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改革开放40年——唐朋.pptx_第1页
我的家乡改革开放40年——唐朋.pptx_第2页
我的家乡改革开放40年——唐朋.pptx_第3页
我的家乡改革开放40年——唐朋.pptx_第4页
我的家乡改革开放40年——唐朋.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魅力成都欢迎您我的家乡改革开放40年 机制1班制作人 唐朋 一 成都简介 成都 Chengdu 简称蓉 四川省会 199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 商贸 金融中心和交通 通讯枢纽 是设立外国领事馆数量最多 开通国际航线数量最多的中西部城市 2015年由国务院批复并升格为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成都位于位于四川盆地西部 成都平原腹地 成都东与德阳 资阳毗邻 西与雅安 阿坝接壤 南与眉山相连 成都市下辖锦江区等10区5县 代管4个县级市 2014年末 成都市辖区建成区面积604 1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1442 8万人 成都是 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和 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承载着三千余年的历史 拥有都江堰 武侯祠 杜甫草堂 金沙遗址 明蜀王陵 望江楼 青羊宫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二 改革40年前后 1 成都市貌的变化2 成都人民穿着的变化3 成都人民饮食的变化4 成都人民住房条件的变化5 成都交通的变化 成都市貌变化 成都衣着变化 70年代末 人们纷纷脱下中山装 便装 列宁装 穿起了化纤类西服 的确良 布料成为宠儿 80年代 中国服饰的发展迎来春天 成都街头 大喇叭裤 蝙蝠衫还有健美裤和连衣裙开始成为潮流 90年代 超短裙出现 女性对服装诉求越来越趋向突现个性 标新立异 同时唐装走向世界 94年夏日 成都的姑娘们身着长裙走在大街上 当年 姑娘们这种装扮曾被认为具有大胆 奔放 俏皮的特色 21世纪 个性才是王道 服装的作用不再是御寒 而是个性魅力的体现 唐装走俏全球 旗袍热遍世界 成都衣着变化 1 20世纪80年代初 全国掀起川菜热改革开放后 成都餐饮界再次躁动起来 迎来了明清 抗战后的第三次发展高峰 川菜在成都红火得不得了 向外扩张就成了必然 代表成都高水平的馆子就有芙蓉餐厅 成都餐厅 荣乐园 天府酒家 少城小餐 努力餐等等 宴请座上宾 都是去这些地方 1980年 荣乐园开到了美国纽约 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合资川菜企业 也是那时候 成都终于有了一家本土火锅 热盆景 在此之前是一个重庆人把火锅带来了成都 以前的成都没有火锅 都吃麻辣烫 当时火到啥子程度喃 新南门一条街3家都开起了规模多大的火锅店 看着很有气势 当时的成都餐饮风光得很 餐饮人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 出书 创办四川烹饪杂志社 开办了全国唯一一所烹饪高等院校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 那可是厨师中的清华北大 因为整个行业景气好 1985年蜀风园就借用民国知名老字号 蜀风 的名字 新开了一家店 2 80年代中后期 川菜受冲击 粤式生猛海鲜风头最大80年代中后期 川菜逐渐保守起来 一直持续到1996年 粤菜以生猛海鲜为先锋 迅速席卷全国 内地人才知道有 海鲜 这个词 当时在成都吃一顿海鲜 是洋盘 有钱的象征 再说 内陆人在此之前哪见过啥子生猛海鲜 吃的都是用水发 盐腌的海产品 所以粤式海鲜一来 又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据说当时大批广东厨师到成都工作 因为工资高 做得好的话 月收入上万 啥子概念 成都饮食变化 90年代后期 川菜王国里来了洋快餐 川菜的再次崛起 3 1996年开始 川菜再次慢慢占据成都餐饮的主导 其中火锅也撑起了半边天 千禧年前后 快餐也进入成都 成为新一轮风潮 4 2000年左右 成都的 网红 美食多到数不过来 最俏的可能就是香辣蟹和鱼头火锅了 火锅的发展也是非常爆 撑起了川菜的半片天 皇城老妈 芙蓉国 玉龙火锅等就是这个时间段相继开起来的 5 