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女词人柳如是研究综述.doc_第1页
清代女词人柳如是研究综述.doc_第2页
清代女词人柳如是研究综述.doc_第3页
清代女词人柳如是研究综述.doc_第4页
清代女词人柳如是研究综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代女词人柳如是研究综述 摘 要:柳如是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词人,其卓越的成就与出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古往今来,对她的定位一直是个热论的话题,而往往忽略其文学成就。直到陈寅恪先生晚年致力于柳如是别集的写作,到完成,人们对柳如是的了解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柳如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有了柳如是集、别集等一系列书籍。 关键词:清代词坛;柳如是;陈寅恪 柳如是(1618-1664)是明末清初的著名人物之一,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丈夫为明清侍郎钱谦益,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南京秦淮河上有八名南曲名妓号称“秦淮八艳”,不仅个个绝色,而且诗词歌舞样样精通,八艳之首便是柳如是。柳如是工诗词书画,尤长于诗词。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与钱谦益等的唱和诗集东山酬和集以及红豆村庄杂录等,此外,还有部分散佚诗文作品收入周书田所辑的柳如是诗文拾遗。柳如是一生的经历颇为曲折,充满了传奇色彩,也是坎坷的一生,在14岁时被明末宰相周道登于盛泽妓院强买为妾,但在周府受到群妾排挤,后再度被卖为娼。在再次为娼期间,柳如是结识了几社才子陈子龙,并倾心爱慕陈子龙的人品与文才,但陈子龙最终在社会地位的差别和礼教家庭的压力之下被迫与之分手,最后,柳如是在24岁时以嫡配之礼嫁给了一代文坛领袖钱谦益,并与其一起度过了后半生,在钱谦益去世后,她被钱氏族人所逼,以死相抗,自缢而亡,年仅46岁。 一、关于柳如是的研究 纵观柳如是一生,步履维艰,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作为女性,本身就有很多的领域不能涉及,不能像男子一样求取功名,流芳百世,更不能上阵杀敌,就连文学写作也没有跟男子一样平等的机会,沈善宝在名媛词话中有“吾谓女子之工诗,更有难于男子者,何也?僻处深闺,非有名山大川以沦其性灵,非有良朋益友以辨其正伪,而且操井臼事,针黹米盐琐碎扰其心思,藉非天资明敏商才颖悟者,且不知风雅为何事,女子之工诗,如此之难”。在这种背景之下,柳如是应该给我们这样一个女性形象:回眸一笑百媚生,婉约,优雅等女性的专有名词,可翻看对柳如是及其作品却会得到相反的答案,素来视妓女为玩物的男性文人毫不吝音的给予了“豪宕自负”“有巾帼须眉之论”和“性机警,饶胆略,惆搅好奇,尤放诞”等颇具男子豪气,几乎与妓女毫无关涉的高度评价。陈子龙对其人其诗作了极准确的概括,所谓“凌清而远”,是说柳如是的诗洗净铅华,没有一丝尘俗之气。“宏达而徵恣”,是说柳如是的胸襟阔达、慧根学养不同于寻常才女,闳中而肆外,正所谓“高凉之趣”、“沉雄之致”。更难能可贵的是,柳如是在各种常人都无法忍受的压力之下,坚决的走向了反清复明的义举活动中,这是中国女性词坛上罕见的女人,更是让人无法想象的,周采泉在柳如是杂论中就对她作出了“柳如是是我国历史上妇女中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也是和民族存亡同呼吸共患难的一位女中豪杰,她的一生,是可歌可泣的一生”这样高度的评价与赞扬。 柳如是的作品主要有:戊寅草,成书为崇祯十一年,主要是柳如是十五、十六岁至二十岁以前在松江一段时间的作品,有诗、词、赋,为陈子龙所刻;湖上草为柳如是二十岁以后至二十四岁以前所作,共收古今体诗三十五首,为汪汝谦于崇祯十二年所刻;柳如是尺牍仅三十一札,与湖上草合刻。也就是因为这种非凡的成就,近年来对柳如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国学家陈寅恪的肯定之后,各种研究比比皆是。现今所能获见的柳如是年谱主要是有胡文楷先生所编的柳如是年谱只是该本柳氏年谱编于1947年,受时代局限,年谱尚有许多待填补。刘燕远的柳如是诗词评注之后附有柳氏简谱,主要是依据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所编写的,是可供参考的较为完整的柳氏年谱。 二 、陈寅洛柳如是别传的内容与价值 时至今日,对柳如是的人格、交游和作品作综合研究考证最全面、最公正的著作当属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一书这部巨著堪称是当今研究柳如是最重要、最权威、最具参考价值的经典文献,对很多柳如是的研究中,首推陈寅恪先生的巨著柳如是别传。在这部著作中,陈寅恪通过对柳如是的作品和交游进行分析与考证的方法,对其诗词给予了公允的高度的评价,对其气节洗冤雪谤。在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作中,陈寅悟还详细论述考证了陈子龙与柳如是的绝世恋情,使得“陈柳情缘大白于天下”。周采泉的柳如是杂论则利用陈寅悟先生离世后发现的一些新史料对柳如是别传在内容上进行增补,并对其中的一些疏忽进行了补充。多方面的原因,陈先生在其著作中未曾对幽兰草进行断代研究考证,对后人来说,有了研究余地。 柳如是别传诗史互证,内容丰富,可看作一部视角独特的晚明史,出场人物众多,社会内容广泛。