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积的变化规律,常见数量关系。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2、使学生经历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规律内涵,并能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利用数量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三、单元重难点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积的变化规律,常见数量关系。难点:利用积的变化规律简便计算,利用常见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四学情分析本单元本单元是整数乘法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需要对整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进行回顾与整理。结合梳理进一步学会在整数乘法运算中采用估算的方法,初步确定结果的大致范围。进一步强调对乘法运算的结果进行验算,以保证运算结果的正确性,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研究“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总结梳理基于乘法运算的数量关系,充分体验运用相应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进一步学习乘法运算作准备。五、教学策略1充分发挥学生原有经验的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3重视引导学生探究运算中的规律,并作一定的归纳与抽象。4适当增加计算量,加强计算技能训练。六、课时安排本单元用6课时进行教学。第1课时笔算乘法一、教学内容:笔算乘法(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P47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3.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4512=4459=6352=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笔算乘法(二)探索发现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教学内容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145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指名回答)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小组讨论并汇报)提问:(1)先算什么?(先算2乘145的积是290,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3)最后算什么?注意第二步个位上的0不写。和4512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小结:两位数乘法笔算的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三)巩固发散1.P47做一做(四)评价反馈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第2课时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一、教学内容: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P48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2.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3.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口算4072=600300=3023=5330=20700=4022=4072=4072=4072=2020=4090=5027=6085=9084=40050=2.笔算并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7086=7908=54278=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教学内容:笔算乘法(二)探索发现1、出示例2怎样计算16030=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进行计算。(1)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2) 总结:可以用口算计算先算1603=480,再在积的末尾再添1个0;或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写2个0(3)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本上完成。)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计算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2、独立计算10630=学生反馈讨论:(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10630(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10630=3180106303180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三)巩固发散教材P48做一做1、2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四)评价反馈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第3课时练习课一、教学内容:练习八P49P50二、教学目标:1、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准确熟练地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三、教学重难点准确熟练地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P493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2、P496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3、P508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说一说错误的原因。4、P491独立完成后指名板演订正(二)指导练习1、P495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教师指导:注意单位换算2、P509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教师指导:此题有两种思路,方法一:分别求每种3套的价钱再加起来;方法二:先求每种各买一套总共花多少元,再求买三套的总价。3、P5011独立完成后先小组交流再汇报教师指导:此题有简便方法,因为15200=3000,因此最后一款电话机152103000不能购买,而200-128=72200-108=92200-198=2因此只要再用多出来的钱分别乘15,即可求出还剩多少钱。4、P5012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方法再汇报教师指导:写出乘积最大算式的方法是:先确定两数的最高为5、4;然后依次确定下面的数字,把剩下的最大的数字放在被乘数上(从左数起第二个因数):3、2;剩下的0按题目要去放在乘数上(从左数起第一个因数);所以答案就是52043=22360。思考:如果乘积最小,又该如何?教师指导:先找出两数的最高为2、3;然后依次确定下面的数字,把剩下的最小的数字放在被乘数上(从左数起第二个因数):0;剩下的4、5放在乘数上(从左数起第一个因数);所以答案就是34520=6900。(三)检测评价1、P497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2、P492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3、P494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4、P5010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一、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P51二、教学目标:1.理解积的变化规律,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2.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3.在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三、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62=620=6200=(二)探索发现1、组织小组交流2、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3、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204=104=54=4、组织小组交流引导概括: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5、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2648=1712=2624=1724=2612=1736=观察算式。学生将发现的规律说给自己的同伴听。全班汇报交流发现的规律,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6、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三)巩固发散1、两个数的乘积是120,其中一个因数乘4,另一个因数不变,这时积应该是(),如果另一个因数也乘4,这时的积应该是()2、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5,要是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该()3、在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8后,积变成424,原来的积是()4、P51做一做第1题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5、P51做一做第2题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教师指导:方法有两种,方法一:先求出长2008=25(米)再用2524=600(平方米)方法二:因为宽扩大了3倍,在长不变的情况下,面积也扩大3倍,2003=600(平方米)(四)评价反馈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第5课时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一、教学内容: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P52P53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2.认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谈话:同学们,这有一些物品的价格信息,请你来做售货员,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出示教材P52例4)(二)探索发现1、教学例4(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问题,题中篮球每个80元、鱼每千克10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买3个、买4千克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求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师:找一找,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师:说一说第(1)题中篮球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怎样求总价?(2)题呢?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数量怎样求单价呢?生汇报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又该怎样求数量呢?生汇报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2、教学例5出示例题,独立解答(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行程问题,题中每小时行70千米、每分钟行225米,这样的在一个单位时间里行的路程,是速度(板书:速度),所用的4小时、10分钟是行走的时间(板书:时间),求出的280千米、2250米,这样的一共行的路是路程(板书:路程)。师:说一说第(1)题中汽车的速度、时间、路程各是多少,怎样求路程?(2)题呢?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想一想如果求速度,又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怎样列式?生汇报如果求时间,又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怎样列式?生汇报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速度时间=路程”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三)巩固发散教材P52-P53做一做,指名汇报(四)评价反馈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第6课时练习课一、教学内容:练习九P54P55二、教学目标:1、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及积变化的规律。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准确熟练地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三、教学重难点准确熟练地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P541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广电渭南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供应链采购类
- 中国广电黄南藏族自治州2025秋招计算机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国家能源鹰潭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法学岗位
- 特勤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大庆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法律与合规岗
- 国家能源固原市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中国移动济南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技能类
- 中国移动无锡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通信技术类
- 中国联通眉山市2025秋招行业解决方案岗位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国家能源德宏自治州2025秋招化学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2025年“国学小名士”知识线上竞答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5广西公需科目真题续集(附答案)
- T/CECS 10214-2022钢面镁质复合风管
- 学校“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2024年秋季全学期)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8年版)
- DL∕T 5776-2018 水平定向钻敷设电力管线技术规定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有机化学汪小兰 知识点总结 315化学
- 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 串谐说明书概要
- 蒙牛渠道梳理之通路划分(最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