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周 古代诗歌鉴赏 星期四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ppt_第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周 古代诗歌鉴赏 星期四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ppt_第2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周 古代诗歌鉴赏 星期四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ppt_第3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周 古代诗歌鉴赏 星期四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ppt_第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周 古代诗歌鉴赏 星期四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星期四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全培优 晨读有约一 古诗文默写再回归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山不在高 有龙则灵 2 苔痕上阶绿 往来无白丁 3 无丝竹之乱耳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1 3 句出自刘禹锡 陋室铭 4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闻水声 心乐之 5 青树翠蔓 6 潭中鱼可百许头 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 似与游者相乐 7 潭西南而望 明灭可见 不可知其源 8 坐潭上 四面竹树环合 悄怆幽邃 4 8 出自柳宗元 小石潭记 9 衔远山 吞长江 气象万千 前人之述备矣 10 若夫淫雨霏霏 连月不开 山岳潜行 商旅不行 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 感极而悲者矣 11 至若春和景明 上下天光 沙鸥翔集 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 12 不以物喜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3 是进亦忧 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噫 微斯人 9 13 出自范仲淹 岳阳楼记 答案 1 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2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3 无案牍之劳形何陋之有 4 隔篁竹如鸣珮环 5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6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俶 尔远逝往来翕忽 7 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 8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9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0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樯倾楫摧薄暮冥冥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11 波澜不惊一碧万顷锦鳞游泳岸芷汀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宠辱偕忘其喜洋洋者矣 12 不以己悲居届堂之高则忧其民 13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吾谁与归 二 诗词鉴赏2 2014 广东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怨 送别 清 万树春江渺 断送扁舟过林杪 注 愁云青未了 布帆遥比沙鸥小 恨残照 犹有一竿红 怪人催去早 注 杪 树梢 1 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 答 2 怎样理解 怪人催去早 请结合全词分析 答 答案 1 描写了在春天的傍晚 诗人在江边送别友人 看着前方江水渺茫 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 被岸边的树梢遮住了部分 天边云霞点点 帆船越来越远 比沙鸥还要小 整个送别的画面悲凉寂寥 2 诗人在友人的帆船出发之后仍旧不忍离开 目送扁舟渐行渐远 第一次渲染了不舍之情 一直看到帆船比沙鸥还小 还不忍离开 愁云 再次渲染 最后 看这时夕阳 还有 一竿红 反倒怪起友人离别时催着要早早离开 使自己不能和友人多聚片刻 这里的 怪 进一步反衬了 不舍 此时情感已经得到三重渲染 怪 的反常心理 使诗人的离别之情渲染到了极致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浓烈的不舍和留恋 可见两个人友情之深 解析 1 抓住总体之景 时间 地点 氛围 细致描写每一个画面 将每一种景物写出来即可 2 抓住 怪 这个心理描写 着重分析其对抒发诗人情感的作用 注意题干 结合全词 一定要梳理出全文的情感脉络 三 微写作3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意大利威尼斯出现海平面上升 人口下降 昔日兴盛的 水城 正在 走向死亡 人类不惜破坏生态的发展与繁荣 已令美丽的地球不堪重负 地球 温室效应 造成极地冰川的加速融化 正将一个个岛屿淹没 而干旱带来的饮水和粮食安全的隐患也日渐加重 东非一些国家近3年旱魔肆虐 粮食锐减 全球10亿人口面临饥饿 为此 学校团委要举行一次 倡导低碳生活 呵护生态家园 活动 请你写一封倡议书 不少于200字 答 答案 倡导低碳生活 呵护生态家园 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遏制气候变暖 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为了你 为了我 为了他 