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讨湖南麻阳绿溪口中学 王宽厚 【摘 要】本文对当前学生问题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了有益的研究。 【关键词】生物教学 问题意识培养美国一著名大学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测评加扣分项目中有如下规定:凡能解答一个问题,可加5分,而能提出一个新问题,则可加20分。可见,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己,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是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从而提出一个新的可能,这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问题”是激发思维的火花,它促使人们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问题意识是指人类认知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问题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问题性思维品质能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努力去解决问题。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充分认识学生问题少的原因 目前国内学校教育的学生,问题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无疑可问。在我们传统的教育思想里,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相当一部分教师仍是奉行“满堂灌”的教法,使学生在45分钟内均处于被动的认知状态,缺乏主观能动性;而在课外几乎有写不完的作业,没有自己的“闲暇”时间想问题,这样的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可问呢?(2)不敢问。有些学生存在胆怯或自卑心理,碰到问题不敢问,怕丢面子,认为向教师或同学问问题,会给别人留下不好印象。(3)不知怎样问。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或缺乏相应思维能力而“无从下口”不知怎样问。(4)不想问。部分学生特别是成绩优异的学生的问题较为新异、尖锐,若是经常得不到教师的明确答案,甚至是鼓励,也容易挫伤他们提问题的积极性;当然也有部分学生的主动性较差,也在此行列中。二、充分认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1、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指一种愿意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倾向,是创新的动力源泉。除了智力因素以外,创造的动力因素有信念、毅力、勤勉、热情、欲望等,有了它,人们的创造能力就像装了“马达”。相反,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所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发明创造是人类进步的灵魂,一切发明创造都始于问题的产生。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的宝贵品质,因为问题是科学发现的前提,是新思想诞生的曙光,是创新精神的萌芽。强调问题意识不但促使人们不断发现问题,还会促使人们去解决问题,直至有新的发现。在此过程中,人们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就会得以发展。 2、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人的知识好比一个圆,这个圆由问号组成,问号越多,则圆周越长,圆面积越大,意味着人的知识越多。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常常会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启动思维,搜寻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其重新分析、理解,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此外,解决问题的欲望还会使他们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得以扩充,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不只关心结果,更关心获得知识的过程。在积极的思维、探索过程中,零星的知识变得系统有序,原有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合理,这就提高了建构知识的能力,为今后的知识撷取创造了有利条件。3、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目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老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式教学,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法,已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不能仅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而要做到“激趣、启思、导疑”,必须在生物教学中坚持走素质教育之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过程中,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成为知识的积极探求者。他们由此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他们的个性品质会得到锻炼,主体性逐步形成、发展。三、积极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1、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基础。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所以应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鼓动学生广泛阅读,扩大信息量。基本技能的训练正是生物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条有效途径。比如,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生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随着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学生会发现许多新奇的事物、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这就能引发他们的思考,培养发展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基本技能贫乏,则不利于培养问题意识。2、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前提从认知心理学看,生物学习是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生物世界里主动进行分析、吸收的过程,这表明了学生在生物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动学生求新求异,挖掘其可贵之处,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探索“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线”的民主教学新路。事实证明,学生受到教师的尊重或看重,就会学习热情高涨,思维变得十分活跃。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放开思路,勤于思考,才能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容易使学生疲惫、生厌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改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有赖于一定的知识基础、适宜的外部环境,还依赖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能,通过多种手段呈现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1)通过介绍科学史实设置问题情境 生物学史大量的史料闪烁着前人智慧的光芒,也蕴涵着一些令人扼腕叹息的遗憾,以这些史实作为问题情境进行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献身科学的热情。例如;“DNA是主要的物质,一节教学,分别以格里菲思、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研究过程作为问题情境而展开。再如,“特异性免疫”一节教学,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预防天花、英国医师爱得华詹纳怎样发现牛痘的史料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为什么接种过牛痘的人就不会感染天花呢? 2)通过实物展示、实验等直观方法设置问题情境通过实验演示或学生实验操作等途径设置问题情境,具有真实、直观的特点,可以直接地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过程及现象,从中会产生诸多的疑问并对问题寻求解答的方法和技能。如在“酶的特性”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立对照实验:过氧化氢溶液+新鲜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溶液+煮沸后的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溶液+冷冻的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溶液+HCI。+新鲜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溶液+NaOH+新鲜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溶液+蒸馏水来创设问题情境、验证假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请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即可得出科学的结论。3)通过对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的比较,形成问题情境 生物学中有许多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说法不尽相同,学生也较难弄清。如鲸为什么不是鱼?为什么马铃薯是块茎而于薯是块根?蝙蝠为什么不是鸟?两栖动物的两栖的含义?通过这些概念和说法的并列提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引导电们去解决产生的问题。 4)引导学生走进开放的大课堂,关注生活中的事实和现豪,去探求大自然的神奇大自然是生物教学的大课堂。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了解他们许多未知的生物体结构和生理现象,去观察学校周围有环境污染和生态情况,能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探究次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室前的树冠是什么形状?”、“城市街道两旁安装的绿色射光灯有什么作用?”、“选购酸奶时,未满瓶的为何不要买?”、“酒瓶标签上标明的酿酒原料常见的有哪些?为什么没有大豆?”、“香燕有种子吗?为什么?怎样能使它有种子?”从而还可以培养学生树立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 5)通过谚语、民俗、典故等设置问题情境 一些当地的谚语、民俗、典故学生耳熟能详,如“一山不容二虎”、“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把这些生动、鲜活的来自群众的精粹引入课堂教学,实践证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赞美劳动人民智慧的同时,探究“为什么会这样?”、“一定是这样吗?”,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促进问题意识的形成 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曾说:“智在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生物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只会提一些简单的、思考层次较低的问题。还有的时候,学生对某种现象产生疑问,但却不能准确、清晰地将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此,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提问的种类。按照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可以分为六个层次的提问,低层次思考的提问,包括知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高层次思考的提问,包括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低层次思考的提问有利于知识的巩固,高层次思考的提问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应鼓动学生多提出高层次思考的问题。另外,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提问加强对学生提问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思维品质,帮助学生整理思绪,使头脑中的疑问变得具体、清晰,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一环。问题是思考的结果,也是思考的开端。它可以激发学习者的思维活动,使学习者主动地参与、主动地学习。教师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或设计问题,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报应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携手合作合同
- 免息借款合同(标准版)
- 商场肺炎应急预案
- 2025年中职语文统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社区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物流贸易考试题及答案
- 安徽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上海租房合同范本「版」
- 木材在文化旅游节庆中的活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医肠道健康课件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5版)解读
- 2024年江苏南通中考满分作文《前进我有我的姿态》13
- 行前说明会流程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 《另眼观察》(课件)-2024-2025学年沪书画版五四学制(2024)美术六年级上册
- 2023部编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体育运动概论1
- DZ∕T 0248-2014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规程(正式版)
- FBS-GC-001-分布式光伏施工日志
- 游戏:看表情符号猜成语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