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1學年度高一國文寒假作業壹.參考內容貳.寒假作業 年 班 號姓名 第一大題(共12題),請詳讀但不需做答第二大題(共3題),請將答案寫在空格中務必手寫,不要電腦打字整份左側裝訂,開學繳至教務處缺交亂寫者,一定依校規處理101學年度高一寒假作業壹、參考內容大考出自課本的非選擇題及解答,攸關未來得分,請務必詳讀且保留作業一.文章分析(占18分)99學測讀框線內的文字,說明:(一)歐陽脩如何藉管仲的言論提出自己的觀點?(二)顧炎武自己所強調的觀點是什麼?(三)三人(管仲、歐陽脩、顧炎武)言論所構成的文意脈絡,呈現何種論述層次?答案必須標明(一)(二)(三)分列書寫。(一)、(二)、(三)合計文長限250字300字。五代史馮道傳論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故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有恥。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又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顧炎武廉恥)【參考答案】(1) 歐陽脩先將管仲禮、義、廉、恥四維並重分化為二條主軸:禮、義為治人之大法,廉、恥為立人之大節,立人為本,治人為末,進而側重於廉、恥;其次進一步提出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的立論;最後推斷大臣不廉不恥,國家則會滅亡。(2) 顧炎武認為禮、義、廉、恥之中,恥尤為要,所以人的一切行事都要有羞恥心。人之不廉而悖禮犯義,其根本緣由就是沒有羞恥心,顧炎武以當代士人媚清出仕的作為,提出士大夫之無恥,是為國恥的觀點。(3) 管仲認為禮義廉恥四者並重,歐陽脩側重於廉恥,顧炎武則認為恥最重要;三者呈現由大而小,由輻而湊的聚焦層次。二.文章分析(占18分)100學測閱讀框線內文章後,回答問題:(一)客所以有而今安在哉的感歎,是因何而起?(二)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所提示的人生問題是什麼?(三)客云: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請解釋他對於問題(二)要如何解決?答案必須標明(一)(二)(三)分列書寫。(一)、(二)、(三)合計文長限250字300字(約11行14行)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蘇軾赤壁賦)【參考答案】(一)赤壁一戰,決定三國分勢而立。在時勢造英雄的時代裡,這場戰役可說震古鑠今,也造就許多時代的英雄。面對有限人生而言,生命的價值在於能實現自我,創造不朽。雖然這些英雄是不會被時空限制住的,所以想像舳艫千里,旌旗蔽空的場景,但在時間的巨輪下卻已灰飛湮滅,因此而今安在哉的感嘆,遂油然而生了。(二)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二句中,所揭櫫的主旨在於表達人生短暫、時空浩邈之感。因此在有限的人生中,要如何發揮生命的價值,應是我們更該去深思的課題。(三)洞簫客的託遺響於悲風是一種消極悲觀、無奈的面對。但潛藏於內心中,應有許多的不甘。所以承續羨長江、抱明月的悲嘆,化為一切的無言。三.文章分析(占18分)101學測閱讀框內文章之後,請分析:(一)漁人甚異之的異和漁人發現桃花源有何關聯?(二)陶潛從哪些方面來描寫桃花源?(三)從中可看出陶潛嚮往什麼樣的理想世界?答案必須標明(一)(二)(三),分列書寫。(一)(二)(三)合計文長約250300字(約1114行)。晉太元中,武人,捕魚為業。緣溪,忘之遠近。忽逢桃花,夾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英繽紛。漁人甚之。前,欲窮其。盡水源,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有光。捨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十步,豁然開。