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8 运动和力典型试题复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8 运动和力典型试题复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8 运动和力典型试题复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8 运动和力典型试题复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8 运动和力典型试题复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运动和力8 1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 1 10分 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c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运动一定改变2 15分 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 当运动员用脚踢球 足球沿着地面向前运动 说明力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足球离开脚后 填 受到 或 不受 人的作用力 仍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停下来 这段距离足球受到的作用 运动状态 填 改变 或 不改变 3 15分 在水平地面上推一木块 木块运动 撤掉这个推力 木块静止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 填 需要 或 不需要 力来维持 如图所示 冰壶离手后 此时 填 受到 或 不受 人的推力的作用 冰壶继续向前运动 说明物体的运动 填 需要 或 不需要 力来维持 木块和冰壶最终变为静止都是因为受到了 作用的原因 说明力是 填 改变 或 维持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八章运动和力8 1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 4 20分 在探究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的实验中 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 如毛巾 棉布 木板等 让小车自斜面顶端静止开始滑下 观察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 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 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 2 通过对所提供的图的分析 观察到的现象是 平面越光滑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 速度减小得越 3 推理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 它将永远做 4 老师给了小华一个小木块 要求利用本实验中所提供的器材 研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他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让小车从不同的高度下滑 比较小车在 同一接触面上运动的距离 然后比较运动的距离得出结论 5 10分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 神舟十号 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神舟十号 发射到太空后 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 那么它将 a 落回地面b 飞向太阳c 绕地球运动d 做匀速直线运动6 15分 正在公路上行驶的一辆汽车 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 则汽车将 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 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消失了 它将 第八章运动和力8 1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 7 15分 如图所示 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 在到达b点时 此时小球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 小球将 到达最高点a点时 此时小球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 小球将 一 选择题 7 10分 70分 8 在地上滚动的小球 速度越来越慢 最后停止运动 这是因为 a 推力减小的缘故b 阻力增大的缘故c 小球受阻力的缘故d 小球不受力的缘故9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是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b 只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的规律c 是日常生活中得出的结论d 是在实验基础上 经过分析推理得到的10 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 图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 a 小明正确b 小华正确c 都正确d 都不正确 第八章运动和力8 1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 11 正在拐弯的自行车 如果所受一切外力消失 则自行车 a 立即停止b 继续沿弯道转弯 但速度逐渐减小c 以外力消失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d 无法确定12 在下列现象中 不需要对物体施加力的是 a 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b 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c 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做圆周运动 13 若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 则该物体 a 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一定保持静止c 运动状态可能会发生改变d 以上说法都不对14 在链球比赛中 小宇以逆时钟方向快速旋转抛掷链球 如图所示 若他的位置在图中o点 则他最适合在链球到达图中甲 乙 丙 丁的哪一个位置时放开链球 才能让链球飞得远 又落在有效区内 a 甲b 乙c 丙d 丁二 填空题 10分 15 如图所示 一个小球在来回摆动 小球在到达最低点a点时速度达到最大 若此时小球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 小球将 到达最高点b点时小球的瞬时速度为零 若此时小球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 小球将保持静止 第八章运动和力8 1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 三 实验探究题 20分 16 如图是探究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 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其实验过程用到了许多科学方法 1 怎样控制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速度相等呢 方法 把小车放在同一斜面的 始下滑 2 怎样反映 阻力 对 物体运动的影响 呢 方法 比较小车放在不同表面上 运动的距离 或小车速度 减少的快慢 3 怎样得出 小车不受力的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呢 必须要用推理的方法 即 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的作用 那么小车将 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八章运动和力8 1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惯性 1 10分 关于惯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c 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时才有惯性d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2 10分 一辆汽车分别以5m s和20m s的速度运动时 它的惯性大小 a 速度为5m s时大b 速度为20m s时大c 一样大d 无法确定3 10分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下图中惯性最大的是 第八章运动和力8 1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惯性 4 20分 如图所示 拨动簧片撞击小球下面的金属片 发现小球没有随着金属片飞出 而是落入支座上的凹槽中 请分析此现象并填写下列表格 5 10分 如图所示 用尺快速击打最下面的棋子 在下面的棋子被击打后飞出去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上面的棋子仍然留在原处 且在重力作用下下落 是因为棋子具有 6 10分 如图所示 节日放飞的气球下吊一物体 在空中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 气球突然破裂的瞬间 物体将向上运动 这是由于 物体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 又向下运动 这又是因为 