也为了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大家庭 更是为了明天的美好生活 作为当代公民 作为一名中学生 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 身体力行 共同遏制全球气候变暖 为此 我向全体同学发出 低碳生活 我们行动起来 的倡议 号召全体同学做到 一 增强危机意识 节约意识与环保意识 了解节能环保的意义 二 注意节约用电 做到随手关电 人走电停 三 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 选购绿色产品 绿色食物 倡导绿色消费 四 少用一次性制品 木筷 纸杯 纸巾等 减少垃圾 进行垃圾分类 回收资源 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问题 倡导减碳节能 我们任重道远 每位公民都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 从现在开始 从一点一滴做起 努力为节能环保 多尽一份心 多出一份力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 成为低碳理念的传播者 成为 低碳生活 方式的践行者 携起手来建设我们的绿色低碳新家园 学校 年 月 日 解析应用文写作要特别注意格式的正确 本题要求写的是倡议书 一定要遵循倡议书的格式来写 倡议书一般由标题 倡议书 或 的倡议书 称呼 依据倡议的对象而选用适当的称呼 如 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 广大的妇女同胞们 等 有的倡议书也可不用称呼 而在正文中指出 正文 包括倡议的原因和目的 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等 结尾 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 落款 写明倡议者单位 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 署上倡议的日期 五部分组成 四 晨读文摘 智慧之灯 取养有道在非洲丛林 土著人被一种小鸟引导 才能在茫茫丛林中发现哪棵树上有蜂巢 通常一个大蜂巢可以让两个人背两大筐 但是 采蜜人有两个规则要遵守 一是不将蜂巢中的蜂蜜取完 给蜜蜂留一点 二是采蜜人一定要在附近低矮的树丛中扔下一点富含蜂蜜的蜂巢 供引导他们的小鸟食用 无独有偶 明朝朱元璋四海一统 一日 春暖花开 朱元璋微行至乡下山间 见一养蜂人辛勤地侍弄蜂箱 朱元璋上前询问 与之闲聊 两个人谈话很投机 朱元璋问养蜂人年龄 此人竟然与朱元璋同岁 再问 更奇 同月同日生 朱元璋兴致大增 再问养蜂人家里的情况 养蜂人无儿无女 也没有其他田产 只有自己养的十五箱蜂 朱元璋心想 这很奇啊 他有十五箱蜂 朕有两京一十三省 也是十五 这数字怎么如此巧合 朱元璋问 你一年割取蜂蜜多少次啊 养蜂人说 春夏两季 花多 蜜蜂采蜜容易 我每个月都割蜜 收获就多 到了秋天 花少了 只有菊花还开得很好 所以 我割菊花蜜 每次都不割完 一般只取十分之三 保留十分之七 这是留给蜜蜂的粮食 让它们能够有蜂蜜过冬 蜜蜂有了足够的蜜 能够不死过冬 到了来年 又可以给我酿蜜 朱元璋又问 其他养蜂人也这样吗 养蜂人说 有很多养蜂人 春夏季节把蜂蜜割完 到了秋天 也割完 不给蜜蜂留 所以 他们的蜜蜂都饿死了 也有的跑到别人那里去了 这些人往往看上去一年比我收获得多 但是 今年有 明年无 没有我这样能够持久地以养蜂生活 朱元璋听了 大为感慨 天下百姓就像这蜜蜂一样 朝廷不能压榨得太厉害 赋税太重 不藏富于民 老百姓怎么能受得了 民死 而国无其民 税安从出 老百姓不是穷困而死 就是移民别处 朝廷向谁收税去 养蜂人之言 应该传谕天下百官 可为养民法矣 素材天下 失误与完美许扣锁2014年2月8日晚 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在菲施特奥林匹克体育场隆重开幕 开幕式上特有的 五环展示 环节因为装置出现故障 其中有一片 雪花 没有变换成环形 导致五环标志变成了 四环外加一片雪花 的尴尬画面 开幕式结束后一个小时 冬奥会开幕式总制片人康斯坦丁 恩斯特面对现场众多充满疑问的记者 开门见山 我知道大家一定想知道为什么一片雪花没有变成环形 我想说的是 任何事物都没有完美的 即使是一个抛光很好的球也是如此 而生活本来就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 出现的问题并不影响其余部分的完美展出 恩斯特接着说 当故障发生后 我们决定不回避这个故障 现场观众看到的画面就是我们给电视观众提供的画面 这不是丑闻 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但它并没有侮辱任何人 完美是不存在的 这就是开幕式 这个事故发生后 促使我们将后面的部分做完美 恩斯特一说完 全场便响起了经久不息的如潮掌声 也确实如此 尽管开场意外出现瑕疵 但瑕不掩瑜 现场仍然高潮不断 精彩连连 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肯定与赞赏 素材点拨 在这个世界上 完美是根本不存在的 因为失误不可避免 所以 我们没有必要总纠结于一时的失误 一味地自责内疚 更无需闪躲逃避 而应该认真去做出不懈努力 最大程度地降低负面影响与后果 才是一个真正成功者的所作所为 适用话题 完美与失误 正视失误 勇于承担责任 考点通 学习课堂金题引航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十分丰富 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一是修辞手法 如比喻 拟人 夸张 对比 借代等 二是描写技巧 如正面侧面 虚实动静 白描细节等 三是抒情方式 如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等 四是表现手法 如以小见大 渲染烘托等 五是结构技巧 如铺垫伏笔 结尾点题等 高考对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从 小处 设题 即题干明确 规定从表达技巧的某一个具体方面进行鉴赏 一种是从 宽处 设题 此类设题往往比较宽泛 没有明确的要求 鉴赏表达技巧是古诗鉴赏一个很重要的考点 2014年高考 全国17套试卷 有9套试卷考查了本考点 1 2014 辽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 1 2 题 点绛唇 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晋午梦初回 卷帘尽放春愁去 昼长无侣 自对黄鹂语 絮影香 春在无人处 移舟去 未成新句 一砚梨花雨 1 卷帘尽放春愁去 一句 