别传分上,中,下三卷,分别释述了柳如是的姓名缘起,早年经历,与钱谦益的因缘佳偶,及复明运动直至殉家难。柳如是是一位奇女子,具有独到的精神人格魅力,而她的魅力通过她与钱谦益交往中的精神追求可以体现出来: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感,自由独立,忠贞专一。既有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又有时代新风的熏染,可谓集传统与时代于一身。在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基础上,与此类似的还有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的廖可斌陈寅恪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的研究旨趣认为实际上陈寅恪先生的主要动机和根本旨趣,就是要挖掘再生缘的重大思想价值,表彰柳如是的高尚人格,以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柳如是别传偏重于倡导“独立之精神”,两部著作互相呼应,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三、近年来,研究柳如是的主要学术论文 李君发表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上的柳如是诗词创作的美学风貌及其成因(2008年第4期)主要分析了柳如是感情中浓郁的漂泊感、高标独蹈的精神、强烈的社会意识,认为这三种组成了其诗词的美学风貌。 张发表在研究生论丛上的女性性别觉醒的痛苦(2005年第2期)从社会流变中女性性别觉醒的角度分析了柳如是诗词中的自我形象。 贺超发表在江西社会科学上的论柳如是诗词的美学价值(2004年第4期)重点分析了柳如是诗词美的表现以及成因。认为柳如是内涵美分为独立自主的人格美、博大的爱国情怀和具有现代意味的爱情观。形成的原因一是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二是独特的个人环境,三是独特的社会心理效应。 谭德红的发表在时代文学上的略论柳如是独标素质的诗风(2006年第4期)文章着重分析了柳如是独特的诗风。 周莹发表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上的柳如是与其诗作的特点(2008年第4期)分析了柳如是所受到的影响。 许光民发表在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上的论柳如是诗词的人格魅力(2005年第2期)分析了柳如是性格和人格魅力,从追求自由幸福、追求自由爱情、爱国之心三方面作了深入分析。 随着幽兰草和唱和诗余这两部词集的重新出版,近期有一些在在幽兰草作品研究的基础上对柳如是与陈子龙的交往时间做了新的研究考证的论文,研究成果有李越深词与陈子龙柳如是恋情和她的论的创作,论述了幽兰草的价值,并认为陈子龙与柳如是恋情应结束于崇祯八年的寒食时。此外刘勇刚的论柳如是的诗学擅变一文将柳如是的创作活动按所受云间派和虞山派影响的不同分为两个时期,对其诗词作品评价颇高。这些论文从纵向和横向的不同角度来分析柳如是及其作品,是了解柳如是的主要窗口,更主要的是现在对清代女性文学的研究,也要从巾帼不让须眉的柳如是着手,是清代女性文学的写照。 柳如是作为清代的女性的奇葩,一生颠沛流离,可正是这种坎坷的命运造就了柳如是的文学成就,柳如是在一个封建的时代,在热讽冷嘲的环境中,从青楼勇敢的走向文学,靠的就是对生活与文学的热爱,这种感情维持着她的生活全部,但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是时代玉成了她,时代对一个人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的,柳如是便是有力的证明。 参考文献 1刘勇刚.从云间到虞山论柳如是的诗学嬗变J.杭州:浙江大学学报,2004(5). 2廖可斌.陈寅恪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的研究旨趣J.北京:中国文化研究2001. 3邓红梅.女性词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范景中,周书田.柳如是事辑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5陈寅烙.柳如是别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周采泉.柳如是杂论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7刘燕远.柳如是诗词评注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清代女词人柳如是研究综述摘要:柳如是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词人,其卓越的成就与出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古往今来,对她的定位一直是个热论的话题,而往往忽略其文学成就。直到陈寅恪先生晚年致力于柳如是别集的写作,到完成,人们对柳如是的了解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柳如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有了柳如是集、别集等一系列书籍。 (function() var s = “_”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