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总复习(五)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doc_第1页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总复习(五)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doc_第2页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总复习(五)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doc_第3页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总复习(五)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doc_第4页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总复习(五)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一、 选择题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读图回答12题。1图1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1显示的降水类型和图2显示的过程分别称为 a锋面雨 海陆间循环 b地形雨 夏季风环流c锋面雨 夏季风环流 d. 地形雨 冬季风环流2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3下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a处气压低于c处,所以a处气温比c处高b由于c处气压高于a处,所以气流由c处流向a处c由于b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气流由b处流向d处d由于c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c处为晴朗天气,d处为阴雨天气下图1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2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45题图1 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 图2 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hpa)4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气压低于地 b地气压高于地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低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更高5该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风向为东南风 bb为上升气流 cc的风向为西南风 dd为上升气流 右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67题。6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7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b为冬至日c日落时区时为18时 d昼夜等长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下图是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据此完成89问题。8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是(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b.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c.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9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下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右下图为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题。10由图可知,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 a春季降水最多,霾日数少 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最多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最少 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最多下图为某地及附近地区大气水平运动俯视示意图。据此回答1112题。11影响图中大气运动强弱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差异 b植被状况c地形地势 d洋流12与、之间区域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状况相符的是 大气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大气每时每刻都处在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314题。13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热力环流中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一定越高b近地面气温高处,空气上升,气压较低c近地面大气气温低的地方,高空的等压面向上拱起d热力环流与气旋、反气旋一样都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14左图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是 读下图,回答1517题。15该地可能位于a东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16关于该地的描述正确的是a.冬夏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 b.陡崖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c.冬夏季山谷气温日变化最小 d.山顶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日温差17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c.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下图为一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回答1820题。18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a20或16 b23或1417或18 d19或1519该图所示可能是a北半球的1月 b北半球的7月 南半球的2月 d扁半球的8月20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要在m、n两地中选一地点建海滨浴场,正确的方案及理由是am地:气候温和湿润 bm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cn地:气候温和湿润 dn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下图为我国天津市不同季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其中图甲为“某年7月6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乙为“某年12月18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2124题。21图甲中o、m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 a1 b2 c3 d422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图乙中p点近地面的风向为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23对比上面图甲和图乙,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夏季强度更大b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冬季强度更大c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夏季更为密集d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变化趋势在不同季节是完全相反的24下列对导致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由郊区向市区有规律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人为热排放 b.