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 请结合词句赏析 答 2 此词写春 有人读出了愁 有人读出了喜 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答 答案 1 此句采用了比拟 拟物 的手法 化无形为有形 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 生动 2 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 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 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 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 吟诗而未成的遗憾 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 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 上片抒发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 虽无友人却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 下片抒发了飘飘柳絮脉脉香春在无人处的惊喜 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 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 上片有午梦初回浓浓的春愁 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横生的悠然 下片有春在无人处的惊喜 也有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 解析 1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及其表达效果的能力 答题时要读懂上片的内容 词人午睡醒来 觉室内异常清静 使人愁闷 于是词人打起帘子 把春愁全放了出去 春愁乃无形之物 帘儿一卷 它竟像鸟儿一样被放了出去 此处写得有特色 成功地赋予抽象之物以形象的感觉 由此判断为比拟 拟物 然后分三步答题 明确手法 结合诗句阐释手法 说出表达效果 2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诗思想感情的能力 注意审题 这是一道探究性的诗歌鉴赏题 只要言之有据即可 或抓住全词中能够透露词人愁绪的关键词 例如上片中的 春愁 无侣 自对 下片中的 无人处 未成 自然把握此词抒发的孤独惆怅之感 或抓住全词中美好的意象 例如上片中的 黄鹂 下片中的 絮影香 梨花雨 自然会把握春景中寄寓的欣悦自得之情 或从整体上把握全词的感情 例如上片中的 卷帘 这个动作可以理解为 打开帘子 让外面清新的空气进来 把烦闷放出去 心情为之舒畅 自对黄莺语 也可理解成安逸 悠闲之举 下片的 春在无人处 也可以理解为发现春之所在的惊喜之情 当然还可以看到 春景 和 春愁 的并存 就可以答出第三种答案 无论怎么选择 一定不要忘记思想感情题的解题四步 明感情 释句意 点氛围 点手法 2 2014 湖南 阅读下面的古诗 完成题目 桃夭 诗经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 有 其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注 归 出嫁 f n 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蓁 zh n 蓁 草木茂盛的样子 1 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 的形式 2 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 答案 1 重章叠句 2 以 桃之夭夭 起兴 通过铺垫和渲染 热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 以桃设比 通过对桃花 桃实 桃叶的描写 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 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 子孙繁衍 家族兴旺 联想巧妙 形象鲜明 意趣盎然 解析 1 熟悉 诗经 常见的表现手法 不难得出答案 2 比兴 是 诗经 常见的表现手法 解答该题要指出用来作比 起兴之物 理解其深层的含义 规范答题 对型指导 一 提问方式1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或艺术手法 或手法 3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4 诗歌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事物的 5 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6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 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7 诗歌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请简要分析 二 答题步骤1 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 结合具体诗句 加以阐释 3 分析表达效果 即这种手法是如何有效地传达诗人感情的 三 答题套路这首诗用了 的表现手法 艺术手法 修辞手法 如 从而突出了 强调了 更有效地表达了 作者 的情感 心情 心境 答题流程 例1 2014 重庆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 然后回答问题 商调 黄莺儿 赠燕 清 张潮花落意难堪 向泥中 着意衔 携归画栋修花口 注 珠帘半缄 乌衣半掺 最难消王谢堂前憾 语呢喃 千般诉说 只有老僧谙 注 花口 指初开的花 因花开时如口张状 故称 题目 作者描写燕子 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 第一步 读懂诗歌 抓答题关键点从题目 赠燕 来看 这是一首咏物诗 吟咏的对象是燕子 要正确解答这道题 需要先找出描写燕子的内容来 第一处 属于正面描写 用了 修辞 燕子仿佛也有了人的思想 有了人的感情 第二处 化用了刘禹锡 乌衣巷 中的句子 这是 表现手法 第三处 这是作者想象之景 是 