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为什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这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文明古国,正在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行。在建国初期,国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后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经过多年的战斗,最终选择了上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近代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历史的抉择。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有其必然性。 第一,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就决定了它具有两面性。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这就使其具有了较强的革命性。但是早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靠引进外国技术,对外依赖程度高。这又使其具有明显的妥协性和软弱性。那么发展资本主义必然遭到巨大的挫折甚至失败。外国帝国主义垄断中国的对外贸易,在中国设立工矿企业、航运公司、银行等等,并不是要使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国家。恰恰相反,帝国主义强大势力的排挤和压迫,是民族资本主义难以生长起来的主要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期间,除日本以外,各帝国主义国家都忙于欧战,无暇东顾。在这次战争时期和战后一二年间,中国民族工商业欣欣向荣,被称为“黄金时期”。但随着各帝国主义国家在战后重新向中国扩张势力,这个“黄金时期”迅速结束了。这种情形更证明,没有民族的独立,中国资本主义是无法自由发展的。在中国丧失独立主权的情况下,当然也谈不到按照本国的利益和需要,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等等。 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造成了一个为它们服务的买办阶级,又竭力维持中国的封建土地关系和相应的社会关系。以买办势力和封建地主阶级为基础的军阀、官僚、政党,是帝国主义所选中的统治中国的代理人。帝国主义从军事、财政各方面支持这些代理人,并通过这些代理人吮吸中国人民的血汗。当这些代理人中的这一个或这一批倒下去时,帝国主义就以另一个或另一批取而代之。封建势力虽然腐朽落后,但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并同买办势力结合起来,就成了难以摧毁的堡垒。 第二,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可能,也成为必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使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有了理论基础,确立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的纲领,表明了其反帝反封建的立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方向。因为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最终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那么他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必将使是中国求发展的最佳道路。这也是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最重要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是近代中国思想发展演化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苏俄革命成功的榜样作用,不能低估。尤其是苏俄集中国力推进工业化的做法,使其从欧洲的一个三流国家,跻身欧洲强国甚至是世界强国行列,这给中国的有识之士以无限遐想,认为落后国家要奋起直追赶上强国,必须集中国力办大事,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建设。所以,效法苏俄,走苏俄式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中国先进分子和有识之士的共同向往和追求。近代中国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激发着中国的先进分子为追求中国的光明前途而不懈奋斗,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死胡同,以马列主义为指南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勇敢地承担起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使命,这就决定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非资本主义前途。中国共产党接受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追求中国的社会主义前途。“中共二大宣言”明确宣告其奋斗目标是“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中共六大政治议决案指出中国民主革命“有非资本主义的前途,亦就是社会主义的前途”。中共领导人在民主革命时期明确提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一定要转向社会主义,同时逐步认识到这种转变是有条件的,是有个过程的。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民主革命成功后,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发展到第二阶段,建立社会主义社会。1945年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指出:“在中国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得到彻底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 第三,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尽早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广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峙,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一边倒”得政策,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当时,帝国主义对我国军事上恫吓威胁,经济上严密封锁,我们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援。向苏联学习借鉴更为现实。新中国成立之初,正处于世界形成两大阵营、进入冷战时期。中国外交政策实行“一边倒”,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但中国宣布暂时还“不搞社会主义”,仍然实行新民主主义政策。世界两大阵营的划分和冷战态势,势必影响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对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机的新的判断和选择。新中国是在旧中国的废墟上诞生的,一穷二白,经济基础薄弱,科学技术落后,人才短缺。这就决定了要想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工业化建设必须扩大对外交往,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然而在冷战格局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互相对立,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对中国的禁运案,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实行禁运和封锁。新中国只能选择争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既然接受苏方援助,势必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共产党对形势的判断。新中国暂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要在新民主主义制度下实现国家工业化,然后再考虑向社会主义过渡。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还十分强调自力更生,希望有外援,但并不依赖它。对此,苏联方面很不理解,甚至怀疑毛泽东是铁托式人物。斯大林曾明确宣布:单凭“自己独特的方法建设社会主义,这种想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不共戴天的敌人民族主义的幻想”。一些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在写给苏共中央的报告中说,中国革命胜利后“新政府吸收全国居民中的一切阶层、其中也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合作”。1951年来华访问的苏联科学院院士尤金,根据中共领导人同他谈话时关于为了给城市和工业建立粮食和原料基地,必须发展农村生产力,因此必须支持那些带头致富的共产党员的说法,认为中共内部有一种主要指望农民即富农的右倾机会主义倾向。(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对待唯一的外援来源社会主义阵营尤其是苏联盟友,不可能过分强调独立自主,必须在多方面尊重苏方意见。如新中国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同苏联方面反复磋商。1952年8月17日至9月22日,周恩来带着一五计划草案访苏并征求其对中国建设事业的意见。其间,周恩来“感觉”到苏方似乎有愿意援助社会主义的中国、不愿更多援助“非社会主义”中国的倾向,归国后向毛泽东汇报了这种“感觉”。9月24日,毛泽东就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讲到:“十年到十五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不是十年以后才过渡到社会主义。”很显然,这一新提法是对过去主张的修正,表明“从现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去”。10月2日,刘少奇率中共代表团访苏,参加苏共十九大。受毛泽东委托,刘少奇访苏期间致函斯大林,说明中共关于中国从现在起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构想,主要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10年到15年内,国营经济的比重大大增加,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比重大大缩小。同时,通过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集体农场,实现农业经济集体化。斯大林看了信后,接见了中共代表团,对中共从现在起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构想表示赞同。在此前后,西方媒体也曾发文称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不一样,中共更讲“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监理案例真题及答案
- 2025年资料员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经济师之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2025年质量员市政工程专业技能练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疑似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处置试题及答案
- 执业药师西药《专业知识一》历年试题+答案
- 快开门压力容器考试题1及答案
- 美食节小吃展活动策划方案
- 生活服务中心活动策划方案
- 酒店过年销售活动方案策划
- 2025机采棉作业合同协议书范本
- 树木学试题及答案北林
- 财政补贴政策在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扶持效果可行性分析报告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 2
- 2025第三季度作风建设党课以忠诚廉洁担当的政治品格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 为成果而管理
- 乳腺癌骨转移护理查房课件
- 新视野大学英语1读写教程-Unit1-Fresh-Start-课件
- 客户信息登记表
- 不合格品处置记录表(标准版)
- 文体与翻译公文文体科技文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