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3节 河流和湖泊(第3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1).doc_第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3节 河流和湖泊(第3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1).doc_第2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3节 河流和湖泊(第3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1).doc_第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3节 河流和湖泊(第3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1).doc_第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3节 河流和湖泊(第3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流和湖泊(第3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教学目标】1 运用黄河流域图,说出黄河的基本概况。2 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黄河各河段特征,说出黄河的凌汛、含沙量、地上河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综合治理的基本措施。【教学模式】讲练结合。【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讨论法、资料分析法、读图思考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温故知新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长江知识点。一、 长江的基本概况。二、 长江上中下游河段特征及开发与治理。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给予评价。 学生独立认真思考,给出规范的答案。相互补充。 强化上节课重点知识的落实,并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多媒体播放:有关黄河的诗句。(参考ppt的第一。二两张幻灯片)过渡语:通过学习长江,我们掌握了学习河流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现在,我们尝试运用这种思路和方法,来学习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板书课题: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3) 黄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观看图片并进入思维状态。争相回答,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为学生创设情境,利用图片和诗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引导探究拓展思维 走近黄河一、黄河概况:多媒体出示教材p45图235黄河流域、p35图228中国温度带分布和图229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并提出问题:1 读图,类比长江总结黄河的概况,并填表。2(ppt8、9、10)知识点:源头,注入海洋、流过地形区。省区等。2要求:仔细认真读图,独立思考;知道自己分析地图得出了哪些结论,还有哪些结论不会得出,不会的问题用红色笔标划出来,以便讨论。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黄河的基本概况。过渡:根据学习归纳长江的不同河段特征的方法来归纳黄河不同河段特征。三、 黄河不同河段的特征:认真阅读教材p46的文本内容,结合多媒体展示黄河各河段景观图片,分析并总结出黄河上中下游各河段的特征,并说出理由。教师追问:(1)上游有哪些峡谷?流出青铜峡后,冲积形成了了哪两个平原?有哪些支流汇入?流经了哪几级阶梯?蕴藏了什么资源?将如何利用它?(2)中游呢?(3)中游的泥沙的泥沙流到下游和入海口会造成什么结果?师: “一碗水半碗泥”、“跳进黄河洗不清”来形容黄河含沙量大。问:黄河的泥沙来自哪里?【活动】探究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读教材p47图232和图236。说出不同河段含沙量的差异及主要原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教师:认可学生的释疑解答,并加以鼓励,以便更加积极的回答问题。过渡:千百年来,黄河就像慈祥的母亲哺育这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母亲河对我们有哪些贡献呢?(引导学生根据黄河流域图、图文资料和刚才所学等说明黄河的奉献。)利用黄河三、黄河的奉献1.中华文明发祥地。(展示资料和源头图片)2.发电。(课件展示黄河流域图)提问:水电站主要位于黄河的那个河段?为什么建在那里? 教师找一生朗读教材p48短文“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3.塑造灌溉平原。(课件展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的图片)4.旅游资源。(壶口瀑布、三门峡)过渡:黄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身染疾病,成为我国的一大忧患。那么,母亲河的忧患有哪些呢?治理黄河四、黄河的忧患和治理1.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本中的“阅读”、“活动”、“图片”,分组归纳整理。说出黄河的主要忧患问题。2.教师讲:其实,黄河不同的河段有不同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母亲河的忧患有哪些?发病的河段、发病的原因?3.教师配合学生播放黄河泥沙多,地上悬河,凌汛等问题景观图和视频及一些相关资料。(1)用资料说明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进黄河的泥沙有16亿吨,相当于长江的68倍。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可绕可绕赤道27圈。转折提问:黄河中游大量的泥沙流到哪里去了?有什么样的后果?(2)地上河:(ppt-27。和 动画地上河swf)教师: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地上河造成的隐患是什么?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地上河视频,形成动画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成因。(/v/b/44296095-1149602435.html)(3)凌汛: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黄河流域图,找出凌汛发生的河段,分析成因。(4)断流:师补充讲解。4.假如你是水利专家,你打算怎样治理母亲河?师:参照刚才我们所学,用几分钟的时间再认识一下黄河的各个忧患及治理,请填表。