈善已经不是富人的专利,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富豪和平民,慈善都是一种公民责任。在中国,平民慈善像已经破土的幼苗,截至2008年底,中国注册志愿者已达2946名,当年有506万名志愿者参加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170多万名志愿者直接服务北京奥运会。有专家评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志愿精神,更适合中国进展近况,普通人的参与是中国式慈善事业的基石。看看汶川地震后人们捐款捐物,甚至自发组织救助队伍赶往灾区,就可以知道民间的慈善热情有多大。以这里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慈善不再只是富人的专利,而是每个社会大众都可以尽的一份责任。” 第三,慈善正以物质向精神层面进展在中国,慈善往往被赋予道德的光环,但是把慈善提到过高的道德水平,不是慈善文化的先进和成熟,而是滞后和幼稚。在中国慈善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大众对做慈善的人形成了一个简单的道德标准,似乎做慈善的人是不能有缺点的。但这是不切实际的。慈善家也会去喝酒、喝多了也会吐、也会说脏话,也许还会打架,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有一颗慈善之心、做很多慈善公益之事,所以不要用过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他们。以平常心看慈善,是重建中国慈善文化需要确立的心态。(二)当代慈善观的缺点和不足:中国慈善事业只有短短的二三十年,进展非常迅速,但中国的慈善毕竟还在起步阶段,在进展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不足。四、完善和进展当代慈善观的思路(一)完善和进展当代慈善观的战略思路要完善和进展当代慈善观,首先对慈善的探讨方式要转型,这种转型也直接或间接地给予公益慈善事业以较大的影响。笔者认为,对于公益探讨工作而言,应该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清晰定位。第一,需要推进探讨对象、探讨内容的转型。社会大众的公益需求,应该成为知识界的基本探讨对象。这既包括贫困人口,当然也包括妇女,自然还包括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第二,推进探讨方式的转型。“探讨不应该是封闭式的,而是要进行互补性的联合探讨。中国公益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型,首先需要一种结构性布局的自觉性。我们需要在案例探讨、标准化探讨、公益理念传播方式探讨等方面,与国际和国内的同行增进共识,形成合作与基层的优势,以而使公益知识真正具有强大的社会力量。”第三,推进公益学习的转型。我们对于传统的人才观并不赞成,它把学历而不是把社会贡献和社会成果放在首位,结果专家人员往往遭到排斥。公益探讨的目标之一,应该是用更为有效的学习和培训方式,培养更多公益事业的杰出人才。(二)完善和进展当代慈善观的具体方针:借鉴国外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先进经验,笔者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公益事业探讨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如下一些。首先,系统发现中国年度捐赠亿元、千万元、百万元的慈善者。在国际慈善界,对于富人以事慈善的基本道德标准,就是他们捐款数量的多少。需要依据捐款数量,深入探讨中国著名慈善家的理念,努力促成不同类别慈善家建立更多的交流平台。同时总结案例,使其列为国际社会公益教学的参照内容。然后,应该系统发现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慈善项目。其次,还需关注中国公益组织以及最有影响力的公益领导人物。再次,努力培养中国公益事业的探讨机构和探讨人物。中国的知识界,每年向慈善界贡献了什么样的思想、理念和技术,每年的著作是什么,有什么有影响力的文章,这需要不断地向社会大众展示。最后,还需重视媒体的作用。公益事业的进展,需要媒体的密切参与,有哪些媒体在传播公益理念方面最有影响,同样需要去发现、去评价、去推广,同样需要进入课堂,进入国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生物质能生物质气化炉技术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技术创新报告
- 2025年中国抽水蓄能行业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分析报告
- 2025年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技术壁垒与创新突破报告
- 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市场格局分析及2025年创新模式创新路径研究报告
- 2025年长庆油田分公司春季招聘(5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2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宏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8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庞培护理题库及答案解析
- DB37T 1914-2024 液氨存储与装卸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 糖尿病肾病治疗指南
-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神经内科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5篇)
- 生涯拍卖会课件高一上学期主题班会
- 中医形神兼养
- GB/T 44241-2024虚拟电厂管理规范
- SYT 6680-2021 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 钻机和修井机出厂验收规范-PDF解密
- 实用美术基础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
- 债权债务法律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