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过度·不纳忠谏.doc_第1页
谨慎过度·不纳忠谏.doc_第2页
谨慎过度·不纳忠谏.doc_第3页
谨慎过度·不纳忠谏.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谨慎过度不纳忠谏诸葛亮用兵过慎良机瞬逝三国时期,诸葛亮五出祁山,北攻曹魏。蜀国大将魏延在第一次出师前,献军出子午谷奇袭攻取长安之策。但诸葛亮认为魏国的司马懿颇有谋略,必然已猜到这一点,故没有采纳此计。诸葛亮因此错失了良机,并导致与魏国的长期消耗战。一、双方态势及企图:蜀汉方面:公元222年,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夺回荆州,发兵征伐东吴,但于夷陵兵败,刘备次年也病死白帝城,蜀汉元气大伤。此后,在东吴的挑动下,广大南中地区陷于叛乱。公元225年3月,蜀汉经过两年的整顿,稳定了内部,并恢复吴蜀联盟。在断绝了南中地区的外援后,诸葛亮对南中用兵,平定了叛乱。南中安定后,诸葛亮准备北攻曹魏,问鼎中原。曹魏方面:曹魏立国中原,地广人众,国力最强,全国兵力,常保持在30万左右,最多时近50万人。曹操在世时,通过一系列征战,统一了北方,成为三国之中,实力最强的一方。诸葛亮北伐时,曹魏方面也正寻机消灭吴蜀,以最终统一中国。二、作战经过公元226年,曹丕病死,其子曹睿即位。次年,诸葛亮率军进驻汉中,继续完成攻魏准备,并调整了军政部署:命前将军李严驻江州(四川重庆),负责后方军政工作;命护军陈列驻扎永安以防东吴;命长史张裔、参军蒋琬总理国内行政事务;派人劝说魏国新城太守孟达归蜀,威胁南阳,牵制魏军(孟达暗中答应,归附蜀国,但事情败露,被司马懿派人所袭杀)。公元228年初,蜀汉军在第一次出师前,丞相司马魏延提出了军出子午道袭长安的建议,诸葛亮未纳其议,而坚持“稳扎稳打,先夺取陇右,再相机进图关中”的战略方针。魏明帝曹睿得悉诸葛亮进驻汉中,准备用兵,于是采纳孙资的建议,确定了“分兵守险坚壁不出,以待国力强大,寻衅灭蜀”的基本方针。命安西将军夏侯琳都督关中,镇守长安;命大将军曹真督关右诸军,驻扎斜谷北面郿县,防御赵云;派名将张郃率军5万驻防陇右一线,西拒诸葛亮,归曹真指挥;命司马懿都督荆、豫两州军事,慎守宛城;曹睿亲自到长安坐镇,张大声势。2月,诸葛亮扬言要由斜谷攻取郿城(陕西眉县北),派赵云、邓芝率一支部队作为疑兵,进驻斜谷(陕西眉城北),吸引魏军;自率主力10万出祁山(甘肃东南部西汉水北岸地)。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今甘肃东南部、宁夏一带)宣布背弃魏国而归附蜀国。当蜀军锐气正盛之时,前锋马谡擅自改变部署,弃城守山,被张郃乘势困败,失要地街亭(甘肃天水东南,一说张家川北)。诸葛亮初战受挫,失去前进依托,乃退兵汉中,斩马谡,整饬蜀军。公元228年11月,诸葛亮探知魏将曹休被东吴大都督陆逊击败于石亭(安徽怀宁、桐城之间),魏军东调,关中空虚,遂于12月统军数万北出散关,围陈仓(陕西宝鸡境)。魏将郝昭筑城固守,双方相持20余日,蜀军粮尽还师。公元229年春,诸葛亮为孤立祁山魏军,开辟军资来源,派陈式攻取武都(甘肃成县西北)、阴平(甘肃文县西北)二郡。后又派魏延、吴壹西入羌地,抚恤羌族,并在洮水之西招兵买马,组成一支劲旅,深入魏军后方活动。是年11月,魏延、吴壹率万骑与魏将费瑶、郭淮战于首阳(甘肃首阳镇南),在诸葛亮率主力接应下,内外夹击,迫使魏军退守狄道待援。及张郃率援军至,诸葛亮拒绝魏延“异道出征,约期会师潼关”的建议,率军还汉中。公元231年春,诸葛亮第四次率军出祁山,魏大将军司马懿督军迎战。诸葛亮先于上邽(甘肃天水)击败魏军,抢收小麦,充实军粮后东进,寻机与司马懿决战。司马懿据险坚守,诸葛亮退兵引诱。魏将急躁,率军出击,被诸葛亮战败,诸葛亮欲乘胜进击,但此进中都护李严假传撤军圣旨,只得退军,于木门(甘肃天水南)设伏杀张郃后,还师汉中。公元234年春,经过3年休养生息的蜀国集中10万大军,第五次伐魏,同时诸葛亮派使者约东吴同时出兵攻魏。诸葛亮率军由斜谷道进至渭水之南五丈原(甘肃眉县西南)分兵屯田。5月,吴国应约,三路出兵,进攻曹魏,配合蜀军西线攻势。陆逊、诸葛谨率军万人入江夏(湖北鄂城)、沔口(湖北汉口),指向襄阳;孙韶、张承入淮水,指向广陵(江苏扬州)、淮阳(江苏清江市);孙权亲率大军(号称10万)进驻居巢(安徽巢县东北)、湖口(巢湖口),指向合肥、舒城。曹睿对蜀吴的联合进攻,采取“西守东攻”的战略,派征蜀护军秦朗统率步骑2万,协助司马懿抵御诸葛亮。7月,曹睿亲督水师东击吴军。孙权探知魏军东下,不战而退。孙韶亦撤退。陆逊一路进击江夏、安陆(湖北安陆)等地,略有斩获。诸葛亮率领10万大军与司马懿率领的20万大军对峙渭水南。蜀军数次挑战,魏军坚壁拒守,欲待蜀军兵疲粮尽再战。诸葛亮识破其谋,遂分兵屯田,准备长期较量,两军相持百余日,诸葛亮积劳成疾,病亡军中,8月,蜀军还师汉中。三、战后小评从诸葛亮的一身来看,客观地评价,其谨慎确有过度之嫌。在北伐曹魏这一问题上,如果诸葛亮能听从魏延的谏言,很有可能不必五出祁山,即可突进中原。1、审时度势有误。从总体上讲,魏国地广人众,国力强大,蜀国应出奇兵,以避免与魏国打堂堂之战和打消耗战,才是上策。2、过于谨慎,错失良机。北伐曹魏之前,蜀国从未真正与魏国发生正面对抗,客观上讲,此时魏国对蜀国是疏于防备的,如果诸葛亮能听从魏延的奇兵之策,是可以达成战略突然性的。而且,起初魏国认为蜀中只有一个刘备需要防备。刘备死后,蜀国几年没有什么动静,因此魏国确实一点防备也没有。而后突然听到诸葛亮出兵进攻的消息,因此朝野一片恐惧,陇右(指陇山以西地区)、祁山一带尤其恐慌得厉害,所以三个郡同时响应了诸葛亮。3、用人不慎,陷入被动。诸葛亮明知街亭非常重要,但不听部众的谏言,执意起用擅于纸上谈兵的马谡,不仅丢失了街亭,而且导致有利形势的急剧逆转,致使至关重要的初战受挫,对以后蜀军的心理和士气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3、拘泥于听从君命,惜弃机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