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2.doc_第1页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2.doc_第2页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2.doc_第3页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2.doc_第4页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寻求突破口:1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史学家谈迁,去感受他那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谁知道谈迁的信念是什么?(板书: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文中的一些词语会写了吗?我们来试试看。 博览群书 一袭破衫 奋笔疾书 翔实可信 流传千古 鸿篇巨制(出示)小组长和副组长负责改一改,全对的站起来,只错一个的,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站的人多?请你们小组一齐读读这些词语。看看这些词语第一行是描写谁的?第二行呢?什么叫鸿篇巨制?3、国榷这样的鸿篇巨制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很多同学心中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课前各小组也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举起来大家看看:出示:谈迁所遭受的厄运是什么?谈迁如何面对厄运?“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 ”这句话什么意思?二、精读课文 这节课通过合作探究,读中感悟,大家一定会有所收获。下面就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走近谈迁。1、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谈迁所遭受的厄运是什么?。谁来说一说?(可是,就在书稿 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我们有时也会丢失财物,那为什么说谈迁的一部书稿被偷就被称为天大的“厄运”呢?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谈迁的一部书稿被偷就被称为天大的“厄运”?画出相关句子,圈出关键词,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理解,再小组内交流交流:1、 交流: 哪个小组来?因为国榷是谈迁20多年的心血,书中说: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还有哪个小组也关注到了这句话?说说你的理解。每个数据都耐人寻味,请大家再读读这段话,能不能就其中的一个数据谈谈自己的体会。(1)一年365天,20多年,就是7000多个日日夜夜,谈迁为书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2)我们一篇作文大约400字左右,那国榷400多万字就相当于我们一万多篇作文,可以看出书稿的工程巨大,这部史书确实是一部“鸿篇巨制”,这得付出多少的心血呀。(3)20多年,400多万字,谈迁平均每天得写700字左右,又不能胡编乱造,还得不断地去搜集去求证,非常不容易。(4)这部书是谈迁反复地查证、修改才写成的,它的内容在不断地充实,这是我从“6次修改”看出来的。(5)“6次修改”可以看出他著书严谨认真,精益求精。)(6) “20多年,50多岁”: 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写到了一个白发苍苍、体弱多病的的老人写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国榷耗费了谈迁最宝贵的青春时光。)从青年写到老年,从满头的青丝到两鬓的白发,这简简单单的数字后面包含了谈迁多少的心血、多少艰辛呀。哪个小组来读读这段话?当这洋洋四百万多万字的史书手稿终于完成的时候,谈迁心中是多么的喜悦呀。这意味着二十多年的心血将得到回报,世人终于可以看到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喜悦的事呀,哪个小组再来?2、除了这段文字,第一自然段中你们还关注到了什么数据?(为了抄一点资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谈谈你的体会?(“一点”可见其少,几乎微不足道,一般人会忽略不计。可就是为了这一点谈迁所付出的代价是“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2)“竟”是出乎意料,一般人认为不可思议,觉得不值得!可他为了讲究史料的真实性,哪怕是一点点,他也愿意付出很多努力,可见他非常严谨认真。) 谈迁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能四处借书抄写,只要能得到翔实可信的明史,自己再苦再累也是心甘情愿,(5)这一点就来之不易,可以想见,谈迁为了编写这部明史,要走多少路,要吃多少苦,要受 多少罪啊! (6)为了抄一点资料,竟要跑那么远,太不容易了。能读好这句话吗?。3、据资料说,谈迁为了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他变卖了所有的家财,家徒四壁,屋里的陈设仅一床、一桌、一椅而已。为了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他耗尽所有的青春,为了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他染了一身的重病。可以说这国榷是谈迁用生命换来的。可他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化为乌有”什么意思?