第八章运动和力8 1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惯性 7 10分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 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下列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 拍打衣服时 把灰尘拍去b 将足球射入球门c 公路上汽车限速行驶d 投掷铅球时 铅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前运动8 10分 下列实例中 利用物体惯性的是 a 人踩到香蕉皮上滑倒b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c 司机开车时应系安全带d 赛车在转弯时应减速行驶9 10分 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 安全带的作用是 时 对人体运动起到缓冲作用 一 选择题 5 11分 55分 10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高速行驶的火车不容易停下来 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 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c 羽毛球容易被扣杀是因为它的惯性小d 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没有惯性11 子弹从枪口射出去后 能在空中继续飞行 这是因为子弹 a 受到火药的推力b 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 具有惯性d 惯性大于阻力12 小明在体育中考时见到了下列的一些现象 其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 小华不小心在跑道上摔了一跤b 在起跑时 都用脚向后用力蹬地c 在投掷实心球时 球离开手后会继续向前运动d 参加50m 2往返跑测试的同学跑到终点后想立即停下来却办不到 第八章运动和力8 1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惯性 13 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 脚被石块绊了一下 身子向前跌倒 图甲 过了一会 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 身子向后摔倒 图乙 对这两种情景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二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 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b 二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 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c 前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 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后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 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d 前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 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后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 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14 在荡秋千的杂技表演中 当秋千荡到最高点时杂技演员甲和乙突然同时松手 如图所示 那么杂技演员乙的落点位置是 a o点b o点左侧c o点右侧d 都有可能二 填空题 9 5分 45分 15 当衣服上沾了灰尘后 用手拍打一下 灰尘就会飞离衣服 这是因为 具有惯性 16 沿东西方向直线运动的火车突然刹车 车厢里的乘客看到水平桌面上的小球朝着自己滚动过来 如图所示 这是由于小球具有 的缘故 若乘客是面朝西坐着的 则列车是向 填 东 或 西 运动的 第八章运动和力8 1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惯性 17 影视中有时会出现汽车发生 漂移 的片段 疾驰的汽车突然刹车时 由于汽车具有 仍要向前运动 此时猛打方向盘 汽车就会发生 漂移 现象 这个过程中汽车的运动状态改变是因为受到了 作用 18 如图所示为汽车安全气囊 设计安全气囊的目的是防止车在突然 填 启动 或 刹车 时 由于 填 汽车 或 人 的惯性 使人与车之间发生猛烈撞击而受伤 19 如图甲所示 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 木块的状态如图乙所示 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 重复上述过程 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丙和丁所示 由图甲 乙或图丙 丁可知 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 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 得到上述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有 的原因 第八章运动和力8 2二力平衡 1 10分 在下列事例中 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a 正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b 减速进站的火车c 腾空而起正在加速上升的火箭d 在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2 10分 如图所示是人们向空中抛出实心球到实心球落地而停止运动的场景 下列情况中实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a 实心球在空中上升b 实心球从空中下落c 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d 实心球停在地上 第八章运动和力8 2二力平衡 3 40分 如图是小华同学探究 二力平衡条件 时的实验情景 1 小华将系于小卡片 重力可忽略不计 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 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 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 小卡片两边所受拉力相等时 把小卡片往下拉然后松手发现卡片由静止开始运动 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 3 当小卡片平衡时 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 松手后小卡片 填 能 或 不能 平衡 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4 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 在如图所示情况下 小华下一步的操作 用剪刀将纸片剪开 4 10分 如图所示 小明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但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 则小明对该车的推力 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车受到的阻力 5 15分 起重机吊着2000n的物体 以2m s的速度匀速上升 则起重机的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为 n 当重物悬挂在空中静止时 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为 n 若重物以4m s的速度匀速下降 钢丝绳对重物拉力的方向为 6 5分 用细线吊起一个重力为10n的小球 小球静止不动 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第八章运动和力8 2二力平衡 7 10分 如图所示 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向右匀速直线行驶 画出小汽车受力的示意图 8 关于平衡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 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 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 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 这两个力方向相反 它们一定是平衡力d 运动的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 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0 物体所受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是 c 11 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以下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 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b 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c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d 