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籍概要复习大纲.doc_第1页
古代典籍概要复习大纲.doc_第2页
古代典籍概要复习大纲.doc_第3页
古代典籍概要复习大纲.doc_第4页
古代典籍概要复习大纲.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典籍概要复习大纲:1、 经史子集分类标准及代表作经: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史:六艺略中,在春秋家,依附于经部2、 记载各个朝代重要的史书先秦:汉代:魏晋:唐:宋:元:明:清:3、 各个朝代重要的诗文集4、 四部分类法形成过程A西晋荀勖中经新簿,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大致分别著录经、子、史、集;B东晋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甲乙丙丁四部中,分别著录经史子集书,确立了经史子集为顺序的布类位次;C唐初隋书经籍志,采用经史子集作为四部的名称,正式地形成了四部分类法。5、 重要书籍的大致介绍经:周易:包括易经(卦爻辞部分应该在西周初叶)和易传(战国晚期或者之后)尚书:成书大概在春秋战国时期。包括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通行本五十八篇,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诗经风雅颂305篇,记叙时间从上起西周初年晚到春秋中叶周礼汉初名为周官,以六官记载官制仪礼记载士大夫阶级生活各个方面的礼仪制度礼记解释礼经的资料,阐发解释礼制的汇编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鲁国国史,记载时间: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包括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史:尚书古文疏证资治通鉴纲目廿二史劄记唐会要子:集:楚辞西汉末刘向整理的辑录屈原、宋玉等人作品以及汉代文人模仿之作编成的书文选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纂的全宋词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绝妙好词明儒学案近代诗钞花庵词选文苑英华辩证河岳英灵集古文辞类纂宋文鉴金文最其他:别录刘向七略东汉刘歆:古籍分类解题最早的一部书,是汉书艺文志形成的基础,保留七略中的六略诗纪明代 冯惟讷古诗源清代 沈德潜6、 重要的注本介绍周易:周易正义唐孔颖达 周易集解唐李鼎祚 周易本义宋朱熹 周易述清惠栋 周易集解孙星衍尚书:尚书今古文注疏清孙星衍诗经:诗集传宋朱熹 毛诗传笺通释清马瑞辰 诗毛氏传疏清陈奂 诗经今注今高亨三礼:礼记正义郑玄注,孔颖达疏;周礼疏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疏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正义清孙诒让;仪礼正义清;礼记集解清孙希旦;礼记训纂清朱彬春秋:春秋公羊传疏,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疏,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春秋公羊义疏,清陈立;谷梁补注,清钟文烝楚辞:楚辞章句东汉王逸(最早);楚辞补注宋洪兴祖(最重要。收录:楚辞正文、王逸的楚辞章句,五臣注文选、南唐王勉楚辞释文的考异资料、洪兴祖楚辞考异、洪兴祖楚辞补注“补曰”);朱熹楚辞集注(三部分:楚辞集注、楚辞辨证、楚辞后语);明汪瑗楚辞集解;清戴震屈原赋注;清王夫之楚辞通释;文选:玉台新咏:南朝梁徐陵编纂,收录了汉代到梁代的690首诗作乐府诗集:古谣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文苑英华:唐文粹:100卷 北宋姚铉全唐文:1000卷 清董诰等奉召编纂宋文鉴:150卷 南宋吕祖谦奉召编纂南宋文范:70卷 清庄仲方全辽文:12卷金文最:120卷 清张金吾编纂元文类:70卷 元苏天爵编纂明文海:482卷 明末清初黄宗羲明文衡:98卷 明程敏政编纂清文汇:200卷 国学扶轮社沈粹芬等编纂古文辞类篹:古文观止:历代赋汇:骈体文钞: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54卷 近代丁福保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135卷 近代逯钦立全唐诗:喂喂7、 子部形成过程在甲骨文中即有“子”,春秋时期以子称呼老师,战国时期出现各种思想流派,著书立说,秦汉时期称先秦的这些不同的学说为“诸子”,他们的学说被称为诸子百家语;在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中,讨论了关于各家学说;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提出了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诸子略中除六家之外,还增加了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西晋荀勖中经新簿乙部著录“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从此,子部范围大致确定东晋李充的晋元帝四部书目丙部著录子书隋书经籍志中子部下分十四种: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中,佛教、道教归入道家类,并分出道家、神仙、释氏;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分:儒、兵、法、农、医、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8、 