描写手法 第二步 套模板 规范作答 答案 第一步 着意衔 携归画栋修花口 拟人 最难消王谢堂前憾 用典 语呢喃 千般诉说 只有老僧谙 虚写第二步 拟人 用典 虚实结合 例2 2014 浙江 阅读下面两首诗 完成后面题目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 李端日落众山昏 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 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南宋 徐照山水七百里 上有青枫林 注 啼猿不自愁 愁落行人心 注 上有青枫林 楚辞 招魂 中有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句 题目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答 第一步 读懂诗歌 抓答题关键点答 两首诗放在一起考查时 往往要找共同的意象 这两首诗都以 来写愁 李诗写的是诗人实实在在的经历 首二句是 景中含情 后两句以 那堪 二字唱叹 表达了诗人自身落寞 愁苦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 关切 徐诗则借吟咏三峡来说理 首二句也是 但景不含情 而是借用 写愁 三 四句借 来抒情 说明愁苦只在人心 无关乎猿啼 第二步 套模板 规范作答 答案 第一步 猿声写景直抒胸臆写景典故议论第二步 1 第一首寓情于景 昏 繁 二字点明了愁 第二首景不显愁 借典故写愁 2 第一首以 那堪 唱叹抒情 第二首以理写愁 辨析猿声 不自愁 愁在人心 知识拓展 古诗常用表达技巧一 表达方式 一 抒情手法抒情手法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1 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 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杜甫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的结尾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和真挚质朴之情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 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 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 间接抒情常见的有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等 1 借景抒情 是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 松 竹 梅 兰 山石 溪流 沙漠 古道 边关 落日 夜月 清风 细雨和微草等 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 中 永怀愁不寐 松月夜窗虚 作者落第的失意 多病的苦痛 年华的流逝 种种哀情都借迷蒙空寂之景表达出来 含蓄委婉 余味无穷 2 融情于景 移情于景 就是把感情融入或转移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 同样是枫叶 在送别人崔莺莺的眼中 被理解为由离人的血泪染成的 在诗人杜牧的笔下它又胜过充满生机的火红的二月花 再如晚唐张泌的 边上 千里暮烟愁不尽 一川秋草恨无穷 暮烟 秋草 是没有感情的 所谓 愁 恨 是诗人感情转移到了所写景物上 3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 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虞世南的 蝉 垂绥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借蝉的形象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赞赏 王安石的 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诗人表面上咏物 实际上言志 这首诗借咏梅花来表达诗人的思想和品格 4 用典抒情 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讽刺时事 比如辛弃疾在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 孙权 刘裕 刘义隆 佛狸 廉颇 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 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5 借古讽今 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如刘禹锡 台城 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 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 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 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6 叙事抒情 在古风作品中比较常见 如杜甫的 兵车行 白居易的 卖炭翁 等 二 描写手法重点掌握的几种描写手法是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 细节描写 白描 1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是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 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 或以物衬物 或以景物衬托人物使所描写的对象更加鲜明突出 如汉乐府 陌上桑 写罗敷之美 就是用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诗中正面描写罗敷的装束 显现她的外貌美 正面描写人物对话 显示她的机智勇敢 刚毅不屈的性格美 但这首诗值得人们称道的地方 还在于它的侧面描写 诗中写人们见到罗敷时的表现是 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 这段诗 用侧面描写的方式 把罗敷的美写到了极点 