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種作,男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陶潛桃花源記)【參考答案】寫作要領:1.須分列書寫,並注意字數限制,每則約一百字。2.第一小題:須針對漁人甚異之的異字加以發揮,並討論與發現桃花源的關係。異是因漁人驚奇於桃花林之奇、美,也是進訪桃花源的動機。3.第二小題:須提及陶潛描寫桃花源的自然景物與人們生活情狀兩個面向。宜分列小標題以分析描寫的層次。4.第三小題:宜融會原文加以引申陶潛嚮往的理想世界,勿照抄引文。參考範文:(一)漁人甚異之的異凸顯了桃花林芳香與色彩的神異,藉由漁人的驚奇,渲染出種人間難有的神祕色彩,緊扣讀者心弦,令人好奇桃花源的面貌究竟如何,進而吸引漁人欲窮其林,為下文寫漁人發現桃花源作了鋪墊。100字(二)入徑曲折:由桃林至林盡水源,逢大山,入小口,經狹洞,始得桃源勝境。桃源風光:桃源之內有平曠的土地,整齊的屋舍,縱橫的田間小道和良田、美池以及桑竹。生活圖景:服飾(悉如外人)、勞動(種作)、人情(老少皆怡然自樂)。110字(三)陶潛嚮往的是一個民風純樸的農村社會。這個世界遠離戰禍和苛稅,沒有機巧偽詐,人民自足自給,安居樂業,近於老子的小國寡民;而黃髮垂髫怡然自得,正是孔子所謂老者安之,少者懷之的世界,也正與當時汙濁黑暗的現實社會成對比。110字四.問答(占18分)91指考孟子曾說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脩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盡心上),標舉了知識份子在窮達之際的理想作為,但面臨生命的重要轉折,每個人的作法會因其性格、際遇與修養而有所不同。所以,無論是憂讒畏譏、忿懟沈江的屈原,或是不為五斗米折腰、守拙歸園田的陶潛,或是曠達自適、無處而不自得的蘇軾,都為後世立下了不同的典範,而他們的任事態度與生命情懷,也都反應在其作品中。以上三人,你最欣賞那一位對於出處進退的態度及其作品?為什麼?試結合其生命情懷與作品加以說明,文不必分段,以300字為度。【參考答案】略五.簡答(占9分)94指考閱讀下列文字後作答: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論語陽貨)1.根據上文語境,君子、小人、道三個名詞所指的對象、內容為何?(占3分)2.孔子起初莞爾而笑說:割雞焉用牛刀,後來又說:前言戲之耳。請扼要說明孔子前後反應不同的原因,以及子游回答的意涵所在。文長以150字為度。(占6分)【參考答案】 1. 君子:執政者、上位者、在位者。小人:平民、百姓、下位者。道:禮樂之道。 2.孔子見到言偃(子游)能行禮樂之道,果然不辱師門教導,欣喜之情溢於言表,但是又覺得子游治理的只是一個小小的武城而已,不免覺得可惜,於是孔子才開玩笑說出殺雞焉用牛刀來。其實孔子在讚美中還有心疼子游懷才不遇的用意在,只是一般人不了解孔子真正的用意,加上子游也不懂,還一本正經的樣子,孔子只好再補上一句:前言戲之耳。六.簡答(占18分)95指考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盡心上1. 孟子為何以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君子三樂?試分別簡述其意涵,文長以150字為度。(占12分)2. 孟子為何一再強調王天下不在君子三樂之中?試說明之,文長以100字為度。(占6分)請注意:(一)第1題不得直接翻譯,否則扣分。(二)第2題不必重複君子三樂的內容。【參考答案】龍騰1.人的生命有不得自主者,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天倫無缺,且關係和樂,是上天的恩賜,也是儒家進入仁者的第一關,故為一樂也。人的生命有必得自主者,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這是至誠的心靈上達於天、不仰給於富貴之人的生命尊嚴,故為二樂也。心靈的領會、學養的美贍,如能突破一己的生命,傳之久遠,則生命堪為不朽,故孔子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而孟子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樂也。2.王天下的富貴,是人的生命之最不得自主者,雖貴為人君,但容易犧牲家庭親情、犧牲進德修業,以及犧牲人與人之間最真誠的對待,故不在樂之列。