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夏商西周的兴亡的教学设计说课稿 威海工业新区苘山中学 刘红星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对这一课的理解和设计:一、说教材(一)、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课程标准对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结果的描述是,“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知道”属于学生历史学习的识记层次,“了解”属于历史学习的理解和运用层次。在这些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中,“夏商周三个王朝兴亡”是本节课学习的“主线”。(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内容是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的一课,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及早期国家的产生时期。在中国古代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原始社会,下启奴隶社会。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夏朝的兴衰。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3、西周的分封制。(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是刚上六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始发阶段,历史学习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开始独立思考问题,思维活跃,敢于质疑和讨论,但往往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比较差,无法透过历史的现象看到本质。生命化课堂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为学生成为主动的探索者提供适宜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学设计应体现这一理念,所以本节课我设计了多个环节,如展示环节和讨论环节等,促使学生主动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四)、教学目标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后,需要达到以下目标:根据新课程理念针对六年级学生的现状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六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因此,本课以教师讲述为辅助,把学生主要学习方式定为自主、合作、探究。1、概述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让学生认识到这种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掌握夏商西周更替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3、通过学习夏朝的建立,使学生初步认识国家的概念。4、理解西周分封制,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奠定基础。(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夏商西周的兴衰;世袭制与禅让制。难点:西周的分封制及朝代兴亡的历史性规律(六)、评价方案1、表现性评价通过学生填写导学案自主学习提纲,做练习和交流展示,评价学生对夏商西周更替的相关知识,西周分封制的掌握情况。2、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学生的展示情况,评价学生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国家的概念,“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的理解。3、终结性评价根据学习目标制定课堂检测试题,课堂检测达标率在85以上(所教班的学生为45人,即36人以上全部答对)。二、说教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为了更好的突破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学法:1、采用问题导航式教学法首先根据本课课题的“兴”与“亡”二字,设计了“自主先学 整理史料”的问题表格,引领学生对比分析“兴”与“亡”的国君及时间,然后再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了若干个小问题,以图说文,让学生在讨论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分组导学,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辩论教学方法,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生动、形象的展示历史,我主要采用以下多媒体展示:1、用哪吒、姜太公等图片引出“封神演义”,吸引学生学习兴趣。2、用商纣的图片,牧野之战的图片形象再现商纣的暴行,武王伐纣,临阵倒戈的历史三、说学法引导学生分析夏商西周灭亡的原因及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并充分利用自学、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大禹治水图,听歌曲,提问画中的禹除了治水,还做了什么大事?由此导入新课。(二)分析课题,出示目标1.首先分析课题涉及到几个朝代的兴亡?2.出示目标,学生学习目标定位(三)讲授新课1、整体感知 兴亡线索-自主先学 整理信息出示表格,学生自主看书八分钟后,展示交流并标记课本。注意:兴与亡的对比及由兴转衰的过渡。2、细化知识 君臣史事-明君暴君 道尽兴亡事(1)夏禹建国,步入奴隶社会材料一:甲:听说了吗?禹王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乙:怎么会这样呢!按理应该是伯益,伯益不是大家一致推荐的呀?甲:还不是禹王有私心,故意不让伯益担当重任,让他在群众中没有威信。丙:是呀,早就听说禹一直有意培养启,而且启的能力还行。乙:这世道呀,真是变了!材料二:启以“家天下”的世袭制度得到权位,各族部落首领颇为不满。启发兵讨伐拒不承认自己地位的有扈氏部落,杀光其全部族人,众部落首领不敢再有异议。以夏后氏的地位为尊,并且每年要向夏后氏进贡牛羊粮食和奴隶,从此建立了一种以强力制国的国家的制度。材料三:监狱、刑罚、军队、官吏,是组成国家的基本成分。古书上记载夏朝已有政府官僚机构,有“六卿”“六事之人”“三正”等官长。夏朝有军队,兵士称为“甲士”。 左传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说明夏朝已有刑法。由于一种新的制度建立,统治者依靠自己的势力强迫奴隶劳动,一时间社会的生产发展很快,夏王朝也很快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问题1:阅读材料一,这个“理”指的是什么?世道发生怎样的变化? 问题2:阅读材料二、三,回答由于启在禹死后继承了最高统治者的位置,用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招致一部分人的反对,那么夏朝是怎样维护自己的统治呢?其实质是什么?小结: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2)商王迁都,成就世界大国(过渡)尽管通过强大的国家机构,强硬的国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人民的暴动和反抗,却无法从根源上消除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平息百姓的不满与怨气,夏朝统治400多年后,由于夏桀的昏庸暴政,阶级矛盾尖锐,部落纷纷叛离,夏朝迅速衰落下去,与此同时,黄河下游的商部落迅速强大起来,发动了推翻夏朝统治的战争,建立起新的王朝商,这个王朝很有意思和我们很多同学一样,都有一个小名,叫什么呢?生:殷朝 师:大家知道它“小名”的由来吗?生:盘庚迁殷得名展示P29商都城分布示意图,讲解商王迁都的原因和地点。展示商朝发展,成为世界上大国的相关材料(图片和文字)殷墟地处冲积平原上,为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所在地,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商朝是我国第一个有文字,并且有出土文物证明的朝代,出土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帮助学生认识到商朝时奴隶社会进一步发展。盛极一时的商朝也难逃灭亡的命运,牧野之战,商军阵前倒戈,纣王惨败自杀而亡,周武王建立西周。(3)周天子分封,奴隶社会走向鼎盛商朝灭亡后,历史翻开新的一页,进入西周历史。(多媒体展示西周的疆域)通过图示,我们可以发现西周的统治区比商朝更大老话说得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如此大的疆域,周武王会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来巩固他这来之不易的江山呢?请看“周天子的烦恼”多媒体出示:“周天子的烦恼”以周天子的口气表述出统治面临的问题,导出分封制。问题1:周天子的烦恼是什么?问题2:如果你是西周大臣,请为周天子献计献策(需详细说明你的方法)。问题3:想象你的方法会对西周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小结:西周时奴隶社会步入鼎盛。3、认识历史,感悟升华-历史轨迹 蕴藏玄机三个王朝灭亡的共同原因都是因为统治者的暴政,得出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和谐社会是我们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4、总结建构 情感升华学生谈收获老师总结:(明线)师生共同借助多媒体绘制夏商西周历史年代尺(暗线)老师点出暗线夏商西周的兴亡的教学反思夏商西周的兴亡这一课,每目包含的历史人物和典故都比较多,如大禹治水、商汤灭桀、盘庚迁殷、“酒池”“肉林”、武王伐纣、阵前倒戈、“姜太公钓鱼”、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激发兴趣。难点在于,在不介绍宗法制度的层面上,如何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理解西周的分封制?为此设置了“周天子的烦恼”的环节,让学生为周天子出谋划策,便于学生掌握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夏、商、西周的建立和灭亡,构成了本课的明线,本课首先叙述了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和夏桀无道为汤所灭、商朝建立的史实。其次,叙述了盘庚迁殷后,商朝疆域不断扩大以及商纣的奢靡残暴和武王伐纣,西周的建立。最后,叙述了周朝统治者为巩固奴隶制政权而实行的分封制和西周的灭亡。涉及内容较多,学生根据问题自学、讨论,解决了夏、商、西周的建立和灭亡时间、建立者、都城和夏、商、西周的灭亡时间、最后的国君、被谁所灭。师生互动完成基本知识点的学习。奴隶社会的阶段性发展构成了本课的暗线,上课过程中抓住暗线,突出夏朝的建立和西周的分封制,西周的分封制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本节课突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