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科颈骨折.doc_第1页
肱骨外科颈骨折.doc_第2页
肱骨外科颈骨折.doc_第3页
肱骨外科颈骨折.doc_第4页
肱骨外科颈骨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伤科重点优势病种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概述:肱骨外科颈骨折是指肱骨解剖颈下23cm处的骨折,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3cm,相当于大、小结节下缘与肱骨干的交界处,为松质骨和密质骨的交界处,是应力上的薄弱点。紧靠肱骨外科颈内侧有腋神经向后进入三角肌内,臂丛神经、腋动静脉通过腋窝,严重移位骨折时可合并神经血管的损伤。中医病名:骨折病(TCD编码:BGG00)西医病名:肱骨外科颈骨折(ICD-10编码:S42.20)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1)有外伤史(2)好发于老年人,亦可见于成年人及儿童。(3)伤后局部肿胀、压痛,上臂内侧可见瘀斑,肩关节功能障碍,可触及骨擦感和异常活动,上臂处于外展或内收畸形。(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2、西医诊断:(1)、有跌倒时手掌着地受伤史或直接暴力打击肩部受伤史。(2)、伤后局部肿痛,肩关节功能障碍可触及骨擦感和异常活动。(3)、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二)、骨折分型与分期1、分型、(1)无移位型骨折:裂缝骨折和嵌插骨折,伤后肩部疼痛肿胀,瘀斑,肩关节活动障碍,肱骨近端明显压痛,无骨擦感。(2)、外展型骨折:伤肩肿痛,内侧有瘀斑,断端外侧嵌插、内侧分离,向前内侧突起或成角畸形,或远端完全向内侧移位,可有骨擦感,肩关节功能障碍。(3)、内收型骨折:伤肩肿胀,疼痛压痛纵轴叩击痛,可触及骨擦感,断端外侧分离,内侧嵌插,向外侧突起成角肩关节功能受限。(4)、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方肩畸形,肩峰下空虚,在喙突下或腋窝下可扪及肱骨头,伤肩肿痛,功能障碍,患肢不能抬举,肱骨外科颈局部有环形压痛和纵向叩击痛。2、分期: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早期:伤后2周内,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中期:伤后24周,肿胀逐步消退,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断端相对稳定。晚期:伤后4周以上,骨折断端成熟骨痂形成,逐步塑形改造,已相当稳定。治疗方法原则:无移位型骨折可用四块可塑夹板超肩夹板固定4周,防止骨折移位。对有明显移位的骨折行手法整复,然后超肩夹板固定,对粉碎、复位困难、难以维持固定或严重的开放骨折,或骨折畸形愈合,影响关节功能,以及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的骨折应行手术治疗。同时根据骨折三期辩证给予内服以及外用中药治疗。(一)手法整复、可塑超肩夹板固定采用非麻醉下、血肿内麻醉或臂丛阻滞麻醉下徒手整复。1、外展型骨折整复方法:患者坐位或卧位,一助手用布带绕过腋窝向上提拉,屈肘九十度,前臂中立位,另一助手握其肘部,沿肱骨纵轴方向牵引矫正重叠移位,然后术者双手握骨折部,两手拇指按于骨折近端的外侧,其余各指抱骨折远端的内侧向外捺正,助手同时在牵引下内收其上臂即可复位。固定方法:患肩及患侧上臂衬垫或棉垫包裹后,根据肱骨长度选择相适应的可塑超肩夹板,超肩夹板共四块,内侧块上至腋窝下至肱骨内上髁,前侧块下至肱骨下端前方上至肩峰前上方,外侧块下至肱骨外上髁上至肩峰上方超过肩关节按肩关节弧度塑形,后侧块下至肱骨后下端,上至肩峰后上方,在上臂部布带捆扎三道,前、外、后侧三块板尖端胶布固定或穿孔串联,并用弹力绷带加压固定,注意松紧适宜,避免压迫腋窝及肘部神经血管。