这真是“二十余载成巨制,一夕之间化云烟” 这样的厄运给谈迁带来了怎样的打击呀?(致命的)。4、这对年老体弱的谈迁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厄运呀,假如此时你是谈迁,心情怎样?我们来看看此时的老人,“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想到了什么词语?(“寝食难安”、“泪流满面、”伤心欲绝” 痛彻心扉)。这句话怎么读?三、 创设情境,激荡情思:1、 过渡:同学们,有句名言说得好:“决堤毁坝是可怕的,但最可怕的是意志和信念的崩溃。”为了心中的信念,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挣扎后,谈迁选择了什么?(选择了挣脱痛苦,回到书桌旁,从头撰写)2、 从头撰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 20多年的心血,400多万字的巨著,何以从头再来?更何况是一位年老体衰、家徒四壁的老人呢?读读第三自然段,看哪些句子扣动了你的心弦?画出来,并圈出关键词,然后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小组内交流交流。(2)全班交流: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一袭破衫”是指一套破衣服,可以看出他日子过的极为艰苦。“扑面而来的风沙中”说明环境非常恶劣,可他“终日奔波”,不怕苦,不怕累。)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奋笔疾书”,是说谈迁写的非常快。那是老人在与时间赛跑,在与生命抗争,他想在有生之年完成他志向。)(3)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野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可以看出他为了史料的准确性,他的工作量非常大,可他不怕苦不怕累到处寻访,亲自考察”:为了让书稿更准确,他亲自去考察,可以看出谈迁严谨认真的态度,一切都是为了保证了史料的准确性。)3、透过这些语言文字,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样三幅画面:四处寻访图 终日奔波图 奋笔疾书图 下面请每小组选择其中一幅,紧扣关键词,发挥想象,说说你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这次比比谁会想?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在瑟瑟的寒风中,在漫天的风沙中艰难地行走,年老体弱的他,犹如暴风雨中的一株小草,柔弱无助却又顽强地挺立着,饿了,啃一口随身带着的干粮;渴了,喝有一口道旁的泉水;累了,找一背风处,坐在地上稍作休息。短暂的休息后,又是勇敢的前行。一次在野外,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他赶紧撑起一把破旧的雨伞,一袭破旧的衣衫紧裹着视为珍宝的记录本。野外杂草丛生,瓢泼大雨迷糊了谈迁的双眼,他一不小心被石头绊了一跤,可他顾不上察看受伤的双手,只在乎他的记录本。这个年近60岁而又体弱多病的老人,为了心中的信念,顽强地站了起来,继续踏上寻访之路夜深人静,昏黄的灯光下,谈迁孤身一人,仍在奋笔疾书。他在和时间赛跑,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必须争分夺秒地完成这部史书。寒冷和饥饿常常侵袭着这位老人; (月亮已经西沉,谈迁不断地咳嗽,可他全然不顾,还在一遍遍地补充,一次次地校对,努力使自己编的史书更加完备、准确。)4、老师有个疑问,他之前的国榷不是已经写好了吗?他怎么还要再去搜集呀,他只要靠回忆写下来就可以了。他为什么还要终日奔波、广泛搜集呢?(精益求精,有着严谨的创作态度为了使国榷更加完备、准确)谈迁第二次拿起笔,再度创作国榷,他不是单纯的去回忆,而是在第一部的基础上,再去搜集,再去求证。白天 夜晚 。他离妻别子,背井离乡,白天 夜晚他不顾年老体弱,与命运抗争,和时间赛跑,白天 夜晚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年近花甲的他如此奋斗呢?生:是他的信念。4、对,就是他“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正是因为有此信念,才有了新的国榷的诞生。这就是谈迁耗尽一生创作的鸿篇巨制。新写的国榷读今天我们读国榷,不仅读出了明王朝近三百年的历史,我们还读出了 的谈迁。历史学家认为国榷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坚守信念,厄运打不垮的精神也和不朽的史书一样名垂青史,这真是: “厄运不改男儿志,洪篇再造留青史。”四、课外延伸,升华情感: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守信念坚强不息的精神也在我们心中竖起了一座丰碑,给我们无尽的滋养这篇文章的作者蒋光宇先生在文章的最后这样写道:。读了这段话,你一定心潮澎湃,有话要讲,确实在我们人类的历史中,在我们的身边,为了自己的信念,即使遇到厄运,也从不低头的人有很多。大家可联系课前搜集的资料,谈谈你的想法,八人小组开始。(身残志坚、拼搏进取的女青年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又自学了多种语言,她以残疾之躯,完成了许多健全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贝多芬一生清贫,在耳朵失聪后,依然与命运进行着顽强的抗争,坚持创作,完成了命运交响曲合唱交响曲等享誉世界的作品。你觉得他为什么能创作出这么多享誉世界的作品?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不向厄运低头 -贝多芬同学们,信念是火,点燃生命之灯,信念是灯,照亮希望之光。只要我们心存信念,就一定能战胜困难,战胜厄运,让我们捧好书,再次读读第四自然段,把这句话铭记于心,也让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