而且比正面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余地 2 动静结合诗歌中的景物描写 有动态的描写 也有静态的描写 或以动衬静 或以静衬动 或一动一静 相辅相成 如王维的 山居秋暝 中的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作者以丹青妙笔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动人的画面 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洒在苍青的松树上 落下斑驳的月影 清澈的泉水在青白的石头上潺潺流过 发出悦耳的响声 这两句诗写景状物由高到低 动静结合 诗句所描写的景致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对山中景物流连忘返的心情 再如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 鸟鸣涧 夜深人静 春山空寂却有桂花悄然落地 这是静中有动 惊鸟时鸣 时传深涧 更显山居之静 这是动中见静 3 虚实相生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 虚 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 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让人回味无穷 实 是指图画细致丰富的地方 而在诗歌中 所谓实 就是正面写 直接写 写眼前所见所闻 所谓虚 就是侧面写 间接写 写想象中的 写所感 如李白的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前三句写眼前所见 是实写 第四句以银河比喻庐山瀑布 为虚写 柳永 雨霖铃 词中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设想别后的情景 一舟离岸 词人酒醒梦回 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 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想象着别后的凄凉景象 倍增眼前断人肠的离愁 是虚写 4 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多着重刻画人物的语言 动作 神情等细节 从而使人物形象丰满 鲜明 生动 如赵师秀的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最后一句就是典型的细节描写 诗人等着朋友如约前来 左等右等 朋友还不来 已经过了夜半了 百无聊赖之际 便自娱自乐 一个人摆棋谱玩 一个 敲 一个 落 传神地刻画出诗人看似悠闲 实则因久等不至而产生的焦虑心理 5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 纯用线条勾画 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例如 聂夷中 田家 父耕原上田 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 官家已修仓 全诗以小见大 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劳作 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 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 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二 表现手法1 比兴 比 就是打比方 即朱熹所说的 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 就是朱熹所说的 兴者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比如 卫风 氓 诗中以桑树起兴 从女子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 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 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以桑叶之润泽有光 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以桑叶的枯黄飘落 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 则以 戒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 朱熹 诗集传 2 象征象征是一种托物寓志的表现手法 在特定的事物中 寄托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 比如 梅花象征坚贞 兰花象征高洁 牡丹象征富贵 竹子象征气节 红豆象征相思 浮云象征游子 秋扇象征弃妇 子规象征悲愁 3 渲染 烘托渲染 本是一种国画技法 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 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 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 例如 汉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诗中 鱼戏莲叶东 四句的渲染描写 使得全诗生动活泼 音调优美 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再如 白居易的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诗的前三句 诗人尽情渲染 自己新酿造出的米酒 微呈黄绿色 表面上还有些悬浮物 细如蚁 那酒正放在红泥抹的小火炉上温着 火炉是新的 红的色泽 这时天快黑了 看来要下雪了 经过这一番的渲染 最后一句的发问 能饮一杯无 我想饮酒取暖 你能陪我喝一杯吗 也就水到渠成 得到了突出 烘托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 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 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 指从侧面着意描写 作为陪衬 烘托包括两种 一是正衬 二是反衬 