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同步练习01.doc_第1页
《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同步练习01.doc_第2页
《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同步练习01.doc_第3页
《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同步练习0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右图是新中国第一号国书的局部,该国书的接受国应是( )A.朝鲜B.印度C.苏联D.日本2.(2012株洲学业考)2012年5月,叙利亚爆发了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包括40多名儿童在内的100多名平民遭到了屠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要求制裁叙利亚,而中国则反对干涉叙利亚内政。这一事件体现中国政府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大国强权的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利益第一的原则D.“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3.下图反映了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国际研讨会。那么,你知道他们讨论的外交原则最早提出是在( )A.1949年 B.1950年C.1953年 D.1955年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它不包括( )A.互不侵犯 B.平等互利C.和平共处 D.和平与发展5.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与苏联、印度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是( )A.开始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6.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出席的会议或外交活动是( )A.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B.参加日内瓦会议C.参加万隆会议D.出席联合国大会7.2013 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 115周年,下列属于周恩来参与过的重大活动有( )黄埔军校南昌起义长征重庆谈判万隆会议 A.B.C.D.8.右图是东南亚的一座美丽的城市,素有“爪哇的巴黎”之称,这座城市也因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在此召开而闻名。它是( )A.印度的万隆 B.缅甸的仰光C.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D.泰国的曼谷9.(2012富阳学业考)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求同存异”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10.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A.日内瓦会议决议的通过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与印度建立外交关系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中国诞生后,美国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地想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政治上,实行所谓遏制加孤立政策经济上,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军事上,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武装侵略和军事包围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纪胜利、郝庆云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2000年)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对付新生的中国。(2)面对美国等国的外交政策,新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并在建国之初取得了哪些外交成果?(3)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答案解析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根据国书中“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日”及“新中国第一号国书”可判定国书的接受国应是苏联。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综合理解能力。题干中“中国则反对干涉叙利亚内政”体现中国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中国政府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故答案选B项。3.【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53年,我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谈判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由此可知A、B、C三项正确,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D。【学习方法】巧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记忆方法就是归纳为“三互一平等”+和平共处。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6.【解析】选B。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第一次”。1954年,在日内瓦召开了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在世界外交舞台上亮相。7.【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史实的能力。国民革命时期,周恩来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7年8月1日,周恩来与朱德、贺龙等人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长征时期,周恩来和毛泽东领导红军一步步走向胜利;1945年8月,周恩来和王若飞陪同毛泽东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故本题选D。8.【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即万隆会议,是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9.【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一是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55年”“国际会议”“周恩来”;二是万隆会议期间的波折。1955年,在万隆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上,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针对于此,周恩来及时而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由此判断A正确;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是在1953年,与1955年矛盾;C、D是新中国成立后,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形象的表述。10.【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在万隆会议上,与会各国之间因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针对于此,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从而使万隆会议圆满成功。【概念链接】“万隆精神”:在万隆会议上,所体现出的亚非各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要求亚非国家之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精神,通常被称为“万隆精神”。11.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第(1)题考查了学生阅读概括材料的能力。学生可依据材料进行概括回答,但不能照抄原文。第(2)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依据所学回答即可。第(3)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实际考查的知识点是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答案:(1)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等。(2)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新中国建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