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经济形势.doc_第1页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doc_第2页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2004年世界经济实现全面强劲增长,增长率达到5%,创近二十年来的最高增长水平。进入2005年以来,支持世界经济增长的各种有利因素并没有发生大的逆转,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受到石油价格继续攀升、美元汇价由疲转强、发达国家利差扩大以及贸易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困扰,200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3.25%,较2004年同期的4.1%有所下降。预计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4%,低于2004年的增长幅度。目前,世界经济存在的主要风险,一是石油价格的持续高涨,二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日本、欧洲经济复苏动力不足。 1.美国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力。2005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为3.8%,低于2004年4.4%的增长幅度,第二季度进一步放缓至3.4%,预计2005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3.4%。美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是,短期内油价上涨引致通胀压力加大,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扩大,以及房地产泡沫。这些问题已成为美国近期乃至长期必须面对的结构性困难。 2.日本经济基本摆脱疲弱徘徊局面,呈现复苏征兆。2005年第一季度日本实际GDP比上个季度增长1.2%,折合成年率为4.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日本2005年经济增长率可达1.5%,较早前的预测大幅上调0.7个百分点。日本经济面临的风险是能源价格持续暴涨和出口增幅下降。 3.欧洲经济复苏缓慢,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世界经济的增长步伐。2005年上半年,欧元区的消费和投资依然不振,出口也尽显疲态。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为0.5%,虽高于2004年第四季度0.2%的增长率,但步伐依然缓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计,欧元区2005年的经济增长率为1.25%,并且认为欧元区经济增长下滑的风险比预期来的要早。欧盟委员会目前虽预计今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可达到1.6%,但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油价维持在60美元桶的水平不降,今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会减少0.2-0.3个百分点。欧元区国家面临的风险是,失业率高、通胀上升压力不减,以及一些欧盟成员否决欧盟宪法所带来的政治危机。 4.亚洲国家和地区(除日本外)经济增长依然强劲。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和原油价格上涨,多数亚洲经济体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比2004年放慢。2005年第一季度该地区总体经济增长率为6.4%,低于2004年同期的6.9%,但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其中,中国一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9.4%,印度为7%,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韩国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6.3%、5.7%、4.6%、3.3%和2.7%。亚洲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果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过快,亚洲出口商品的需求可能会比预计的下降更快;食品及石油的供给问题又造成价格的上涨压力,亚洲地区的增长步伐将有可能继续减缓,通胀压力也将上升。另外,全球经常账目失衡持续加剧,可能会引发全球货币和利率的无序调整,进而直接影响到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利率和汇率水平。预计亚洲经济2005年增长率为6%左右。 5.拉丁美洲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尽管世界经济增长减速,但得益于国际贸易增长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拉丁美洲国家经济运行态势尚好。2005年以来,阿根廷和乌拉圭保持了出口行业和国内需求的动力,而智利经济的增长则显示了其经济运行的稳定,委内瑞拉则已经达到了经济恢复进程的顶峰。但2005年拉丁美洲总体经济增长预计会放缓至4.5%,较2004年低1.4个百分点。其中,阿根廷、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的经济增长率将分别可达7.3%、7%和3.6%。而巴西自2004年9月起所采取实施的紧缩货币政策,也将抑制私人消费及投资,预计巴西经济增长率仅可达到3%。不过,由于该地区的出口部门及农业产出均相当稳健,除非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或者农产品大量减产,否则拉丁美洲整体经济仍是相当乐观的。除此之外,由于该地区的经济转趋活跃,石油、铜及其他商品的价格也仍维持在高位,因此该地区政府的财政状况也有明显的好转,财政政策将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利多因素之一。通胀是该地区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6.中东及北非地区面临有利环境,经济增长势头不减。得益于高涨的石油价格,2004年中东及北非地区大部分国家的出口收入及政府支出均有所增加。2005年以来,由于石油价格仍呈强势,该地区的石油收入仍将维持在一定的水平。2005年这些国家仍将保持快速的经济增长以及高额的贸易盈余,预计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5%-6%。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2005年经济增长率将超过2004年的5.5%。八国集团同意免除非洲38个重债国合计400亿550亿美元的债务,这对于改善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和扩大卫生和教育有很大的帮助。非洲国家经济增长以及地区冲突的缓和,将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具体预测指数见表1)。 国际贸易增速放缓,但势头仍旧看好 在经济增长和原油、商品价格持续高涨以及电子产品出口复苏的带动下,2004年世界货物贸易发展迅猛,全球货物贸易总额达到8.88万亿美元,增长率达到21%。扣除物价和汇率因素,2004年世界贸易量增长9%。发展中国家的货物贸易占世界货物贸易总量的31%,创五十年来的高位。其中非洲和独联体国家的出口增幅分别达到30%和35%;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幅达到25%,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货物贸易出口国,在世界的排名首次进入第三位。欧盟东扩促进了新老成员的贸易交流,以欧元计算的货物贸易额超过往年。油价上涨改善了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石油出口国家的贸易条件,也带动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 2005年以来,世界国际贸易仍呈现增长势头。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的进出口贸易额增长率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上半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同比增幅分别达14%和32.7%;巴西和南非的出口分别增长23.95%和10.77%,进口分别增长20.21%和14.77%;2005年第一季度俄罗斯的进出口分别增长43.37%和30.94%;2005年前两个月印度出口增长22.7%,进口增长43.16%。由于美元升值和物价方面的因素,七大工业国贸易发展水平各异,贸易额和贸易量的增长变化出现较大差异。根据OECD统计,2005年第一季度七大工业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长12%,进口增长15.3%,若扣除通胀和汇率因素,出口同比增长3.3%,进口增长7.4%。2005年上半年日本进出口贸易额分别增长14.65%和6.42%,但一季度贸易量增幅仅分别为2.9%和-0.6%;1-5月,美国、加拿大的进口规模分别增长14.43%、16.52%;一季度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的进出贸易额增长分别为10.63%、9.8%、14.09%、5.93%,出口额增幅同比分别为4.26%、8.79%、11.61%和8.82%。 WTO预计,2005年世界货物贸易量将增长6.5%,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亚洲地区的出口增长率将由2004年的25.6%下降到2005年的13.8%。主要原因是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步伐的放慢,特别是欧元区和日本的内需不足,美国和中国的投资转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是占世界货物贸易总量近13%的办公设备和信息通讯产品的贸易将放缓;三是美元汇价转弱为强,影响部分国家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四是原油价格高涨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部分国家经济持续疲弱。 投资活跃为经济增长增添后劲 2004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势头,估计全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FDI)总额达6120亿美元,增长9.4%。这是全球FDI自2001年持续减少以来首次回升,它标志着全球投资已走出低谷。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的强劲增长和全球股市的普遍回升,使得跨国并购再度趋于活跃,而投资盈利水平上升也促使跨国公司继续向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和增加投资,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有可能再次迎来新的高潮。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前景乐观。尽管2005年第一季度全球并购交易额由2004年第四季度的6700亿美元降至5130亿美元,下降23%,但这仍是自2001年全球并购活动停滞以来最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