集部形成的过程汉书艺文志“诗赋略”中收录赋和诗106家西晋荀勖的中经新簿的丁部收录“诗赋、图赞、汲冢书”(不太严格)梁朝阮孝绪七录中的“文集录”下分楚辞、别集、总集和杂文隋书经籍志集部下分楚辞、别集、总集四库全书总目集部下分为五类: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和词曲9、 什么是“史才三长”。根据“史才三长”比较司马迁和班固刘知几的理论认为史家应当具有史才三长,即才、学、识,而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也指出,史家应当有史德。史才:史书写作的文笔,主要是对材料的剪裁、组织,在此中体现写作功底;史学:对史实掌握的广度和深度;史识:史学上的见识;史德:著书者的心术,正直品德。10、 请结合一部总集,谈谈你理解的总集体例特点和内容特点11、 重要史书体裁12、 各个朝代编纂的重要史书13、 各个类目最早设置的史书选举:14、 当代人编当代史或者当代诗集15、 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的比较16、 从五经到十三经发展过程西汉:五经易、书、诗、礼、春秋东汉:七经增加论语、孝经唐代:九经易、书、诗、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十二经开成石经,增加论语、孝经、尔雅宋代:十三经增加孟子17、 从五经正义到十三经注疏唐代:经学统一 孔颖达等五经正义(周易毛诗尚书左传礼记) 贾公彦周礼疏仪礼疏 杨士勋谷梁传疏 徐彦公羊传疏宋代:义理之学 邢昺论语疏孝经疏尔雅疏 孙奭孟子注疏18、 名词解释古文经:一般指用战国时期六国文字书写的经书古本,包括一直流传的经书古本,如易经和西汉重新发现、收集的经书古本,例如孔壁古文经。今文经:指汉初学者用当时流行的字体隶书书写的经书。如公羊春秋今文尚书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乾三连、坤六段、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七种十翼:易传的内容包括七种十篇,汉代人称作七种十翼。包括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今文三家诗:鲁齐韩三家诗。鲁:鲁人申培;齐:齐人辕固;韩:燕人韩婴。辑佚之作清代王先谦的诗三家义集疏古文诗经:毛诗毛亨毛诗故训传 东汉郑玄笺。毛诗正义:除了正文部分还有六个部分:毛传、郑笺、陆德明毛诗音义、孔颖达毛诗正义、诗序、郑玄诗谱春秋笔法:在一两个字的运用中蕴含褒贬、用隐晦的方式阐发微言大义十史:唐人将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合成为十史五代史: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隋书十志:即五代史志,贞观年间,于志宁、李淳风、李延寿等奉召为五代史续修史志,高宗年间修成,共十志。因为其置于隋书之中,所以也称为“隋书十志”文章流别集:西晋挚虞,隋书经籍志中著录的最早的总集19、 论述题A春秋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1草创不成熟、记事简略、作为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提供了春秋时期连贯系统可靠的史料 2开私人修史的先河(私人修史的意义:有利于史学发展,有利于史书保存流传) 3我国第一部带有鲜明政治主张的书,春秋笔法影响重大B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的比较 左传是通过补充史事的方式进行解经。更加符合史事。 公羊传谷梁传是专解春秋经,逐字逐句阐释,而且公羊传还采用了提问的方式。更加详细。C古代史官 商代:祚册、史 周代:五史:内外大小御 汉代:太史令东汉明帝:兰台令史魏明帝:著作郎唐代:史官修史(意义:朝廷对修史的重视、控制;以制度形式确保了中国历史在千年内得以流传) D楚辞的含义 1战国时期以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2以屈原为代表的一批诗人用这种题材写的诗作 3书名。西汉末年刘向整理屈原、宋玉及汉代一些文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 E楚辞与诗经的不同: 1、一般是五、六字句,多用“兮”。风格上更加平稳悠长,被认为是诗歌散文化的结果 2、具有浓郁的楚地文化色彩 F文选在文学史上的作用和影响、局限 G部分史志目录和官私书目史部类目一览表 梁七略;唐隋书经籍志;五代旧唐书经籍志;北宋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南宋通志艺文略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元文献通考经籍考宋史艺文志;清明史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