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回忆录.doc_第1页
泰戈尔回忆录.doc_第2页
泰戈尔回忆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泰戈尔回忆录节选: 一天,在很晚的下午,我在我们乔拉桑科房子的屋顶凉台上散步。晚霞的余光和苍白的黄昏合在一起,那景色仿佛使来临的夜晚,对我有一种特殊的奇妙魅力。连毗连的墙壁都美丽地放光。在这个世界中揭开了平凡的盖子,我想,是不是暮色中有什么魔术使它这样呢?决不是的! 我立刻看出这是夜晚的效果照到我的心上,它的光影把“我”湮没了。当“我”在白日强光中奔腾的时候,我所知所觉都和它混在一起,被它藏过了。现在这个“我”被放在背景里去,我就能看到世界的真实的一方面。这一方面是不平凡的,它充满着美和欢乐。 从这次经验以后,我屡次试验故意地压抑我的“我”,仅以参观者的身份去观看世界的效果,我的努力总会得到一种特别愉快的报酬。我记得我也试着向一位亲戚解释怎样去看世界的真面目,以及在这幻象之后的,我们自己的感觉上的负担怎样随之减轻;但是我相信我的解释没有成功。 以后,我又得到一次彻悟,这彻悟在我的一生中持续着。 从我们苏达街的房子里,能看到这一条街的尽头和对面自由学校校园里的树。有一天早晨我偶然站在凉台上往那边看。太阳正从这些树上的密叶上升起。在我不停的凝望中,忽然间似乎有一层帘子从我眼上落下去了。我发现这个世界浴在奇妙的光辉中,美和欢乐的浪潮在四围涌溢着。这光辉立刻穿透积压在我心上的重重叠叠的愁闷和萧索,以宇宙的光明注满了我的心。大雨。窗外被粉笔涂灰了,烟雨暗千家。窝在家里读汪曾祺。开首第一篇花园,看了竟有些难过,因为我嗅到一股记忆的味道。美丽的记忆。有颜色,有声音,有味道。中长镜头,近景,特写,频繁切换,轻重缓急,时间交错。好象那个长大了的孩子通过时光隧道走回那个园子,看小时候的自己四处玩耍。把以前不经意的细节定格放大,原来从来不曾忘记过啊。记忆中的味道,会留存长远。汪曾祺将自己的一个集子命名为晚饭花集,也是源于童年的记忆。“我的眼睛里每天都有晚饭花。看到晚饭花,我就觉得一天的酷暑过去了,凉意暗暗地从草丛里生了出来,身上的痱子也不痒了,很舒服;有时候也会想到又过了一天,小小年纪,也感到一点惆怅,很淡很淡的惆怅。而且觉得有点寂寞,白菊花茶一样的寂寞。”他记忆中的植物是跟人结合在一起的。“想起绣球花,必连带想起一双白缎子绣花的小拖鞋,这是一个小姑姑房中的东西。那些绣球花,我差不多看见它们一点一点地开,在我看书做事时,它会无声地落两片在花梨木桌上。姑姑已经嫁了,听说日子极不如意。绣球快开花了”他记住秋海棠,是因为生肺病去世的母亲。母亲临终前住的小房外的小天井里,不知道谁种了两三棵秋海棠,“也没有人管它,它在秋天竟也开花。花色苍白,样子很可怜。不论在哪里,我每看到秋海棠,总要想起我的母亲。”草木记录的不仅是时序,还有对人的感情。但是看着看着,一会儿嗟叹,一会儿又忍不住笑出来。因为汪曾祺有一颗天然活泼的童心,那种散漫的稚气,总是在草草几笔中冒出来。他说,“秋葵不是名花,然而风致楚楚。古人诗说秋葵似女道士,我觉得很像。虽然我从未见过一个女道士。”写毋忘我蓝色很正,“为什么西方人把这种花叫做forgetmenot呢?是不是思念是蓝色的。昆明人不管它什么毋忘我,什么forgetmenot,叫它狗屎花!这叫西方的诗人知道,将谓大煞风景。”写腊梅花,想起小时候上树帮姐姐们折花,还穿成各式各样的腊梅珠花,用自己的创意在珠花中嵌几粒天竺果,那真是好看,很得意地送人插戴。“我应该当一个工艺美术师的,写什么屁小说!”不一一列举。汪曾祺的散文短,直接,通透,淡若无质,却带着余味,总想再多看一点,却没有了。这老先生,吊人胃口嘛。“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君若亦欢喜,携归尽一樽”,这是他的自我评价。亦茶亦酒,边看边喝,风雨不歇。八十九年前的三月五日,一位才子在江蘇高郵出生。一個大運河畔的水城,開明的家庭環境,滋養了他高雅恬淡的脾性。他同時在小説和散文兩塊田地裏耕耘,碩果累累,最可惜在我還未懂得欣賞的時候他便已離去。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如頹塌的古園,明月照幽素。歲月潸潸遠走他鄉,文字越見風致了。我依然記得那些動人的描述。琴棋書畫,花鳥蟲魚,人間草木,雖是小品小令,卻總奇巧精致,也能感受到那一代文人的娟秀和雋永。汪老先生賦予花草以靈性,人性以溫情。在我性格動蕩的那時,讀到“笼着輕霧的湖邊,廟的朱門深閉在逶迤的黃牆間,黃牆上面是藍天下蒼翠的柏樹,冷冷的是寶塔檐角的鈴聲在風裏搖。”這樣的句子,内心沉靜又微涼。人靜了,這正是時光。汪曾祺這樣的老人,必定不是急迫地把先賢聖人的哲思告訴他人的。汪老的散文,盈盈的道來,平淡而津津有味,讀罷滿心溫存。關於勇氣與希望,江南風俗,地方風味和美味小食,是溫和平視的交流。汪老的散文,閒適中蘊藏着文化,清甜中自有厚重。聼喜愛汪老的讀者寫道,“他到了難以抑制的關情處,會興致所至地施展廚藝,為你烹一道菜,信手拈來的寫一幅字、畫一幀畫。”他又說,像孫犁和汪老這樣的作家,未必活得很有哲理,但一定很有味道。汪曾祺寫過一篇紀念恩師沈從文的文章。讚揚沈先生,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李清照的詞:蔭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餘情。用來形容汪曾祺那綿糯而淳厚的小説剛剛合適。汪老先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