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公输、得道多助.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公输、得道多助.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公输、得道多助.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公输、得道多助.doc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公输、得道多助.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17 公输 徐 霞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过程与方法1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3品味赏析课文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教学重点1积累文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3,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增加语言积淀。教学难点鉴赏墨子的劝说技巧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讨论点拨 3品读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语设计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今天我们走近一位热爱和平的人,他凭借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果敢勇毅阻止了一场不义的战争,请看他非凡的表现。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语气,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激烈、紧张的气氛。3教师适当指导朗读。五、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 提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提问:谈谈你对本文思路的看法六、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2阅读鲁迅的故事新编非攻,全面了解墨子的性格。二、资料展示 1关于先秦诸子散文2墨子及墨子 3公输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四、译读课文,疏通文句,熟悉文意1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翻译课文。2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讨论研究,共同解决。3学生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学生讨论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朗读能力合作译通课文,培养合作学习能力,积累文言词汇。整体感知课文,为下节课学习打好基础。巩固所学 公 输第二课时徐 霞知识与能力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过程与方法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精读课文,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奥秘,体味墨子的劝说艺术1,墨子止楚攻宋战略三步走。提问:墨于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呢?提问:公输盘面对墨子的逼问,无话可说,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那么墨子又是如何劝阻楚王的呢?提问:墨于是如何对待公输盘与楚王相互推诿、敷衍塞责的呢?(4)教师总结:子墨子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反驳方式,揭穿了公输盘“义”的谎言,使楚王陷入“窃疾”的泥淖:通过纸上谈兵式的模拟攻守,“九距”而“守有余”,说明楚攻宋并不会有好结果,迫使楚王就范。三、品读课文,美点寻踪教师提问:公输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本文在写法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四、总结升华 1提问:墨子与公输盘,楚王的这场斗争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模拟对话假如有时空隧道,你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你会对他说些什么?五、课堂小结 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与楚王钓阱俭、狡诈。一、学生齐读课文(1)学生分角色朗读212段(2)分角色朗读1316段(3)学生齐读1722段。2欣赏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提问:墨子的劝说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讨论,并自由发言。学生自由发言学生思考、交流。通过激发学生想象,充分感受墨子的人格魅力六、作业 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鉴赏短文,品评墨子散文的艺术魅力。角色扮演,加深对人物的认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巩固所学。课后反思课题18 孟子两章徐 霞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过程与方法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教学方法1诵读法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二,资料展示孟子与孟子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1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3积累文言知识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创设情境,激发学趣积累文言词汇理清论证思路,掌握议论文阅读方法。课后反思课题19鱼我所欲也徐 霞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过程与方法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教学重点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质疑法 3鉴赏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 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3教师点评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3教师出示背诵练习。帮助学生背诵。二、资料展示1“性善论”的要点(1)“善”是人的本性(2)人有四种“本心(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4)本性也需要“养”2礼记檀弓中有:“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2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4学生齐读课文。5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6概括本文大意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1你问我答 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2生问师答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五、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1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2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4学生齐背课文六、作业1背诵课文。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设计一、师生齐背课文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1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五、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学生讨论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生自由发言。六、作业 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课后反思课题20庄子故事两则知识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能力目标1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2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德育目标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教学重点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教学难点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2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教学方法1比较法 2延伸拓展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设计一、导语设计 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但庄子与孔子的面貌截然不同,今天让我们走近庄子,感受他的机敏、幽默与诙谐。3教师归纳总结重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四、引读提高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过好寓言关。 提问:(1)庄子讲鹌鸨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2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突破思想关六、课堂小结 这两则故事集中表现了庄子的思想和庄子散文的寓言特色,形象生动,耐人寻味,如甘醴似琼浆,让人百品不厌。希望大家课后阅读庄子秋水,全面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