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中国古代科技、文化.doc_第1页
专题四、中国古代科技、文化.doc_第2页
专题四、中国古代科技、文化.doc_第3页
专题四、中国古代科技、文化.doc_第4页
专题四、中国古代科技、文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一、中国古代科技(一)主要成就: 四大发明、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1、四大发明(1)成果造纸术 发明:西汉 改进: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蔡候纸 外传:4世纪传入日本、朝鲜;12世纪传到欧洲印刷术: 发明:隋唐唐朝金刚经改进: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传播:1314世纪木活字传到朝鲜、日本、欧洲火药(1)发明:唐朝(2)应用:军事唐末开始用于军事,生产开山、采石等(3)传播: 13世纪阿拉伯,14世纪初欧洲指南针发明:战国时期应用:陆上辨别方向;采矿,风水迷信;宋代广泛用于航海传播:13世纪传入欧洲(2)地位: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3)四大发明的影响:对中国:造纸术、印刷术: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文学、艺术和发展指南针:促进航海、采矿的发展。四大发明对近代欧洲的影响社会转型 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人类文明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指南针:促进了世界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新航路开辟,为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旧贵族起了巨大作用火器的广泛流行,促进了治金业的进一步发展!“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不同效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作用的发挥。 2、天文学: 1)目的:服务于农业和统治 2)成就:战国:甘石星经 两汉:西汉留下世界最早对太阳黑子的记录;东汉:张衡:水运浑象仪,地动仪早欧洲1700多年唐朝:僧一行:黄道游仪,世界首次实测子午线长度。元朝:郭守敬:简仪比欧洲早300多年;授时历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早欧洲300多年。 !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斐然的原因有哪些?1、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2、服务于政治统治,统治者十分重视。为封建王朝统一天下提供“授命于天“的依据,宣示政权统治的合理性、合法性。 3、数学的主要成就春秋:九九乘法表。 西汉:周髀算经勾股定理,早西方500年。东汉:九章算术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十进位值制,中国最早使用。南朝:祖冲之圆周率点后第七位,比世界早1000年。 4、古代农学成就著作人物朝代地位齐民要术贾思勰南北朝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书农桑辑要官修元朝现存最早官修农书农书王祯元朝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农政全书徐光启明朝吸收西方科技,是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 ;近代科学先驱5、医学 1)中医学: 远古针灸疗法 战国医学分科; 著名医生扁鹊提出四诊法(望、闻、问、切)成为中国中医传统的诊病法 黄帝内径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提出病理学说,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临床学)的基础。华佗除创制五禽戏外,还发明了麻沸散,开创了世界医学史上全身麻醉之先河。2)中医学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 的药典 孙思邈著有千金方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创立世界最先进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思想,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6、建筑学: 能工巧匠战国鲁国公输般;隋朝工匠李春(赵州桥) 著名工程都江堰(战国);万里长城(秦朝) ;大运河(隋朝);唐都长安;辽代应县木塔;北京城(明朝) (二)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原因 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3、农业经济高度繁荣。 4、明、清以前,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5、中华民族具有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和创新精神 (三)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1、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具有较强经验性 3、不具有开放性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但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原因是什么?(1618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的原因)1、小农经济的束缚 2、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3、封建统治者都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4、科举制度的弊端,教育的落后5、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6、缺少奖励发明的机制二、中国古代书画的发展(一)汉字的发展演变1、文字起源传说:“仓颉造字”2、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3、商:甲骨文(目前所知最成熟的文字)4、周:金文(籀文)5、秦:“书同文字”(1)背景:春秋战国文字紊乱秦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2)通行字体:小篆(3)意义: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的融合。5、理论东汉许慎总结出“六书”理论,即:象声、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二)书法艺术的发展1、条件: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知识群体的形成为推动力;抒情达意和审美。2、发展历程:1)秦汉:(1)形体及书法特点:秦: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汉:隶书雄放洒脱,浑厚深沉。(2)阶段特征:自发阶段,注重实用性。2)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条件:汉末社会危机和士人群体的形成;文具的改进 代表人物及书法特点: “书圣”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所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隋唐时期书法艺术达到高峰 背景:国家统一,社会经济繁荣昌盛代表人物及书法特点:张旭、怀素的草书:任情纵性,狂放不羁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的楷书:结构严整、端庄浑厚、注重法度。 