城市建筑密度 c工业活动 d纬度差异为了缓解全球变暖,英国科学家提出将足球场大小的氦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的温度。据此并结合下图(数码代表各种辐射),回答2526题。25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辐射,叙述正确的是a中能量最强的是紫外线b是对流层大气的根本热源c一般只出现在夜晚 d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26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会使a到达地面的减弱 b被大气吸收的减弱c到达地面的减弱 d射向宇宙空间的增强27右图为某时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dcabb. abdcc. cdabd. cdba读“我国某地某月等温线图”(下图),完成2829题。28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年降水量最大的区域可能是a甲 b乙 c丙 d丁29图中m地气温及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a27c 地形地势 b25c 海陆位置 c27c 海陆位置 d25c 地形地势读图回答3031题。30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 apapb;tatb bpapb;tatb cpapb;tatb dpapb;tatb31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c、d地之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为 a东风 b东北风 c南风 d西南风某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据此完成3233题。32 探究结果表明a. 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b. 林地的年温差大,裸地的年温差小c. 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 d. 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 33 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减弱噪声 吸烟滞尘 防风固沙a. b. c. d. 下图为我国某地1月份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曲线图。读图,完成3435题。 34下列日期前后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a.1日 b.8日 c.16日 d.26日35该地有可能位于我国a.长江三角洲 b.黄土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塔里木盆地二、 综合题3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1: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材料2:图中甲为福建省7月气温分布图,乙为甲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1)材料1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2分)(2)说出材料2图中甲由 a 地经戴云山、 b 地到黄岗山一线的气温分布特点,并根据材料1的实验,说明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6分)(3)福建省是我国的重点林区之一,森林消防工作已积累了许多经验。结合图乙分析,说出b地一年中森林防火的重点季节及理由。(4分)37下图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问答下列问题。(1)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_,其主要影响因素有_、_。(2)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_,原因有_。(3)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_。(4)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_,理由是_。38区域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各题。(10分)资料一:见下图资料二: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资料三:西宁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成为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1)根据资料一,图示区域积温 由东向西 ,原因是 。(2分)(2)根据资料二,简述歌谣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3分)(3)西宁形成和发展成为城市的自然原因是 (填正确项字母)(2分)。a位于河谷、地形平坦 b河流供水充足 c政治中心 d历史悠久 e交通要道(4)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3分)南安一中2016届高考总复习地理练习卷(五)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参考答案1b 2a 1根据图1可知,山地迎风坡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的降水是地形雨。锋面雨是指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暖气团被抬升,形成的降雨。根据图2中显示的循环过程判断,该循环分布于海洋于陆地之间,而海陆间水循环应为海洋水汽蒸发,陆地形成降水,于图示不相符。图中陆地盛行上升气流,海洋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的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故应该为夏季风。2根据等温线越往北,数值越高,可知图示表示的是南半球,根据“凸高为低”的原理,同纬度地区,海洋的温度高于陆地温度,应该为冬季。3 d同一地区随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所以a处气温比c处低,a错。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而c、a之间和b、d之间是气流的垂直运动,垂直方向气流流向与气温有关,气温高气流上升,气温低的气流下沉, b、c错。c 和d都在近地面处,c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高压控制下多晴朗天气,低压控制下多阴雨天气,d正确。4b 5d 4由图2可知,甲地气压差异大,说明甲地近地面是高压,乙地气压差异小,说明乙地近地面为低压,所以地气压高于地,地气压高于地;为高压,为低压,而大气等压面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即可,即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故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高;地气压高于地,而大气等压面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即可,即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故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高。5地气压高,所以地可以为夏季的海洋和冬季的陆地,若是夏季a应为东南风,若是冬季a应为西北风,c处正好相反,故ac错;处为高压,故b为下沉气流,处为低压,故d为上升气流,故b错,d对。6a 7b 6从题干信息结合图示可以看出,甲、乙位于同一经度,在37.5n60n之间,为北半球中纬度,p1等压面大致平行于等高面;而p2等压面出现倾斜,38n上空为高压,37.5n上空为低压,所以气流垂直运动在38n上升,在37.5n下沉。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地面37.5n形成高压,38n形成低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下,甲地吹西南风,所以选b。7因为甲、乙位于同一经度,同时日出,只能是太阳直射赤道(春分日或秋分日),所以选d。“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是夏至日时的情况,二分日当地日落时的地方时为18时。考点:该题考查风向判断和地球运动地理意义8b 9a 8塑料薄膜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基本上是透明的,削弱的很少,而大棚内地面增温后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塑料大棚阻碍长波辐射,因此,大棚内热量不易散失,提高大棚内的温度故a正确;同样,我们可以通过对塑料大棚通风,调节空气湿度、土壤的水分和气体成份。但是,塑料薄膜不能提高光照强度,所以b错误。