尤其戰國時代又是個殺人盈野、殺人盈城的亂世,君王是擴張領土戰爭漩渦的核心,何樂可言?七.簡答(9分)98指考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居有頃,復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後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於是馮諼不復歌。(戰國策齊策)上列引文是大家熟悉的馮諼客孟嘗君的故事,其中三處畫線部分,分別表現了孟嘗君、左右之人、馮諼的心態。請閱讀全文,仔細推敲,分別說明三者的心態。注意:請標號分項說明。【寫作技巧】:1.孟嘗君:孟嘗君之笑,帶有輕蔑,但為了他想顯示具有容人雅量。故笑而納。因為馮諼既然主動寄食門下,本該有為主人策劃計謀、奔走效力的才能,但中間引介的人卻說他無好、無能,如此令人突兀之事,當然令孟嘗君覺得不可思議,不過孟嘗君後來還是收留他了,當然也表現他大肚能容之修養。 2.左右之人:左右之人對於馮諼是一種鄙夷。所以笑是一種嘲諷。對於馮諼無德無才,卻貪求不足,表現出一種對其人格不屑的態度。 3.馮諼:馮諼在孟嘗君門下,雖然至此仍未見表現,但他卻敢開口要求,可見其自信之處;而他對友人稱孟嘗君客我,可見其炫耀自得的心態。八.語譯( 9分) 98學測請將框線內的文言文譯為語體文,並注意新式標點的正確使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諸葛亮出師表)略九.語譯(18 分)96指考請將下列文言文譯為語體文,並注意新式標點的正確使用: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李斯諫逐客書語譯;因此,泰山不捨棄細小的土壤,所以才能夠形成它的高大。河海不挑選細小的流水,所以能夠形成它的深廣。帝王不排斥百姓,所以能夠光大他的道德事業。因此,地不分東西南北,民不分本國外籍,四季都富庶美好,鬼神都來保佑;這就是五帝、三王無敵於天下的根本原因啊!如今竟然拋棄百姓去資助敵國,驅逐外來客卿去成就諸侯功業;使天下的賢才,都退縮畏懼不敢西進,停住腳步而不進入秦國;這就叫做借武器給敵寇、送糧食給盜賊啊!十.文章解讀(18 分)99指考閱讀框線內的文字,並根據你對楚辭漁父和屈原的了解,說明文中如何描述屈原的外貌?這些描述凸顯了屈原性格上的何種特徵?請以200字250字加以說明。(漁父)睡了一覺,下午的日光還是一樣白。他一身汗,濕津津的,恍惚夢中看到一個人。一個瘦長的男人吧,奇怪得很,削削瘦瘦像一根枯掉的樹,臉上露著石塊一樣的骨骼。眉毛是往上挑的,像一把劍,鬢角的髮直往上梳,高高在腦頂綰了一個髻,最有趣的是他一頭插滿了各種的野花。杜若香極了,被夏天的暑氣蒸發,四野都是香味。這男子,怎麼會在頭上簪了一排的杜若呢?漁父仔細嗅了一下,還不只杜若呢!這瘦削的男子,除了頭髮上插滿了各種香花,連衣襟、衣裾都佩著花,有蘼蕪,有芷草,有鮮血一樣的杜鵑,有桃花,柳枝。漁父在這汨羅江邊長大,各種花的氣味都熟,桂花很淡,辛夷花是悠長的一種香氣,好像秋天的江水你一身都是花,做什麼啊?漁父好像問了一句,糊裡糊塗又睡著了。(蔣勳關於屈原的最後一天)【審題】1. 以國學常識或核心課文為基礎題幹要求根據你對楚辭漁父和屈原的了解,而後說明文中如何描述屈原的外貌,可見出題老師認為漁父不僅是教材選文,更是應該熟知內容的經典範文了。2. 以歸納能力與解析能力來作答說明文中如何描述屈原的外貌?這些描述凸顯了屈原性格上的何種特徵?前一個問題只需將內容進行簡單的歸納即可,也就是將一些相同性質的敘述匯歸在一起,而後將這些外貌特點分別列出即可。後一個問題是在前一個問題的基礎之上,將這些外貌特點分別賦予意義(就是象徵意義)即可;問題是要賦予出正確的意義,不能想當然耳地以常識或主觀感受來行文,必須以屈原作品(不只是漁父而已,在此已涵蓋了屈原其他作品)為作答依據。3. 注意字數限制與致勝關鍵題幹說請以200字250字加以說明,除了要依照規定寫出範圍 内的文字外,更重要的是屈原外貌部分是次要部分,應該以最精簡文字交代清楚即可;與其他 考生拉開分數的關鍵往往是性格特徵部分,雖然一般考生應該可以輕鬆地答出屈原性格上的若 干特點,即使不看任何文章,但作答時最好將推論過程適度地呈現出來,讓答案有血有肉,內容豐 富出處:屈原漁父參考指引:1. 對外貌的描寫,順序是身體、臉、眉毛、髮、髮上的花,範圍由大而小,漸漸聚焦,反映漁人從睡眼惺忪到定睛觀察;視線由低而高,逐漸拔高,象徵屈原形象高潔。