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课 红军长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 遵义会议 中央红军完成长征到达陕北 三大红军主力会师技能:分析理解长征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2、过程与方法读图释史:从长征路线示意图和课外读物,了解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路线,主要事例和英雄业绩。3、情感态度价值观(1)遵义会议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党内分歧和矛盾的会议,在生死攸关之际挽救了党的革命前途,成为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2)工农红军的长征经历了转危为安的磨练,长征的历程显示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革命队伍无比顽强的生命力。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为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遵义会议的历史作用以及会议前后长征形势的变化。2、难点:长征途中,事件多、头绪繁,涉及党内矛盾、国共矛盾,需要妥善处理。三、教学过程导入:1930年11月1933年3月,红军取得了几次反“围剿”的胜利?为什么?四次执行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放弃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第26课 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一、第五次反“围剿”(19331934年)1、背景(1)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内战政策;(2)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占据统治地位。1931年1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开始。2、经过:19331934年,蒋介石出动5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3、结果:红军失利,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4、失利的原因(1)客观原因:国民党军队的强大,并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2)主观原因:当时红军的主要领导人抛弃了毛泽东正确的战略战术A、红军战略失策: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提出“御敌与国门之外”和“不放弃根据地一寸土地”等口号。B、红军战术不当:阵地战、消耗战,致使战局日益恶化。资料一:红军的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起源于井冈山初创时期。毛泽东、朱德创造性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经过三次反“围剿”,毛泽东总结出一整套战略战术原则。包括三方面: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和运动战、速决战、阡灭战。资料二:蒋介石在对中央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失败后,继续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内战政策,经过半年多的准备,调集100万大军和200架飞机,自任总司令,向我各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围剿”。其中直接用于进攻中央根据地的兵力达50万人。蒋介石实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政治上进一步加强法西斯统治,经济上实行封锁,军事上采取持久战和保垒主义的新战略,企图达到消灭红军和摧毁中央根据地的目的。 在此期间,由于党中央实行军事冒险主义的错误指导,红1方面军实行分离作战,一部分组成中央军,在抚河流域积极活动,牵制敌人,一部分组成东方军,入闽作战,实行所谓“两个拳头打人”,丧失了进行反“围剿”准备的宝贵时间。1933年9月25日,敌人以北路军的3个师,由南城、硝石向黎川发动进攻,开始了对中央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博古和李德(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等推行“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方针。他们震惊于黎川一城之失,立即命令东方军撤围将乐、顺昌,北上就敌,恢复黎川,在洵口打了一个胜仗后,接着去进攻有敌重兵扼守的硝石、资溪桥,潭头市、浒湾、八角等据点,使红军连遭失利。 在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遭受挫折后,他们又畏敌如虎,实行处处设防、节节抵御的军事保守主义方针,大量构筑防御工事,规定红军的基本任务是以阵地防御结合短促突击,迟滞敌人的进攻。“福建事变”时,不是乘机将红军主力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去,把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迫使敌军回援其根本重地,粉碎敌人的“围剿”,并援助福建人民政府,而是将红军主力西调永丰地区,去进攻敌人的堡垒线。蒋介石在武力解决“福建事变”之后,将进入福建的部队组成东路军,以蒋鼎文为总司令,进一步完成了对中央根据地的进攻,红军遭受重大伤亡,广昌、建宁等地被敌占领。1934年7月上旬,敌人从6个方向,依托堡垒向中央根据地中心区发动进攻。他们采取六路分兵,全线抵御,给敌人造成各个击破的机会,结果不仅未能制敌,反而为敌所制。 10月初,敌人相继进抵兴国、古龙冈、宁都、石城、长汀、会昌一线,中央根据地日益缩小,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在内线打破敌人的“围剿”已无可能。这时,红军经过适当休整,转到外线无堡垒地区寻求战机,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以争取粉碎敌人的“围剿”,是必要的。他们在军事保守主义遭到破产后,已被敌人所吓倒,没有向广大无堡垒地区改取战略进攻,以打破敌人“围剿”的勇气。他们虽然对红军的战略转移作了一定的准备,但考虑的只是如何摆脱敌人的“围剿”,于10月21日发起突围战役,在逃跑主义的指导下,开始了搬家式的转移,中央根据地的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 二、遵义会议(1935年1月)1、背景(1)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损失惨重;(2)国民党军队尚在继续围追堵截,红军陷于危险的境地。