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海陆变迁教案 【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并了解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知道大陆漂移说,形成地理科学态度。3.通过读“世界板块分布”图,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板块,并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重点)4.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上两大山系的成因,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 【教具准备】地图册、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喜马拉雅山“鱼龙”化石的图片。质疑:这种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为什么会被掩埋在今天的世界屋脊上?学生观看、思考、交流:几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底抬升,才形成今天的喜马拉雅山。通过设疑,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师生研讨与学习1.追问: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2.补充:海陆变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地壳运动、火山和地震等外力:流水、风力、海浪和人类活动等一、海陆变迁1.阅读课本P49内容,说出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原因。2.下面是海陆变迁的两个实例,你能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吗? (1)黄河三角洲在不断“生长”,平均每年以1.53千米的速度向渤海推进。(2)荷兰作为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的 陆地低于海平面,约15的国土来自围海造田。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和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能力。衔接与过渡从以上实例我们不难看出海陆是变迁的。那么我们今天的海陆分布状况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呢?对此,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陆漂移说。师生研讨与学习师生研讨与学习3.补充、展示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提出:4.引导学生结合“大陆漂移示意”图,认识学习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观点。5.引导学生结合下图,寻找大陆漂移说的证据。(1)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非常相似(第一证据)(2)大西洋两岸大陆生物有亲缘关系,一些古生物的化石也是同类的。(3)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二、大陆漂移3.读课本P50内容,填空:(1)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是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2)大陆漂移说认为,大约在2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大陆周围是一片大洋,后来大陆缓慢的漂移分离,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3)这种大陆漂移至今仍在缓慢地进行着,经测量,大西洋正在不断扩张,太平洋则在不断收缩。4.牛刀小试:现在的南极洲地层中有很多煤,煤是由于温暖气候下大片森林埋入地下受高温、高压影响而形成的。那么,冰天雪地的南极洲过去怎么会有森林呢?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交流、总结:因为在很久以前南极洲曾位于温带或热带,只是后来的大陆漂移才来到南极地区。通过学生读图、交流与合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衔接与过渡大陆并不漂浮在海洋上,为什么会漂移呢?师生研讨学习师生研讨学习师生研讨学习6.引领学生读“世界板块的分布”图,学习、识记: 世界板块的分布(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2)七大板块的名称及分布。(3)查找:中国位于 板块上;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板块上;全部位于大洋上的是 板块。7追问:图中A、B那地方更容易发生地震?引导学生总结: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交界处。8利用“世界板块的分布空白”图,识记、巩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及七大板块。 世界空白板块分布9 学以致用: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地中海(1)东非大裂谷的形成(2)红海的不断扩张(3)地中海的不断缩小10利用“世界主要山脉分布”图,结合“世界板块的分布”图,引领学生观察、分析世界主要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的关系:11.引导学生读“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指导学生结合课本 P52图3-2-5“世界板块的分布”图,分析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并找出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12.展示火山喷发的景观图片,追问:火山喷发有何利弊?总结、补充:1、影响全球气候: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昏暗的白昼和狂风暴雨,甚至泥浆雨都会困扰当地居民长达数月之久。火山灰和火山气体被喷到高空中去,它们就会随风散布到很远的地方。这些火山物质会遮住阳光,导致气温下降。2、破坏环境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暴雨结合形成泥石流能冲毁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使得无数人无家可归。 泥土、岩石碎屑形成的泥浆可象洪水一般淹没了整座城市。三、板块运动5、读课本 P52内容,填空:(1)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形成了板块构造学说。该学说认为,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七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而且各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2)一般的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的地壳比较活跃。6、读课本 P52图3-2-5,完成下列问题:(1)说出七大板块的名称和大致范围。(2)七大板块中哪个板块以海洋为主?它被哪些板块包围着?(3)图中A、B两地,哪个地方的地壳比较稳定?哪个地方的地壳比较活跃?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7、 阅读课本 P52 P53内容,并做下面的小活动,填空:两张桌子中间有5厘米的缝隙,两本书分别放在两张桌子上代表两大板块,其书脊相对。当两本书往两边拉开时,则两书脊间出现空隙;当两本书往书脊方向挤压时,则可能出现沿着书脊往上拱起或者往下凹陷的现象。(1)板块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张裂运动,另一种是挤压运动。(2)张裂的地方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挤压的地方往往出现高山、岛链或海沟。(3)读课本 P52图3-2-5和 P53图3-2-7,说出横贯欧亚大陆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和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各由哪几个板块碰撞、挤压后隆起而形成。阿尔卑斯山脉是由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落基山脉是由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板块挤压形成。安第斯山脉是由南美板块和纳斯卡板块挤压形成。8、读课本P53图3-2-7,结合生活常识回答:我们煮鸡蛋时,如果鸡蛋出现裂纹,往往从裂纹处煮出鸡蛋清。而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往外释放的一种形式。(1)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集中分布区,大都位于板块交界地带。(2)全球90%以上的火山和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学生交流、讨论:利:肥沃周围的土壤弊:威胁附近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通过学生读图、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交流、讨论、解惑中学会运用地图、借助地图学习的能力。通过学生读图、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交流、讨论、解惑中学会运用地图、借助地图学习的能力。通过学生读图,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构建与梳理海陆变迁海陆变迁海陆变迁的实例板块运动1.七大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海陆变迁的原因2.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龙口中小学元旦活动方案
- 贫困幼儿六一活动方案
- 杭州中考试题及答案
- 灌肠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 公文特点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安全玩沙池
- 设备维护保养周期性计划表工具
- 分级阅读考试题及答案
- 法院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中话题作文:科技在我们身边1500字(9篇)
- 药房管理规章制度目录
- 花坛景观设计59课件讲解
- 大一开学新生的安全教育
- 2024天津市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书(官方范本)范文
- 浙江财经大学《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年度新增学位授权审核分析报告
- 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安全防护预案
-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期制度
- 广州数控GSK 980TDc车床CNC使用手册
-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资料
- 2024年桑黄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