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受到的重力12 下列说法中 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 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推力b 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推力c 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d 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8 2二力平衡 1314 如图所示 水平面上一个静止的小车上有一弯杆 其下端固定一个小球 小球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15 用测力计两次拉着重为g的物体竖直向上运动 两次运动的s t图象 如图所示 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 f2 则f1和f2的关系是 a f1 f2b f1 f2c f1 f2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二 填空题 9 4分 36分 16 一辆重为1 5 104n的小汽车 当它以60km 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2000n 那么汽车受到的阻力为 n 当它停在水平路面上时 它受到的支持力为 n 17 如图所示 喜羊羊在玩滑板车 当它站在滑板上静止不动时 受到的 力和 力是一对平衡力 此时 喜羊羊对滑板的压力 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地面对滑板的支持力 18 在研究 二力平衡条件 的实验装置中 如图所示 木块两端小盘里加上 的砝码时 木块便保持静止 这说明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必须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若两盘里的砝码相等 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后松手 发现木块 这是由于木块所受的两个拉力f1 f2 三 作图题 8分 19 质量为10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请画出该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g取10n kg 第八章运动和力8 3摩擦力第1课时认识摩擦力 1 15分 小张同学用一水平推力向左推水平地面上的讲台 结果没有推动 此时讲台处于 平衡 填 平衡 或 非平衡 状态 受到 平衡力 填 平衡力 或 非平衡力 的作用 讲台相对于地面有向 左 运动的趋势 讲台 受到 填 受到 或 不受 静摩擦力 方向 水平向右 大小 等于 推力的大小 2 15分 如图甲所示 重力为100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该物体 没有 填 有 或 没有 运动趋势 它 不受 填 受到 或 不受 静摩擦力 如图乙所示 用水平向右的大小为20n的拉力拉该物体 物体仍静止不动 它相对于地面有向 右 运动的趋势 则它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为 水平向左 大小为 20 n 4 10分 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 请画出物体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解 第八章运动和力8 3摩擦力第1课时认识摩擦力 5 10分 图中不受摩擦力的是 6 15分 我是一支铅笔 我和圆珠笔是好朋友 都爱在纸上玩 我在纸上 滑 它在纸上 滚 我与纸面的摩擦为 摩擦 它与纸面的摩擦为 摩擦 7 10分 在下图所示的两种方式下推动同一大箱子 这种现象说明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 填 大 或 小 8 15分 如图甲所示 用力f1拉着木块在长木条上向右运动 此时木块相对于长木条向 运动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图乙中 用f2快速向右拉长木条 长木条相对于木块向 运动 长木条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 第八章运动和力8 3摩擦力第1课时认识摩擦力 9 关于摩擦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 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c 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d 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时 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10 小明观察如下漫画 总结了四个观点 错误的是 a 甲图此刻对箱子的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b 乙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甲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c 丙图此刻人对箱子的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d 以上三幅图中 箱子所受摩擦力方向都相同11 体重为490n的某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 它所受的摩擦力 a 等于490n 方向竖直向下b 等于490n 方向竖直向上c 大于490n 方向竖直向下d 小于490n 方向竖直向上12 如图甲所示 物体甲重30n 被50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 如图乙所示 物体乙重60n 在40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 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 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和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分别是 a f甲 30n f乙 60nb f甲 30n f乙 40nc f甲 50n f乙 60nd f甲 50n f乙 40n 第八章运动和力8 3摩擦力第1课时认识摩擦力 13 自行车刹车时 闸皮与闸圈之间的摩擦为 滑动 摩擦 用圆珠笔写字 笔尖的圆球与纸之间的摩擦为 滚动 摩擦 木块放在斜面上静止时 木块与斜面之间存在 静 摩擦 14 如图所示 一物体a放在水平面上 a的重力为20n 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 0 n 现用一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向右拉物体a a未动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则物体a受到的是 静 摩擦力 大小为 2 n 方向 水平向左 增大拉力 当拉力为4n时 a仍未动 则此时a受到的摩擦力为 4 n 继续增大拉力 当拉力为4 5n时 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 此时物体a受到的是 滑动 摩擦力 大小为 4 5 n 方向 水平向左 若拿来两只圆柱形的钢棒垫在物体a的下面 则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a时的拉力f3比f2会 减小 填 增大 或 减小 15 冰冰用手握着一个重为10n的水杯静止在空中 杯口竖直向上 手的握力为20n 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 n 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30n 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 n 16 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 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 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 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填字母标号 a 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b 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 不受力 1 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 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2 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 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3 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 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第八章运动和力8 3摩擦力第1课时认识摩擦力 三 作图题 8分 9分 17分 17 如图 水平匀速向左运动的物体a 静止吸附在竖直磁性黑板上的铁块b 画出a b两个物体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解 18 如图所示重为3n的玩具小车沿斜面向上运动 请作出小车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解 第八章运动和力8 3摩擦力第2课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及应用 