2、内容(1)军事上: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错误的军事路线指第五次反“围剿”: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明辨红军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肯定了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取得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指出“左”倾错误领导人推行的路线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2)组织上: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改组中央领导机构,特别是解决军事最高指挥权问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会议后,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接替博古负总责,成立了以毛泽东、周恩来、王家祥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负责军事行动。3、意义(1)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统治,遵义会议的召开和会议作出的决定,体现了毛泽东在这次纠正党内重大错误的问题上,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党的领导实质是指导思想、指导方针的领导,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也就是从指导思想、指导方针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是当时战争环境下党中央最重要的领导机构,毛泽东进入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承担起长征途中处于中心的军事任务的领导工作,进一步表明毛泽东在党中央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伍修权曾回忆到:“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作为最高统帅部,负责指挥全军行动,全党信服毛泽东同志,把当时最有决定意义的、关系到我党我军生死存亡的军事指挥大权托付给他,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2)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得到共产国际多方指导,有益的帮助,也有不切中国实际的错误指示。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特别是确定了符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和规律的积极防御的军事路线;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独立解决了党中央领导机构改组问题。改变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做法,实际上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全局上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政党,完全可以独立地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3)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力量极度削弱,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的危急关头召开的,它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在这以后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地完成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可以说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正是由于这一转折,“使得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转到了抗日的前沿阵地,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问题:遵义会议对我们有何启示?第一,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第二,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第三,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的团结,正确的开展党内斗争。问题:遵义会议前后长征形势有何变化?在思想上,红军指战员对此有何认识?变化:红军长征有了从遵义会议前“处处受制于敌”、“走也走不动,打也打不好”,到遵义会议后“走的利索,打的痛快”的变化。具体表现为,长征开始后,中央红军连续突破国民党四道封锁线,但伤亡惨重,损失过半;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灵活机动地穿插于国民党重兵之间认识:红军指战员深刻认识到“毛主席的军事路线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张爱萍:从遵义到大渡河,红军长征回忆史料,第页,解放军出版社年版)大家一致认为:“还是毛主席来领导好,他一指挥,就打胜仗。”(李聚奎:遵义会议前后,同上,第页)指挥者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之一。毛泽东出神入化的军事指挥艺术,是红军能够化被动为主动、夺取战略转移最后胜利的重要保证。三、三大红军主力会师1、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1935年10月)A、经过: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镇B、胜利到达陕北的原因: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使中央红军灵活机动地穿插于国民党重兵间C、意义:为三大红军主力会师奠定基础2、三大红军主力会师(1)三大红军主力先后进行长征A、中央红军:1934年10月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B、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3月强渡嘉陵江西进开始C、红二方面军:年月于湖南桑植县刘家坪等地出发,开始长征。问题:为什么历史上没有红三方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曾经编成一、二、四方面军,而没有编成三方面军,原因何在? 目前比较一致的解释是:中央曾计划将红军一、二、三、四军团依次扩编为方面军,后来,因为彭德怀同志主动提议三军团和一军团合编为红一方面军,放弃了单独扩编为红三方面军的计划,遂造成了缺编。1937年8月,这三支主力红军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三方面军也就没有必要再编了。(2)三大主力会师的时间地点:1936年10月,甘肃会宁(3)三大主力会师的意义A、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结束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B、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从1934年 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突破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层层封锁和围追堵截,行程 25000里,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C、从此,开始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D、长征将成为人类历史上坚定无畏的丰碑,它永远是铭记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精神的地球上的红飘带。