4)宋代:书法走向市民化,个性化。背景: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生活丰富多样市民阶层兴起宋朝重文政策。代表人物及书法特点: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追求个性,有意无法。5)明代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祝枝山、文徵明强调个性化 6)清代 “馆阁体”:抱残守缺、了无生气(三)篆刻1、秦汉:是一个标志性的时期特点秦印:雍容大度,精制不苟; 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2、明代与书法、绘画一起成为一门艺术。 (四)绘画的发展1、发展历程时代画种绘画风格特点时代特征代表新石器起源岩画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彩陶战国起步、汉代发展帛画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板画、画像石、画像砖等从萌芽走向成熟,战国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魏晋成熟文人画凸显个性、善画人物,“画龙点睛”。人物肖像画是主要的创作主题。社会危机士人群体形成顾恺之 “以形写神”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 唐代繁荣画种丰富雍容华贵,擅长宗教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逐渐发展起来。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推动文化发展隋代展子虔的游春;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 “吴带当风” 送子天王图;敦煌莫高窟壁画宋、元全面繁荣文人山水画注重意境文人壮大理学的兴起政局变化马远、夏圭“残山剩水”风俗画反映市井生活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兴起、文化普及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明、清高度繁荣文人画突现个性,不拘成法时代变化、社会动荡郑板桥的墨竹图,八大山人的松鹰图民间绘画更具生活上的实用性小说、戏剧迅速发展木刻版画、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故事插图2、古代绘画有什么特点:类型:写实(宫廷画、民间画)、写意(文人画);形式:以独特的用具、颜色,融诗、书、画、印为一体。手法:注重线条,讲究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情感的抒发;内涵:透射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在启迪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等方 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三、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一)诗经 1、历史地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标志成熟诗歌的形成。2、内容: 西周到春秋大约500多年的诗歌。 风(“国风”)各诸侯国的民歌。 雅宫廷乐曲歌词。 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3、题材:贵族、平民的生活4、风格:现实主义(二)楚辞 1、定义: 战国时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 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2、特点:句式参差不齐、自由灵活。 3、代表人物: 战国屈原离骚汉朝宋玉(三)汉赋带韵散文 1、背景:政治统一,经济发展;田猎、巡游之风兴盛。2、特点:铺陈辞藻 、文采华丽、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3、代表人物及作品: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四)唐诗 1、繁荣原因: (1)前期统一、繁荣,后期社会衰落提供一定的社会环境 。(2)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中外、民族间交流频繁 (3)科举制度的确立 2、代表人物:李白、杜甫、白居易3、唐诗特点:题材丰富,流派众多,体制完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高度的成熟。(五)宋词 1、繁荣原因: (1)商业繁荣、城市发展(2)市民阶层形成壮大(3)山河的破碎、民众的苦难使人民的感情更加丰富(4)句式灵活、可配乐弹唱易于流行。 (5)上层人物的提倡和参与创作。2、特点:句式灵活,可配乐演唱 3、流派及代表人物: 豪放派苏轼、岳飞、辛弃疾婉约派李煜、柳永、秦观、李清照 (六)元散曲1、产生基础 :宋、金俚曲俗谣 2、特点:语言灵活、通俗,可雅可俗,贴近生活,叙事抒情兼长 3、产生的背景:(1)政治专权,社会黑暗 。(2)元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汉族文人地位低下,进取无望。 4、代表人物: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秋思等(七)明清小说的繁荣1、小说的兴起和发展(1)魏晋:志怪 、秩事小说兴起(2)唐:传奇特点:虚构故事,以言情为特色,影响:标志着小说渐趋成熟。 (3)宋:话本 特点:取材于市民生活;塑造市民角色;语言通俗。影响:是最早的白话小说;为小说繁荣奠定了基础 2、明清小说的繁荣(1)背景: 商品经济的发达,城镇兴起; 市民阶层壮大,对文学的需求增多 识字率提高,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迅速发展。 社会危机,政治黑暗;轻商思想淡化 拜金逐利风气盛行影响作品的风格。(2)代表作: 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三言”“二拍” 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通言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 三大批判现实主义曹雪芹红楼梦、蒲松龄聊斋志异、吴敬梓儒林外史。 四、中国戏剧的发展(一)中国戏剧的源头傩戏1、傩的发展过程1)原始时代,带有巫术色彩的驱鬼的仪式2)先秦国家礼仪3)汉唐傩仪盛行2、傩戏形成傩仪转化成戏剧表演傩戏(傩的艺术化)(二)形成宋代南戏1、形成原因1)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出现了专 门的娱乐场所瓦舍 2)江南工商业发达2、流行区域: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3、南戏特点:1、民间艺人或下层知识分子创作,2、主要在民间流行,3、揭露社会黑暗,表达劳动人民愿望(三)成熟元杂剧 1、背景(繁荣原因)1)城市经济繁荣发达,市民阶层壮大 2)汉族知识分子地位低下,投身于戏剧创作 2、流行区域:北方地区(南方昆曲)3、特点:1、结合多种表演形式(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 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 2、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4、代表人物:“四大家”: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王实甫 四、高峰清代京剧 1、背景: 1)北京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休闲中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