(内侧块夹板做成蘑菇头顶住腋窝,外侧块相当于肱骨大结节部放置一块平垫)肩关节前屈、内收位固定45周。2、内收型骨折整复方法:患者坐位或卧位,一助手用布带绕过患侧腋窝向上提拉,屈肘九十度,前臂中立位,另一助手握其肘部,沿肱骨纵轴方向牵拉,矫正重叠移位,然后术者两拇指压住骨折部向内推挤,其余各指使骨折远端外展,助手在牵引下将上臂外展使之复位。固定方法:可塑超肩夹板固定于肩外展前屈位45周,方法同外展型,不同在于内侧头夹板大头垫应放在肱骨內上髁的上部,外侧块在相当于成角突起的部位放置平垫。3、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整复方法:先整复骨折,再整复脱位。患者平卧患肢外展位,用一宽布带绕过患侧腋窝,将布带两端系在健侧的床脚上或一助手牵引维持,另一助手握持患肢腕部进行拔伸牵引并根据正为X片肱骨头旋转的程度,将患肢外展至90度到150度,拔伸牵引数分钟,解除骨折远端对肱骨头的挤压,张开破裂的关节囊口,为肱骨头进入关节盂打开通路。术者用两手拇指自腋窝将肱骨头前下缘向上、向后、向外推顶,其余各指按住近肩峰处以做支点,使肱骨头纳入肩关节盂内而复位,如骨折端仍有侧方移位或成角移位,助手用收按住固定整复好的肩关节,术者用捺正手法矫正以为或成角。固定方法:超肩可塑夹板固定于肩关节前屈外展位45周。(二)、手术治疗适应症:1、移位明显的内收型骨折,关节囊或肱二头肌肌腱夹在两折断间阻碍手法复位者。2、移位明显的外展型骨折,并发大结节撕脱并有碎骨块嵌于肩峰下影响肩外展功能者。3、手法整复失败,影响肩关节功能者。4、老年人术后易激发肩关节周围炎,功能恢复不良,手术与否应慎重考虑。手术方法:斜角肌间臂丛阻滞麻醉下行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三)、药物治疗:1、内治:(1)、早期:气滞血瘀证:治法: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方剂:桃红四物汤(医垒元戎)加减常用药:桃仁15g、川芎15g、当归20g、赤芍20g、生地黄15g、红花10g、牡丹皮15g、制香附15g、延胡索20g瘀肿重者加三七、茅根等。中成药:云南白药胶囊、痛舒胶囊、伤科接骨片等口服(2)、中期:淤血凝滞证: 治法:和营生新、接骨续损方剂:续骨活血汤加减(中医伤科讲义)常用药:当归15g、赤芍15g、白芍15g、生地黄15g、红花10g、地鳖虫10g、骨碎补20g、煅自然铜20g、川续断20g、乳香15g、没药15g中成药:伤科接骨片,骨愈灵胶囊等口服(3)、后期:肝肾不足证治法:益气养血、补益肝肾方剂:壮筋养血汤(伤科补要)加减常用药:白芍20g、当归20g、川芎15g、续断20g、红花10g、生地黄20g、牛膝15g、牡丹皮20g、杜仲20g。中成药:肾气丸等口服2、外治:后期解除固定后选用海桐皮汤熏洗患肢。海桐皮汤:海桐皮30g透骨草30g乳香15g没药15g当归20g川芎15g川椒15g红花15g威灵仙20g甘草10g防风20g白芷20g,用法:水煎熏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四)、功能锻炼:骨折复位固定后,立即进行屈伸肘、腕、掌指关节关节的活动;4周左右解除外固定周后练习肩关节各个方向活动,活动范围应循序渐进,每天练习10多次。后期应配合中药熏洗,以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五)、并发症的防治1压迫性溃疡多由于夹板位置移动未及时调整、使用扎带过紧、或者加压垫放置位置不正确造成。骨折早期肿胀未达到顶峰,骨突处压迫不明显,肿胀加剧时骨突处压迫明显,要求衬垫质地柔软、吸水、散热,厚度适中,过厚影响固定,过薄压迫骨突部,尤其对皮肤已有挫伤、青紫、血供不好时,更应注意。2肩关节僵硬患者惧怕疼痛,骨折固定后很少锻炼手指,腕关节及肘关节。为防止关节僵硬,早期可配合消除水肿、活血化瘀的中西药物使用加以预防。后期配合理疗并不断练习患肢可逐渐恢复。3骨质疏松骨折后不仅局部需要锻炼,更应加强全身锻炼,使气血运行,消散局部瘀血,消肿定痛,促进骨折愈合和骨骼坚硬。4、创伤性关节炎:各种原因造成复位不良或复位后再移位未能及时纠正,后期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