洋快餐打开成都人新世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肯德基 麦当劳等洋快餐进入成都 又一次打开了成都人的吃货世界 成都饮食变化 1995年 成都第一家肯德基在总府路开业 是在商业场二楼 1999年 圣诞节 麦当劳在成都王府井百货开了第一家店 2002年 必胜客来到成都 就在麦当劳的对面 太平洋百货2楼 2005年 星巴克在人民东路香榭丽广场开业 6 现在 成都啥子都能吃到从零几年到现在 也有近10个年头 这段时间的发展是飞速的 高档中餐要么死掉要么转型搞平价 新一代餐饮崛起并极具核心竞争力 迅速在成都餐饮占一席之地 新一代网红餐饮多以大局思路运营 在好的大环境下再借互联网的翅膀 品牌越做越成功 而且新鲜的不再是某一个菜系 全国各地 世界各地的美味在成都都能吃到 但某一个新店开张 还是能引起吃货的追捧 就像大蓉和创始人刘长明曾说过 成都人吃东西无非就是要吃好的 少给钱 有面子 现在也是一样 只是越来越舍得花钱 面子变成了 晒出来洋盘 成都饮食变化 成都住房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 成都人民经历了从福利分配到个人消费的巨大转变 如今 购房已经成为大多数人一生最大的一笔支出 成都交通变化 成都人普遍难以忘怀的一处地标建筑 这座拥有29年李四 上跨宝成铁路 成灌快铁的城北标志的立交桥拆除了 今后在它曾经矗立的地方将再立高架桥 双向六车道纵跨二环高架 桥下 将建长长的下穿于火车备战的隧道 北都瓶颈 将成北部畅通线 2008年正式建设 2011年投入运营 成都枢纽中最重要的客运站 成渝地区规模最大 科技含量最高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国内六大枢纽客运站之一 也是西南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 2007年投入使用 是我国目前西南规模第二大的编组站 未来火车北站地区将以 超级广场 为核心 打造成为新型城际交通枢纽 成都东站 成都北站 五块石立交 民国二十七年建设为军用机场 98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动工 出入境客流量2017年突破5000万人次 仅次于上海浦东 北京首都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2016年5月27日 机场全面开工建设 一期工程计划2019年基本建成 2020年投入使用 成都即将迈入双机场时代 成为国内大陆地区第三个拥有双机场城市 双流国际机场 简阳国际机场 成都交通变化 到2020年 成都市轨道交通建设里程将达到650公里 中心城区尤其是三环内轨道交通密度跻身国内先进行列 天府新区轨道交通也初步成网 纵横交错的地铁线 从一号线到10号线 一条又一条的地铁开通运营 设计精巧的地铁站 熊猫 金沙等成都元素在地铁上展示 并且在铁路方面 西成高铁的开通 4个小时联通成都和西安 这是1978年的成都人不敢想象的 成都到北京的直达动车 7小时联通成都和北京 愈发快捷的交通正是让成都愈发强大的有力后盾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 交通就是生命 是城市跳动的脉搏 血液的流动 改革开放40年来 成都的交通代步工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绿皮火车 人力三轮车的交通方式被盘根错节的地铁 俯拾皆是的私家车等取代 改革前后成都交通工具的变化当年时髦的 洋马儿 自行车 如今的 共享单车 当年的人力三轮车 如今的地铁人力三轮车起源于黄包车 并且可以根据乘客的各种要求 穿梭在成都的各种街巷 2008年4月 成都市区正式结束了客运三轮车的营运 人力三轮从人们视线中消失 当年招手即停 随走随停的中巴车 如今的快速公交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无论你在哪里都能坐到中巴车 挥一挥手 它就停在你面前 那时候不会堵车 只要上了车 很快就到目的地了 改革前后成都交通工具的变化当年的 绿皮 火车 如今的动车 高铁在嘈杂拥挤的火车站 车厢里列车员来回穿梭叫卖 啤酒饮料矿泉水 花生瓜子八宝粥 来 腿收一下了啊 当年的 土豪配置 桑塔纳轿车 如今的地铁红旗牌轿车更是了不得了 当年的凭介绍信坐飞机 如今的世界各地满天飞坐飞机的大多是因公出差的人 那时的一张机票四五十块钱 而一个月才挣三四十块钱 坐飞机还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