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 如李白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三 四句形象鲜明地烘托出了汪伦对诗人的真挚纯洁的深厚感情 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衬托 如杜甫的 绝句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 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 以乐景写哀情 别具韵致 4 以小见大以小见大 言微旨远 往往以眼前景物反映重大内容 写眼前景物又较注重细节的描写 如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写昔日人来人往的朱雀桥 今天荒凉冷落了 野草花 往往象征衰败 野 字增添了荒凉景象 乌衣巷口夕阳斜 夕阳西下 再点上一 斜 字 何此惨淡 旧时王谢堂前燕 把 燕子 想象成历史的见证人 似乎信手拈来 却足以使人想起乌衣巷昔日的繁荣 飞入寻常百姓家 寻常 突出了今日与往日之不同 寄托着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全诗落笔于眼前的 野草花 夕阳 堂前燕 等细小景物 却反映了一个深刻的主旨 封建权贵势倾一时 终究逃不脱衰亡的命运 5 点面结合诗歌在写景状物时 通常还要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 点面结合 烘云托月 使主体形象更丰满 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 江雪 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 前两句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属于面的铺陈 诗句从 鸟飞绝 从 人踪灭 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 并在 山 径 前冠之以数量词 千 万 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 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蓑笠翁 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 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 是诗的中心 孤舟蓑笠翁 属于点的描绘 三 修辞手法1 比喻诗歌中运用比喻 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生动的意象 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 议理抒情时能使抽象的情与理生动形象 耐人寻味 例如 1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秦观 鹊桥仙 2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 游子吟 再如 古人在写行役之苦 思乡之恨 怀人之情时 常以月亮传情达意 但又很少直接写月 而常用借喻 如 玉轮 冰轮 银盆 玉环 玉盘 等 2 借代借代在诗词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很多 或得体 或含蓄 或形象 或别致 例如 1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衣冠 代指晋代士族 即名门望族 因为他们以戴高高的帽子 穿宽大的衣服招摇过市而显耀自己的身份 2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朱门 代指富豪之门 他们常把大门油漆成红色 以显示宅府的华贵及身份的显赫 3 夸张夸张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更强烈 更鲜明 更能感染读者 例如 1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 上邪 少女以五件不可能出现的事为誓 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坚贞和无所顾忌的追求 人物形象鲜明 2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李白 秋浦歌 白发因愁而生 长达三千丈 该是多么深重的愁思 以此写愁 匪夷所思 夸张出奇句 4 对偶用结构相同 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 语言简练 整齐对称 从内容看 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登高 无边落木 对 不尽长江 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 萧萧 的落叶声对 滚滚 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 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 壮志难酬的苦痛 5 比拟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及行为 或者赋予甲事物以乙事物的行为动作 从而使描写生动形象 使画面鲜明灵动 使表情达意更别致 更隽永 例如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春雪 却嫌 故穿 四字通过拟人把春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灵性 饶有情趣 6 设问先提出问题 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 带动全篇 中间设问 承上启下 结尾设问 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 横槊曹公 蟾宫曲 以设问开篇 点明题旨 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7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 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 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 