用弹簧测力计拖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 用弹簧测力计拖动放有砝码的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 用弹簧测力计拖动放有砝码的木块在垫有棉布的水平木板上运动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问题 1 拖动木块时做 匀速直线 运动 这是利用了 二力平衡 条件可以测量出摩擦力 2 实验 使用同一木板的目的是保持 粗糙程度 一定 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粗糙程度一定时 压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越大 3 实验 都使用放有砝码的木块的目的是保持 压力 一定 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压力一定时 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第八章运动和力8 3摩擦力第2课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及应用 3 15分 如图甲所示 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 在12n的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 a 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 n 若将a 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 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 如图乙所示 则推力f2 n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 填 有关 或 无关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4 10分 在下列事例中 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 夹取食物时筷子与食物的摩擦b 机器转动时转轴受到的摩擦c 走路时鞋子与地面的摩擦d 爬竿时手与竿的摩擦5 10分 如图所示 在同一水平面上 有表面粗糙程度相同 质量不同 mp mq 的两个木块 按照甲 乙 丙 丁四种方式放置 分别在水平力f1 f2 f3和f4的作用下 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f1 f2b f2 f3c f3 f4d f3 f46 10分 劣质橡皮质硬 字擦不干净 这是由于物体表面越光滑 摩擦力越 小 的缘故 小明用橡皮轻轻擦字没擦干净 然后他稍加用力就擦干净了 这是通过 增大压力 来增大橡皮与纸之间的摩擦 7 18分 螺丝刀的木柄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这是利用 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的方法来 增大 摩擦力 在机器转动部分安装轴承是利用 变滑动为滚动 的方法来 减小 摩擦 皮带轮转动时 压紧皮带是利用 增大压力 的方法来 增大 摩擦 第八章运动和力8 3摩擦力第2课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及应用 一 选择题 5 10分 50分 8 10分 如图所示的做法中 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运动鞋底装鞋钉 b 轴承中装有滚珠 c 汽车轮胎刻有花纹 d 用力握紧球拍 9 小明用如图装置探究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在木块上加放砝码b 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c 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d 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10 生物知识告诉我们 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下列各种生物特征有利于减小摩擦的是 a 蛇体表的粗糙鳞片b 泥鳅体表的光滑黏液c 人手指上的螺纹d 壁虎脚上的刷状肉垫11 自行车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 以下认识中错误的是 a 脚踏板上印制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b 车轮做成圆形是为了减小摩擦c 车把手紧套在钢管上是为了减小摩擦d 用力捏刹车把是为了增大摩擦12 假如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突然消失 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下列四位同学对此做了猜想 其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 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车无法开动b 我们将无法用笔写字c 沿铁轨方向的风可以把火车吹动d 马很容易地拉车前进 第八章运动和力8 3摩擦力第2课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及应用 13 如图所示 人在一般情况下步行前进时 若鞋底与地面没有打滑 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是向 填 前 或 后 的 仔细观察发现鞋底的表面制成凹凸不平的花纹 这是采用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14 小强用10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的课桌 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n 某同学将该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 把课桌沿原路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 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 填 小于 等于 或 大于 10n 三 实验探究题 30分 15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时 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 与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b 与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c 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d 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中所用的木块完全相同 操作方法正确 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八章运动和力8 3摩擦力第2课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及应用 1 由1 2两次实验 可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 2 由1 3两次实验 可得出的结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 3 由1 4两次实验 可得出的结论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 压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越大 4 由2 5两次实验可以验证猜想d正确 和 两次实验也可以验证猜想d正确 第八章运动和力易错盘点 易错点一 惯性理解不透彻易错现象 1 将惯性理解成一种力 2 误认为惯性大小与物体受力大小和运动的快慢有关 例1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草坪上滚动的足球 滚动得越来越慢 是由于它的惯性越来越小b 高速行驶的汽车即使紧急刹车也要滑行一段距离后才能停下来 这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 是为了利用他自身的惯性来提高成绩d 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 是因为铅球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错解 d 错因分析 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的确是因为惯性 但不是惯性力 同学们在分析惯性类的题时 一定注意 受到惯性 惯性力 等说法一定是错误的 举一反三1 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b 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 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 这是为了减小惯性更加灵活d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 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第八章运动和力易错盘点 例2 关于惯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 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 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b 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 所以静止的物体惯性大c 在月球上举重比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