9由于大棚内温度比外界高,这样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热力环流,内部气温高上升气流,一旦大棚的门打开,里面的热空气从上面流出,外面的冷空气从下面流进,形成如图a的空气流动模式,故本题选a。10d河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少,a错;冬季大风日数多,夏季较少,b错;虽然秋季晴天多,但雾霾日数较春季少(读图),c错;河北冬季气温在零下,居民需要燃煤取暖,煤炭燃烧释放出大量的悬浮颗粒物,使能见度降低,霾日数增多,d正确。考点:读图分析能力;不同地区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判读及其原因。11a 12a 11大气水平运动主要因地面冷热不均产生气压差,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所以大气水平运动强弱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差异,故选a项。12之间区域位于城区,根据城市热岛环流和图示高空风和地面风可知,城区为低压,气温高,根据等压面和等温面分布规律判断,城区等压面向下凹,等温面向上凸,符合题意的只有a项。13b 14a 13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近地面气温高,空气作上升运动,气压较低,高空气压与近地面相反,垂直方向上气压符合“高高低低”原则。选b正确。14近地面风由于摩擦力的存在,风向受三种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不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只受两种力的作用,与等压线平行。选a正确。考点:主要考查热力环流及风与等压线关系。15a 16d 17b 15读图,根据图中气温日较差、与气温年较差判断,该地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较大,应分布在温带地区。青藏高原夏季平均气温约8度,b错。西南地区、东南地区位于亚热带,最冷月气温大于0度,c、d错。所以只有温带的东北地区符合,a对。16根据图中的曲线数值判断,冬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陡崖,夏季出现在谷地,a错。陡崖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日温差,b错。冬夏季山谷气温日变化最大,c错。山顶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日温差,d对。17根据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同一海拔高度上的陆地比大气升温快,降温也快。所以山谷地区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所以谷地降温最快,气温最低,b对。白天吹谷风,导致山谷中气温较低,c错。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导致谷地气温被抬升,形成降雨,d错。地形闭塞,降温慢,a错。考点:不同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的影响因素,山谷风。18b 19c 20d 18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内的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因此,20p24或12p16,因此答案选择b。19根据等温线,该区域属于南半球,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温方向凸出,说明海洋温度低于陆地,那么应该是南半球的夏季。20n地位于30s-40s大陆的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日照充足。m地位于40s-60s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降水偏多。海滨浴场应该选择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的n地。考点:等值线的判读;气候类型的应用。 21d 22a 23b 24d 21由图中数据分析:等温距为1,可推算出o点气温大于30小于31,而m点气温大于26小于27,因此om两点间温差介于3和5之间,只有d项符合。22根据气温低、气压高知识,加上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加上地转偏向力,作图可知:p点近地面风向为西北风,a项正确。23通过读图可知:单位面积上温差越大,热岛效应越明显。冬季温差大于夏季,因此a错b对;冬季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更密集,天津近地面气温变化趋势在夏季和冬季一样,所以c和d错。24认为热排放、城市建筑密度、工业活动都能使市区温度升高,从而使热岛更明显,只有维度差异关系不大,因此d项最不合理。25d 26a 25读图,是太阳辐射,其中能量最强的是可见光部分,a错。是地面辐射,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b错。上大气逆辐射,白天晚上都存在,c错。是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d对。26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使到达地面的减弱,削弱太阳辐射,a对。被大气吸收的增强,b错。大气吸收热量多,到达地面的也会增强,c错。大气截留、热量多,逆辐射回地面的热量多,射向宇宙空间的减弱,d错。27a近地面的气压高于高空,所以c、d两地的气压高于a、b;因a处等压面向上拱起,表明a的气压高于b;a处为高压,那么对应的近地面c为低压,而b为等压面向下弯曲,为低压,那么对应近地面d为高压。故选a。28b 29d 28图示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m处气温低,应属于山地地形,乙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可能降水量最大,b对。甲处是河谷中,是背风坡,降水较少,a错。丙、丁没有地形影响,降水比乙地少,c、d错。29读图,根据等温线数值的递变规律,m处气温应小于26c,在24c-26c之间,气温降低的原因可能是海拔升高,是山地地形,d对。a、b、c错。30d 31a 30b地近地面空气上升,说明近地面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a地近地面空气下沉,说明温度低,空气冷缩下沉,形成高压;所以气压ab,气温ab。31气流由c流向d,高空风向只受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最终与等压面平行;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影响,依据指向标,风向为东风,a正确。考点:热力环流形成原理;高空中的风向32d 33c 32观察图表分析可知,正值表示林地月均温高于裸地,负值代表裸地月均温高于林地,因森林树木高大,阻碍光照,所以裸地月均温夏季最高,且高于林地,所以7月负值最大,应为夏季,学校所在地在北半球,a错;林地年温差小于裸地,年均气温低,b错,d对;位于北半球,7、8月气温高,c错;33森林在河流上游主要作用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在城市中的作用主要为降低噪音、吸烟滞尘、美化环境,在东北、西北、华北主要为防风固沙,所以选c项。考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月均温变化34b 35c 34根据图中气温曲线,气温日较差大,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应该是晴朗天气,降水可能性小,8日前后气温日较差小,可能是阴雨天气,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消弱作用强,气温低。夜晚大气保温效应强,气温高,b对。a、b、d错。35长江三角洲位于亚热带,1月份平均气温大于0度,受冬季风影响,最低气温可能会小于0度。珠江三角洲纬度更低,受冬季风影响更少,图中曲线最低温大于5c更可能是珠江三角洲,a错,c对。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1月份均温小于0度,b、d错。考点:影响气温、气温日较差的因素。36(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分)(2)平原和内陆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黄岗山和戴云山地区海拔高气温较低;a地处于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显著,夏季增温较慢,气温较低。(6分)(3)秋冬。(2分) b地秋冬季节风干物燥,易引发森林火灾。(2分)【解析】试题分析:读材料1中的图可知,图中沙石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两者昼夜温度差异说明了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2)结合材料2甲图中等温线分析可知,平原和河谷地区气温较高,山地地区,海拔高气温低。a地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气温较低,b地位于内陆地区,且海拔较低,故气温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