语气冷峻 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8 双关古典诗词讲究含蓄美 因而双关手法运用较多 双关又分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 双关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使表情达意更含蓄 更有趣 例如 1 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 莲心彻底红 南朝乐府 西洲曲 莲子 谐音双关 指 怜子 爱你 之意 2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无题 丝 谐 思 的音 泪 字语意双关 明指蜡泪 暗指相思之泪 3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竹枝词 晴 谐 情 的音 实指情思 9 互文也叫互辞 它是这样一种形式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 看似各说一件事 实则是互相呼应 互相阐发 互相补充 说的是一件事 如 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 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 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再如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木兰辞 东市 西市 南市 北市 对举互文 可理解为 到 东西南北的集市上购买骏马 鞍鞯 嚼子 缰绳和长鞭 表现出木兰征战前的紧张忙碌 10 对比古代诗人在创作时经常通过对比来表明自己对事物 对世事的喜恶或憎悯 例如 1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富豪之家酒香肉味飘出深宅大院 而外边却饿殍塞道 对比何等鲜明 反映了当时贫富对立的社会现实 2 桑条无叶土生烟 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 李约 观祈雨 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通过大旱之时两种不同生活场面 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 深刻揭露了尖锐的阶级矛盾 其他如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梅尧臣 陶者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张俞 蚕妇 以上两首诗 通过强烈的对比 反映了劳动者不能享受劳动成果 不劳动者反而占有劳动果实的不平的社会现实 四 行文结构常见的结构特点有 铺垫 过渡 照应 抑扬 开门见山 重章叠句 卒章显志等 欲扬先抑如赵希璐 次萧冰崖梅花韵 冰姿琼骨净无瑕 竹外溪边处士家 若使牡丹开得早 有谁风雪看梅花 诗中三 四句忽发奇想 如果牡丹花开早于梅花 谁会冲风踏雪顾及梅花呢 然而 牡丹毕竟不会开在梅花之前 诗人欲扬先抑 只有冰清玉洁的梅花才能在凛冽的风雪中吐芳争艳 才能受到人们的青睐 欲抑先扬如李商隐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 丝毫不露贬意 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 虚怀若谷 包含对贾生的赞叹 可是读了后面两句 才恍然大悟 原来郑重求贤 虚心垂询 推重叹服 乃至 夜半虚席 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 却是为了 问鬼神 的本原问题 从全诗所表达的意思来看 前几句围绕 求贤 逐步升级 节节上扬 而结尾却陡然下落 点明 求贤 的真正用意 可谓 抬得高 摔得响 因此 可以说 欲抑先扬的手法 使对孝文帝 对象 只知自己心无百姓的贬抑 情理 更为有力 加大了讽刺的力量 讽刺辛辣 感慨深沉 非抑扬而不能 课堂训练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 1 2 题 商山麻涧杜牧云光岚彩四面合 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 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 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 惆怅溪边书细沙 注 这首诗是诗人由宣州经江州回长安途中路过商山麻涧时所作 商山 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 其地险峻 林壑深邃 麻涧 在熊耳峰下 山涧环抱 周围适宜种麻 因名麻涧 1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 2 本诗在写景状物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请就其中一点加以赏析 答案 1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以及因仕途曲折奔波而怅然失落的情感 举目遥望 山上白云缭绕 山下雾霭霏微 垂柳掩映下座落着十余户人家 路边野鸡飞起 獐鹿惊窜 暮霭中牛羊回栏 鸡鸭回窠 悠然自得的老翁对樽独饮 红衣村姑正在发髻上插着野花 一片 世外桃源 展现在诗人的眼前 不禁让诗人精神为之一振 喜悦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想到自己千里奔波 风尘仆仆 明天又要离开这里 欣羡之余又不禁升起悠悠怅惘之情 2 示例1 描写景物层次分明 远近结合 写景由上到下 上景 云光 岚彩 描写空中的白云雾霭 在阳光的辉映下 折射出炫目的光彩 下景 垂柳 人家 雉 人 描写地上的自然风光和山村农家的美好生活 写得熙熙融融 生机盎然 由远及近 诗人远近结合 移步换形 一句一景 由远处的云光岚彩 垂柳人家写到近处的雉飞鹿蹿 秀眉老父和茜袖女子 让人如置身麻涧 心旷神怡 示例2 写景动静结合 形象逼真 诗中描写了垂柳 人家 牛巷 鸡埘 独酌老人等静景 栩栩如生 让人如入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诗中还写了缭绕的白云和雾霭 雉飞鹿蹿 簪野花的女子等动景 形象活泼 让人心旷神怡 动静结合 生动逼真地描绘出一幅自然风光和山村农家和美的生活图景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