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重点深化+探究命题+课时训练)第五单元 单元专项循环练(五)(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步步高】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重点深化+探究命题+课时训练)第五单元 单元专项循环练(五)(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步步高】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重点深化+探究命题+课时训练)第五单元 单元专项循环练(五)(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步步高】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重点深化+探究命题+课时训练)第五单元 单元专项循环练(五)(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步步高】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重点深化+探究命题+课时训练)第五单元 单元专项循环练(五)(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专项循环练(五)高频考点强化练高频考点两极格局、“冷战”的形成及影响、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新中国的外交等是高考考查的热点1二战结束后的“冷战”局面,有人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负有主要责任,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国家也有一定的责任;也有人认为,责任全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客观地说,二战后美苏由同盟关系发展成对立关系的主要原因是()a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b由两极格局的实质决定c美苏争霸的必然结果d苏联的壮大影响了美国争霸答案a解析二战后,美苏反法西斯同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突出表现在各个方面,导致了美苏由同盟关系发展成对立关系。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21948年4月3日,杜鲁门批准设立了经济合作总署来负责“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它的使命之一是推动国际贸易,特别是为美国提供足够的市场容量。另外一个则是对苏联势力在欧洲不断扩张的影响进行遏制。从上面的叙述中可以看出“马歇尔计划”()将西欧纳入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继续扩大了美国海外市场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和西欧之间的经济联系a bc d答案d解析结合马歇尔计划实施的目的和影响可知四项都是正确的。3下列是一组关于柏林墙的图片,柏林墙见证了德国分裂的历史,造成德国分裂的根本原因是()a战后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b占领国实行不同的政策c雅尔塔体系存在不稳定性d美苏“冷战”答案d4有一种观点认为:“冷战”结束之后,不结盟运动已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价值。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其成员都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b参与国大多参加了政治军事同盟c它是为反对美苏霸权主义而建立的d没有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目标答案c解析首先排除说法明显错误的b、d两项。不结盟运动奉行“不结盟”和“非集团”政策针对的是北约和华约,这一政策在两极格局下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苏联及其领导下的华约不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结盟运动的这一政策已经过时。5某位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逐渐减弱,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a权利法案颁布时b罗斯福新政实施中c十月革命成功时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后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逐渐减弱”可知,这应是指两极格局结束,全球范围的意识形态对抗逐渐减弱,答案应为d项。6下图为某学者关于中国国际现代化的“和平鸽”战略设想概念结构图。这一设想符合或顺应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结盟政策经济全球化潮流多极化趋势a bc d答案d解析从图片上可知“和平鸽”是以联合国为首,亚欧经合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为两翼,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为尾,心脏为亚洲国家联合会。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表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在apec等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a bc d答案d解析注意时间限制“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1953年,应排除;都是1978年以后的外交成就。8有人在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说明当今世界呈现 ()a五极世界格局 b巨人主宰的迹象c多极化趋势 d经济多样化特征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今世界没有绝对的霸主,相互制衡,表明多极化趋势明显加强。常考易错针对练常考易错点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与“冷战”的关系、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认识、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建国初期中国的三大外交方针等1观察下列两幅图,你认为图中两大组织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比利时布鲁塞尔的 20世纪50年代华约北约总部 国家在开会a美苏“冷战”局面开始出现b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c美苏争霸局面出现d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答案d解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没有很好地理清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形成、“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关系。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两幅图反映的是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出现,然后逐个分析备选项。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排除a项;雅尔塔体系确立于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成立之前,排除b项;雅尔塔体系确立后,美苏争霸局面就开始出现,排除c项;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因此答案为d项。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开始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美国的控制c苏联的威胁d法国与联邦德国已开始和解答案a解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对欧洲联合的原因理解不到位。二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严重下降,为恢复经济,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他们越来越强烈地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出来。然而,他们当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都无法与强大的美国相抗衡。在这样的情况下,欧洲的政治家认识到欧洲各国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b、c两项是外部原因,可排除;法德和解是欧洲联合的必要条件,可排除d项。答案为a项。3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在20世纪70年代初已初露端倪,能体现这一说法的史实有()欧共体在国际事务中用一个声音说话1973年中东战争中日本采取与美国不同的外交政策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美国的霸权地位丧失a b c d答案b解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认为多极化趋势下美国霸权地位丧失。事实上,在多极化趋势下,美国霸权地位是削弱而不是丧失。故答案为b项。4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对于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b是新中国根据当时形势做出的正确选择c有利于中国的经济恢复发展和国家安全d“一边倒”政策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答案a解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对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政策的内涵理解不清。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方针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b、d两项指出了“一边倒”实施的背景,c项指出了其实施的历史作用。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故答案为a项。大题冲关规范练1在两极格局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料20世纪60年代西欧六国经济增长率为5%,日本高达11.2%,都高于美国的4.1%。70年代初,就各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而言,美国为24.36%,欧共体为20.12%;就出口额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而言,美国为13.4%,日本为6.4%,欧共体为33.7%。材料二史识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但一些新独立的亚洲国家首先提出要独立于大国集团之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的启发下,铁托等人萌发了组织不结盟运动的想法。材料三史论不结盟运动对两极格局的冲击与欧共体、日本对两极格局的冲击,从宗旨到内容再到形式都有不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变化对国际关系格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不结盟运动”的认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不结盟运动与欧共体、日本对两极格局冲击的不同之处。答案(1)变化: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增长率都高于美国;欧共体的出口额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是美国的两倍多;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欧共体与日本实力增强,美国实力相对下降。影响: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2)认识: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和非集团的原则和宗旨;不结盟运动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广大亚、非、拉国家通过不结盟运动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3)性质不同: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与美国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领域具有高度一致性,虽然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上的争夺;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多数受过殖民压迫,它们的斗争主要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斗争是坚决彻底的。宗旨不同:西欧与日本是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不结盟运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从斗争方式看:西欧与日本是从经济上的竞争到外交上的抗争。不结盟运动是从政治斗争到经济斗争。解析本题的切入点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第(1)问,第一小问应依据材料信息进行归纳,关键是明确欧共体、日本、美国经济实力的变化;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2)问,应从不结盟运动的背景、内容、实质及其作用等方面简要说明。第(3)问,主要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应抓住问题的关键,如性质、宗旨等进行说明。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冷战”风云材料二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材料三中国多次宣布永远不称霸,这不仅仅是外交辞令。中国设立远洋基地的出发点,只有维护商业利益和国际和平的考虑。中国不与任何国家进行全球军事对抗,也无意争夺势力范围,拓展战略边疆。中国外交和宣传部门应该以“中国贡献论”,反击“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以此化解外部的担心。材料四 2008年12月2729日,以色列战机连续三天对加沙地带发动攻击。各主要国家均对当前加沙局势表示关切,呼吁有关方面立即停火。联合国安理会呼吁立刻结束加沙的暴力局势,并敦促冲突双方解决加沙的严重人道和经济需求问题。中方反对用武力解决争端,呼吁有关方面保持最大克制,通过对话解决分歧。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表现。(2)据材料二,“多极合作时代”的提出反映了当今世界哪一发展趋势?“多极”应包括哪些力量或力量中心?(3)材料三体现了中国哪一外交政策基本方针?目前“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盛行的原因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多极合作时代”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目前是否具备?为什么?答案(1)欧洲“冷战”:北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