四、小结:讨论如下问题1、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会失败?客观原因:国民党军队的强大,并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主观原因:当时红军的主要领导人抛弃了毛泽东正确的战略战术2、为什么说长征“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从1934年 8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突破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层层封锁和围追堵截,行程 25000里,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从此,开始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3、从1923年6月到1927年4月,党员人数快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国共合作,有一个发展党员的良好环境。4、1927年内短短四个月,党员人数锐减的原因是什么?蒋介石、汪精卫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军阀张作霖也在北方向共产党人挥舞屠刀。5、从1934年到1937年初,党员人数又一次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什么?蒋介石国民政府实施白色恐怖政策和对中央苏区的五次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各个革命根据地不同程度的遭到破坏,损失惨重。五、作业1、练习与测评p1232、探索与争鸣p1233、预习第八单元第27课: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p124-127六、参考资料:遵义会议内容会议首先由在中央负总责的博古代表中央作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总结报告,史称正报告。博古的报告反中央红军在根据地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失利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力量的强大;强调当时白区反帝反蒋运协没有显著进步;瓦解敌军的工作做得差;游击战争开展得不够,各根据地互相配合不够密切;以及根据地的后方物资供应工作没有做好等等客观原因。而对“三人团”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则轻描淡写,谈得很少,几科没有涉及。博古作报告时,毛泽东用一支白杆子的公鸡铅笔将不同意报告的意见,记在裁好的一叠毛边纸上。博古后来在中国共产学第七次全国代表会上的发言中说:“在这个会议上,我个人是不认识错误的,同时不了解错误,我只承认在苏区工作的政策上有个别的错误,在军事指导上有个别政策的错误,不承认是路线的错误,不承认军事领导上的错误。博古报告完毕后,周恩来代表军委作关于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的军事工作报告。周恩来的报告,较客观地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以来的全部情况,实事求是地谈到此次反“围剿”红军在战略战术诸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主动承担了个人在指挥战争中应负的责任。周恩来报告完后,由洛甫根据会前所写的提纲,作批判“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军事路线的报告,史称反报告。洛甫的报告批评“三人团”在指挥红军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中错误的战略战术原则。这些错误表现为堡垒对堡垒;兵力分散;在军事上不知利用十九路军事变,打击蒋介石;在战略转移与突围行动上犯了逃跑主义错误;在部队不利的情况下,仍坚持去湘西会合红二、红六军团,是机械的战略方针作崇的结果。洛甫的报告,实际上代表了毛泽东、王稼祥的意见,更多的是毛泽东的意思。因为长征出发后,他们三人较多的时间住在一起,经常交谈。毛泽东经常向他们解释五次反“围剿”中红军应该运用怎样的战略战术去打破敌人的“围剿”。由于洛甫当时是政治局常委,他来作报告是较为合适的。三个报告完后,第一个发言的是毛泽东。毛泽东首先表态不同意博古的报告。他指出博古的报告里对反对敌人的第五次反“围剿”受挫的原因在政策与策略方面的失误谈得少,甚至回避,目的是为自己的错误辩护(其中也包含有些问题博古当时未能认识清楚)。毛对东指出,“三人团”在指挥红军对付敌人的第五次进功时,其错误归纳起来为三个阶段:其第一阶段是进攻中的冒险主义。第二阶段是防御中的保守主义。第三阶段呢,则是退却中的逃跑主义。接着毛泽东具体分析了敌人的一、二、三、四次进攻时,红军为什么能够取胜,而在敌人的第五次进攻时红军为什么会失利的原因。毛泽东说,第一次反“围剿”时,敌军是10万,而红军只有4万,是2.5比1;第二次反“围剿”时,敌军20万,红军4万,是5比1;第三次反“围剿”时,敌军30万,红军3万,是10比1;第四次反“围剿”时,敌军50万,红军5万,仍是10比1;第五次反“围剿”时,敌军50万,红军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重症医学主治医师资格考试题库(附答案)
- 小麦保健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油菜花田旅游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宠物食品礼盒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油菜籽扶贫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项目管理职责与团队合作指引
- 刨花清理协议书8篇
- 2025年中国电脑眼镜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小学英语五年级第二单元测试卷
- 中药材鉴别实训题目集合
- 推进文旅医养融合发展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弹跳的小球教学课件
- 医学影像阅片肺部课件
- 2025年山东快递工程专业职称考试(快递设施设备知识·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反洗钱身份识别培训课件
- 2025年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真题
-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生物试卷(含答案)
- 研究我国养老院老年人精神养老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
- 妊娠与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断指南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知识测评题库(含答案)
- DB44∕T 2569-2024 碧道工程规划设计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