追问:如何综合治理黄河?师拓展总结:黄河的主要忧患中,危害最大的是地上河。所以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在于加强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我的课堂我做主! 1学生根据自己学习长江的经验,阅读教材45页的图文内容并分析,利用本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2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 3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活动!学生分析图片,阅读资料,根据自己的思考,利用本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讨论,组织语言概括答案。 上游:峡谷多,水流急,水能丰富。 中游;多支流,多泥沙,水能丰富。 下游:地上河和黄河三角洲。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活动内容,在教材上标注答案并分析教材图表资料,分组讨论与资料有关的问题获取信息。学生积极分析黄河各河段含沙量的差异,探究泥沙的来源。 上游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再加上草地植被较好。所以含沙量较少。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质地疏松,加上当地夏季多暴雨、植被稀少,造成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极大。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水的流速变缓,一部分泥沙在河床淤积。所以河流的含沙量减少。 归纳:黄河泥沙来自中游,该河段流经黄土高原。(ppt26-29)学生认真分析老师提供的图文资料,思考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黄河的奉献。回答不完整的,其他同学补充,并倾听老师的点拨讲解。【思维展示】结合教材和资料,积极尝试解释黄河的忧患。学生先阅读教材p4648文本内容及 “阅读”、“活动”、“图片”,分组讨论归纳整理,得出结论。黄河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泥沙多,地上悬河,凌汛问题等忧患。认真阅读课本p46文本内容,p47“活动”的图文资料,回顾刚才所学,分析,得出结论。展示王征宇组的交流成果。 泥沙多(水土流失):发病主要部位:中游病因:自然原因: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人为因素:乱垦滥伐,植被破坏严重。认真观看视频,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说出地上河形成的原因及危害。展示李家辉组的交流成果。 地上河:发病主要部位:下游病因:河道变宽,流速变缓,泥沙堆积,夏季多暴雨等疾病危害:决堤洪水。分类2:认真阅读课本p46的“阅读”,结合“黄河流域图”找出发生“凌汛的河段,思考原因,讨论得出结论。展示杨琳组的交流成果。 凌汛:发病主要部位:上游的刘家峡至包头、下游的开封至入海口河段。病因: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上游”开冻早。 断流:发病主要部位:下游病因:植被破坏,流域用水量增加等。【分组探究】结合各河段特征和所学,探究黄河治理。学生根据刚才所学黄河的忧患并借鉴、回忆上节课所学长江的治理,仔细思考,对症下药。同组交流,结合实际制定治理措施,展示,其他组同学补充完善。 泥沙多(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在中游的黄土高原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造林种草逐步退耕还林、还草筑梯田、修堤坝 地上河的治理措施:加固大堤引黄淤灌疏通河道 凌汛的治理措施:轰炸冰坝,及时破冰,疏通河道等。 断流的治理措施:加大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力度,合理分配黄河的水资源。学生探究总结: 上游:植树种草;合理放牧;修建水电站;及时疏浚河道。 中游: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 下游: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疏浚河道。(参考幻灯片33、34)通过学生自己的识图,教材的阅读,调动学生的动眼、动口、动脑的积极性,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学会识图,从众多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让学生养成同组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生生互助增强学习的温馨氛围,并有利于理解,还可让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通过填表,再次认识黄河的忧患与治理措施,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对于所学知识再次巩固。归纳总结梳理知识 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夯实重点知识。梳理、归纳本节课的知识,收获了哪些知识,拓展了哪些思维。展示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刚要,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让知识的呈现具有整体性。 当堂训练巩固提升 1背记本节课所学重点知识。 2独立完成助学p4749的当堂达标内容。 1.巩固所学。 2.独立完成助学p4749的当堂达标题。 巩固和迁移应用所学知识。达标测试深化提高 独立完成达标测试题。指导学生针对做错的题目及时纠正,并重点讲解。独立完成下面的达标内容。面向全体学生,难易适度。课上独立完成。达标测试:1.(2012青岛)下图为我国某大河流域示意图,依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1)图中所示的河流是( )a.长江 b.海河 c.黄河 d.黑龙江(2)我国古籍中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描述该河的多沙状况。这种状况出现的河段是( )a. b. c. d. (3)造成“河水一石,其泥六斗”的人文原因是( )a.气候干旱 b.土质疏松,易溶于水 c.降水集中,多暴雨 d.乱垦滥伐,使植被稀少2.治理黄河水患的关键是( )a.开挖河道 b.中游治沙 c.加固堤坝 d.修建水库3.下图中的自然景观主要出现想在黄河哪个河段(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4.读图题:(1)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依次为 高原、 高原、 高原、 平原。(2)填写本区主要的地理事物名称。塞上江南a b 。山脉e ,山脉f ,支流g 。(3)黄河发源于 ,入海口c ,上中游分界点a ,中下游分界点b 。容易决口的地上河在 河段。教学反思:1本节课先复习长江的知识点,一是强化上节课重点知识的落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