最後集中在花卉的描寫,由視覺轉為嗅覺,視線也由上而下,由小而大,隱約見到各種香花插在頭髮上、衣服上,一身都是花,使整個人充滿香氣。2. 身體、臉、眉毛、花多用譬喻方式描寫,使形象更生動。3. 身體、臉:身體瘦削如枯樹,臉瘦到骨頭凸出如石塊,呼應漁父文中顏色憔悴,形容枯槁。4. 眉毛:像一把上挑的劍,象徵屈原嫉惡如仇。5. 眉往上挑,髮往上梳,象徵屈原高潔的精神。6. 髮綰成高髻,象徵屈原的崇高。7. 各種香花:象徵屈原人格的芬芳,以及自我涵養,眾濁獨清。8. 杜若:九歌山鬼中形容山鬼的香草。9.蘼蕪:九歌少司命中迎接少司命的香草。10. 芷:離騷中屈原佩帶的香草。11. 杜鵑:啼血的杜鵑象徵屈原的鄉國之思。12. 桂:離騷中古代三皇佩帶的香草,指賢臣;此處象徵屈原賢能的政治才華。13. 辛夷花:王維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藉深山中自開自落的紅花,象徵屈原的獨清獨醒,也象徵屈原決心以自盡來保持自己人格的完美與芬芳,這種芬芳好像秋天的江水綿綿無盡,正如屈原的精神永留人間。十一.擴寫(18分)97指考擴寫是以原有的材料為基礎,掌握該材料的主旨、精神,運用想像力加以渲染。請仔細閱讀框線內史記項羽本紀的文字後加以擴寫。文長約300-400字。提示:本題非翻譯題,請勿將原文譯成白話。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擴寫示例】項羽一時之間忘了當時邀宴的目的殺掉對手劉邦。范增一看不得了,機會稍縱即逝,如何能夠失去這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呢?老謀深算的范增,轉念之間就已經想好對策了。急忙去找項莊。並且嚴正的告訴他說:我們的君王是個仁慈的人,不肯殺掉劉邦。但如果不趁此機會殺掉劉邦,恐怕你們將來會成為階下囚了。項莊急忙問道:那怎麼辦呢?范增說:利用這次宴飲,你去請求舞劍助興,有機會就殺掉劉邦。項莊於是應諾。此時項羽正與劉邦高興飲宴,項莊利用敬酒的機會,開口提出舞劍的請求。項羽一聽高興的說:好呀!飲酒沒有樂舞,怎能盡興?難得你有此心,好呀!就來舞劍吧!這時在旁邊的項伯一聽:完了!完了!項莊舞劍一定不懷好意,恐怕是要刺殺沛公吧!我怎麼可以讓這件事情發生呢?可是項王已經答應了,又不好阻止,怎麼辦呢?項伯急中生智,於是也跟項王請求,一起舞劍。項王本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所以沒有細想這許多曲折,心想:一人舞劍,不如兩人同舞,因此也應諾了。於是在宴場中,一場驚心動魄的舞劍驚魂記,就正式開展了。只見刀光劍影,你來我往,要殺沛公的項莊,始終無法達成任務。十二.文章解讀(占18分)閱讀框內甲、乙兩段文章之後,請解釋:燭之武為了達到言資悅懌的遊說目的,如何掌握時利、義貞這兩個重要原則?並分(一)時利、(二)義貞,依序回答。(一)、(二)合計文長約200250字(約911行)。甲、勰文心雕的,並是指今人所謂明文的,而是指先秦時代縱橫家對君主所進的遊。他讚美燭武而紓鄭(燭之武出面服秦伯,解除鄭國的危難);認為要言資悅懌(的話要讓聽者欣然接納),要能隨機應變,解決問題,所以必須針對實際情況,分析弊,講究方法,合事宜,掌握時(有時勢)和義貞(持正大)這個重要原則,才能博取君主的認同,以達到遊的目的。(改寫自王生文心雕本)乙、(燭之武)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亡鄭而有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舍鄭以為東道主,之往,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晉,唯君圖之。(左傳燭之武退秦師)精闢解析:乙語譯:燭之武謁見秦穆公,說道: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如果消滅鄭國有益於秦,就煩請您來攻打吧!越過他國(晉國)而以遠地(鄭國)作為國家的邊邑,您知道這是不容易的事。何必以滅亡鄭國來擴張晉國的疆域呢?晉國的實力雄厚了,就等於您的國力削弱了。如果放了鄭國,以鄭國做為東行途中的主人,當使者往返時,可供給他們在飲食、住宿等各方面所缺乏之物,這對您也沒什麼害處。再說您曾有恩惠於晉君,晉君答應給您焦、瑕兩邑,早晨剛渡河回國,可是晚上就築城設防了,這是您所知道的。