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质量检查标准.doc_第1页
病理科质量检查标准.doc_第2页
病理科质量检查标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理科质量检查标准一 组织固定、标本取材质量标准 (一) 组织固定:1. 组织标本常规固定液为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手术室及手术科室标本应使用同样的固定液);固定液量应为被固定标本体积的510倍。2. 脏器标本或大标本需切开,固定1224小时。(二) 标本取材:1. 标本切检工作应由二人完成,一人切检,另一人记录。2. 巨检和取材必须由病理医师进行。 3. 医师观察描述标本要详细、确切。对于脏器、肿瘤标本,应将脏器及肿瘤形态、体积(三径值,单位cm3)及肿物位置做准确描述并记录。记录人员应向医师报告病理申请单中临床情况、手术所见 、标本部位、数量及临床医师特殊要求等,并如实清楚的记录取材医师的口头描述。4. 切检医生工作前应与记录人员认真核对标本、标记和申请单是否一致。对申请单内容和标本的患者姓名、标本内容、数量、病变特征等不符者,尽快与送检方联系,并报告科主任,查明原因,确保无误后,再巨检和取材。5. 内镜咬检、穿刺标本,全部取材(前列腺电切标本应争取全取)。细小标本用伊红点染并用软薄纸妥善包裹。6. 多部位,多件标本要逐一取材。7. 常见脏器恶性肿瘤标本应按“规范”取材,即肿物(46块),交界处、正常处,切端/断端及区域引流所有淋巴结取材(数量应与解剖数量一致)。8. 取材结束,医师和记录人员签署姓名和日期。 9取材后的标本要妥善保存,待报告发出后2周以上,临床无反馈意见时再行处理,有教学和科研意义的标本,酌情妥善保存,并可摄影存档。 10.巨检和取材过程中,严防标本污染和流失;也应严防污染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结核、肝炎等标本经必要的巨检和切开后,立即置于有足够固定液的专用容器内,充分固定后再取材)。检查方法:测定标本固定液是否用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液量是否充足,脏器标本是否切开固定。随机抽查连续编号的30份以上申请单,查看标本切检记录。二 蜡块质量标准1 组织块脱水透明好,无回缩。 2 蜡块与其中组织大小适度(组织块周围不缺蜡;空白蜡边12mm );切出组织面积不低于90%。 3 标签整齐牢固,编号字迹清楚。 4 蜡块数量与取材相符。 5 切后封蜡。 检查方法:随机抽查连续号50个蜡块以上与申请单核对三 HE切片(包括冰冻切片)质量标准 1. 组织块位置适当13块/片,组织切面完整,内镜咬检、穿刺标本切面数与取材数一致。小组织(内镜咬检等)连续切片6片以上,排列整齐。2. 切片薄(35m),厚薄均匀。3. 切片无刀痕、裂隙、颤痕。4. 切片平坦,无皱褶、折叠;无切片时因刀不锋利而致的挤压和细胞舒展不良。5. 切片无污染物。6. 盖玻片大小适度(组织不外露)。封片无溢胶、无缺胶、无气泡。7. 切片清洁透明度好。8. 切片染色适度,细胞核与细胞质对比清晰,核染色质清晰。9. 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当。10.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贴牢固、编号清晰、字迹工整。 检查方法:随机抽查连续号切片50张以上与申请单核对,肉眼及显镜下检查各项内容。切片质量分级标准:甲级片:90分(优);乙级片:7589分(良);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丁级片:59分(不合格)。四 报告质量标准 1.姓名,性别,年龄,报告日期等项目齐全。 2.报告内容应写明送检材料种类或部位。 3.较大肿瘤或脏器标本应有大体描述及镜下病变要点描述。 4.病理医师应全面、细致地阅片,诊断真实准确,用词规范,肿瘤要分型、恶性肿瘤要分级并说明侵犯、转移情况;切端/上下断端,引流淋巴结转移情况。 5.报告书写精练、严谨、字迹清楚、规范,避免错别字。 6.冰冻切片,应由富有经验的主治医师以上的医生进行诊断,疑难病例要双签名。 7.对于疑难病例、涉及到切除器官、截肢的重要病例应共同阅片诊断,体现三级检诊并双签名,必要时可进行报告前科内、外会诊。 8.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阅片,应由主治医师以上复诊并签名,才能发报告。9.几位医师共同发的报告,要共同签名以示责任。10.一般活检病例35个工作日、术中快速冰冻30分钟左右、一般会诊30分钟1小时出报告。11.类报告85;类报告10;类报告5;类报告0.5。检查方法:随机抽查连续号100份以上申请单(及其报告),与切片核对。诊断报告的基本类型:类:部位、名称、性质明确或基本明确的诊断。类:不能完全肯定名称、性质的疾病,可冠以“符合为”、“考虑为”、“倾向为”、“提示为”、“可能为”、“疑为”、“不能排除(除外)”之类的词语。类:检材、切片显示的病变不足以做出类或类诊断,只能进行病变形态描述。类:标本过小、破碎、固定不当、自溶、严重受压(变型)、被烧灼、干涸等,无法做出诊断。五 资料管理标准1. 常规活检、术中冰冻、细胞学和尸检组织蜡块、切片、文字及电子资料必须由病理科妥善保管。存放在档案资料室,并建立归档、借还等管理制度。1. 以上资料,门诊者保存期限为15年。住院者保存期限为30年。2. 各种文字资料应定期装订成册,上架永久保存。3. 未查见癌细胞的涂片,于诊断报告发出后保存2周;活检标本自签发病理学报告之日起保存2周以上;普通尸检标本自签发病理学报告之日起保存3月以上;涉及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