那個晉國,哪有滿足的時候?東向鄭國開拓疆域後,又會想擴張它西面的疆域。如果不侵略秦國,將到哪裡取得國土?損害秦國而使晉國得利,希望您考慮一下!寫作要領:1.切中問題中心,掌握要點論述:(1)時(有時勢):藉大國之間的矛盾加以分化:晉、秦合攻鄭,鄭國被滅則晉強,相對則顯秦弱。地理位置上,秦處西、晉居中、鄭在東,秦難以跨過晉而納鄭為己有,若存鄭卻可作為秦的盟邦、補給站。形勢上容易被說服(2)義貞(持正大):站在對方立場設想:滅鄭有利於秦,則煩行之,但越國以鄙遠只是做了陪鄰之舉。舉史實,提醒晉曾背約、不可信。2.段落分明、條理清晰:須分(一)時利、(二)義貞兩大段落來分述,勿混合,以免顯得雜亂、重複且不分明。貳.寒假作業一、問答題填空請閱讀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並回答下列問題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於負者歌於塗,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谿而漁,谿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諠譁者,眾賓懽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脩也。1.首段歐陽修運用甚麼技巧介紹醉翁亭的位置 ?答:a.範圍:由大(全景)而小(局部)b.視野:由( )而( )c.如攝影技巧:由( )鏡頭到( )鏡頭d.地理位置敘述順序:( )( )( )( )( )e.此種敘述如剝( )f.最鮮明的修辭是( )2.請問醉翁不是醉酒,是因何而醉? 答: ( )3.醉翁之意不在酒或水落石出若不用此文原意,今意常指別有企圖或真相大白請查出下列成語的原意與今意:請言簡意賅回答 答:得魚忘筌:原意( ) ; 今意( )勾心鬥角:原意( ) ; 今意( )退避三舍:原意( ) ; 今意( )4.醉翁亭朝暮及四季之景的主景為何?請用一或二個字回答答:朝(林霏),暮( ),春( ),夏( ),秋( ),冬(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HLX26-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江苏盐城工学院招聘专职辅导员13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激光扫瞄显微镜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长城钻探工程公司春季招聘(2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房产买卖协议表
- 广州课件配音服务平台
- 2025年吡咯并吡咯二酮类项目建议书
- 2025湖北武汉市通城县事业单位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4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美妆行业全球市场健康美肤潮流趋势
- 2025福建漳州漳州市芗城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中心招募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砂石骨料加工管理办法
-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A)(含解析)
- 人形机器人-价值5万亿美元的全球市场 Humanoids A $5 Trillion Global Market
- 好好说话暖人心课件
- 部队新闻培训课件
- 2025年国企中层干部竞聘笔试题及答案
- 材料返款协议书
- 船员技能评估体系-洞察及研究
- 中职手工课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军用降落伞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
- 孕妇孕期心理健康管理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